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慧敏 《甘肃农业》2006,72(10):205
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理论一向是一个争议很大的理论,学者们对是否要采纳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是众说纷纭,即使是主张物权行为的学者们也对是否要采纳无因性理论存在争论.笔者认为应该采纳物权行为无因性.在讨论物权行为无因性的必要性之前,笔者试先阐述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只是物权行为的一个并非不可分离的部分,我们不能因为承认物权行为而当然推出无因性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分析它的真正含义以及它对于维护交易的安全和协调几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具有的重要的作用来说明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胡泉 《甘肃农业》2006,(11):252-253
本文主要从物权行为理论的起源出发,通过溯源总结出自己对物权行为的概念,同时通过逆向思考,证实物权行为的客现存在,并通过对法律行为的要素分析,证明了无因性的理论出现逻辑悖论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王卫永 《甘肃农业》2004,(12):82-83
在对财产权的保护尤其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对社会整体利益及交易之迅速安全的重视日益明显 ,适应实务的需要 ,无因行为由此而生。通过对其特征的概括 ,我们可以对之作简要的体系概括。而其地位的提升也可以从实务需要的角度窥其端倪。无因行为尤其是物权行为本身与人们的法感全然无涉 ,只要据以作出的裁判符合人们的价值观念 ,就是不违背人们的法感。  相似文献   

4.
物权行为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的区分问题。我国一直未明确承认这一理论。实务中许多案件又必须依赖物权行为理论的逻辑思维予以解释。本文旨联系案例分析我国法律目前对物权区分原则的模糊态度。说明了目前物权立法变动模式的混乱状态。通过对物权法草案的评析来说明我国物权法所应采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规定于《德国民法典》中的法律行为制度以意思表示为核心,在私法领域内有着独特的调整范围,无论在立法或者在实践中,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上述问题为主线,试论证法律行为制度对未来中国民法典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农村土地的物权体系建立阐发了感想和认识,认为应该以农村土地用益物权为核心,建立有序的农村土 地所有权和农村土地担保物权体系,弥补我国当前有关立法的欠缺。  相似文献   

7.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旨在发生私法上效果的以意思表示为基本要素的行为。本文对我国民法理论中长期坚持的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提出质疑,推出设权表意性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和本质特征,并认为在民法典总则中有设立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黄忠新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166-168,170
野生动物具有特定性与排他的支配可能性而能成为物权之客体,野生动物具有物权客体之属性有历史依据与法理依据。野生动物作为物权之客体异于一般物权之对象而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
网上仲裁这一新型的争端解决方式与传统仲裁相比有着诸多不同,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仲裁地点的确定。本文通过分析网上仲裁的仲裁地点的各种学说,提出在当事人对网上仲裁的仲裁地点没有选择的情况下,目前的各种观点都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应当鼓励当事人对仲裁地点进行选择,考虑"非内国化仲裁理论",加快对网上仲裁的国际立法脚步。  相似文献   

10.
确认物权既是物权保护的前提和起点 ,又是物权保护的方法之一 ,对物权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确认物权的请求权不是一项独立的物权请求权和民事实体权利 ,而是一种裁判请求权 ,但这并不妨碍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物权保护方式。物权确认应当通过行政程序和诉讼程序 (包括民事诉讼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 )进行 ,但不应通过仲裁程序进行。物权确认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则是诉讼法上的证据规则和民法上的权利推定规则 ,前者不应在民法上规定 ,后者应在民法上予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1.
人民公社时期,国家权力渗透乡村社会的能力是空前的,但也并不是无所不及的,地方社会秩序是国家力量介入和村庄内生力量发酵而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地方社会秩序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公社制度下农民的猫腻行为,就可以发现所谓农民的反行为,大多具有群体性、隐蔽性的双重特征,属于是没有国家授权的合法性却有地方农民认可的合理性的群体性自治行为。群体性自治行为的发生,说明在生产队的名义下,地方社会的自治实践在人民公社时期也没有中断过。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是我国农用土地利用制度的现实选择,是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和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用土地利用权的有效措施和有力手段,是实现我国农用土地利用权制度创新的目标。只有进一步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完全物权特质的新型用益物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优先权是优先权人依法律规定就债务人的财产优先于其他债权人受清偿的权利。在我国未来制定的物权法或者民法典中应当规定优先权制度,并且要同担保物权中的抵押权、留置权、质权相并存。本文从优先权的涵义入手,继而阐述了优先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的关系,最后分析了我国应当制定优先权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赵英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76-10177
我国的自然资源物权体系中存在诸多缺陷。《物权法》的颁布,对于自然资源物权体系的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林权的物权性质与构造的研究,指出林权系复合性物权,包括对森林、林地或林木的所有权和对森林、林地或林木的用益物权,其主体可以是国家、农民集体、自然人、其他法人或其他组织.私人享有林权与森林资源公有制并不矛盾.林权登记意义上的森林的含义应视为林地和林木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现行制度与立法,讨论了我国物权法立法对物权行为应采取的态度以及认识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现状的观点,最后提出了我国物权立法中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现行制度与立法,讨论了我国物权法立法对物权行为应采取的态度以及认识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现状的观点,最后提出了我国物权立法中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从意思自治原则的历史沿革、含义及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适用范围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同时明确意思自治原则并非民法基本原则 ,但其作为民法基本理念应在未来的民法典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9.
ITQ渔业管理制度与物权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作为一项国际法准则,专属经济区概念已为全世界普遍接受。由此,世界海洋渔业的管理方式正经历着一场变革,其特点就是在渔业管理中引入传统的物权的概念,管理捕鱼活动。本文简述了过度捕捞的经济学根源,系统地阐述了传统物权的概念,物权的本质属性,度量方法和它所产生的经济学动机,作者仔细分析了利用的权管理海洋捕捞的一俱列子,分析了个人可以转让的配额制度的物权属性,产生的经济学和生物学后果,可能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最后,作者探讨了在我国渔业管理中引入物权概念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20.
滩涂所有权客体的边界不清晰;可设立滩涂用益物权的范围也不明晰;设立滩涂用益物权时存在与水资源、水生野生动植物利用关系如何理顺的问题。湿地不仅是环境与资源法上的概念,也应进入民法领域。将滩涂作为湿地,能划清滩涂所有权客体的边界,解决滩涂用益物权设立时的困境。生态系统角度下的湿地概念,包含一定的水资源,对水体深度有明确要求,水生野生动植物是其内在的组成部分。将湿地概念纳入民法,能解决这些困境。对湿地奉行保护优先的原则,使得只有在未纳入保护地的滩涂上才能设立用益物权,划清了可设立滩涂用益物权的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