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鱼类的常见传染病对水产养殖业的危害很大,我国还没有把鱼病防治列为兽医的工作范围,应该引起重视。一、鱼类的病毒病(一)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病) 1940年加拿大报道鲑科鱼类发生卡他性肠炎,主要病变在胰脏,病毒在鲑科鱼类的肾和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尚未有发现鲑甲病毒(SAV)感染的相关报道。如果SAV随进口贸易的鱼类进入我国,会给我国的水产养殖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了保障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进境水生动物种类开展了SAV跨境传播的风险评估,并提出了科学的风险管理措施。综合风险分析认为,我国传入SAV的主要威胁是来自疫区的活的大西洋鲑、褐鳟鱼和虹鳟,其次是冰冻和冰鲜的大西洋鲑、褐鳟鱼和虹鳟。建议对活的、冰冻和冰鲜的易感鱼类以及用做鲜活饵料的鱼类,禁止从疫区进口;鱼肉、加工后的制品以及其它非易感鱼类是低风险的,可以自由贸易;对运输活鱼的水、包装等要进行强制常规消毒,无需检测。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检测某些关系密切而基因差异微小的病毒,如牛疱疹病毒、猪疱疹病毒、马疱疹病毒、鲑疱疹病毒、犬腺病毒、细小病毒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1传播途径禽流感主要通过发病禽或携带病毒的禽类与健康禽类直接接触传播,或通过病毒污染的空气、物体间接接触传播。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带毒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有病毒的分  相似文献   

5.
正空气传播是许多病原体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空气过滤系统在猪场的应用及研究证实,空气过滤系统可有效切断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的途径。一、猪场主要致病病毒空气传播是猪场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流行途径,借助于大气中的尘埃颗粒或生物气溶胶,病毒可以从一个猪场传播到另一个猪场。研究机构证实,猪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口蹄疫、喘气病等几种病的致病病毒能够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还能够保持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6.
王遵宝 《猪业科学》2024,41(6):20-23
控制病毒的气溶胶传播是猪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 非洲猪瘟病毒、 口蹄疫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严重威胁猪只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因此, 深入了解这些病毒的空气传播机制和特点,并制定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对防止疫情传播、 降低猪场内外疾病传播风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环状病毒是牲畜常见的重要病原体,主要包括有蓝舌病病毒、非洲马瘟病毒、马器质性脑病病毒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等。这些病毒能够通过吸血性的库蠓传播。本文主要介绍了这几种病毒在世界各地的流行与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8.
用PCR方法检测公猪精液中的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PRRS病毒是一种有囊膜的单链 RNA病毒 ,其基因组包括 7个亚基因 :其中的 ORFs1 a和1 b编码 RNA聚合酶 ,ORFs2— 6编码病毒膜蛋白 ,ORF7编码核依壳蛋白。直接接触感染猪是PRRS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因为已在唾液、尿、粪便和精液中分离出该病毒。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 PRRS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 ,并已证实PRRS病毒可通过感染公猪的精液传播 ,因此 ,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 ,通过精液传播 PRRS病毒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带有 PRRS病毒的精液可能被输送到多个猪场而大量传播。因为精液样品具有细胞毒性 ,因而用传统方法如病毒…  相似文献   

9.
猪呼吸道病是由细菌、病毒、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同一猪群中可通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向不同猪群传播,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胎盘传播,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与蓝耳病的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口蹄疫预防1.1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病毒在干燥粪便中存活14天,泥浆中存活6个月,尿中存活39天。在土壤中夏季可以存活3天,冬季存活28天。1.2传播1.2.1通过人员传播与感染动物接触的人员可以保持和呼出病毒达36个小时并成为传染来源。1.2.2空气传播受感染动物的气溶胶通过空气传播,猪气溶性排泄病毒量最大,每天排出400,000,000个病毒粒子,牛对气溶性传播最易感,0~12个病毒粒子即可  相似文献   

11.
猪圆环病毒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猪器官内的一种感染性极强的病毒,该病毒可能存在于猪生长的各个阶段,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方式进行感染,在对感染该病毒的患病猪进行检测发现,病毒常通过粪便、飞沫等进行传播,造成影响范围极大、破坏力极广。文章主要以实际案例为例对猪圆环病毒进行分析,从而降低猪的患病几率,减少养殖者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病毒没有完全的自身生命系统,必须依赖宿主的酶系统来进行病毒的自我复制、传播,以确保自身物种的繁衍。病毒的进化和传播的本质在于病毒能够在宿主体内快速增殖出数目庞大的子代病毒。通过变异,病毒能以最少的基因组合产生最大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出对宿主环境具有惊人的适应能力。病毒基因突变(包括转换、插入、缺失、颠换、重组、重排等)、自然选择和对宿主适应性是病毒进化和传播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是由弹状病毒科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引起的病毒感染,已被列为国家二类疫病。在甘肃省已发现虹鳟、金鳟、七彩鲑感染了该病毒,虹鳟、金鳟苗种培育场发生急性爆发导致死亡率高达90%,损失惨重。本文主要介绍了虹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防控技术,以供参考。1发病情况2009年10月20日左右,位于永昌县焦家庄乡红庙墩村的1户养殖户养殖的鲑鳟鱼出现突  相似文献   

14.
为初探虹鳟鱼源杀鲑气单胞菌对杂交鲟是否具有感染性及人工感染后的主要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本研究使用虹鳟鱼源杀鲑气单胞菌对杂交鲟进行人工感染,通过对半数致死量的测定、临床症状观察、发病杂交鲟解剖学变化观察及组织病理切片观察(HE染色)来确定杀鲑气单胞菌对杂交鲟是否具有致病性及致死性.结果 显示:虹鳟鱼源杀鲑气单胞菌对杂交鲟...  相似文献   

15.
<正>1口蹄疫预防1.1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病毒在干燥粪便中存活14天,泥浆中存活6个月,尿中存活39天。在土壤中夏季可以存活3天,冬季存活28天。1.2传播1.2.1通过人员传播与感染动物接触的人员可以保持和呼出病毒达36个小时并成为传染来源。1.2.2空气传播受感染动物的气溶胶通过空气传播,猪气溶性排泄病毒量最大,每天排出  相似文献   

16.
养殖花羔红点鲑营养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人工养殖的花羔红点鲑的肌肉组成进行了分析。花羔红点鲑的水分、粗脂肪、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十分丰富。不同年龄花羔红点鲑肌肉氨基酸含量有一定差异。花羔红点鲑肌肉脂肪酸含量高,并随年龄增长成升高趋势。花羔红点鲑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可大力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2004年实行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V,简称禽流感)强制免疫以来,禽流感基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在十几年的防控过程中,禽流感疫情仍然不断发生,引起这种情况的因素较为复杂。其中水禽(鸭、鹅)在禽流感的发生、传播、流行、变异和跨种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禽(鸭、鹅)是禽流感病毒重要的传播媒介,是禽流感病毒的储存器、放大器和混合器。它们既可以携带多种亚型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又能长期储存陆禽(鸡等)来源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促使禽流感病毒重组。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野生水禽和鸡,将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放大。通过接触野生水禽,可促使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远距离传播。研究水禽在禽流感流行中的作用对我国禽流感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谈一:蓝耳病的传播途径与空气传播 主持人:蓝耳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最主要的是哪种? 黄毓茂:猪蓝耳病可经过我们所知道的任何传播途径传播,传播途径有两种,即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水平传播,指蓝耳病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气溶胶(空气)、针头、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及人工授精感染易感猪只.垂直传播主要指蓝耳病病毒通过怀孕后期胎盘感染胎儿.自然感染以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为主,人为感染包括肌注、外伤感染和人工授精等.不同途径感染所需要的感染剂量不同.如:经口感染的半数感染量(ID50)为104.0~5.3个病毒粒子,气溶胶的ID50为10~103个病毒粒子,肌肉注射只要少于或者等于20个病毒粒子即可使猪只感染发病.从半数感染量角度看,肌肉注射更容易感染蓝耳病,提示人们注射疫苗时应保持针头清洁无菌并及时更换针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人们越来越重视遏制病毒传播的种种方式。其中,许多病毒最喜欢寄生在动物身上,而一些动物在被人们屠杀、贩卖之后,他们身上的病毒则会通过口腔传播或其他传播方式传播到人体上。引发新一轮的流感传播。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也是如此,正是华南海鲜市场的活禽动物上携带着病毒,人们接触之后才爆发了大规模的感染。在新时期做好动物检疫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人们要通过引进人才、提高效率等种种措施做好动物检疫工作。防止病从口入,在病毒与人们接触之前就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相似文献   

20.
康县境内冷水资源丰富,发展鲑鳟鱼养殖产业潜力较大。本文概述了康县冷水资源情况、鲑鳟鱼产业现状,分析了鲑鳟鱼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康县鲑鳟鱼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