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1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育高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是广大育种工作者的首要目标。福建省优质早稻育种与生产起步较迟,近年来,许多育种工作者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和选育出一批优质水稻新品种,如厦大生物系培育...  相似文献   

2.
水稻育种目标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种目标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耕作栽培体系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所选育的新品种应该具有的综合优良特征特性。育种目标的制定是水稻育种工作的首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今后所采用的亲本选配策略、育种方法和选择技术;也与育成年限和投入的人力、物力等有关。通常,一个新的水稻良种从开始选育到大田示范推广需历时6~7年。因此,制定育种目标时应有预见性,要考虑到今后水稻生产的发展趋势和耕作栽培演变所出现的对良种的新要求,否则将会造成新品种刚问世就因不符合新形势而束之高阁的结局。(-)水稻育种总体目标的确定高产、优质、多抗、适…  相似文献   

3.
《中国稻米》2011,(5):5
展望未来,中国水稻研究所将以争创国内外一流研究所为目标,瞄准国际水稻发展的前沿,抢占国际水稻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进一步创新水稻现代育种新技术、新方法,大力培育水稻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进一步创制新的水稻重要遗  相似文献   

4.
水稻品种资源是选育新品种的物质基础,决定育种成败的关键,只有掌握雄厚的种质资源,并加以很好地签定与研究,才能为培育新品种提供更多更新的优良亲本,从而提高育种成效。也可直接为生产上提供优良品种,充分运用已有的育种成果。现将四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小结如下: 一、概况从1981年稻瘟病大流行以后,生产上最突出的问题是选育抗稻瘟病强的水稻新品种,为了适应育种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开展了水稻品种资源的补充征集,几年来收集了水稻品种资源累计3692份,包括早、晚稻品种。并加强了这一工作的整理和研究;特别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为了增加水稻产量,促进稻作持续发展,育种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的艰苦研究,不断选育出适合各地种植的水稻新品种。要培育"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除了育种者的辛勤劳动之外,优异种质的发掘、研究和利用在育种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2010~2015年审定水稻品种的主要性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省2010~2015年审定的水稻品种的类型及其产量、品质、抗性等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近6年来审定的197个水稻品种中,杂交稻品种多达184个,占审定品种总数的93.4%,而常规稻仅13个,占6.6%,优质稻品种(组合)8个,占4.1%;产量较对照增产幅度在2.90%~17.10%之间,年度间产量有稳步上升的趋势,但与对照相比,表现出平缓态势;综合抗性指数整体水平中等偏低;品质育种和抗病育种有待进一步加强。种子企业成为水稻育种研发的主体,但教学科研单位仍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超级小麦育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级小麦育种,是21世纪的主攻目标,选育9 750~11 250kg/hm2超级小麦新品种,是小麦育种工作者共同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也是笔者常思久盼的育种目标的幻想。为加快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步伐,尽早达到育种目标,针对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的产量潜力、目标及主攻难点、选育途径进行了探讨,并为该品种的选育成功而奠定理论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麻类所麻类育种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全面回顾了麻类研究所麻类育种工作五十年的历程,较为详尽地阐明了麻类育种工作开展的过程.五十年的麻类育种工作经历了资源的收集整理和评价、鉴定与利用,常规育种技术运用和现代高新技术的引入.基本形成了我国麻类育种技术和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先后收集和整理麻类资源近万余份.选育出新品种30余个,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红麻品种"7804"、苎麻品种"圆叶青"和"中苎1号"及黄麻品种"湘黄麻1号"等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利用,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近100亿元.选育了亚麻品种中亚麻1号,结束了我国南方没有自育亚麻品种的历史.现代的麻类育种向多元化育种目标发展,为麻类的不同用途选育出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广西近30 a水稻育种取得的主要成就,指出了当前广西水稻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十二五"广西水稻育种在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的创新、杂交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材料的创新、水稻育种技术的创新、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优质稻新品种选育、水稻高效可持续发展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稻米》2000,(1):44
1999年11月30日,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开始实施,首批启动的项目有20个。其中水稻有5项。1.中国超级稻试验示范超级稻的选育及其生产应用是水稻增加产量的突破口,其核心是理想株型塑造与强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本项目以超级稻品种和组合为核心,以超高产栽培技术为主线,把定量平衡施肥、肥水调控、化学调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综合集成并进行生产示范,达到高产优质;通过美国稻、爪哇精、IRRI超级稻品系等多种特种资源的利用及产量QTL的积累,利用常规育种与生物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超级常规稻新品种,通过选育配合力强、…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水稻育种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即地方品种的评选鉴定、引种鉴定和系统选育、杂交高产育种和优质、高产、多抗育种。杂交高产育种阶段,我所选育高产品种15个。提高杂交育种成效的关键是:(1)杂交亲本的选配。就高产育种而言,以品种间杂交的效果最大;(2)根据水稻喜温感光的特性,采取人工环境控制栽培的增代技术,缩短育种年限,育成一个新品种只需2—3年时间,比以往缩短3—5年;(3)根据水稻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认真细致地选择杂交后代,可以减少盲目性,增强预见性和提高育种成效;(4)根据产量性状、米质、苗期抗寒性、耐肥性等的相关性可以提高对杂交后代产量潜力和其他性状的选择效果。高产仍然是水稻育种的基础指标。要使所选育的新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一是抓国内主体亲缘的聚合积累和高产基因的开发;二是抓扩大贮藏库为主攻目标的性状改良;三是采用籼粳交;四是改进育种方法;五是提高新品种的耐氮能力。进行水稻优质、高产、多抗性新品种选育,面广难度大。首先要有充足的优质、高产、多抗性种质资源。在杂交和选育方式上可以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的措施和多基因一次重组或分次重组的方法。改进早籼米质的途径是用中等和较低直链淀粉、垩白粒率低,垩白面积小的优质亲本与早籼主栽品种杂交。二是用籼粳交或用籼粳交的后代(包括中间材料)与早籼主栽品种杂交。抗性选择效果以低世代最佳,要做到选育与抗性鉴定同步进行,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长期以来水稻的育种目标是以产量为导向。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协同攻关实现了水稻育种技术突破,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利用促进了水稻产量两次大的飞跃。随着我国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极端天气出现的频次上升,水稻育种对品质、抗性与耐逆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生物技术正在不断革新,特别是基因编辑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产优质多抗耐逆的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强有力支持,推动着我国水稻生产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基因编辑技术和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水稻高产优质、抗病虫、耐逆及杂种优势育种应用中的新进展进行简述,旨在为高效培育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水稻新品种提供一些育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下游籼型常规稻与杂交稻主要性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红梅 《中国稻米》2011,17(3):14-16
以2005~2010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7个早籼稻品种为材料,对籼型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农艺性状、产量、米质及抗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籼稻的育种水平和种植管理水平在提高,杂交稻的植株群体长势优于常规稻,产量高3.5%,且产量优势来源于有效穗、穗长和结实率;常规稻与杂交稻的米质和抗性水平总体上相当,在育种和种植方面,常规稻和杂交稻都应注重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常规稻还应注重改善粒型和选用直链淀粉含量稍高的品种,加强抗病品种的选育并注意防治水稻病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稻米》2014,(4):F0004-F0004
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水稻研究室是一个以水稻育种、栽培为主要内容的研究部门,国家水稻改良中心辐射育种研究室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事水稻种质资源收集整理、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各水稻种植区域发病率都较高,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抗稻瘟病基因的定位和克隆技术被认为是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防治稻瘟病的关键策略。就近年来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的研究进展以及水稻新品种育种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抗稻瘟病基因在水稻抗病育种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与玉米远缘杂交后代植株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新品种选育一直是提高水稻单产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新育成品种除在抗性、品质上有较大提高外,其产量潜力一直处于徘徊状态。究其原因。首先是在产量性状遗传上受多基因控制,遗传改良难度大;其次是在以往的水稻育种过程中。由于水稻育种方法和材料创制利用方面一直没有新的突破。应用的种质资源范围较为狭窄。  相似文献   

17.
严斧 《作物研究》2012,26(2):176-179
以国家品种(组合)区试和审定资料为依据,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我国水稻育种格局的发展变化趋势.指出在区试和国审中:杂交稻育种迅速发展并超过常规稻育种;各类品种(组合)单产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多数两系杂交稻组合比三系杂交稻组合增产幅度未达预期目标;大多数超级杂交稻组合增产幅度也未达预期目标;常规稻育种有重大进展,粳稻常规育种尤其突出.预测我国水稻育种格局将长期呈现多种育种途径并存、竞争和互促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科技厅于2008年设立了粮食重大专项,其中专题一"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其最主要研究内容是杂交水稻新品种选择育种。文章介绍了专题一的主要研发内容以及所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效。  相似文献   

19.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团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在西南玉米新品种选育中,以重视和充分利用基因型与环境(G×E)互作为核心,以育种目标多元化、品种布局区域化、品种推广集团化为内涵的“一核三化”生态育种思路,设计并制定了相应的育种技术路线,集成创新了定向高效育种技术体系。本文以过去40年所选育的不同杂优类群骨干自交系及其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玉米生产需要的优势杂交种为案例,系统回顾与总结“适时调整或制定西南玉米区不同生态区域育种目标;引进不同生态区域育种所需优良种质,发掘特异优良基因;集成创新技术路线,高效定向培育骨干自交系,选育西南特定生态区域强优势新品种;打造与推广西南特定生态区域强优势玉米新品种群,推动四川及西南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与产业的持续发展”的发展历程与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20.
优质高产“特优系列”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水稻育种技术路线从高产育种向优质高产育种转变的过程及其取得的成效,提出了今后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