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名贵动物养殖场养蟾的致富经验有四点:一是就地取材。技术员看到庭院养殖规模小,就把村里的几十亩废坑塘承包下来,搞起了爬行类乌龟和蟾蜍养殖。二是人有我优。在养殖中,技术员注重引进新品种,认为养殖良种龟和中华大蟾蜍,才能带来效益,结果不出所料。三是技术领先。技术员在做好市场预测,争创名优产品的同时,着重研究蟾蜍的采衣,仅蟾衣的制取就有多项专利,优质蟾衣的取得,提高了药用价值,不断寻求更多的医药部门合作,带来更多效益。四是立体混养。技术员在实行龟蟾混养时,发现蟾蜍放出的液体能起到防止龟病的效果,池内培育浮萍等水草,再利用灯光诱虫,为龟蟾提供了美餐,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名贵动物养殖场养蟾的致富经验有四点:一是就地取材.技术员看到庭院养殖规模小,就把村里的几十亩废坑塘承包下来,搞起了爬行类乌龟和蟾蜍养殖.二是人有我优.在养殖中,技术员注重引进新品种,认为养殖良种龟和中华大蟾蜍,才能带来效益,结果不出所料.三是技术领先.技术员在做好市场预测,争创名优产品的同时,着重研究蟾蜍的采衣,仅蟾衣的制取就有多项专利,优质蟾衣的取得,提高了药用价值,不断寻求更多的医药部门合作,带来更多效益.四是立体混养.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充分发挥农技师精通技术的作用,从一个庭院养殖发展到规模化工厂化养殖。为帮助更多的人养殖蟾蜍脱贫致富;研究所提供各种服务,技术员养殖蟾蜍多,信息来源多,生态诱虫多,采蟾衣专利多,采蟾酥技术多,收购蟾衣多,与医疗合作多,防骗支招多,混养两用多,高产技术多,品牌良种多,池塘面积多,繁殖数量多,合作销售多,技术书籍多,发行数量多,技术领先多,钻研业务多,宣传效益多,致富人群多。  相似文献   

4.
养蟾有经验     
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名贵动物养殖场养蟾的致富经验有: (一)就地取材。技术员庭院养殖规模小,后来主动把村里的几十亩废坑塘承包下来就地取材,搞起了爬行类蟾蜍养殖,随着蟾衣、蟾酥药用价值升高.看准的这一行业果然成为亮点。  相似文献   

5.
<正>在一个面积仅600平方米的蟾蜍养殖园中饲养成年蟾蜍2000只,仅七个月时间就采得纯天然蟾衣49244张,销售收入103405元,这是养龟能手浙江海宁市袁花镇龙联村名贵动物养殖场技术员蒋建月先生经过10多年养蟾探索后取得的辉  相似文献   

6.
有口难言     
施盛  于成 《农家科技》2010,(8):41-41
随着蟾蜍野生资源匮乏,再加上中药材蟾衣,蟾酥和食用蟾肉的大量需求。人工养殖蟾蜍已在南方多省盛行。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技术人员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出了葡萄园养殖蟾蜍模式。其优点是利用园内的生态、饲料等条件,既经济又保持了生态平衡的双重效益。具体技术要领如下: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技术人员发明的蟾衣采集器获取的蟾衣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实践证明,蟾衣采集器采集到的大量天然蟾衣质量好,医药部门利用价值高。为开发这一药材,研究所在继续做好回收蟾衣的同时,深入与医药部门合作,开发蟾衣制药,同时开发养殖蟾蜍让更多的人发了蟾衣财。研究所在开发合理利用蟾蜍中,还进行饲喂昆虫,利用灯光诱虫,节省了饲料,蟾蜍营养好,生长健壮,利于脱衣。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养殖技术人员把握养殖概括如下。1投入低、效益高、管理省事、技术简单、劳动强度小,被列入国家“三有”(有益、有重要科研价值、有经济价值)2蟾蜍浑身是宝,最珍贵的提取物是蟾酥和蟾衣,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蟾头、蟾肝等均可人药,是一种经济价值相当高的药用动物。3捕获野生蟾蜍有悖生态平衡,人T繁殖蟾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农技师,养殖研究蟾蜍多年,经验丰富,效益可观。据介绍:蟾蜍俗名癞蛤蟆,过去在农村野生蟾蜍遍布都是,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到5000粒,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每只蟾蜍可达75g左右。人工养殖蟾蜍采集中药材还保护了环境,通过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荒地等场地养殖蟾蜍,以蟾治虫,以虫养蟾,即降低养殖成本,又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可谓一举多得。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农技师采取收购完整蟾衣、推广养殖方法,推动养殖向生态环保高效方面发展,达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农技师,养殖研究蟾蜍多年,经验丰富,效益可观。据介绍:蟾蜍俗名癞蛤蟆,过去在农村野生蟾蜍遍布都是,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到5000粒,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每只蟾蜍可达75克左右。人工养殖蟾蜍采集中药材还保护了环境,通过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荒地等场地养殖蟾蜍,以蟾治虫,以虫养蟾,即降低养殖成本,又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可谓一举多得。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农技师采取收购完整蟾衣、推广养殖方法,推动养殖向生态环保高效方面发展,达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农技师,养殖研究蟾蜍多年,经验丰富,效益可观。据介绍:蟾蜍俗名癞蛤蟆,过去在农村野生蟾蜍遍布都是,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到5000粒,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每只蟾蜍可达75克左右。人工养殖蟾蜍采集中药材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通过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荒地等场地养殖蟾蜍,以蟾治虫,以虫养蟾,即降低养殖成本,又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可谓一举多得。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农技师采取收购蟾衣的方法,并且向出售人进行奖补,推动养殖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农技师,养殖研究蟾蜍多年,经验丰富,效益可观。据介绍:蟾蜍俗名癞蛤蟆,过去在农村野生蟾蜍遍布都是,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到5000粒,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每只蟾蜍可达75克左右。人工养殖蟾蜍采集中药材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通过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荒地等场地养殖蟾蜍,以蟾治虫,以虫养蟾,即降低养殖成本,又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可谓一举多得。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农技师采取收购蟾衣的方法,并且向出售蟾衣数量多的人进行奖补,推动养殖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据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阎两柄爬行动物研究所关注环保分析,南于化工污染的原因,野生蟾蜍的数量越来越少,蟾蜍的自然孵化率也降低了。在这“两降”的情况下,只有发动养殖来弥补,也就是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快马加鞭搞养殖,只有养殖数量上去了,野生蟾蜍资源才能改善。资料披露,蟾蜍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国内外厂家对蟾酥和蟾衣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人工繁殖蟾蜍前景光明,采集蟾衣蟾酥市场看好。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技术人员进行蟾衣服务,打开中国蟾衣网便知分晓。技术人员通过精心筛选养殖品种,开展技术咨询,打造蟾蜍药用领域,创造推广价值;知识丰富、内容详实。包括天然蟾蜍的保护与养殖、蟾衣与蟾酥的药用与采集、专利技术应用、蟾衣的回收与效益分析、蟾蜍养殖户信息交流、学习专利技术获取高质量蟾衣方法步骤等。技术人员通过致富能人的成功经验,向养殖户介绍,借鉴致富经验,同时解答养殖户技术难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技术人员发明的蟾衣采集器获取的蟾衣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实践证明,蟾衣采集器采集到的大量天然蟾衣质量好,医药部门利用价值高。为开发这一药材,研究所在继续做好回收蟾衣的同时,深入与医药部门合作,开发蟾衣制药,同时开发养殖蟾蜍让更多  相似文献   

16.
正拥有"蟾蜍脱皮自分机",生产优质蟾衣更容易!蟾蜍身上提取的蟾酥、蟾衣是名贵中药材,数百种中成药原材料要用到蟾衣和蟾酥。国内外药材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决定了蟾蜍产品不断暴涨的财富空间。据蟾蜍养殖界评估统计:目前国内供应量仅能达到市场需求量的25%,只能满足出口量的50%,预计其价格仍有上涨可能,所以蟾蜍被誉为"蟾宝"。由于近年来野生蟾蜍数量急剧减少,养殖蟾蜍提取蟾酥、蟾衣,是一项前景十分广阔的项目。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研究养殖蟾蜍20年来,发明一种新型蟾蜍壳采集器,可使蟾蜍连续脱衣,一只蟾蜍一年可脱10至40张天然衣,整衣率高达98%,自行防逃,并免修补,且不用药刺激,不用人工守候,四季可产无污染蟾衣,开创了养蟾蜍采优质衣的先例。研究所为使脱下来的蟾衣进入合格产品,还发明了蟾蜍衣整理具,进一步对蟾衣进行整理,以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市场前景 蟾蜍又叫癞蛤蟆,是一种价值较高的两栖动物。蟾蜍全身都是宝,蟾酥、蟾衣、蟾皮都可入药,现在国内生产的中成药中含有蟾蜍产品的超过100多种。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人工养殖蟾蜍。人工养殖蟾蜍对饲养场地要求不高,房前屋后庄稼地均可养殖,而且蟾蜍各地都有,种源易得,养殖成本小。  相似文献   

19.
蟾衣专利多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在特种养殖行业中,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开创了先例。先后获得了捕蛇网专利、绿毛龟光帘培育法专利、天然蟾衣整理具专利、蟾蜍壳采集器专利、新型蟾蜍壳采集器专利、一种带分离机构的蟾衣采集器专利,其中带分离机构的采集器,能让蟾蜍脱下之衣马上与蟾体自行分离,互不相扰,任其置于几天也无妨,操作更简洁方便,产量质量大增。据发明人介绍:随着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研究所将围绕利国利民,从保护蟾蜍存活出发,为人们享受绿色环保,关心大众健康出发,积极打造蟾蜍养殖业,根据医药界发展需要研究更多保护性专利。  相似文献   

20.
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笔者有九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经验,觉得有少数养殖场家宣传上与实际有距离也有误区,现简要澄清如下管见: 1 误区一:蟾蜍每年脱衣90张以上 有广告说蟾蜍每年可脱蟾衣90多张,平均每周脱2张衣,是不切合实际的,纯属误导宣传,不负责任。也有人说蟾蜍一年只脱衣2到3次,是不经过长期观察研究者之说,属道听途说的事。如果蟾蜍一年只脱2到3张蟾衣,它就长不大了,蟾蜍只有靠脱衣才能正常发育长大。据我们9年饲养的观察研究发现,蟾蜍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