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明确江西省都昌县“黄金叶”茶树链格孢叶霉病病原菌种类。【方法】2021年4月从江西省都昌县朱恋春茶场采集链格孢叶霉病叶片,按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菌分离和纯化,通过观察病菌的培养性状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链的形态特征,结合rDNA-ITS、Alt α1和GAPDH基因的序列分析,对病菌进行种类鉴定,并依据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结果】从病叶中共分离到19株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一致的链格孢属菌株,菌落圆形,中央墨绿色,边缘灰白色,菌丝浓密,背面深褐色,有不明显的轮纹,平均生长速率8 mm/d。分生孢子梗褐色,单生,直立或弯曲,其上链状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形、卵形或倒棍棒形,深褐色,有3~5个横隔膜,0~3个纵隔膜,分隔处不缢缩或略缢缩,大小(17.4~36.3)μm×(8.3~14.4)μm(n=50)。分生孢子顶端有喙或无喙,喙短柱状或锥状,有的喙可转变为分生孢子梗继续产孢,使分生孢子链出现分支,主链一般不超过10个孢子,支链一般有1~5个孢子。代表性菌株JXAA1、JXAA2、JXAA3具有完全相同的rDNA-ITS、Alt α1和GAPDH基因序列,且与GenBank中链...  相似文献   

2.
陕、豫两省苹果炭疽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确定引起中国陕、豫两省苹果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以及形态学鉴定、rDNA ITS区序列分析、rDNA ITS区特异引物CaInt2/ITS4扩增。【结果】自陕西、河南11个地点采集192份样本,经鉴定引起陕、豫两省苹果炭疽病的病原菌有2种,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和尖孢炭疽菌(C. acutatum J.H. Simmonds)。两种病原菌的区别主要在于分生孢子形态、菌落颜色、对引物CaInt2的特异性等。【结论】首次证实了中国苹果炭疽病可由尖孢炭疽菌(C. acutatum)引起。两种病原菌在陕、豫两省各地区均有分布,其中,胶孢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红掌炭疽病症状及其病原形态进行观察,并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与纯化、培养及鉴定。确定其病原孢子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胶孢炭疽菌属真菌。室内菌丝抑制结果(培养96h)为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50μg/ml,500μg,/ml和1000μg/ml等3个浓度处理对红掌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抑菌率分别为78%,98%和98%;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雌/ml,500μg/ml和1000μg/ml等3个浓度处理的抑菌率分别为36%,71%和82%,其它药剂处理的抑菌率在9%-53%之间。  相似文献   

4.
牡丹红斑病病原鉴定与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牡丹红斑病是危害牡丹的最重要病害之一.本研究欲通过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明确其分类地位.采用形态学方法结合分子标记法对牡丹红斑病病原进行鉴定,利用Mega5软件对枝孢霉属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该病致病菌为牡丹枝孢霉,序列与GenBank登录号为GQ395812.1的ITS序列同源性最高,同源性大于99%.聚类分析发现,枝孢霉属可分为7个聚类组,样品菌株与牡丹枝孢霉为一类.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该研究为牡丹红斑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治提供了依据,并为枝孢属的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南方红豆杉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福建明溪南方红豆杉苗木炭疽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病原菌菌丝在查氏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值为7;产孢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8;光暗交替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自然散光最有利于产孢;对碳源的利用,葡萄糖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蔗糖最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对氮源的利用,蛋白胨最有利于菌丝生长,牛肉浸膏最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值为6;RH在70%-100%均能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为76.18%;RH低于60%不萌发;光照有利于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6.
对栽培滇龙胆炭疽病的病害症状、病菌形态、病菌培养性状、致病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症状的2种滇龙胆炭疽病分别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Sacc.] 的2个种(分化型)侵染所致,2种胶孢炭疽菌的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及附着孢形状等方面有差异,且有性阶段的子囊、子囊孢子也有一定差异.病菌有性阶段为小丛壳菌属(Glomerella Spaulding et Schrenk).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川芎炭疽病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并选用4种常用的杀菌剂进行抑菌试验,选择最佳抑菌药剂。[方法]按柯赫氏法则分离病原菌并进行形态鉴定;用平板菌丝生长抑制法进行杀菌剂抑菌试验。[结果]病害标本分离出的炭疽病菌与胶孢炭疽菌描述的形态特征相符;除灭菌成外,其余3种杀菌剂均可抑制该炭疽菌生长,处理7d后1000倍甲霜灵锰锌、代森锌、甲基托布津对该病菌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6.8%、22.1%、59.8%。[结论]川芎炭疽病是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侵染所致,川芎是胶孢炭疽菌的新记录寄主;该病菌的最佳抑制杀菌剂为甲基托布津。  相似文献   

8.
春羽炭疽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海南省文昌市椰子大观园露地种植的春羽(Philodendron bipinnatifidum Schott ex Endl.)上发现一种叶斑病,明确了该病害的病原物和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经传统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致病菌,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法测定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该病原菌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菌丝初期为白色,后转为青灰色,产生红色孢子堆。分生孢子椭圆形,大小为6.14~14.69 μm× 2.96~6.49 μm。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 ℃,最适pH值为8~9;产孢最适温度为30 ℃,最适pH为9。此菌能利用多种碳源,但利用能力有差异,最适菌丝生长的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钠,硝酸铵和硫酸铵作为氮源培养基明显不利于菌丝生长。【结论】首次对春羽炭疽病病原进行分离鉴定,该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 ℃,pH为9,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硝酸钠。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大叶紫薇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为后续研究其发病规律及诊断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海南出现的大叶紫薇炭疽病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和ITS、ACT、GAPDH、CH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引起海南大叶紫薇炭疽病的病原菌为隐秘刺盘孢(Colletotrichum aenigma)。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大叶紫薇炭疽病原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 30 ℃,最适 pH 为8。黑暗条件有利于其菌丝生长,在PDA、PS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10.
番茄尾孢叶霉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河南省新乡市郊保护地发生的番茄尾孢叶霉病的病原、症状、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该病的病原菌为番茄煤污尾孢 (CercosporafuligenaRoldan) ,主要危害叶片 ,形成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灰黑色病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 2 5~2 7℃ ,最适 pH值为 6~ 7,致死温度为 5 3℃ 1 0min ,水滴是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紫外光对分生孢子有很强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的红掌叶片上分离、纯化病原菌,对纯化的病原菌进行菌落形态、致病性、生化特性测定,并对细菌特异基因ABC transporter进行分离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为地毯草黄单胞菌属细菌,为红掌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2.
火鹤花短尾盾线虫和细尾丝尾线虫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短尾盾线虫(Scutellonemabrachyurum)和细尾丝尾线虫(Seinuratenuicaudata)采自火鹤花(Anthuriumandraeanum)根部及其栽培介质.短尾盾线虫具1阴门盖,唇部具3个唇环,基唇环可再分为2个不完全的小唇环,侧尾腺口直径3-4μm,位于肛门后1-2个体环.细尾丝尾线虫唇区缢缩,有11-12个唇环,侧带具3条侧线和网格纹.  相似文献   

13.
红掌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红掌3个不同部位的材料(叶片、叶柄、茎段)为接种外植体,对红掌的离体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差异显著,其中叶柄诱导率最高,达到86.7%,为最佳取材部位。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以MS+6BA2.0 mg·L-1+2,4D0.2 mg·L-1为最好; MS+BA2.0 mg·L-1+NAA0.25 mg·L-1对不定芽分化效果良好。第3期郭军战等红掌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盆栽安祖花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近几年新引进的6个安祖花盆栽品种为试材.以刚展开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培养条件等因素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分化、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MP和1/2MS培养基比MS、B5和N6培养基更适于愈伤组织的诱导,1.0~2.0 mg/L BA+0.1~0.2 mg/L 2,4-D对多数品种的愈伤诱导较为合适,MS+O.5 mg/L BA+0.5 rng/L NAA和MP+1.0 mg/L BA适于参试品种的不定芽分化,N6培养基不利于芽的分化;不定芽的增殖以MS+1.0 mg/L BA最为合适.不同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能力、不定芽分化能力及其增殖效率差异明显.黑暗培养比光照培养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理想的生根培养基和移栽基质分别为1/2 MS+0.5 mg/L IAA和泥炭土与珍珠岩的混合物,生根率与移栽成活率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红掌优良品种相配套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盆栽红掌新品种‘YNG5’为研究对象,采用附加6-BA 2.0mg/L和2,4-D 0.2 mg/L的1/2MS培养基,探讨了外植体的灭菌方法、材料种类、生理状态及取材部位对红掌初代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在红掌叶片、叶柄、腋芽、花序及佛焰苞片5种外植体中,叶片与叶柄的培养效果较好,出愈率可达70%以上;在选取叶片与叶柄作为外植体时,用0.1%HgCl2处理5 min,可获得良好的灭菌效果;采用叶片为外植体时,以展叶5~8 d、不带主脉的幼嫩叶片为宜,采用叶柄为外植体时,以未展开叶、形态学上端的部位为宜。[结论]研究获得了红掌新品种‘YNG5’组织培养的最适外植体种类及灭菌方法,初步建立了红掌初代培养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红掌切花采后冷藏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掌品种热情(Tropical)为材料,研究采后鲜切花在7、9、11、13、15、17和19℃不同温度下冷藏处理7 d后对其瓶插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以下冷藏处理7 d后其切花出现冻害症状;17℃为红掌鲜切花的最佳冷藏温度,经此温度冷藏处理的鲜切花瓶插寿命达15.1 d,比对照平均延长3.1 d。同时,测定了17℃冷藏处理后的红掌鲜切花的失水量、吸水量、水分平衡值、可溶性总糖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分析其与红掌鲜切花寿命和品质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建立红掌鲜切花采后冷藏配套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PCR在安祖花和白鹤芋属间杂交种早期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以PCR技术为基础的tRNALeuCAA基因内序列细胞核标记和内部改写空间2(ITS2)序列2种方法对7个安祖花属的红鹤芋(Anthurium andraeanum)和白鹤芋属的矮小苞叶芋(Spathiphyllum wallissii)的属间杂交种进行鉴定.使用tRNALeuCAA基因内序列细胞标记共扩增出13个位点,供试杂种中均无父本特异性谱带出现,仅在1个杂种中出现新的谱带,表明该杂种为真正的属间杂种.ITS2序列法扩增出28个位点,杂种谱带表现3种类型:无父本特异性谱带出现;出现新谱带;既出现父本特异性谱带又出现新谱带.应用ITS2序列法有6个假定杂交种均被鉴定为真正的属间杂交种.试验结果表明,tRNALeuCAA基因内序列细胞核标记和内部改写空间2(ITS2)序列2种方法可以用于属间杂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巴西木炭疽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及 rDNA鄄ITS序列分析。[方法]该文对巴西木炭疽病病原菌进行分离、形态学观察。通过 rDNA鄄ITS的扩增与序列测定,对 rDNA鄄ITS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该菌分生孢子直或弯,椭圆形至新月形,2-5个油滴,7.5-20×4.5-5μm。经ITS系统学分析,确定该试验分离到的刺盘孢为一新种,并命名为 Colletotrichum dracaena鄄fragrantis sp. novA。[结论]为炭疽病防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集安徽田间典型发病症状的样品,通过组织分离法从无花果病叶和病果上分离获得10个菌株,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并进行致病性测定和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表明,所分离的10个菌株均为胶胞炭疽(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其中K7菌株的致病性最强。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含毒介质法测定了多菌灵、苯甲·丙环唑、苯甲·嘧菌酯、戊唑醇、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等7种杀菌剂对无花果炭疽病菌K7菌株的抑制作用。其中苯丙甲环唑和咪鲜胺对K7菌株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为0.011 2和0.013 0μg/ml。该研究为无花果炭疽病菌的鉴定和高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