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荒漠微地形变化影响小尺度植被和土壤的分布特征,然而,如何影响拟步甲科昆虫分布的认识仍不够。以甘肃省临泽县绿洲边缘流动沙地(丘)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调查了丘间低地及沙丘不同部位拟步甲科昆虫的种类组成、数量及生境条件。研究发现:(1)丘间低地拟步甲科昆虫群落结构与沙丘不同并存在季节变化,5月丘间低地拟步甲科昆虫数量、多样性指数和鳖甲属昆虫数量显著高于沙丘,而8月仅有拟步甲科昆虫的数量在丘间低地显著高于沙丘;(2)5月沙丘迎风坡和背风坡拟步甲科昆虫的数量均高于坡顶,宽漠王属和东鳖甲属昆虫主要选择在沙丘迎风坡活动,而鳖甲属昆虫主要选择在沙丘背风坡活动;(3)灌木覆盖度是影响拟步甲科昆虫在丘间低地和沙丘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拟步甲科昆虫在沙丘不同部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总之,拟步甲科昆虫对沙丘微地形变化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而这种选择与不同拟步甲科昆虫的生理生态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方楷  宋乃平  魏乐  安慧 《干旱区研究》2012,29(4):641-647
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Pearson相关系数及克里格插值方法,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分析了荒漠草原地形因素对土壤水分及草地生物量异质性的影响以及土壤水分和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地区土壤水分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在0~20 cm最小、60~80 cm最大;地上生物量在整个生长季的空间异质性较大。3种地形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及时空分布格局各不相同,说明地形是土壤水分异质性的关键影响因子;地形对植物的生长动态规律影响很大,却对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异影响较小。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不同,生长初期地上生物量与60~100 cm土壤水分显著负相关,说明生长初期的土壤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影响因子,并且植物生长耗水主要来自60~100 cm土层;生长旺期和末期的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相关性较弱,这可能与干旱区植物耐旱器官的建成有关。
  相似文献   

3.
北美的荒漠     
北美的荒漠分布在墨西哥北部和美国西部的北纬23至45度之间地区。他们的存在有着多种原因。地形影响(雨影)是奇瓦瓦荒漠干旱的主要原因。大盆地的最大降雨在冬季,而奇瓦瓦与索诺拉荒漠的最大降雨在夏季。本文所说的“荒漠”地区,包括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干旱区分布图中的极度干旱与干旱气候区,以及半干旱地区中较干旱部分。它的界线大体上是放牧地与旱作耕地的界线。奇瓦瓦与索诺拉荒漠是个植物上有特点的地区,不是气候上的一个区域。另外,大盆地是个地理单元,东临落基山脉,西靠内华达山脉与喀斯开山脉。火盆地中有个死谷,与亚利桑那州的尤马南北部形成北美极干旱区,这是真正的气候性荒漠。  相似文献   

4.
土壤腐殖质状况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腐殖质组成、性质与成土条件紧密相关。温带荒漠、半荒漠的成土过程,常伴随着盐化碱化现象。碱化和非碱化土壤在各种性质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腐殖质组成上也同样如此。但由于碱化土壤的形成过程更特殊,腐殖质状况和其他性质与非碱化土壤也就存在着差异。研究碱化土壤的腐殖质特征,不但可以更好的改良利用碱化土壤,也可以为温带荒漠、半荒漠土壤分类和土壤资源评价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5.
引言同其他土地类型不一样,占地球陆地表1/5的最干旱地区仍为种种迷雾所包围。荒漠的基本情况很缺乏。造成这种缺乏或知识贫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地球科学发源于欧洲,这是唯一没有荒漠的大陆。研究土地的先驱者们认为景观基本上是地表水和冰雕塑而成的。在经典地质著作中没有或很少提到风蚀土地。再则,直到现今,荒漠旅行还是如此困难,仅有那些艰苦卓绝的旅行者才敢去尝试。撒  相似文献   

6.
荒漠,英文为Desert,主要分布在南北纬度15~35°地带。世界荒漠(包括半荒漠)面积约28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5。荒漠一般可分为石漠、盐漠、土漠、沙漠等类型。沙漠的面积约537万平方公里,占荒漠面积的1/5。世界上受荒漠化(亦有称“沙漠化”)威胁的面积约45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世界上的荒漠成带状分布,与干旱地区基本重叠。荒漠和半荒漠是景观上的概念,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是气候上的概念。两者基本是一致的。有两个地区虽然从景观上看是荒漠,可是现在都不把它作为荒漠,即南极大陆和西藏高原。  相似文献   

7.
干旱荒漠半荒漠地区苦豆子的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全面论述了苦豆子这一植物在我国的分布、数量、成分、及其在药用、饲用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极旱荒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探讨了极旱荒漠的概念分布,并阐明了中国境内的极旱荒漠的分布、分区及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防止干旱牧场生产力下降所采取的措施应该考虑荒漠和半荒漠的土壤气候条件和植被的性质。不同类型植被的发育要看这里土壤的情况来决定。在弱盐渍化和微湿润的壤土和粘土上生长着髯毛羊茅、李辛氏针茅、白沙蒿、母菊、木地肤、冰草和一年生牧草的某些种。所有它们都形成地上物质不多的极稀疏的覆盖层。  相似文献   

10.
新疆的沙拐枣灌木荒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沙拐枣属(Calligonum)植物为建群种或共建种组成的植物群落,是亚非荒漠区中一类很独特的植被,它在新疆南北的荒漠中也广泛分布。这种灌木荒漠以其独特的生活型、外貌特点和薪柴、饲用、固沙、蜜源等经济特点,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进行过不少分类学、生物生态学、引种驯化等方面的研究。但是对它的群落类型学及其生态地理规律却研究得不多。我们根据多年的野外考察资料,把这方面的问题整理成文,报道出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极旱荒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旱荒漠必须作为一个特殊荒漠类型划分出来。它分布于世界干旱区的某些部分。但在中国,尽管它的面积相当广阔,却很少受到研究者们的注意。就我们所知,对气候的极旱类型给予注意的第一个科学家是米格斯,他在1953年发表的《世界同型干旱气候的分布》图中,把塔里木盆地作为极早标出,但范围限于南疆的西部。十四年之后,彼得洛夫在他的《内亚荒漠》(1967)专著中,指出米格斯图中亚洲境内的同型气候不完全精确,内亚的极旱荒漠面积比米格斯所绘出的要广阔得多。他修改了米格斯的图,扩大了塔克拉玛干极旱荒漠的范围,把东疆也包括了进去。并认为整个柴达木盆地是极  相似文献   

12.
荒漠草原土壤健康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以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东部的荒漠草原棕钙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从与土壤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指标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和敏感性的评价指标,建立了土壤健康评价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不同退化程度荒漠草原土壤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植被数据的分析结果把研究区划分为未退化、轻度、中度、重度四个退化等级;2)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对放牧较敏感的8个荒漠草原土壤健康评价的指标;3)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荒漠草原土壤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未退化区土壤差异性健康综合系数为1,轻度退化区为0.9079,中度退化区为0.6789,重度退化区为0.5949。健康土壤评价系数为(l-0.90),亚健康土壤评价系数为(0.89-0.65)和不健康土壤评价系数为(0.64-0)。未退化区、轻度退化区土壤为健康土壤,中度退化区土壤为亚健康土壤,而重度退化区土壤为不健康土壤。  相似文献   

13.
荒漠鼠类群落格局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荒漠鼠类群落是群落生态学研究中重要的模型系统。基于三个明显的优点,1)荒漠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影响群落的因子相对较少,容易鉴别主要影响因子;2)同域分布的荒漠鼠类彼此间存在明显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关系;3)不同地域的荒漠鼠类群落内共存种在生态、形态、行为、生理生化等诸多水平上趋同,荒漠鼠类群落研究一直广受关注。通过对荒膜啮齿类群落格局之间相同和相异特征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尺度上荒膜鼠类群落格局形成的过程及主要制约因子的作用机制。本文综合评述了不同时空尺度荒漠鼠类群落局特征,着重通过对北美和亚洲中部荒漠鼠类群落共存种的组成、分类学、生态学和生态形态学特征比较,分析群落结构组成的趋向和趋异特点、格局的形成过程、相关的主要制约因子,以及群落物种的共存机制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荒漠啮齿类共存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戴昆  姚军 《干旱区研究》1999,16(3):23-27
自从“竞争排斥”理论被提出以来,生态相似物种在同一空间的共存机制一直是群落生物学研究中的焦点之一。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涉及许多不同类型的动物群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荒漠啮齿群落物共存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荒漠植物根系吸水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关于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统 ( SPAC)的研究是当前热点之一 ,研究该连续统 ,土壤水分是联结纽带。土壤水分通过植物根系和土面蒸发进入大气从而使三者成为一连续统。植物根系吸水是把土壤中水分输送入大气的关键形式 ,搞清植物吸水模式将为认识 SPAC奠定基础。目前研究植物根系吸水模式的文章很多 ,按其研究对象来说 ,主要是农作物研究 ;按研究区域来说 ,主要为降水条件充足的区域。目前研究干旱荒漠区天然植物的根系吸水模式还没有 ,本文就此研究了中国干旱内陆荒漠区的多年生小灌木 (以苦豆子 ( Sophora alopecuroides)为例 )的根系吸水模式  相似文献   

17.
论甘肃省荒漠植被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的荒漠植被广泛分布在河西地区,是甘肃省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发展甘肃省的农林牧业等各项生产中,人们正在对它进行开发利用,包括放牧、采种、造林、农垦、樵柴、采药等,对当地农林牧业等各项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开发利用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8.
地理壳是由很多自然地域综合体组成的。认识这些客观存在的综合体并进行制图,是广大地域自然地理区划的任务。其主要阶段可以这样表述:揭露各自然地理区的形成、发育和相互区别的规律;分析自然地域综合体的区域和类型特点;按照一定的系统,建立所了解对象的分类等级;评价各自然地域综合体的自然条件和编制自然地理区划图。  相似文献   

19.
测量了73只成体荒漠麻蜥的头体长、尾长、头长、头宽、头高、最大腹宽、腹长、前肢长和后肢长9个形态特征,并对荒漠麻蜥环体中段鳞、第9-10环尾鳞、股孔及股孔相隔鳞片的数量进行计数。结果表明荒漠麻蜥雌性与雄性的头体长、环体中段鳞数、股孔数及股孔相隔鳞片数无显著差异,尾长、头部大小、最大腹宽、腹长、前肢长、后肢长及第9-10环尾鳞数均存在两性异形现象。其中,雄性在头长、头宽、头高、尾长及第9-10环尾鳞数方面大于雌性,而雌性在最大腹宽、腹长、前肢长和后肢长方面大于雄性。尾长、头长、头宽、头高、最大腹宽、腹长、前肢长和后肢长均与头体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荒漠麻蜥存在两性异形现象且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雌雄个体的尾长、头长、头宽、头高、最大腹宽、腹长、前肢长和后肢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速生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