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草药及其配伍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86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中草药配伍。结果表明,五倍子、五味子和乌梅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12.5mg/ml,可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嗜水气单胞菌病害的首选中草药。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儿茶、五倍子、五味子和乌梅4种药分别以4∶2∶4∶1和1∶2∶2∶4的比例配伍时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最佳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苦参生物碱及其复方制剂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参生物碱及其复方制剂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与杀菌作用,其中复方制剂C和D效果最强,MIC分别为15.67、.8 mg/mL;MBC为2501、25 mg/mL。复方制剂A、B相对较弱,而苦参生物碱的抑菌活性最弱,超出测定范围。苦参生物碱及其复方制剂的MIC和MBC均远低于喹乙醇和盐酸金霉素。  相似文献   

3.
100种中草药体外抑杀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诃子等100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抑制作用,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较强的48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部分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抑制作用,诃子和秦皮的抑杀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达20 mm以上,MIC和MBC相同,都为3.91 mg/mL(诃子)和7.81 mg/mL(秦皮);红藤、仙鹤草和覆盆子等13种中草药有中等强度的抑菌和杀菌效果;雷公藤等33种中草药抑菌作用弱;而牛蒡子等52种中草药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12 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杀伤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嗜水气单胞菌(AB98037)菌株对12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五倍子、大黄、乌梅、黄连的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50μg/ml;地榆、黄柏、野菊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IC为50~100μg/ml;而白头翁、山豆根、贯众的抑菌作用不明显,MIC均<500μg/ml。  相似文献   

5.
研究替米考星对3种水产致病菌体外抗菌作用,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ia)感染异育银鲫的防治效果和替米考星对异育银鲫的急性毒性作用。应用二倍稀释法研究质量浓度为0.125、0.25、0.5、1、2、4、8、16、32、64、128 mg/L的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ol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计算MBC/MIC比值。腹腔注射0.3 m L浓度为9×10~8CFU/m L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感染体质量为(217.65±25.26)g的异育银鲫,分别在感染后1、24和48 h以0、50、100、150 mg/kg鱼体重的剂量分别口灌替米考星,计算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异育银鲫的保护率。应用剂量为0、260、300、340、387、440 mg/kg的替米考星口灌异育银鲫,记录异育银鲫的死亡率,计算替米考星对异育银鲫的半数致死量LD_(50)。结果表明,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鳗弧菌的MIC分别为4.00、0.50和1.00mg/L,MBC分别为64、32和32 mg/L,MBC/MIC比值分别为16、64和32;100和150 mg/kg鱼体重剂量的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异育银鲫的保护率可达100%;替米考星对异育银鲫口灌的24、48、72和96 h的半数致死剂量LD_(50)分别为344.0、306.3、298.5和298.5 mg/kg。替米考星对3种水产致病菌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菌效果;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异育银鲫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同时替米考星对异育银鲫也具有中等毒性。本研究可为替米考星在水产养殖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恩诺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恩诺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药效学。主要包括: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生长动力学曲线、杀菌动力学曲线、抗菌后效应、四种培养因子对恩诺沙星体外抑制嗜水气单胞菌活性影响的体外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MIC、MBC和MBC/MIC分别为0.16μg/mL、0.32μg/mL和2,嗜水气单胞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h后进入对数期生长,大约持续10h;在用药4~8h时达到最大药效,由杀菌曲线可知恩诺沙星具有浓度依赖性;浓度为4MIC的抗菌后效应大于8MIC的对应值,但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恩诺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作用的最适pH值为7~8;二价阳离子(Mg2+)对恩诺沙星药效影响较大;随着Mg2+浓度增大,药效降低;血清可降低恩诺沙星的药效;细菌数量对其抗菌活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五倍子对3种致病菌的体外抑菌和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姜蕾  郑曙明 《水利渔业》2005,25(6):89-90,109
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五倍子水煎煮液对3种鱼类常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进行了对鲤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煎煮液对温和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柱状屈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250 mg/mL、3.125 mg/mL、0.781 m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2.500mg/mL、12.50.mg/mL、3.125 mg/mL.五倍子对鲤鱼的48 h半致死浓度为1.1015g/kg,安全浓度为0.1102g/kg.五倍子具有较好的杀菌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8.
42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罗新  张其中 《淡水渔业》2011,41(3):61-65
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了42种中草药提取液pH值调节至中性前后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大小,用t检验对药液pH值调节至中性前后的抑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差异极显著(P =0.002<0.01).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6种中草药在调节pH值至中性后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  相似文献   

9.
5种海洋致病弧菌对34种中草药敏感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试了溶藻弧菌、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对34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试验菌株对中草药乌梅、黄连、木瓜、五味子、五倍子、马齿苋、白头翁、地榆、公丁香、大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10种敏感性较好的中草药对5种海洋致病弧菌的抑菌试验,并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五倍子抑菌和杀菌能力最强,五倍子对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的MIC和MBC均为1.56 mg/ml,对哈氏弧菌的MIC和MBC为3.125 mg/ml;其次是黄连,对溶藻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的MIC和MBC分别为3.125 mg/ml和6.25 mg/ml,对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的MIC和MBC分别为6.25 mg/ml和12.5 mg/ml;乌梅对5种弧菌有相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MIC和MBC均为12.5 mg/ml。最终确定五倍子和黄连可以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弧菌病的首选中草药药物。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肉桂醛纳米乳对水产动物致病菌的抑菌效果,以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乙酸乙酯为油相,加蒸馏水按比例配制成空白纳米乳,加入肉桂醛制备得肉桂醛纳米乳,并评价了肉桂醛纳米乳的部分特性;探究肉桂醛纳米乳对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鳗败血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nguilliseptica)4种常见水产动物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肉桂醛纳米乳中吐温-80、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肉桂醛质量比为10∶5∶11∶73∶1,空白纳米乳对肉桂醛的最大载药量为20.11 mg/m L,肉桂醛纳米乳为水包油型淡黄色澄清透明液体,粒径5~20 nm,平均粒径10.74 nm;与同浓度肉桂醛溶液相比,肉桂醛纳米乳具有更强的抑菌活性,在最大载药量时,对嗜水气单胞菌、鳗败血假单胞菌、迟缓爱德华氏菌、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强度分别提高了65.56%、46.99%、41.94%、26.91%。肉桂醛纳米乳对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鳗败血假单胞菌、迟缓爱德华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0.31、0.51、0.72、1.00 mg/m L。研究表明,肉桂醛纳米乳在水产养殖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