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为了研究安×蒙杂种1代牛在干旱草原,自然放牧条件下的产肉性能及生产潜力:提高牛群周转和商品率。特进行18月龄牛的屠宰对比试验为国内外较大数量的牛肉需要提供资料。材料和方法一、试验牛的选择在阿巴嘎旗德力根尔苏木的牧户中挑选健康、体质结实,发育正常的18月龄牛。经外貌鉴定具有代表性,中等膘情的安杂1代6头,蒙古牛6头。试验牛的毛色:安杂基本黑色,无角。蒙古牛有黄、黑、色有角。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BMY杂交F1代与德宏高峰黄牛进行了短期肥育对比试验研究。选取12月龄BMY杂交F1代牛与德宏高峰黄牛各7头,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采用现代养牛管理技术进行生长肥育对比试验,试验期12个月。结果表明,BMY-F1代牛的平均日增重比本地黄牛高0.09 kg,增重效果极显著(P<0.01);BMY-F1牛的生长发育速度明显高于本地的高峰牛;BMY杂交F1代的屠宰率比本地黄牛高出2.1个百分点,产肉率高出1.7个百分比,差异性显著(P<0.05);平均利润BMY-F1牛每头比本地黄牛高出497元;14头黄牛共计产值7.20万元,纯利润1.78万元,投入产出比=1:1.29。采用全舍、集中饲养,粗料自由采食,精料定位采食,本地高峰牛和BMY-F1代都有显著的成长优势。在相同饲料、饲草及饲养条件下,BMY-F1代牛的效益优于本地黄牛。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育肥效果较好的湘西黄牛杂交组合。[方法]随机选择3个湘西黄牛杂交组合(黑安格斯牛X湘西黄牛、西门达尔牛X湘西黄牛、德国黄牛X湘西黄牛)的F1代6月龄犊牛,每个组合10头,组成试验组;随机选择6月龄湘西黄牛犊牛10头,组成对照组,对比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犊牛6、12、18、24月龄时的体重、平均日增重以及24月龄屠宰时的净肉率、肉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试验组犊牛各阶段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净肉率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对照组( P<0.01),试验组内以西门达尔牛X湘西黄牛组合为佳( P<0.01),试验牛以12~18月龄增重较快( P<0.01);对照组犊牛肉质优于试验组( P<0.01)。[结论]西门达尔牛X湘西黄牛是湘西黄牛育肥较好的杂交组合,杂交牛18月龄后出栏为宜。  相似文献   

4.
选取14~17月龄湘西黄牛、西杂F1(西门塔尔牛×湘西黄牛)和安杂F1(安格斯牛×湘西黄牛)各6头,于南方放牧条件下补饲精料,进行90d的育肥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牛的增重水平和育肥效益明显优于湘西黄牛,其中西本杂交牛和安本杂交牛的日增重分别为0.71kg、0.63kg,比湘西黄牛分别提高44.90%(P<0.01)、28.57%(P<0.01);屠宰率以西本杂交牛最高(55.60%),净肉率以安本杂交牛较高(44.32%);肉质分析以西本杂交牛的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湘西黄牛(P<0.01);杂交牛放牧补饲育肥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分析了西本F1代二元杂交牛、利西本F2,代杂交牛和湘西黄牛在放牧 舍饲(补料或不补料)条件下的初生~18月龄体尺、体重指标.结果表明:利西本F2代三元杂交牛生长发育快,各月龄体尺、体重显著大于湘西黄牛,比西本F1代二元杂交牛也有显著提高;补饲生长更快,18月龄达440kg.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对西山F_1代牛、黑山F_1代牛各32头和秦山F_1代牛5头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进行了屠宰测定,並与5头山地牛作对照。结果表明:西山、黑山、秦山F_1代牛的宰前重、净肉重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山地牛;其屠宰率、净肉率也高于山地牛,但差异不显著,F_1代牛胴体的肉骨比,脂肉比和肉质化学成分也都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为了测试四川本地黄牛改良牛(夏洛莱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夏西本三元杂交牛)的体尺性状和产肉性能,笔者选择了6头18月龄的夏西本三元杂交牛公牛进行体尺测量和屠宰性能测定。测定项目包括4部分,即体尺、屠宰、肉质性状和头蹄皮及内脏重量。结果表明,18月龄夏西本三元杂交牛具有良好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且具有较好的肉品质。综上所述,本试验展现了四川本地黄牛改良牛(夏西本三元杂交牛)的生产性能和特点,为合理保护、评价和利用四川地方黄牛品种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2002—2004年,为进一步加大本地黄牛的改良力度,提高良种牛覆盖率,青海省化隆县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引进蓝白花肉牛细管冻精,根据蓝白花牛产肉性能高、肉质好、生长快、对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在项目区巴燕等6个乡镇进行了蓝白花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的推广试验,对蓝本F1代牛和本地黄牛的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体尺进行了测定分析,现报道如下。1试验牛的选择选择2003—2005年出生的蓝本F1代牛20头、本地黄牛15头,对所选牛在初生、6月龄、12月龄进行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测定。试验牛均为农户饲养,饲草主要有小麦秆、玉米秸秆、青…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和牛、安格斯牛对蒙古牛的改良效果,试验选择14~16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蒙古牛、和蒙F1代牛、安蒙F1代牛公牛各5头,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育肥,并进行屠宰分割,测定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与蒙古牛相比,和蒙F1代牛、安蒙F1代牛增重、日增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高档肉重、胴体高档肉产率均极显著提高(P0.01);安蒙F1代牛增重、日增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均高于和蒙F1代牛。说明利用安格斯牛、和牛杂交改良蒙古牛,安蒙F1代牛杂交改良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测试四川黄牛改良牛(夏洛莱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夏西本三元杂交牛)第五世代的体尺性状和产肉性能,笔者选择了30头18月龄的第五代夏西本三元杂交公牛进行体尺测量和屠宰性能测定试验。测定的项目有体尺性状,屠宰性状,肉质性状以及头、尾、蹄和内脏重量4个部分。结果表明,18月龄第五代夏西本三元杂交公牛具有良好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且具有较好的肉品质。本试验展现了四川本地黄牛改良牛(夏西本三元杂交牛)第五世代的生长和屠宰性能,为夏西本牛在四川的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在牧草丰盛季节,以放牧为主,牛补料育肥效果,特作这项试验。本试验于1990年7月8日至1990年9月6日,在保安乡古良、造业村16个农户进行。试验牛为本地黄牛16头,按年龄、体重、膘情、饲养管理条件基本相近似,随机将牛分成两个组,试验组8头,对照组8头。试验前10天用丙硫咪唑按15毫克/公斤体重计算给牛驱虫后在试验前一天早上喂料前称重,然后开始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都是按常规放牧管理,以放牧为主,试验组晚间补给切碎的构树叶或青草和  相似文献   

12.
夏洛来杂交未去势公牛直接放牧育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一六五团于1972年,引进法国夏洛来肉牛品种改良当地黄牛以来,其杂种牛在牧区草原放牧饲养条件下,无论在体型外貌、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胴体品质及饲料报酬等方面均比本地黄牛有较大的提高,几年来经多次重复放牧饲养和屠宰试验测定结果:夏洛来杂种牛18月龄阉牛活重比土种黄牛提高40.7%,胴体重提高61.7%,净肉重提高99.3%。且肉质细嫩,多汁鲜美。  相似文献   

13.
西杂肉牛屠宰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头15~18月龄的西杂牛和2头24月龄的本地黄牛进行屠宰试验。西杂牛平均屠宰率56.7%,净肉率47.8%;当地黄牛屠宰率与净肉率分别为50.1%和39.1%,西杂组比黄牛组分别高6.6%和8.7%。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测定分析中国西门塔尔牛、黑白花牛、安格斯肉牛F1代牛和青海黄牛的初生和3、6、12月龄体重及体尺指标,发现不同品种牛各阶段体重及体尺指标显著高于青海黄牛,同时对15月龄犊牛进行育肥,育肥期3个月。结果表明:在青海互助县(农区)农户常规饲养管理条件下(放牧+补饲),进行肉牛杂交改良的最佳杂交组合排序为中国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黑白花牛,其中西杂牛的育肥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肉牛品种杂交改良西门塔尔杂种牛的效果,筛选出产肉量高、肉质好、抗逆性强的品种杂交组合,为大规模开展杂交提供依据,试验采用红安格斯、利木赞、夏洛莱(法系)、德国黄牛4个品种牛,分别杂交西门塔尔杂种母牛,产犊后从每个杂交组合中选择11头断奶小公牛,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持续育肥至18月龄,并进行屠宰和肉质评定。结果表明:红安西杂组合杂交效果最好,其次是利西杂及夏西杂,德黄西杂组合杂交效果较差。说明在生产实际中,如果采用断奶小公牛持续育肥至18月龄时出栏、屠宰,应优先选择红安格斯×西门塔尔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6.
鲁西黄牛与利木赞牛杂交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机抽取鲁利杂交一代(F1)100头、鲁西黄牛100岳(公母各50头),自初生开始至18月龄结束进行育肥屠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体型外貌:鲁利F1牛基本显示了艾本利木赞牛的特点,呈现较好的肉枝兼用体型;(2)体重:在当地农村饲养管理基本相同情况下,鲁利F1牛各月龄纽平均增重均高于同龄黄牛,改进了鲁西牛生长较慢的缺点;(3)体足:鲁利F1牛各阶段主要体足增长较快,体躯增高,其体长、胸围、髋宽等体足均比鲁西黄牛增长幅度大。从F1牛的体足、体型来看,遥淅向内役兼用转变;(4)内用性能,经90d肥育、屠宰试验,其屠宰率、净肉率分别为58.79%和48.72%,比黄牛分刺提高2.68和2.21十百分点,眼肌面积平均为99.1cm,比本地黄牛增加9.5cm^2,且保留了鲁西黄牛肉质鲜嫩的扰良特性,其经济效益也很可观,F1牛1.5岁比同龄本地黄牛增加收入304元。  相似文献   

17.
随机抽取利木赞×互助黄牛、夏洛来×互助黄牛、西门塔尔×互助黄牛杂交一代( F1)以及互助黄牛各 30头 ,于 0~ 2 1月龄进行育肥增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 1 )利互、夏互、西互 F1代牛在体型外貌方面基本表现父本的特点 ,且体高 ,体长胸围等体尺增长幅度大 ( P<0 .0 5 ) ;( 2 )在当地农村饲养管理条件下 ,利互、夏互、西互 F1代牛各月龄平均增重均高于同龄互助黄牛 ( P<0 .0 1 ) ;( 3)经 90 d肥育、屠宰试验 ,利互、夏互、西互的净肉率分别提高了 1 2 .2 9、8.90和 5 .60个百分点 ( P<0 .0 5 )。  相似文献   

18.
牛吸虫病混合感染诊断报告蔡远鸣湖南省华容县畜牧局(414200)华容县菱子湖安全牧场,饲养本地黄牛106头,其中成年牛72头,幼牛34头。放牧之初,接连发生12头突然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经确诊为黄牛吸虫病混合感染而引起急性死亡,特别是以...  相似文献   

19.
为了测试通江黄牛的体尺性状和产肉性能,并与四川本地黄牛改良牛进行比较,试验选择18月龄的通江黄牛和夏西本杂交公牛各6头进行体尺测量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在规模化舍饲条件下饲养的通江黄牛18月龄各项体尺性状、屠宰性状、肉质性状和头蹄皮及内脏重量获得了较好的表型值,其中屠宰性状优于农户散养条件下的通江黄牛。与四川本地黄牛改良牛相比,通江黄牛虽然体型较修长,产肉量较少、大部分器官较小,但是通江黄牛产肉率和部分肉质性状与四川本地黄牛改良牛不存在显著差异,部分肉质性状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为合理保护、评价和利用四川本地黄牛品种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闽南黄牛在白天放牧,夜间补喂尿素氨化稻草育肥增重效果,我站于1996年Ic月25日至12月25日,在三班镇奎斗村外洋自然村养牛专业户陈贞勇的养牛场作闽南黄牛的育肥增重试验。正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中选择:从该场牛群挑选1龄左右、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健康无病、体重较一致的闽南黄牛8头(公4头,母4头)作为试验牛。1.2分组:随机将试验牛分为1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4头(公2头,母2头)。经检验组间均重差异不显著(P>O.OS)。l.3试验方法:1.3.l预试期:从9月30日至10月24日计25天,其间试验牛适应新条件,分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