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鄂红四号红莱薹是利用雄性不育系0401作母本,双单倍体纯系DH0432作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早熟,从播种到始收55~60天,薹长30~40 cm,薹基部横径1.5 cm左右,单薹质量30~50g,薹叶小,菜薹匀称整齐,薹亮紫红色,无蜡粉,前期产量高,一般每667 ㎡总产量可达2000 kg,适宜在...  相似文献   

2.
辽椒四号是辣椒新杂种一代,由辽宁省农科院园艺所育成,现已推广1333hm2以上,于1990年6月通过省级审定。 选育经过 自1978年以来,从地方品种柿子椒3号中选出了自选系3号,其特点是:中早熟,生育期110天左右,8片叶分枝,长势中等,株高50~60cm,株幅60cm左右,果园灯笼形,味辣,果较大,肉较薄,约 0.25cm,结果数较多,抗性较好。又从地方品种甜椒中选出了自选系12号,其特点是:中熟,生育期120天左右, 9片叶分枝,长势旺盛,茎秆粗壮,株高55~66cm,株幅60cm,果方灯笼形,果面不平整,果较大,肉厚。约0.35~0.4cm,味甜,较抗病。于1984年以3号、12号等材料进行…  相似文献   

3.
五彩黄薹一号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耐热、抗病、极早熟的白菜薹新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开展度46 cm左右,株高21 cm左右,莲座叶外叶数约8片.菜薹浅黄绿色,肥嫩.主薹平均鲜质量90 g左右,最大可达200 g,品质好.薹生叶6~8片,薹叶长21 cm,宽16 cm.侧薹数4~8根,薹粗1.6 cm左右.  相似文献   

4.
《中国瓜菜》2015,(5):30-33
‘苏豇3号’是以早熟、适应性广的‘早豇1号’为母本,抗病性强的‘镇豇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连续8代的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花紫红色,豆荚绿白色,荚长60~65 cm,荚横径约0.80 cm,单荚质量20~22 g。中熟,耐采性好,货架期较长。春季播种至始收70 d左右,采收期约40 d;秋季播种至始收60 d左右,采收期约20 d。豆荚整齐一致,肉质细嫩,商品性好,每667 m2豆荚产量2 200~2 500 kg。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适合江苏省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5.
豇豆新品种贺研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研1号是从常德收集到的农家资源贺H-18中选择优良变异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极早熟豇豆新品种.春季栽培,全生育期80~90 d,播种至始花40~45 d,播种至始收50~55 d;夏季栽培,全生育期70~80 d,播种至始花30~35 d,播种至始收40~45 d.豆荚淡绿色,荚长约71 cm,荚横径0.88~0.93 cm,单荚质量25.8~27.4 g,荚条匀称,商品性好,鲜食、腌制皆宜.抗病性中等,前期产量18 t·hm-2左右,总产量33~36 t·hm-2.是适于城郊蔬菜种植区作春提早鲜荚上市栽培的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6.
贺研1号是从常德收集到的农家资源贺H-18中选择优良变异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极早熟豇豆新品种。春季栽培,全生育期80~90d,播种至始花40~45d,播种至始收50~55d;夏季栽培,全生育期70~80d,播种至始花30~35d,播种至始收40~45d。豆荚淡绿色,荚长约71cm,荚横径0.88~0.93cm,单荚质量25.8~27.4g,荚条匀称,商品性好,鲜食、腌制皆宜。抗病性中等,前期产量18t·hm-2左右,总产量33~36t·hm-2。是适于城郊蔬菜种植区作春提早鲜荚上市栽培的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7.
佳红1号系武汉市东西湖区园艺所和武汉市东西湖区农科所联合选育出的红菜薹新品种,早熟、高产、抗逆性强,播种至始收55 d左右,前期产量高,薹色紫红有蜡粉,抽薹匀称,薹叶小而少,商品性佳,食味甜美.适宜长江流域秋冬栽培.  相似文献   

8.
五彩黄薹一号特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彩黄薹一号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耐热、抗病、极早熟的白菜薹新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开展度46cm左右,株高21cm左右,莲座叶外叶数约8片。菜薹浅黄绿色,肥嫩。主薹平均鲜质量90g左右,最大可达200g,品质好。薹生叶6~8片,  相似文献   

9.
早优3号为高代自交系A-50-4和B45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生长势强,植株半直立,株高29.6cm,开展度25.4cm;基叶长椭圆形,长19.4cm,宽10.2cm,深油绿色,叶柄长7.4cm;薹叶狭卵形,菜薹匀条适中,油绿有光泽,主薹高19.0cm,横径1.41cm,单株质量约40g。早熟,播种至初收33~35d(天),抽薹整齐,采收期集中,以采收主薹为主;纤维少,薹质脆嫩,齐口花,净菜率高,每667m2产量700kg左右,适于华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陈玲  孙越鸿  杨建 《中国蔬菜》2009,1(24):79-81
成豇7号是以优选早熟株系31为母本,以成豇3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极早熟豇豆新品种。主蔓结荚,第1花序着生于主蔓第2~4节,春季从播种到始收45~50 d(天),秋季从播种到始收35~40 d(天)。嫩荚浅绿色,长60~65 cm,每667 m2产量可达2 000~2 500 kg,前期产量占总产量的50 %以上,上市集中,适宜在长江流域春夏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1.
赣蝶3号是以早熟株系28-2G8为母本,以中早熟单株39B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早熟豇豆新品种。主、侧蔓均可结荚,第1花序着生在主蔓第4~6节,春季播种至始收55~60 d(天),夏秋季播种至始收40~45 d(天)。鲜荚嫩绿色,荚长70~80 cm,每667 m2产量2 800~2 950 kg,持续结荚能力强,适宜长江流域春夏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红菜薹生产的发展,长江流域红菜薹品种逐渐增多,一般极早熟、早熟品种667m2产量1500~2000kg,早中熟品种667m2产量2000kg左右。为帮助广大生产者获得高产,提高经济效益,现将华中农大育成、由武汉隆平高科种苗有限公司推广经销的系列红菜薹品种的栽培要点综述如下。1品种特征特性①红杂50最新育成极早熟杂交一代品种,为目前主栽品种之一。株高45~50cm,开展度50~60cm,叶绿,叶柄、叶主脉为紫红色,无蜡粉。一般有基生莲座叶6~8片,上面几片叶尖形、稍小、薹叶尖小,一般每株抽生主薹1根,侧…  相似文献   

13.
成豇9 号以优良株系89 为母本,以极早熟材料p-3 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品种。中早熟,主蔓结荚,第1 花序着生节位为第4~6 节,春季从播种到始收60~65 d(天),全生育期100~115 d(天),嫩荚浅绿色。荚长55~60 cm,单荚质量25~30 g,泡渍加工性能优良,是泡渍加工专用品种。每667 m2 产量约2 500 kg,适宜在长江流域春夏种植。  相似文献   

14.
渝茄7号是以自交系897-5为母本,以自交系896-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茄子一代杂种.晚熟,始花节位为第13~14节,定植至始收65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株高130 cm左右,开展度70 cm左右;果实粗棒形,纵径约31 cm,横径约7.3 cm,平均单果质量350 g,果皮深紫黑色,果萼下绿白色,果肉绿白色...  相似文献   

15.
陕春白1号大白菜2002年2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特征特性。陕春白1号为早熟杂交一代大白菜,叠抱,生育期55~60 d(天),保护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45~50 d。株高34 cm,开展度54 cm;外叶翠绿,叶柄白色;球叶白色,球形指数1.1;球小,极紧实,单球质量1.5~2.0 kg,净菜率75%左右,软叶率60%以上;球叶含糖量高,粗纤维少,品质优。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人工接种霜霉病病情指数25.8;3年田间调查霜霉病病情指数为12.8,黑腐病病情指数为1.2,软腐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湘红二号(湘红菜薹二号)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红菜薹新品种,1998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株高45cm,开展度70cm,叶长45cm,宽15.5cm,莲座叶披针形,10片左右,红绿色,基部少叶翼,叶面有少量蜡粉,薹皮紫红色,有少量蜡粉,薹长30~35cm,横径2.0~2.5cm,薹生叶3~5片,叶长22cm,宽6.68cm,紫色。单薹重50~80g。菜薹肥嫩,味甜,粗纤维少,风味浓,品质好。较耐热,耐寒,莲座叶生长适温20…  相似文献   

17.
摘要:宜油薹1号和宜油薹2号是宜春市科学院选育的富硒早熟菜薹专用型油菜新品种,均具有成熟早、抗病性好、风味佳、商品性好、硒含量高等特点;其中,宜油薹1号播种50 d左右即可采摘菜薹上市,每667 m2产量700 kg左右,硒含量达到0.014 mg/kg以上;宜油薹2号播种65 d左右可以采摘油菜薹上市,每667 m2产量800 kg左右,硒含量达到0.018 mg/kg以上。宜油薹1号和宜油薹2号均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正>雪菲(211)F1是武汉宏达种苗有限公司育成的耐热、抗病、极早熟白菜薹杂交新品种。该品种从播种至采收只需45~50天,采收期相对集中,植株生长势中等,开展度约46 cm,株高约2 cm,莲座外叶数约8片。薹叶6~8片,叶长21 cm,宽16 cm。主薹嫩白、粗壮;侧薹抽生能力强,一般4~8根,粗1.6 cm左右,品质好。适宜长江中下流域栽培,一般6月下  相似文献   

19.
大蒜新品种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帅正彬  郭江洪  杨斌 《中国蔬菜》2005,(10):111-112
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是从温江蒜的自然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新品种.成蒜早2号从播种到蒜薹始收需153~180 d(天),平均单薹质量12.7 g,单头质量10.7 g,多数蒜头由6~9瓣组成,蒜瓣紧密抱握蒜薹轴,一般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340和350 kg·(667 m2)-1,抽薹比温江蒜早,抗寒力比温江蒜弱;成蒜早3号从播种到蒜薹始收需153~186 d(天),平均单薹质量和单头质量分别为14.5和12.0 g,多数蒜头由5~8瓣组成.一般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320和410kg·(667 m2)-1,抽薹比温江蒜早,抗寒力与温江蒜相当.  相似文献   

20.
鄂豇豆8号是通过2002-2-7的变异株经系统选择育成的豇豆品种.该品种中熟,生长势较强;主茎较粗壮,始花节位在主茎第2~3节位,荚条直,荚面平滑无鼠尾,荚长69 cm左右,单荚质量27 g左右.较耐老,对煤霉病抗(耐)性较强.一般春播667 m2产鲜荚2 400 kg左右.一般春季栽培从播种到始收55天左右,秋季栽培播种到始收50天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