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翘嘴红鲌属鲤形日、鲤科、鲌亚科、鲌鱼属,俗称翘嘴鲌、白鱼、白条子。翘嘴红鲌生长速度快,当年的鱼苗可达1kg以上。肉质白而细嫩,属上等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2.
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地方名翘嘴、鲌鱼、大白鱼等,属鲤科、鲌亚科、鲌属。广泛分布于我国诸多水系,在长江中下游、黑龙江流域等地属名贵经济鱼类,在太湖、兴凯湖、丹江口水库等水域中,是主要渔获物。20世纪70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兴凯湖定点同日随机采集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C.mongolicus、兴凯鲌C.dabryi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肝胰脏和肠道消化酶的活性,比较2龄鱼和≥3龄鱼两实验组样本的特点和差异。结果表明:四种鲌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肝胰脏;蒙古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高于肠道,其他三种鲌类肠道脂肪酶活性高于肝胰脏(P0.05)。2龄和≥3龄鱼蒙古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最高,翘嘴鲌和兴凯鲌分别次之(P0.05);2龄鱼兴凯鲌、蒙古鲌、翘嘴鲌肠道蛋白酶活性较高,≥3龄鱼蒙古鲌和红鳍原鲌显著高于兴凯鲌、翘嘴鲌(P0.05)。2龄组和≥3龄鱼翘嘴鲌肠道脂肪酶活性和肝胰脏、肠道淀粉酶活性均较高,≥3龄蒙古鲌和兴凯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翘嘴鲌和红鳍原鲌(P0.05)。本研究结果对科学保护与利用相关鱼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浅述翘嘴红鲌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在分类上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鲌亚科、红鲌属,是长江流域的优质经济鱼类之一。该鱼广布性鱼类,我国长江、黑龙江、辽河、黄河等江河流域均有分布。其体色银白,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是我国名贵鱼类之一。随着养殖新品种的不断开发,翘嘴红鲌的人工养殖已逐渐兴起,尤其是近两年翘嘴红鲌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使其养殖规模日益扩大。现将翘嘴红鲌的生物学特性与养殖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汪长友 《齐鲁渔业》2007,24(5):12-13
翘嘴红鲌(Eilishae formis)俗称“大巴刀”、“翘鼻巴刀”、“翘嘴巴刀”、“鲌鱼”,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红鲌属,分布于我国各大江河、湖泊。福建省主要产于闽江、九龙江和木兰溪等大溪河中。翘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大伙房水库于1957年建成,属丘陵型水库。青梢红鲌(Erythrocutter dabryi)和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是在建库初期,随长江鲢鳙鱼苗放养而混入水库的。目前,二者已形成了优势群体。1980年,我们分析了这两种鱼的形态学特征,发现了一部分变异个体,其体型和下颌骨厚度介于二者之间,有青梢红鲌和翘嘴红鲌杂交的迹象。  相似文献   

7.
在沿海滩塘对翘嘴红鲌进行养殖,水体的盐度控制在3‰?以下,翘嘴红鲌能适应并生长较好,共收获翘嘴红鲌15416kg,亩产154.16kg,饲料系数1.949,个体平均规格为13.72厘米/尾,总收获翘嘴鲌871697尾,成活率87.16%,养殖经济效益每亩达1000元左右。结果表明,可以在沿海滩塘推广翘嘴红鲌的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8.
周有明 《内陆水产》2008,33(1):45-46
在0.8hm^2亲鱼池进行生态套养翘嘴红鲌试验。利用亲鱼池的野杂鱼等生物饵料资源,经10个月的养殖,取得较好的效果,共收获翘嘴红鲌327.1千克,产值9813元,利润5853元,平均规格达0.4kg,成活率在82%。结果表明,在亲鱼池套养翘嘴红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胰脏中脂肪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翘嘴红鲌消化道各段中脂肪酶的活性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翘嘴红鲌肠道和肝胰脏中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而肠道中前肠、中肠、后肠中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4℃、40℃和36℃;翘嘴红鲌脂肪酶活性存在器官特异性,在最适温度下,脂肪酶的活性为肝胰脏>肠道,在肠道各段则有中肠≈前肠>后肠,除中肠与前肠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各部位之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翘嘴红鲌幼鱼肝胰脏对饲料脂肪的消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俗称和顺、拗颈、翘嘴,隶属鲤科、鲌亚科鲌属,是鲌属鱼类中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种类。一般个体重1~3kg,最大个体可达15kg。翘嘴红鲌为江河优质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洁白、细腻、肉味鲜美,商品鱼市场价格高。  相似文献   

11.
丹江口水库翘嘴红鲌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翘嘴红鱼白(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是丹江口水库的肉食性名贵鱼类,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捕捞强度及其他因素影响,天然资源日趋减少。而市场需求越来越旺。2001年至2002年,我们开展了翘嘴红鲌网箱养殖试验,规格5~7厘米野生苗种两年养到1 000克以上。  相似文献   

12.
翘嘴红鲌及其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俗称白条、太湖白鱼、翘鲌子,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是长江流域优质经济鱼类之一.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其天然资源越来越少,而市场需求量日趋增长.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这一珍贵资源,湖南沅江市近几年进行了翘嘴红鲌的池塘主养、套养和网箱养殖,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现总结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翘嘴红鲌也称大白鱼,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也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养殖鱼类品种。网箱养殖翘嘴红鲌适合在湖泊、水库等大中水域开展,是翘嘴红鲌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通常用来养殖翘嘴红鲌成鱼。  相似文献   

14.
在池塘中进行翘嘴红鲌养殖试验。每667m2放养翘嘴红鲌833尾,规格12~15cm,搭配少量草鱼、鲢、鳙,投喂蚕蛹、配合饲料,饲养240d,每667m2产翘嘴红鲌580kg,平均全长44.6cm,平均体长39.6cm,平均体重625g,养殖成活率95%,其它配养鱼产量259.5kg/667。  相似文献   

15.
正翘嘴红鲌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太湖白鱼,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翘嘴红鲌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肉味细嫩鲜美为鱼中珍品,市场价格较高,是热门的养殖品种之一。目前湖泊和水库的翘嘴红鲌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开展翘嘴红鲌池塘养殖技术试验研究,对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开发利用、保护鱼类资源都十分有益。1生物学特性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容易受惊,拉网操作时,可"飞"越1m多  相似文献   

16.
陈月 《福建水产》2012,34(3):231-235
本研究以闽江流域野生翘嘴红鲌鱼苗为试验材料,经饵料驯化,使其食用人工配合饲料,再经过3年水库网箱养殖,使其完全适应网箱生活环境,养成平均尾重1.2 kg,且性成熟具备繁殖能力的翘嘴红鲌亲本。分别于2005、2006年优选自育的性成熟翘嘴红鲌个体为亲本,经过2个多月的强化培育至6月份,开展人工繁殖试验,采用LRH-A2(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混合剂作为人工催产剂,经自然产卵、受精孵化、鱼苗培育,共获翘嘴红鲌夏花鱼苗160.2×104尾。  相似文献   

17.
牛山湖翘嘴鲌和红鳍原鲌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2年4月~2003年3月研究了牛山湖翘嘴鲌(C luter alburnus)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的年龄组成与生长。研究结果表明,翘嘴鲌由5个年龄组组成,以2~4龄鱼为主;红鳍原鲌由3个年龄组组成,以2龄鱼为主。翘嘴鲌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为367 mm和551 g;红鳍原鲌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41 mm和42 g。翘嘴鲌和红鳍原鲌的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分别为W=0.00001L2.9902与W=0.000005L3.1941。牛山湖鱼类主要由适应静水生活的湖泊定居性鱼类组成,红鳍原鲌较多,而翘嘴鲌较少。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翘嘴红鲌养殖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分类上隶属鲤科、舶亚科、红鲌属,俗称白鱼。其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各大水域,肉质鲜美,是闻名遐迩的”太湖三白”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捕捞强度及污染等各种因素影响,天然野生资源日趋减少,加之人民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需求量不断上升,因此市场供求矛盾突出。  相似文献   

19.
翘嘴红鲌不同夏片放养密度培育冬片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翘嘴红鲌俗称白鱼,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水系,特别是长江下游及附属湖泊。其个体大,生长快,肉质细嫩鲜美,鲜食和腌食都十分可口,是有名的“太湖三白”之一。目前市场价格高,开展池塘翘嘴红鲌养殖有较高经济价值,同时又能保护野生资源。为探索培育大规格冬片鱼种技术,我们于2002年在宜兴市西锄渔业养殖场开展了翘嘴红鲌夏花不同放养密度的养殖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20.
池塘主养翘嘴红鲌成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开展池塘主养翘嘴红鲌成鱼试验,试验塘1口,面积2400m2,投放全长为13cm的翘嘴红鲌冬片鱼种4000尾,经320d养殖,收获尾均重0.45kg的成鱼3850尾,成活率96%,每667m2产翘嘴红鲌481kg;每667m2收益4680元,投入产出比为1:1.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