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顺山 《中国家禽》2001,23(13):43-44
门诊发现,免疫失败的很重要原因就是在使用疫苗中出现误区,奇谈怪论很多。要养好鸡,必须走出养鸡用苗的误区。误区一:认为疫苗的用量越多免疫效果越好。殊不知,免疫剂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抗体产生受到抑制,出现免疫麻痹。笔者发现有些养鸡户生怕鸡发病,将疫苗的剂量提高到5~6倍甚至10倍以上(生产中一般不超过厂家说明剂量的2倍)。有的疫苗连倍量都不要,如脑脊髓炎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苗,只要用鸡群的二分之一的量足够,因为当免疫个体达到群体一定比例时,可相互传递而发生水平免疫。如果在密集的养鸡地区,且野毒污染严重的场、户…  相似文献   

2.
《北方牧业》2012,(20):28
正门诊发现,免疫失败的很重要原因就是在使用疫苗中出现误区,奇谈怪论很多。要养好鸡,必须走出养鸡用疫苗的误区。1误区一认为疫苗的用量越多免疫效果越好殊不知,免疫剂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抗体产生受到抑制,出现免疫麻痹。笔者发现有些养鸡户生怕鸡发病,将疫苗的剂量提高到5~6倍甚至10倍以上(生产中一般不超过厂家说明剂量的2倍)。有的疫苗连倍量都不要,如脑脊髓炎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苗,只要用鸡群的二分之一的量足够,因为当免疫个体达到群体一定的比例时,可相互传递而发生水平免疫。  相似文献   

3.
依据HI抗体水平的检测和攻毒试验,比较了雏鸡新城疫免疫程序的效果.4种程序免疫的雏鸡50日龄时对强毒攻击均得到完全保护.对有一定母源HI抗体水平(olg24.05)的雏鸡.于孵出后次日用Ⅱ系疫苗加灭活油性剂疫苗免疫或4倍剂量Ⅱ系疫苗免疫.均优于仅用油性剂苗免疫或10日龄和20日必时用Ⅱ系疫苗两次免疫.  相似文献   

4.
接种不同剂量的新城疫疫苗对鸡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剂量的鸡新城疫La系疫苗免疫鸡,经HI实验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当免疫剂量为3倍时HI效价最高。  相似文献   

5.
我们实行由仔鸡规模化饲养,在加强科学饲养管理的同时,强化科学免疫技术,使之不断更新和完善,且获显著饲养效果.笔者将几年来肉仔鸡疫苗免疫实施体会总结如下.1现母原抗体水平,拟定免疫计划肉仔鸡首免前,应测定1日龄肉雏母源抗体水平,根据其检测结果,制定有效的疫苗接种程序.1.1呜勤域经(ND)ND较理想的免疫程序,是当自雏母源抗体(HI)效价降到2‘以下时,开始进行首免.如果1日龄由雏母源抗体效价平均值不足2’,则必须在1周龄内进行首免,平均值在2’以上的用公式推算首免回龄.首免适宜日龄=(1日龄母源抗体log2加数平…  相似文献   

6.
免疫接种的目的是让家禽产生主动免疫来防制某些特定传染病,同时通过母源抗体来预防幼雏早期感染。家禽免疫接种方法有多种,各有优缺点,应按照实际情况采用。一、滴眼、滴鼻滴眼、滴鼻免疫能确保每只鸡得到准确的疫苗量,达到快速免疫,形成很好的局部免疫,抗体效果好,用于弱毒活疫苗的接种,适用于任何鸡龄。操作时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厂家配套的稀释液和滴头。2.配制疫苗时摇动不要太剧烈。3.疫苗现配现用,2小时内用完。4.疫苗避免受热和阳光照射。5.接种过程中滴嘴始终保持垂直,确保每滴疫苗的剂量恒定。6.滴眼时滴…  相似文献   

7.
1抗体水平畜禽体内存在的抗体依据来源可分为母源抗体和后天免疫产生的抗体。畜禽体内的抗体水平与免疫效果有直接关系。在家禽体内,抗体会中和接种的疫苗,因此在家禽体内抗体水平过高过低时接种疫苗,效果往往不理想。免疫应选在抗体水平到达临界线时进行。抗体水平一般难以估计,有条件的养禽场应通过监测确定抗体水平,不具备条件的可通过疫苗使用情况及该疫苗产生抗体的规律确定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母源抗体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该试验旨在通过在不同日龄分别选用不同的疫苗组合 ,对有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雏鸡进行免疫 ,探讨不同疫苗组合克服母源抗体的效果。结果表明 :有 ND母源抗体的雏鸡用弱毒疫苗免疫后 ,母源抗体对弱毒疫苗免疫干扰较大 ,只有当 ND母源抗体降到较低水平 (小于 3log2 ,一般要到 1 5~ 2 0日龄后 )时 ,对弱毒疫苗免疫影响才非常小 ,方可产生较为可靠的免疫力 ;用ND弱毒疫苗 油乳剂疫苗进行免疫 ,可有效地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 ,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但母源抗体对 ND油乳剂疫苗免疫的影响在日龄越小的雏鸡越明显 ,因此于 8~ 1 0日龄之后用 ND弱毒疫苗 油乳剂疫苗进行免疫是最佳选择 ,为雏鸡免疫程序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1免疫失败的原因1.1母源抗体的影响对具有母源抗体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时,雏鸡产生的抗体滴度低,或鸡群抗体滴度不整齐。当母源抗体效价高于61og2时,部分鸡对弱毒疫苗几乎不产生免疫应答;当母源抗体在4~61og2时,部分鸡产生免疫应答,接种疫苗后,鸡群的抗体滴度水平不整齐。因此,应当根据母源抗体的高低安排新城疫的免疫时间,如果未检测母源抗体,雏鸡一般在7~10日龄时进行疫苗的首次免疫。1.2新城疫疫苗的效价不高新城疫疫苗每羽剂量的最低效价是106EID50,疫苗的稳定性应达到37℃温度下保存7天,而效价不会降低到最低含量以下。疫苗的运输、…  相似文献   

10.
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经过疫苗免疫的畜禽还发生相应的疾病 ,造成免疫失败。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不排除有疫苗质量问题的因素 ,尤其是使用了非正规厂家的产品 ,但是千万不要忘记造成免疫失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根据有关资料报道 ,综述如下。1 母源抗体的干扰母源抗体对初生幼畜有保护作用 ,但也会影响幼畜的免疫效果 ,即母源抗体的双重性。因此 ,幼畜使用疫苗能否起到良好的免疫效果与母源抗体滴度有关。当母源抗体滴度高时 ,实施免疫接种 ,疫苗病毒会被母源抗体中和而不起保护作用。因此 ,在实施免疫接种时要考虑母源抗体的滴度 …  相似文献   

11.
散养生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疫苗按常规剂量接种,同时,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瘟弱毒活疫苗和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分别按照1、2、3倍剂量接种35-40日龄(阉割时进行)的仔猪;猪瘟疫苗和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分别2倍剂量接种35~40日龄(阉割时进行),间隔1周后进行口蹄疫疫苗常规剂量的免疫接种.共分8组。通过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对散养生猪同时进行猪瘟和口蹄疫双针防疫的免疫效果确实,是可行的。且不同免疫剂量猪瘟疫苗在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略有不同,剂量大的,则一定时间后抗体水平相对高些。在实际工作中,为避免疫苗本身质量、疫苗保管等因素导致防疫质量下降,我们建议猪瘟采用2头份剂量规范实施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日龄的猪用不同剂量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免疫 ,通过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进行猪瘟抗体监测。结果表明 ,用 1头份猪瘟弱毒疫苗在配种前 1 5d免疫母猪可保证其仔猪体内母源抗体较高 ;对仔猪首免用 1头份猪瘟疫苗进行超前免疫、在 60日龄用 2头份的猪瘟疫苗进行二免的免疫效果最好 ;阉割等应激反应可降低仔猪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3.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初生仔猪对猪瘟的防制关键是排除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首免日龄。母源抗体的存在,可使仔猪在一定时间内被动地得到保护,但接种猪瘟疫苗的疫苗抗原会被母源抗体所中和,使仔猪免疫效果打折,免疫保护期缩短。文章摸索出在母源抗体水平降低到合适临界点的时候,使用合适免疫剂量使得猪瘟疫苗1次免疫对生长猪群产生较长时间的免疫保护,商品肥猪可以保护至出栏。  相似文献   

14.
1消毒问题1.1认为农村散养鸡抵抗力强,无须进行场地、食具等的消毒。1.2认为经喷雾、熏蒸消毒就行,忽视环境的清扫和管理,如粪便、垫料随便堆放,病、死鸡随意乱丢,以致交叉感染。1.3过量、过度使用消毒药,特别是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或过度使用消毒剂,不仅使鸡消化道菌群失调而致消化不良,而且还会影响疫(菌)苗的效力,降低免疫效果。2免疫问题2.1不根据当地的疫情和鸡种的差别,盲目套用异地免疫程序。2.2购买疫苗时不注意是否是合格产品,便宜就买。2.3使用疫苗时不依鸡群抗体水平确定免疫日龄,造成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疫苗效力试验和血清学取代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疫苗效力试验是通过强毒攻击疫苗免疫动物来评价12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安全性、经济性、动物福利方面存在问题,寻找更安全的12蹄疫疫苗效果评价方法成了各国口蹄疫疫苗研究的重要任务。许多研究表明,动物免疫后的血清学指标和动物能否抵抗强毒攻击有相关关系,提出了疫苗效力试验的各种血清学替代方法,如“抗体平均值预测”、“bootstrap”和“抗体滴度最佳临界点”等,取得了很多进展,其中用“抗体滴度最佳临界点”方法可以计算出疫苗的PD50(50% protectivedose),重复性(re—peatability)为65.8%,再现性(reproducibility)为60.7%,该方法有望标准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的进行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疫苗研制,本试验进行了口蹄疫疫苗免疫原含量和免疫效果的关系研究。试验中提取了口蹄疫疫苗中的主要免疫原、沉降系数为146S的口蹄疫完全病毒颗粒,分不同剂量免疫豚鼠,分别采集1次免疫和加强免疫的血清,用细胞微量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滴度,研究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当免疫的口蹄疫病毒颗粒含量大于1.5 μg 时,增加免疫量不能增加中和抗体滴度,当免疫量大于7.5 μg时,中和抗体滴度有所下降。该研究结果对于开发口蹄疫疫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1.猪免疫抑制病的表现1.1疫苗免疫无效抗体水平低,容易发生条件性致病菌的感染。1.2强烈的疫苗副作用当猪有免疫抑制病时,免疫系统被损坏,猪只处以发病临界点上,一旦接种疫苗产生应激马上发病。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用鲤IL-10,构建p EGFP-N1-IL-10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进行体外细胞转染试验和免疫鱼的试验,证明了重组质粒在细胞中能成功表达,体内免疫试验ELISA结果显示,抗体水平会随着免疫次数、剂量的增加逐渐升高,三免后第1周的抗体水平最高,随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相比单一核酸疫苗p IRES-ORF81,p EGFP-N1-IL-10与核酸疫苗p IRES-ORF81联合免疫所产生抗体水平明显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1畜禽动物机体因素 母源抗体水平。新生动物可以从母体、初乳、或卵黄(禽类)中获得一定量的母源抗体,这些母源抗体对于防止疫病早期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当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进行过早疫苗免疫接种,进入体内的疫苗就可被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中和,可造成免疫失败。因此,在免疫接种时一定要注意母源抗体对免疫效果的影响,有条件的,通过抗体监测手段获得畜禽群中总体母源抗体的水平,确定最佳首免日龄,当母源抗体水平下降到接近临界值时再进行免疫接种,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如一些无条件检测的猪场,猪瘟免疫可采用20-25日龄(4头份)和60-65日龄(3-4头份)两次免疫的方法。母猪的免疫应选在哺乳后期或断奶时,不要在配种期或怀孕期注苗,以免引起胎盘感染或仔猪免疫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可能由于母源抗体过高)。后备公、母猪应配种前半个月至一个月免疫一次,种公猪每年春秋两次免疫,经产母猪可于断奶时免疫一次,剂量均为4~6头份猪瘟细胞苗。  相似文献   

20.
接种不同剂量的新城疫疫苗对鸡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剂量的鸡新城疫La系疫苗免疫鸡,经HI实验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当免疫剂量为3倍时HI效价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