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石蜡切片及微血管铸型技术,观察了成年大鼠睾丸微血管的分布与构筑形式.光镜下每个生精小管与六个生精小管相临,微血管则明显得排列在相临生精小管形成的六角形的角缘处.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睾丸表面的微动脉吻合为网格状;这种形式为睾丸表面的生精小管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必要的激素水平;睾丸动脉主支发出走行迂曲的睾丸小动脉,进入睾丸小隔后,再发出管间微动脉,并与管间微动脉相互连接为绳梯状的毛细血管网.睾丸实质内绳梯状的毛细血管网,使每个生精小管都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和激素供应;睾丸内的动脉迂曲走行,对于维持睾丸低于体内3~5℃的适宜温度,使精子正常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猪右心室壁微血管构筑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方法,观察了6例猪心右心-室壁的微血管构长。微动脉扫曲走行,毛细血管呈“层状”分布,微静脉 回流方式呈“萝卜根样”,可见典型的静永瓣所致切迹裂隙。并观察了心最小静脉地走行。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成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分离纯化方法,并对分离纯化的睾丸间质细胞进行睾酮分泌功能检测,对成年小鼠睾丸组织进行Ⅰ型胶原酶消化、Percoll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成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细胞纯度用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β-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3β-HSD)染色鉴定.将分离纯化的睾丸间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基础睾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培养条件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培养上清中的睾酮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通过该方法能获得高纯度成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95%),培养的睾丸间质细胞具有分泌基础睾酮以及对hCG刺激反应的能力.提示采用该方法对成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具有高效性、可用性,通过该方法获得的睾丸间质细胞是体外研究药物对睾酮分泌功能影响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血管铸型和扫描电镜技术对1日龄牦牛肺实质内微血管的铸型进行研究,旨在发现新生牦牛肺微血管的分布特征,为探讨牦牛肺微血管在出生后的发生与生长规律奠定基础。结果显示:低倍镜下肺泡微血管网呈现不规则的、类似于蜂窝样的肺泡群结构,局部区域的肺泡血管网伸展不完全,血管网形成肺泡腔的形态和大小差异很大,可以看到完全开张的肺泡、半开张的肺泡、轻微开张的肺泡以及未开张的肺泡。根据血管管径的粗细、血管网孔的大小、血管分布的疏密以及局部区域血管分布的形态差异可以将局部区域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分为3种形式:即板块状血管网、筛孔状血管网以及网络状血管网。肺泡隔内微血管网的存在形式和毗邻关系不尽相同,可以分为单层型血管网、双层型血管网以及毗邻型血管网。肺泡毛细血管的铸型表面还可见到内皮细胞核的压迹。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7,(1)
选用浓度为30,60,120,180,240μmol/L的氯化铜(CuCl_2)作用于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12h,测定细胞活力、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活力明显降低,30μmol/L浓度组SOD的活性变化不明显,60μmol/L和120μmol/L浓度组SOD的活性升高,而180μmol/L和240μmol/L浓度组SOD的活性降低,CAT的活性均明显降低,iNOS的活性均明显升高。结果表明:铜过量可致BMEC损伤,而氧化应激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牛磺酸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雄性Wistar大鼠(220~250g)的睾丸间质细胞混悬液用不连续梯度(5%、30%、58%、70%)Percoll分离液分离,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牛磺酸及促性腺激素(HCG)、雄烯二酮、孕酮、cAMP进行培养,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作用24h后培养液中睾酮含量。结果表明,牛磺酸可使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能力显著增加;能增加HCG和cAMP诱导的睾酮分泌;能促进雄烯二酮和孕酮向睾酮的转化。牛磺酸能增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的分泌,并可能在类固醇合成的多个环节中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24只4周龄雄性SD大鼠,分成4组并每天按以下处理:对照组灌服蒸馏水(10 mL/kg);葛根素组每日按照100mg/kg的用量灌服葛根素;镉组按照2mg/kg的Cd2+用量腹腔注射氯化镉溶液(10g/L);镉+葛根素组,在镉组的处理基础上,再按照100mg/kg的用量灌服葛根素。4周后,将大鼠麻醉并处死,摘取睾丸称其质量并计算脏器系数,睾丸制成组织匀浆检测大鼠睾丸中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制作睾丸病理切片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镉组大鼠睾丸脏器系数极显著降低(P0.01);睾丸组织中CAT和MDA的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GSH含量极显著减少(P0.01);与镉组相比,镉+葛根素组睾丸脏器系数极显著升高(P0.01);睾丸组织中CAT和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GSH含量显著增加(P0.05)。病理切片显示镉组大鼠睾丸组织的细胞出现实化,看不到各级睾丸细胞正常结构,镉+葛根素组与镉组相比,睾丸细胞损坏程度都有所减轻。本试验表明镉对大鼠睾丸有损伤作用,而葛根素能减轻这种损伤,对镉致大鼠睾丸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雌激素β受体(ER-β)在不同年龄大鼠睾丸中的表达,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雌激素β受体在4,23,50周龄大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周龄大鼠睾丸雌激素β受体免疫反应产物表现出强阳性,主要分布在间质细胞和肌样细胞中;23周龄雌激素β受体免疫反应产物表现出中等阳性,主要出现在少量的间质细胞和大量的肌样细胞中;50周龄大鼠睾丸仅见极少数区域个别的阳性间质细胞与肌样细胞,免疫反应产物表现出弱阳性;随着大鼠年龄的增长,大鼠睾丸中的雌激素β受体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简易可行、获得细胞纯度较高的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打好基础。新生SD大鼠,分离大脑皮质,经匀浆、两步过滤法获得大鼠脑微血管段,用胶原酶消化后,在37℃、5%CO2培养箱中进行原代细胞培养。通过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方法并结合倒置显微镜下形态学的观察进行传代和纯化,利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荧光检测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培养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倒置显微镜下单个细胞呈多角形,互相融合后呈"铺路石"样,单层贴壁生长;免疫荧光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阳性。说明本研究建立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程序简单,获得的细胞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L—PGDS基因在大鼠睾丸与附睾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2月龄SD大鼠睾丸与附睾总RNA为模板,运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探讨了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L-PGDS)基因在大鼠睾丸与附睾头、附睾体和附睾尾中的表达及其差异。结果表明,L—PGDS基因在大鼠睾丸中没有表达,在附睾中有较强表达,附睾头表达量最高,附睾体次之,附睾尾最低,表达量存在差异。提示,L-PGDS在精子成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生物体视学技术对雄性成年鸽和雏鸡的睾丸组织进行了15项定量组织学指标的测定及比较。结果表明,雏鸽的睾丸组织发育处于早期停滞状态,曲细精管中仅有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其曲细精管直径和生精上皮高度仅为成年鸽的20.69%和23.48%,而各种细胞的数量密度是成年鸽的2.67 ̄5.46倍。 相似文献
12.
大鼠不成熟心肌室壁内微血管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血管墨汁灌注组织切片方法及组织学切片染色方法,了42只2-20日龄Wistar大鼠幼心室壁内的微血管构筑及发育特征。幼鼠心肌血液主要来源于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在心壁内仍然存在一些与心腔直接交通的管道,如肉柱间隙、心肌窦样管、心最小静脉等。左室壁的肉柱间隙多而深,可达心肌中层;心肌窦样管形态不一,大小不等,与各类微血管均有吻合,部分直接与心腔相通;心最小静脉由毛细血管或微静脉汇聚形成,直接开口于心 相似文献
13.
3-甲基-4-硝基酚对大鼠睾丸组织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病理学角度探讨3-甲基-4-硝基酚(PNMC)的生殖毒性,采用24只SPF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染毒组分为100 mg/kg体重、10 mg/kg体重和1 mg/kg体重三组,连续5 d皮下注射,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的溶剂(PBS+0.05%tween80)。最后一次染毒后24 h,无痛处死大鼠,称取睾丸湿重并计算其指数。将已固定的睾丸组织进行石蜡切片,采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观察PNMC对大鼠睾丸的病理损伤及其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各个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睾丸大体湿重和睾丸指数明显下降(P0.05或P0.01);H.E染色结果显示各试验组睾丸曲细精管生精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空泡变性兼或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各实验组睾丸中Bax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Bc1-2蛋白表达量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c1-2/Bax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结果表明,PNMC不仅可引起雄性大鼠睾丸曲细精管生精细胞变性、坏死,还可促进生殖细胞的大量凋亡。 相似文献
14.
将中药方剂五苓散和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SLT-2e)分别加入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VEC)培养板中培养1、3、6和9h,观察五苓散及其抗SLT-2e对RIMVEC分泌NO的影响。结果:普通中药组中10μL/mL五苓散浓度在1-9h内使NO浓度升高;治疗组五苓散浓度0.1μL/mL、1μL/mL、10μL/mL在9h时内皮细胞分泌NO差异不显著;预防组0.1μL/mL在1-6h时变化不明显,在9h时NO升高;1μL/mL、10μL/mL在6h时NO量分泌最高,9h时下降。提示一定量的五苓散可使RIMVEC的NO分泌量升高(P<0.05);治疗组五苓散使NO分泌量不升高,预防组五苓散可使内皮细胞分泌NO量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5.
16.
17.
旨在研究PNPLA5基因对雄性大鼠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PNPLA5敲除型雄性大鼠(KO)为试验组,野生型大鼠(WT)为对照组,分别饲喂普通饲料,并采集大鼠附睾精子及睾丸组织。利用繁殖试验检测配种后雌鼠的妊娠率及平均产仔数,精子运动性能分析检测精子运动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精子中线粒体功能相关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V(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V,COX IV)的表达水平,HE染色检测睾丸组织形态。结果表明:与野生型雄性大鼠相比,PNPLA5敲除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配种后,雌鼠的妊娠率极显著下降(P<0.01);精子的曲线运动速度显著降低(P<0.05)及渐进运动精子的百分率极显著降低(P<0.01);PNPLA5敲除型大鼠精子中细胞色素C表达量下调,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V表达量上调,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PNPLA5基因缺失引起大鼠睾丸组织结构疏松,曲细精管中各阶段生精细胞排列紊乱,上皮细胞脱落至管腔。综上表明,本研究发现PNPLA5基因敲除能够引起雄性大鼠繁殖能力降低,为家畜繁殖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黄芪水煎液能否诱导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VECs)表达IFN-γ,采用MTT和双夹心ELISA分别检测了黄芪水煎液对体外培养的RIMMVECs增殖以及表达IFN-γ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芪水煎液在25mg/L~3 200mg/L时促进RIMVECs增殖。为更好的研究黄芪水煎液诱导效果,将不同浓度的黄芪水煎液(0.1、1、6、30mg/mL)诱导RIMVECs 6、12、24h检测IFN-γ含量,结果显示,在各检测时间点0.1、1mg/mL组和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6mg/mL组差异极显著(P0.01),30mg/mL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黄芪水煎液的抗病毒作用可能与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FN-γ有直接的关系,为黄芪益气解毒功效的现代阐释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对微血管内皮细胞(MVECs)分泌IFN-γ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CS的免疫增强机制提供资料。体外培养大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MVECs),CS分为10、50、500 μg/mL 3个浓度组刺激RMMVECs,ELISA法检测药物处理后细胞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RMMVECs正常情况下能够分泌一定量的IFN-γ,经CS处理后IFN-γ的分泌量显著升高,且3个剂量组在刺激后24 h分泌量均达到峰值。结果表明,CS诱导大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IFN-γ可能是其免疫增强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