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无花果起源于波斯、小亚细亚一带,人类栽培无花果的历史长达数千年。我国的无花果是古代通过丝绸之路引进的,属于古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明成果,已有10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但是时至今日,无花果几乎从不出现在果树学教科书中。这是因为它从来不是一个产业,它大多时候还只是人们房前屋后的庭院植被,可能就是给别人邻居分一分,尝一尝,创造不了真正的价值,还没有形成商品属性。那么如何使无花果从庭院走向产业呢?  相似文献   

2.
无花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据文献记载,公元前2700年无花果是埃及人的重要食物。公元前2400~2200年,古代埃及第12王朝时代的墓碑上刻有关于无花果的记载。 我国大约在唐代(618~906年)或唐代以前就有传入,栽培历史也有1000多年。唐代段成式(860年)《酉阳杂俎》中曾描述过:无花果“生长繁茂,无花而实,一月而熟”的特性。明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社会经济、林业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林业树种资源特别是果树资源得到迅速开发利用。无花果是无花只有果的果树,无花果原产地中海沿岸,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树种。引入我国已有一、两千年的历史,但一直没有较大规模的栽培经营。在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无花果的药食价值,研究其有没有更大的发展前景。1无花果的来源与分布每年临近"立秋",在琳琅满目的果品市场上就会出现一种极为"娇嫩"的水果,  相似文献   

4.
<正>花果真的是不开花就会结果吗?不,它有花。无花果属桑科,为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其小花隐生于囊状花托内,为隐头花序,故名无花果。在我国虽已有千余年栽培历史,但无花果的集约栽培历史较短,近年来才被作为第三代保健型水果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开启了产业化的进程。无花果价值连城无花果药用及营养价值高。无花果被人们称为"抗癌斗士"和"21世纪人类健康的守护神"。无花果可食率高,鲜果可食用部分达97%,干果和蜜饯类达100%,其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5.
为在山区五莲引进推广无花果栽培,本研究依托山东五莲本地历年汇编气象资料及近年气象数据,结合无花果的生物学特性,开展山东五莲无花果栽培气候适宜性分析,并对常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进行探讨,分析五莲主要气候条件对无花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气象灾害采取适当的防范和补救,五莲气候条件基本满足无花果的生长发育。研究为进一步推广五莲县无花果的栽培,防御气象灾害,振兴农村经济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板栗栽培史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原产于中国,是中国最早栽培的果树之一,栽培历史至少有6000年以上。中国板栗品种丰富,分布广泛,无论南方北方,大部分省份均有栽培。本文参考已有研究成果,通过相关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的考证,对中国板栗的起源、古代栽培技术、古代分布以及利用价值和储藏技术作了略约阐释。  相似文献   

7.
无花果一般一年可结二次果,即夏果和秋果。无花果虽是落叶果树,但喜温暖,耐寒性较弱。在冬季气温较低地区及早春遭晚霜地区,容易产生冻害,甚至全株枯死。所以无花果商品化生产栽培首先要考虑当地冬季气温、夏季阴雨天气情况,只有对无花果气象灾害采取相应防御措施,才能确保无花果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8.
无花果高产栽培技术作为提升无花果经济效益,高产丰收的主要技术,必然会对无花果的产量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农民家庭收入产生好的收益,结合阿图什无花果现有特点及影响无花果高产栽培因素对无花果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无花果(Ficuscariea L.)又名蜜果、明目果、天仙果、奶浆果等,属桑科无花果属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为亚热带古老的树种,在公元前2400—2200年的埃及遗物中就出现其浮雕。在我国,唐代就有种植,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花果原产地中海,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和希腊等国家。我国新疆南部为无花果的传统产区,现东南沿海亦有大量栽培。  相似文献   

10.
无花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在其栽培管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威海市充分发挥气候、土地、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使威海无花果产业得以迅猛发展,逐步成为一个对果农致富、乡村振兴起重要作用的支柱产业。笔者分析了威海市无花果的栽培历史、产业发展和加工销售现状,指出了无花果产业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品种结构、制订完善标准、加强产后处理、推广设施栽培、鼓励休闲农业及加大宣传力度等对策,以期为威海市无花果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