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方园艺》2007,(8):185-185
由于在葡萄病害防治中存在着误区,导致了生产中葡萄病害防不胜防。常见的误区有:  相似文献   

2.
葡萄白腐病属真菌性病害,是葡萄病害中危害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在山东葡萄产区普遍发生。一般年份减产10%~20%,流行年份在60%以上,甚至绝产。鲁南山区7~8月高温多雨,病害的流行常造成严重损失。为了有效地控制葡萄白腐病的危害,从2004年开始,我们在费县葡萄产区对葡萄白腐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丽  周增强  侯珲 《果农之友》2014,(10):22-22
葡萄是我国的主要果树之一,由于葡萄生长期处于高温多雨季节,利于葡萄病害的滋生蔓延,常引发病害大流行,严重影响葡萄的品质和产量。近年来我国葡萄果实病害发生严重,如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溃疡病、白腐病、黑痘病等。枝干病害发生趋势加重,如根癌病、枝枯病等。  相似文献   

4.
王江柱 《落叶果树》1997,29(3):45-45,47
葡萄四大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王江柱(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保定市071001)在我国北方地区为害葡萄的病害主要有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和炭疽病4种,下面就这四大病害的综合防治予以综述,供广大果农及有关科技人员参考。黑痘病主要为害葡萄的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属葡萄...  相似文献   

5.
《北方果树》1992,(4):29-30
近年来,朝阳地区葡萄生产发展很快,随着栽培面积的增加和苗木的大量引进,各种病害逐年加重。1985年白粉病大发生造成黑罕葡萄大部分绝收。从1986年以来,各种病害的发病率每年都在50~70%之间,严重者达90%以上,加之防治不当,每年产量损失在30%左  相似文献   

6.
在辽西葡萄产区,发生比较普遍且危害较重的葡萄病害有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葡萄黑痘病、葡萄炭疽病、葡萄褐斑病等10余种,多数病害雨季发病加重,常因防治不及时造成大面积减产减收,甚至造成死树。因此,抓好雨季葡萄病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潘兴  刘崇怀 《果农之友》2001,1(5):33-33
霉能灵是日本北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广谱高效新型杀菌剂,具有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被称为新型的巢醇抑制剂。葡萄黑痘病,是欧洲葡萄的一种古老病害,也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葡萄病害。该病在我国春夏雨季多雨潮湿的黄河故道地区及华北沿海等地发生严重,在江淮流域和南方各省发病也很重,它主要危害葡萄的叶片和嫩梢以及幼果,严重时枯死脱落,对葡萄的产量乃至品质造成极大影响。据我们连续两年的药效试验,霉能灵对葡萄黑痘病防治效果优于退菌特,是目前防治葡萄黑痘病的理想药剂,为了提高其对葡萄黑痘病的防治效果,建议…  相似文献   

8.
南方绝大多数地区在葡萄生长季节往往是高温多雨天气,其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葡萄病害的滋生蔓延,常常引发葡萄病害大流行,造成大面积减产,影响葡萄的品质,制约葡萄的发展,成为葡萄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为解决南方鲜食葡萄主要病害的防治这一难题,我们从2000年开始对湘潭市三益种养研究所3个种植园(15hm^2)中14个鲜食葡萄品种的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认为该地区的葡萄病害发生有一定规律,而且又与栽培管理条件有关。只有栽培管理措施与化学防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对葡萄病害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在贵州、广东、安徽和上海共16个县(市)的66个调查点位进行葡萄主要病害的调查。并对安徽、贵州和广东的9个县(市)的葡萄病样进行采集,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后,分别用ITS序列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广东、贵州、安徽、上海均有不同程度的葡萄霜霉病、炭疽病发生。其中,贵州省主要葡萄病害为炭疽病、霜霉病和灰霉病,霜霉病为害严重,发病率为60.79%,炭疽病菌仅为害水晶葡萄,发病率为47.64%;广东省主要葡萄病害为溃疡病、炭疽病、白粉病和白腐病,其中溃疡病发生普遍,发病率为48.28%;安徽省葡萄病害有葡萄酸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白腐病和黑曲霉病,其中酸腐病发生较严重,发病率为53%,巢湖市“夏黑”品种中发病率高达97.0%;上海市调查发现葡萄酸腐病、炭疽病和黑曲霉病。此外,自广东、贵州与安徽省共分离得到114株真菌,鉴定后属于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p.)、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p.)、间座壳属(Diaporthe spp.)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等共计15个属。  相似文献   

10.
巨峰葡萄在南方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病害严重,特别是果穗病害往往造成绝收。90年代中期,我镇相继应用套袋技术,但也由于用药问题,果穗病害仍难以有效控制,为此,笔者在弄清本地葡萄果穗主要病害有炭疽病、黑腐病、房枯病、白腐病及其发病规律的基础上,应用多种杀菌药剂在果穗套袋前进了处理试验。  相似文献   

11.
葡萄病害是我国葡萄生产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根据统计,我国葡萄生产每年因葡萄病害造成的损失约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果农之友》2007,(8):50-50
葡萄霜霉病是危害葡萄叶部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华北地区一般从7月开始发病,9—10月为发病盛期。病害流行年份,病叶焦枯早落,病梢扭曲、发育不良,严童影响树势和产量。  相似文献   

13.
2020年9月,在黑龙江和吉林省共8个市调查了葡萄果实病害发生情况,调查发现黑龙江、吉林省8个市葡萄果实病害有酸腐病、白腐病、灰霉病和白粉病。葡萄酸腐病在黑龙江和吉林省危害最为严重,平均发病率分别为33.2%和22.2%;葡萄白腐病在吉林省危害较重,黑龙江省只在哈尔滨市香坊区有发生,且发病率较低;葡萄灰霉病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和吉林省集安市危害相对较重;葡萄白粉病只在黑龙江省五常市无核白鸡心葡萄上有发生。通过调查了解了黑龙江和吉林省葡萄果实病害的发生情况,可为葡萄果实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南方葡萄黑痘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葡萄黑痘病防治技术李宋香(福建省龙岩农业学校364000)黑痘病是危害葡萄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尤其在高温多雨的南方地区较易流行,造成严重减产,损失达60%~80%,甚至颗粒无收。笔者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出有效防治巨峰葡萄黑痘病的一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红提葡萄品质优良,市场售价高,全国主要葡萄产区发展速度迅猛,目前河南省栽培面积在0.13万公顷以上。红提葡萄不抗多种病害,管理不善一旦造成病害蔓延对产量、品质、效益影响很大,因此防治病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病害是制约资源县红地球葡萄实现优质高效栽培的主要因素,在生产上常因病害的发生给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资源县红地球葡萄主要病害发生情况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森 《果农之友》2002,(4):35-35
原产于美国的“提子葡萄”以个大、色艳、肉厚、味甜、质优、耐贮等优良性状而著称,已深博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在多雨年份或温暖湿润的地区,其主要的几种病害发生严重,造成许多果园丰产而不丰收,甚至面临毁园的危险。其中以霜霉病、白腐病、褐腐病、炭疽病、黑痘病的危害最为严重,严重的阻碍了提子葡萄的栽培效益。为此,我们结合葡萄的栽培经验,对提子葡萄主要病害的症状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总结,供葡萄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孔庆山 《果农之友》2006,(5):5-6,22
葡萄产业的发展取决于诸多因素.在我国,葡萄的植保工作,即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是制约葡萄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因为,我国大部分葡萄产区处在东亚季风区,夏季炎热多雨,葡萄病害较多,危害严重.据<中国葡萄志>,在我国危害葡萄的病害已知的有近40种,其中危害严重或局部地区较严重的有10种左右;危害葡萄的害虫有130多种,分布普遍、危害较重的有7~8种.葡萄病虫害防治已构成我国葡萄栽培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一些葡萄种植者对葡萄病虫害防治在观念和实践上仍存在一些误区,直接影响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进而影响到我国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棚葡萄由于在覆盖条件下生长,限制了真菌孢子的传播,一般葡萄病害不易发生,更不会发生毁灭性病害。所以,大棚葡萄的真菌性病害较易防治。下面将生产中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给广大果农。  相似文献   

20.
葡萄黑痘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春夏多雨潮湿季节发病严重。现将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