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蕾薹期是油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两旺时期,花蕾不断分化、发育长大,分枝不断抽生,短柄叶、无柄叶和分枝叶都在这时长出,叶面积迅速增大,根系继续扩展,叶片的同化作用和根系吸收能力显著增加。蕾薹期是油菜春发稳长,达到根强、秆壮、枝多,争取角多、粒多、粒重,奠定丰产基础的关键时期。在这个生育阶段,气温逐渐上升,光照时间逐渐增多,雨量充沛等自然  相似文献   

2.
叶片生长过程分未展开叶、展开叶、定形叶三个阶段.未展开叶生长速度随气温升高而加快.气温>28℃未展开叶生长速度不再加快.气温升高幅度>当天未展开叶生长速度、反应高温促进生长而开始发生分枝.复叶自展开到定形为13~14天,反应了大豆感光效应持续期。展开叶的感光效应发生初生分枝.定形叶的感光效应发生次生分枝。  相似文献   

3.
结合植物构件理论,运用分形几何方法,对灰叶胡杨(Populus pruinosa Schrenk)分枝格局及其分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灰叶胡杨胸径的增大即发育阶段的成熟,灰叶胡杨一级枝长越长,可以分出更高级别的分枝,但并未表现出分枝级别越高分枝数越多。不同发育阶段的灰叶胡杨总体分枝率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别,随着胸径的增大,分枝率增大。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灰叶胡杨的分枝角度先增长再下降趋势说明其在生长前期树冠以向四周伸展为主,后期以直立向上生长为主。枝倾角变化范围较大,一级到四级分枝枝倾角逐渐下降,五级分枝枝倾角增大。随着分枝级别的增加,各级相邻分枝之间间距逐渐减小。随着胸径增大,灰叶胡杨分形维数增加,但都是接近2,揭示了灰叶胡杨分枝格局占据生态空间的程度和利用生态空间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轮叶党参不同生长时期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株高与根分枝数、主根粗、叶面积、根重之间差异显著.茎分枝数与根分枝数、主根粗、叶面积、根重之间差异显著;时间各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时间对各个形态指标没有显著的差异,影响较小.根重与轮叶党参的生理指标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 立秋后,天气逐渐变凉,生姜的地上茎叶和地下根茎同时进入旺盛生长期。从这一时期开始,生姜的生长速度大大加快,一方面地上大量发生分枝,另一方面地下的姜块迅速膨大,因此这一时期是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在生姜盛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发棵,增强  相似文献   

6.
<正> 立秋后,天气逐渐变凉,生姜的地上茎叶和地下根茎同时进入旺盛生长期。从这一时期开始,生姜的生长速度大大加快,一方面地上大量发生分枝,另一方面地下的姜块迅速膨大。因此,这一时期是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在生姜生长盛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发棵,增强光合作用;盛长后期,则应促进养分运输和积累,结合浇水、追肥进行培上,防止茎叶早衰,延长生长  相似文献   

7.
<正>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生姜的地上茎叶和地下根茎同时进入旺盛生长期。从这一时期开始,生姜的生长速度大大加快,一方面地上大量发生分枝,另一方面地下的姜块迅速膨大,因此这一时期是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在生姜盛长前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发棵,增强光合作用;盛长后期,则应促进养分运输和积累,结合浇水、追肥进行培土,防止茎叶  相似文献   

8.
应用生态学中竞争的理论,探讨增施除草剂条件下大豆和三裂叶豚草生长的变化情况.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除草剂处理,副区为三裂叶豚草密度处理.三裂叶豚草密度设0,8,32,48株·m~(-2)共4个处理,分别用D0、D1、D2、D3表示,各处理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大豆株高在结英期施除草剂条件下,处理D0最大,达103.49cm,与未施除草剂下差异不显著;大豆生物量的表现为大豆茎重在开花期和结英期随着三裂叶豚草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大豆地下部分生物量,除开化期施除草剂的处理外,均随着三裂叶豚草密度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三裂叶豚草株高和分枝数在各个生长时期均受到除草剂和自身密度的共同作用,各个时期施除草剂条件下株高和分枝数均显著低于未施除草剂条件.三裂叶豚草叶重与茎重变化规律相同,都随着三裂叶豚草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表明,除草剂能显著抑制三裂叶豚草的生长,大豆的生长受来自种内和种间竞争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浙江天台华顶山,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生长于多种林分中。对生活在落叶阔叶林林隙内和林缘灌草丛中的云锦杜鹃幼树(树高80~130cm)的构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林隙内的幼树树冠窄小,枝倾角较大,分枝相对较长,但分枝率相对较低,尤其是植株下层的枝条差别更大。说明在光照条件差的生境中,幼树的高生长显著,从而可尽快摆脱光胁迫的制约。②林隙内的幼树叶倾角相对较小,尤其是下层枝条的叶片部分比较平展,这可能有利于接受更多的散射光;而枝径比以及枝、叶的方位角等未发生显著的变化。另外,幼树的各级分枝均以单轴分枝为主,但顶端优势不甚明显,使树冠具有合轴分枝的形态特征。由此可见,云锦杜鹃的分枝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枝长、分枝率、枝倾角和叶倾角等对生境的光照比较敏感,且枝长与分枝率间存在着一定的交换。图1表4参20  相似文献   

10.
在露天池塘中,通过试验模拟轮叶黑藻受到牧食损害(动物牧食对植物造成的损害)的情况,研究其对轮叶黑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损害形式(去除植物顶部0.5 cm、去除植物50%的叶片、同时去除植物顶部0.5 cm与50%叶片)对轮叶黑藻的生长率的变化、主枝与分枝长度的改变、植物干物质以及氮、磷含量变化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去叶和去顶去叶两种方式均显著抑制了轮叶黑藻的生长,相对生长率分别是未受损植株的58.5%与71.4%;去顶和去顶去叶两种方式在停止轮叶黑藻主枝的生长的同时使植物的分枝显著生长;去叶损害在主枝与分枝长度方面均对植株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对分枝重量的减少有显著影响。去顶处理方式能显著增加了植株中氮的含量,而去顶和去顶去叶两种处理方式能显著地增加了植物中磷的含量。对受损轮叶黑藻的生长机理分析表明,牧食损害能够显著影响轮叶黑藻在生态池塘的生长,通过改变轮叶黑藻的生长方式,促进轮叶黑藻种群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芸豆叶片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方便、快速地获取叶数、叶大小、叶形状等数据,通过比较研究,得知种植密度的增加能引起芸豆叶数及其分布的改变,主茎叶数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各节分枝叶数、单株总叶数、分枝叶数比例均呈下降趋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主茎、各分枝小叶的平均面积、单株总叶面积大体上均呈下降的趋势。芸豆叶形态的一般特征:芸豆主茎的真叶数约为5~7片;主茎的小叶数多于各节分枝,分枝小叶数按分枝节位自下而上依次减少;主茎叶比各节分枝叶片大,各节分枝小叶的平均面积和总叶面积均按分枝节位自下而上依次减小;小叶的叶片形态在其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由卵形逐渐变向阔卵形,长成叶长约10.3 cm、宽约7.13cm、叶宽/叶长的值约为0.69、叶长轴约为9.11 cm、叶短轴约为6.48 cm、叶焦轴比约为0.69、叶等效直径约为7.43cm、叶矩面积比约为0.59,叶长轴、叶短轴、叶等效直径、叶矩面积是本文新提出的4个叶片形态指标,其中叶矩面积比能够反映芸豆的叶片形状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不同时期玉米单交种产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分析中国不同时期玉米品种产量、杂种优势及主要农艺性状发展变化规律,为今后玉米育种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方法】利用中国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20个玉米单交种及其32份亲本自交系为材料,采用3点裂区试验设计,分析产量、杂种优势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产量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品种产量和中亲产量随年代推进逐渐提高;早期品种高密条件下产量下降,当前品种随密度增加产量逐渐提高;不同时期品种随年代变化杂种优势在低密条件下逐渐增加,而高密条件下逐渐下降,中密和平均杂种优势没有变化;随年代变化,雄穗分枝和穗上叶与主茎夹角逐渐减少,行数、籽粒长和百粒重逐渐增加,行粒数、出籽率和容重没有变化;随年代变化品种产量增加与杂种优势效应相关性不显著,与穗行数、穗粗、籽粒长、百粒重和中亲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雄穗分枝数和穗上叶与主茎夹角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杂种优势并没有显著提高,亲本产量的提高、种植密度的增加、株型的改善、雄穗分枝的减少及果穗性状的优化是当前中国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大豆蚜虫是大豆的重要害虫,多在大豆植株的生长点顶部幼嫩叶背和嫩茎上刺吸植物液汁,亦可为害嫩荚。发生严重时造成茎叶卷曲、生长受阻、植株矮小、分枝和结荚数明显减少,大量的落花、落荚及籽粒不成熟,豆粒干粒重降低,苗  相似文献   

14.
以豫南浉河区和罗山县造林第2年的波尼薄壳山核桃嫁接苗为研究对象,对其株高、地径和分枝(新稍)的生长模型进行分析,分别用二次曲线、生长模型、S形曲线、三次方程、指数、幂函数、Logistic方程拟合生长量与生长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三次方程模型拟合树高、地径的效果最好,其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91和0.996;用二次方程拟合分枝的效果最好,决定系数达0.996。观察发现,该品种在豫南的年生长时间可达220d以上;用Fisher分类方法,可将薄壳山核桃的树高、分枝年生长时期划分为萌芽期、第1个生长高峰期、第2个生长高峰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但两者生长高峰期的时间不同;地径可分为萌芽期、生长初期、速生期、生长后期4个时期,以地径速生期时间较长、在105d左右。  相似文献   

15.
以中叶类型无性系乌龙茶品种为试验材料.观察分析其幼年期性状与产量的表型、遗传相关.结果表明.1~2龄期自然生长茶树树高、主干直径、分枝数与产量的相关不显著;3龄期自然生长茶树主干直径、分枝数,着叶数、定剪枝叶量.4龄期定剪枝叶量,春梢数,5龄期产量等7个性状与5~9龄5a平均产量的表型、遗传相关均显著或极显著。据此提出.上述7个性状可以作为乌龙茶产量早期鉴定与选择的目标性状。对幼年期性状与产量的回归分析表明.3龄期主干直径、3~4龄期定剪枝叶量、5龄期产量与5~9龄5a平均产量呈直线回归关系,而3龄期分枝数,着叶数.4龄期春悄数与5~9龄5a平均产量呈对数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6.
红叶匍匐卫矛是卫矛科卫矛属胶东卫矛(Euonymus kiautschovicus SP.)的一个变种。半常绿灌木,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较胶东卫矛叶小,边缘有钝细锯齿,枝条匍匐状生长。伴有不定根形成。聚伞花序二歧分枝,蒴果粉红色。  相似文献   

17.
茄子剪叶     
茄子的生长势一般很强,剪叶可有效抑制植株徒长,提高茄子品质。对分枝能力强、枝叶繁茂的品种,如丰研1号、六叶茄、九叶茄等,可多剪;对分枝能力差、枝叶稀少的品种,如北京小圆茄、鲁茄1号、天津牛心茄等,应少剪叶或不剪叶。茄子剪叶  相似文献   

18.
1、生育特点 小麦生育后期是指小麦从开花受精至成熟这段时期。这个时期的生育特点是,小麦开花以后,不再形成新的器官,生长中心由根、茎、叶、穗的生长转移到籽粒上,是小麦形成籽粒产量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小麦茎叶和根系功能逐渐由盛而衰,如果管理措施不力,很容易造成贪青或早衰,影响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秋播大蒜采收蒜薹后,鳞茎(蒜头)生长进入旺盛时期,而植株生长却走向衰退,大蒜咆根茎叶都在逐渐衰老,鳞茎需肥水与器官衰老之间矛盾比较突出。因此,要取得种蒜的最佳效益,就必须科学地加强提薹前后的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20.
修剪对枣头发生与发展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的形态调查和叶分析,初步研究了修剪对枣树的枣头发生和发展的形态学与生理学效应.结果表明,枣树对修剪的反应虽不敏感,但是无论轻剪或重剪,冬剪或夏剪,以及无论对哪一年龄时期树的修剪,都能刺激枣头的发生和生长.在生理上表现为修剪提高了枣头叶片的N、K 含量和H_2O_2酶活性,降低C/N 比值,使叶比重和净光合率增大。幼树定干和结果后期树的更新修剪,效果尤为显著,能促使幼龄枣树发生分枝,增强结果后期树的营养生长。试验还进一步表明,采用修剪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枣头的发生部位、数量及生长势,从而达到调节枣树生长与结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