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1年起,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展开,到2006年,中央单位基本全面实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地方单位也从省级试点到地市级,有的甚至试点到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我国现阶段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的要求,进行的一项重大财政改革,是从财政性资金的关口,“人口”和“出口”进行严格把关的一项改革,解决了财政性资金实缴和实拨方式下存在的账户分散、资金层层沉淀、预算执行不力、信息反馈迟缓、资金监督不够等种种弊端,推进了部门预算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规范了支出行为,加强了财政资金的监管,提高了政府的宏观分析和调控能力,得到了绝大多数单位和人员的支持和拥护。但是,笔者通过4年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实践,发现这项改革存在的诸多需要改进、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所面临的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经济发展中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的分析,指出我国当前提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结合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提出实行完善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创建和谐社会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国内学者对公共教育财政制度面临的一些基础性理论问题研究不足,造成对教育财政制度涉及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政府提供教育的范围和方式、各级政府财政责任划分等缺乏一致看法。笔者梳理了公共教育财政制度面临的几个基本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教育服务的性质、政府间教育财政责任的划分、政府提供教育的范围和方式、教育财政的公平和效率。并分析了这些基本问题研究的不足,并指出了这些问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公共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政府为主体进行的分配活动,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安排。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和监督管理。与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型财政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公共财政具有公共性、公平性、公益性和法制性四个基本特征。公共性是指公共财政解决公共问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公平性是指财政政策一视同仁、无差别地对待所有的企业和居民;公益性是指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己任,追求社会公益目标;法制性是指公共财政以法制为基础,实行规范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  相似文献   

5.
论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认为源于计划经济的城市偏向和工业偏向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造成当前“三农”问题的根源。在公共财政模式下,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应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改变公共品对农村的歧视,实现城乡协调、统一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随个人收入水平提高而有所增加,但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仍然偏低,其财政职能、收入再分配职能和经济调节职能发挥欠佳。为促进个人所得税职能有效发挥,应积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促进公平税负;建立收入增长弹性机制,提高个人所得税收入比重;有效利用政策组合,发挥自动稳定功能;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税收征管质效;坚持税收宣传与依法治税并举,提高纳税遵从度。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成为大学生在今后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武器,需在预科教学实践中结合社会经济现实,针对预科生的实际,联系他们感兴趣的社会经济问题,如高校扩招,收益分配等,以加深化他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变化、产生的收入差距的原因,正确客观地看待当前居民收入差距,有效地防止收入差距进一步扩走,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调控的力度。调节分配结构,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更多的入走上富裕之路,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对兵团农牧团场财政与财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兵团农牧团场集政府职能、社会职能、军队职能和企业职能于一身,其权利和义务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等,这从乓团人的奉献精神中可以体现出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讲奉献。就奉献讲奉献,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却是对兵团农牧企业的不公平:是政府要交说、是企业办社会、是农民入工会、是军队没经费。因此,兵团农牧团场财政与财务关系亟待理顺,以  相似文献   

10.
刘洋 《河南农业》2019,(16):5-5
农业经济发展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可以说,农业经济的有序发展是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民作为基层的消费人员,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水平才能推动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就体现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国在近几年加大了对农业经济产业的扶持力度,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在经济上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公共财政体制和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中“绿箱”政策的要求,财政支农支出应该用财政对农业投资来代替。在对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基本理论进行阐析后,针对传统经济体制下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种种不规范之处。提出了优化财政对农业投资行为的对策措施,即必须遵循合理的原则,确定正确的投资目标,制定合理的投资重点领域,切实转变财政对农业投资的职能,加强财政对农业投资效益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陈金花 《现代农业》2006,(12):166-166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现代化企业制度。必须立足于促进企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的高度,做到“两手抓、两手硬”。既注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又大力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夯实创建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13.
1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要实现共同富裕伟大目标必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2004-2019年285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运用SGMM模型,对地级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继续推行土地财政模式能否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问题进行探索。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路径,而对城市内部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为“正U型”,表明再推行土地财政模式可能继续拉大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土地财政拉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地级城市土地出让金额占城市预算收入的比重每提高1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可能增加1.3 %。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土地财政通过地级城市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拉大居民收入差距。建议地级城市通过控制土地财政规模以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再扩大,并逐步探索创新与改革土地财政模式,加快完善中国式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分配与共享机制,有序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5.
密婷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4-5,39
目前地方政府把土地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工具,对土地财政依赖严重。该文分析了导致土地财政产生的制度变迁和政府行为选择,结果表明,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激励制度和土地利用制度的综合作用是促使地方政府走向土地财政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对土地财政存在的缺陷和所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解决土地财政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建立林业现代企业制度,使林业企业走出困境,是我国林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文中根据我国林业企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突出的“土地财政”问题,利用199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转型期我国土地出让收入和价格是否由财政分权和经济目标考核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在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通过出让更多的土地来获得收支平衡,导致出让收入增加和价格快速上涨;在经济目标考核下,地方政府会采取工业和商业混合发展模式,工业上采取协议方式低价出让土地与商业上采取“招拍挂”方式高价出让土地,两者之间差距逐渐扩大;房价和地区市场开放度也影响土地出让收入。  相似文献   

18.
天下之重,民生为重;天下之大,民生为大.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民生时,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19.
在对县乡制度外财政收入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县乡制度外财政收入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县乡制度外财政收入是经济落后,财源匮乏,财政收支矛盾的严峻形势造成的,其对经济的影响是弊大于利。由此提出县乡财政实现公共财政,完善费改税,允许地方立法机构因地制宜的设置地方税种,实行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等解决制度外财政收入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杜威漩 《农业考古》2012,(3):160-163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1),而农田水利则是农业生产之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基。然而,我国农田水利却面临严重供给不足的困境:其一,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两工"取消后,新的投入主体尚未落实到位,巨大的投入缺口尚未得到有效弥补,虽然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但规模太小,若按当前的投资强度,要完成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