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春季,《内经》谓之"发陈"之季。阳气初生,气温转暖,万物生长,百废俱兴。人与自然息息相应,少阳之气亦春生,故药食当固护初生之阳气。中医认为,肝为春季的主气。肝的生理功能为藏血,主疏泄,开窍于目,故药食治疗的原则是补肝疏肝,养血明目。介绍几则蜜膏方,供选用。1旱莲草膏验方:旱莲草100 g,黄芪、党参各150 g,蜂蜜适量。  相似文献   

2.
在中医理论中,春属木,与五脏中的肝相应,因而春气通肝,自古以来就有“春宜养肝”的说法,肝一主疏泻,二主藏血,而肝主疏泻的功能与春季生机勃发、万物生长的特性相似,所以在春季干的疏泄功能增强,并处于主导地位,而相对来说藏血功能则较弱,而如果肝主疏泻的功能与藏血功能不能顺应时节变化,肝气无法随春季阳气的上升而升腾就会出现多发性疾病。这也是春季肝病多发,造成肝脏损伤的中医理论所在。那么肝脏的生理功能应该怎样理解,我们怎样做才能做到减少肝病发生,达到保肝、护肝甚至养肝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3.
补养药物多用于治疗家畜气血、阴阳虚损 ,可分为补气、补血、壮阳、滋阴四类。补血和滋阴药物多为甘、平、咸、寒。补气和壮阳药多为甘、温、辛、热。补气药物多入肺脾二经。肺主一身之气 ,有赖于脾胃水谷精微 ,以营养全身 ;脾气旺则肺气足 ,健脾可益气。壮阳药物多入脾、肾、肝三经 ,阳虚多见于脾、肾、肝 ,脾、肾之精气足 ,则阳虚象自除。补血药物多入心脾、肾、肝经。心主血 ,肝藏血 ,脾统血 ,脾为生化之源 ,肾为真阳之本 ,肾藏精 ,主骨生髓 ,精髓化血。滋阴药物多入肝、肾经 ,阴不足也必须先补肝肾。1 补气药的配伍应用补气药物用于脾…  相似文献   

4.
加味白术芍药散治疗山羊肝郁脾虚泄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的致病原因较多,但临床上以伤及脾胃多见.<景岳全书·泄泻篇>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可见肝脾所引起的泄泻,是在脾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笔者在治疗时则以治脾为主,注意顾及肝木,常兼用柔肝、升阳之法,以助其条达之性.近年来,应用白术芍药散加味治疗山羊肝郁脾虚泄泻27例,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5.
《新疆畜牧业》2011,(3):42-42
在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在春季萌发、生长,因此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注意在春季养阳。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脏具有解  相似文献   

6.
现时兽医临床工作中,有人对外伤所致的腿胯疼痛跛行,常以“风湿症”论治。诚然,家畜生于天地之间,秉二五,食水谷,受六元之气,三因致病中,痹痛证确乎屡见不鲜,在家畜常见病中就有寒伤腰胯、冷拖杆等病。究其病本,这些病多与脾、肾、肝有关(因脾主四肢,肾主骨,肝主筋)。但是,走伤五攒痛和肺把胸搏痛(即肺气把膊)两种跛行病的初期见症,与上述寒伤腰胯、冷拖杆等  相似文献   

7.
<正>阳痿是阴茎不能勃起的一种疾病,它与肝肾阳明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肝是宗筋之所聚,阳明主润宗筋骨,肾主藏精,肝肾虚则阳事不举,阳明衰则不能宗筋。  相似文献   

8.
本人在临床工作二十年中,治疗犊牛泻痢数百例,采用中兽医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简要介绍,欢迎同仁指导。幼牛出生季月之内,仍稚弱之体,卫气末固,外邪极易淫侵。尤以旬日期间,幼体胎粪未尽,胎毒作祟;母乳过浓或不足。畜主调理不周,病邪乘虚而入;伤脾胃,侮肝木,犯及肺金,水土运化不力;导致幼牛拉稀下痢,呆滞少食,  相似文献   

9.
《猪业科学》2014,(2):124-124
<正>在中医理论中,人的五脏与四季对应。四季之中,春天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脏也是木性;因此春气通肝,春季易使肝旺。春天护肝抓好三宝典:饮食+睡眠+好情绪尽管春天肝病极易复发,但中医认为,人在一年四季中养护身体应该有所侧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的五脏与四季也相对  相似文献   

10.
痛泻要方为刘草窗所拟,是调理肝脾的方剂。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久病畜体虚弱,如治疗不当,则积虚成损,故在治疗过程中,必需时时注意脾胃。一、痛泻要方的适应症与加减痛泻要方是由白术、白芍、防风、陈皮4味药组成,因治腹痛腹泻故名。本方具有柔肝补脾、缓急止痛、调气和中等作用,适用于脾弱肝旺、肝脾不和、脾湿不运而发生的  相似文献   

11.
1999年 8月 8日 ,漂河铺乡倪庄村倪新奇一头黄色母牛就诊。主诉 :该牛 8月 4日使役后 ,发现喘呛 ,急躁 ,反刍、食欲废绝 ,随后出现四肢和腰脊僵硬 ,他医治疗 3d,病情不断加重 ,方来就诊。现症 :两耳发热 ,眼睑微肿 ,四肢拘急 ,行走不稳 ,起卧不便 ,口腔津液粘稠 ,舌色青红 ,脉象洪数。辨证 :耕牛在烈日下劳役 ,暑热二邪侵袭肝经。肝属木 ,木生火 ,火炎则木焚生风。故此病为肝风之证。筋为肝血所养 ,肝风旁达四肢 ,伤其筋脉 ,因此患畜表现肢体急拘 ,步态不稳 ,古人“风伤筋”之说即为此理。积热攻肝 ,肝郁不舒 ,故见舌色青红 ,脉象洪数。肝外…  相似文献   

12.
《四川蚕业》2017,(4):56-57
<正>在2014年APEC会议上,世界各国领导人身穿"新中装"亮相,为世界之瞩目。而"新中装"所用的面料"天字一号"是以绵阳市涪城区出产的6A级生丝所制。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古称绵州,在桑、蚕品种资源、栽植育养技木、织绸织锦印染等方面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因此,自古以来,绵阳既是我国重要的蚕桑产区,也是全国丝绸工艺领先地。1栽桑养蚕绵阳蚕丝史始于境内关于黄帝元妃嫘祖创  相似文献   

13.
在中医理论中,人的五脏与四季对应。四季之中,春天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脏也是木性;因此春气通肝,春季易使肝旺。 春天护肝抓好三宝典:饮食+睡眠+好情绪 尽管春天肝病极易复发,但中医认为,人在一年四季中养护身体应该有所侧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的五脏与四季也相对应,春天养肝恰是顺应气候变化养生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期门穴(LR14)属足厥阴肝经的经穴,为肝之募穴,别名:肝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出自《伤寒杂病论》,“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为肝乘脾也,名日纵,刺期门”。可治疗胸胁胀痛、腹胀、呕吐、呃逆、吐酸、乳痈、奔豚气等肝胃病证。肝藏血,又有血仓期门穴之称。气血的疏泄有赖肝脏功能的条达,人体气机失于条达,则血瘀气滞常有发生,其中以肝脾肿大、胁肋疼痛为首。  相似文献   

15.
正小柴胡汤是仲景为和解少阳而设,笔者应用本方解郁调气,开肝胆之气郁,以调脏腑之气机,使气血津液经络通畅,情志平和,故能治疗多种病证。解郁调气以散火热,通阳结、平情志、通津液、解瘀热,就此谈谈浅见。1解郁调气以散火热邪气内蕴,阻止肝胆气机。然胆居于胁,主出入;脾居于中,司升降;胆脾其气相通,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卢戈氏液治疗牛木舌病观察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董权钜,鲁桂勤牛本舌病,为牛的放线菌病,发生于舌和咽喉部.该部组织变硬、肿胀。中兽医认为,是心经积热所引起的一种肿胀的疾病,因病舌形如木杆,故称木舌病,木舌癀。《元亨疗马集》中早有记载,"木舌塞口似铁条,肝中...  相似文献   

17.
迎风痛,多因肝之气血不足或感受风邪,致肝失疏泄,藏血失主,筋膜失于濡养而成。清林村楚某一头驴,左后肢疼痛悬起,牵赶时跳跃行走,并有流泪、食欲减退等症状。诊为左后肢迎风痛。治以平肝泻木、养血祛风、通经活络,药用白芍、防  相似文献   

18.
补五脏虚损。凡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况由虚致病者乎? 则补法为最要。《难经》云: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茄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按  相似文献   

19.
中渚穴,别名下都,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属五输穴之一的三焦经之输穴,输主体重节痛,该穴的穴性属木.出自《灵枢·本输》.穴名的"中",中间之意;"渚"指水间小洲,"中渚乃三焦所注之俞穴,若江之有渚,而居其中,故名中渚"(《子午流注说难》).本穴居手掌两骨之间,脉气至此输注流连,其势较缓,如江中逢舟,故名.在蜂针疗法中,该穴应用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20.
“脾主长夏”出自《素问》卷第七“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原文说“脾主长夏,是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巳,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王冰《重广补注体》释:“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于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林亿《新校正本》云:“按全元起云:脾王四季,六月是火王之处。盖以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在当代所编中医、中兽医教材、专著多使用了“脾主长夏”这一观点,如《中兽医学》(全国中等农校兽医专业统编教材,梁国英主编,农业出版社1979年8月)、《中兽医学》(山东省职高教材,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