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硼砂防治火炬松干枯型枯梢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硼砂,钼酸铵等微肥防治火炬松干枯型枯梢病,效果好,成本低,便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火炬松干枯型枯梢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炬松干枯枯梢病为新发现的一种比较严重的病害,初步研究属生理因素引起,暂定名为“生理性枯梢病”。,病状和发生特点为枝梢自上而下由绿变褐,进而干枯死亡;一旦发生,主梢侧梢的受其害,发生规律为每年8-11月枯梢逐渐增加,无明显高峰期,次年4-8月枯死梢不断增加,深探抚育能促进林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正常生长区和发病区火炬松单株材积和当年生新梢生长量调查,经数理统计分析表明,正常生长区和发病区单株材积差异这极显著水平;当年生新梢生长量损失率达87.20%~94.94%,使5~6年生幼林每年每亩材积生长量较正常生长量(0.4~0.72m~3)减少0.35~0.66m~3。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和火炬松枯梢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论述湿地松,火炬松枯梢病研究进展,并提出明显影响该病的主要因素及偏相关系数大于为树种>母岩>土壤>林龄>造林质量。各因子与发病率的相关系数为0.838209;与严重程度的复相关系为为0.8687435。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火炬松干枯型枯梢病始于6月,在7~9月的高温干旱期,病害较严重,但整个病变过程比较缓慢。1993~1996年防治试验说明,5~6月,土壤或叶面施硼砂、微肥复合晶、钼酸铵、柑桔微肥,防治效果好。尤其是硼砂,防效高,肥效稳定。土壤施硼砂23~25g/株,1a一次;叶面喷0.2%的硼砂水溶液,连喷3次,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和观察研究,分析了湿地松、火炬松梢枯病与发生因子的关系。根据病害症状和地理分布,可分为两大类型:1)前期生长正常,至10年生左右发病;2)病株多为2年生以上幼树。前者导致林木生长衰退,全省都有分布,致病因素包括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后者主要发生在平均气温17℃以下地区。防治方法主要是适地适树和采取集约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合论述湿地松、火炬松枯梢病研究进展,并提出明显影响该病的主要因素及偏相关系数大小为树种>母岩>土壤>林龄>造林质量。各国子与发病率的相关系数为0.8382098;与严重程度的复相关系数为0.8687435。  相似文献   

8.
火炬松枯梢病Sphaeropsis sapinea是为害火炬松Pinus taeda的毁灭性病害。该文通过剪枯梢、施肥和喷药相结合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前枯梢为主,结合施肥或喷50%多菌灵的防治措施效果较好,防治率88.6%。  相似文献   

9.
湿地松,火炬松梢枯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该病的防治实用技术,通过室内和林间试验,从10种药剂中筛选出多菌灵、波尔多液和百菌清可供生产上喷雾防治使用。同时进行了修剪病梢、间伐病株防治试验,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0.
11.
该病严重为害火炬松和黑松,能引起多种症状,其病原为松色二孢菌。它对寄主的影响是封抑生长点、长期连年反复侵染、俱减生物量,导致松树濒死或枯死。病害的发生与郁闭度、树种、树龄、立地条件、气候和病原物等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2.
对湿地松和火炬松枯梢病与立地条件和林分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表明,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和雪压与松树枯梢病的发病率显著相关,其偏相关系数依次为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雪压;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和造林质量与病害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偏相关系数依次为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造林质量。各因子与发病率的复相关系数为0.8382098,与病害严重程度的复相关系数为0.8687435。对此病害,宜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火炬松干枯型枯梢病始于6月,在7-9月的高温干旱期,病害较严重,但整个病变过程比较缓慢。1993-1996年防治试验说明,5-6月,土壤或叶面施硼砂、微肥复合晶、钼酸铵、柑同肥,防治效果好。尤其是硼砂,防效果好,尤其是硼砂,防效高,肥效稳定。土壤施硼砂23-25g/株,1a一次,叶面喷0.2%的硼砂水溶液,连喷3次,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松枯梢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南京老山林场火炬松、湿地松种源试验林在10a生时(1991年)开始感染松枯梢病和松针褐斑病,病情日趋严重,在13a生(1994年)和15a生(1996年)时两次重复测定感病和生长变异,火炬松不同种源感病和生长变异均极显著,两者间及年度间相关极显著。按照选择指数的大小选出抗病、生长优良种源4个即9号(佛罗里达·纳索),10号(路易斯安那·利文斯通),12号(阿拉巴马·埃尔卡拉)和19号(佐治亚·爱克特),其选择指数比平均值大21.43%~48.10%,感病指数低33.71%~49.53%,树高大7.32%~13.52%,胸径大7.50%~17.19%。同时选出两年重复测定均优良的单株40多株(占总株数6.7%左右,其中优良种源占50%),其感病级别0~Ⅰ级,生长量比平均值大10%以上。湿地松种源间感病变异不显著,生长虽然有一定变异,但两者相关不显著。选择主要在个体间进行。已选出并经两年重复测定均优良的单株20多株(占总株数3.3%左右),其感病级别为0~Ⅰ级,生长量比平均值大1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的松枯梢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5年以来,我省长春、吉林等地林区或市区的部分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油松(P.tableformis)和红松(P.koraiensis)的针叶、枝梢发生枯死现象。两年来,除了对这些树种上的其他病虫害进行诊断鉴定外。笔者疑为某些病状极有可能是松枯梢病所致。为此,从1997年3月下旬起,在长春市净月潭,以10天间隔定期取样,进行镜检和培养观察。于7月下旬开始,在受害部位出现大量子实体,经鉴定证实,确为松枯梢病。此病病原为松色二泡菌(Diplodiapinea(Desm.)Kickx],属球壳菌目,球壳孢科,色二抱属。分生抱子器…  相似文献   

17.
雪松梢枯病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江苏南京、句容、淮阴等地庭园或城市行道树的雪松上发生枝条枯萎现象,甚至引起半截枯死,使原本挺拔绿郁葱葱的雪松变得很不美观。据调查研究,其症状是由于病害所致,而且有一个延续发展的过程,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现将雪松梢枯病简介如下:1 症状病害多数发生于成年树,初期侵染新萌发之树梢,主梢或侧梢均可受害。病菌侵染后首先使幼嫩的针叶失绿变色,并逐渐向下蔓延,当病斑环绕皮层后,小枝随之枯死,其上针叶呈赤褐色,并迅速脱落,仅残存枯死的小枝,在病菌侵染点附近的针叶上首先看到黑色颗粒状的病原菌子实体…  相似文献   

18.
雪松枯梢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雪松枯梢病目前在济南地区雪松Cedrus deodara (Roxb)Lohd上发生严重经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表明该病是由松色二胞菌Diplodia pinea (Desm)Kickx为害所致。病菌通过自然孔口,伤口侵和吝和嫩梢,引起枯梢或整株枯死。试验表明采用单一的化学防治效果不理想,只有采用综合防治才能控制该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赤松枯梢病不同病级针叶的内部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针阔混交林(赤松Pinus densiflor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和针叶混交林(赤松—黑松Pinus thunbergii)两种林型中赤松无病斑和不同染病程度针叶内的细菌16s rRNA...  相似文献   

20.
松枯梢病是一种发病广、危害大、历史久的世界性病害。我国1980年开始研究此病,其症状有枯叶、枯梢、丛枝、根腐、软枝等,其病原Diplodia pinea对松枯梢病的研究,今后将在衰退病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进行。并可能利用计算机模型化来区分该病的诱导、激发、促进因素等各致病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