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提高方程式赛车的力学性能并减轻重量,对车架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考虑了多种行驶工况的载荷对车架的作用,建立满足各总成布置和实际行驶要求的新设计结构,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结果标明,该车架设计合理,说明拓扑优化设计方法进行方程式赛车车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以某氢燃料电池运输车车架为研究对象,对现有底盘燃料罐的布置方式进行优化,提出了将原来在车架上方的燃料罐布置到车架两侧的方案,采用有限元建立原车架模型和优化后车架模型,对两种车架的典型工况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车架强度既满足设计要求,也不会产生共振,符合该运输车设计要求。这种车架的布置方法不仅可以规避原方案中燃料罐占据较大空间的弊病,还可以扩大载货使用空间。  相似文献   

3.
车架是重型载货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和连接汽车的各总成和重要零部件,承受各种力和力矩,因此车架的强度对整车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强度和刚度的有限元极限工况分析计算,根据分析结果找到车架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提出优化方案并改进。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车架的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都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4.
根据某专用车辆初步确定的造型和总体布置要求,同时满足车辆在复杂的林区行驶环境中具有良好静动态特性的要求,并实现结构轻量化,利用拓扑优化设计的方法设计了某专用车辆的车架。在概念设计阶段建立了车架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空间,以弯曲和扭转工况下的柔度最小化为目标函数,以体积为约束条件进行单工况和多工况拓扑优化设计,得到了合理的车架拓扑结构。最后,对优化后的新车架进行了多工况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知,新车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以及良好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5.
车架作为汽车总成的一部分,行驶过程中会承受复杂交变载荷的作用,所以,对其强度和刚度的设计尤其重要。运用有限元法对车架进行分析。利用UG建立了金龙XMQ6608NE1客车车架结构模型,运用UG中有限元模块对车架进行有限元静强度分析,得出车架应力分布云图和位移云图。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应力值为165.21MPa,最大位移为2.815mm,在弯曲工况中,最大应力发生在车架首、尾部,相对于车架的总长度而言,最大位移变形量和最大应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车架作为纯电动汽车上的主要承载部件,对整车的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Hyper Works软件建立了某型号纯电动物流配送车车架的有限元建模,对该车架进行5种工况下的线性静力学仿真,得到了5种工况下车架的应力及其分布情况,并计算得出相应安全系数。对于不符合强度要求的位置进行结构改进和强度校核,为车架结构的合理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巴哈越野赛车的车架系统进行研究。根据《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规则》及南京农业大学2017赛季车架存在的问题,确定新车架的设计参数。利用CATIA进行三维建模。利用ANSYS对比赛过程中车架弯曲、扭转等典型工况的强度进行分析,计算车架的扭转刚度、弯曲刚度,再对车架在比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碰撞时的变形量、应力分布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和分析可知,该车架设计强度、刚度均满足比赛要求,并且能够在车辆发生意外时对车手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某重型自卸车副车架的可靠性,采用UG软件对自卸车卸货过程进行运动仿真,获得自卸车举升装置的加载曲线和副车架受最大载荷时推力油缸的位置;利用Hyper Mesh软件建立副车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初始举升、货物下滑临界工况下副车架的应力分布和变形量。基于有限元仿真结果,以初始举升工况为设计工况对副车架进行尺寸优化,支撑梁的最大应力从477.2 MPa降至313.6 MPa。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副车架进行尺寸优化,实现了满足强度前提下副车架轻量化的设计要求,为产品的后续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汽车车架是整个汽车的安装载体,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总成,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是整车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保证。因而,车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汽车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以本田节能竞技大赛赛车的车架为例,按照一定的模型简化原则,以有限元分析方法为基础,利用ANSYS软件建立节能赛车车架有限元模型。为了在简化计算的同时获得可靠的计算结果,单元类型采用梁单元BEAM189。同时,对赛车实车静止状态以及加速、制动、转向等多种工况进行了强度和形变量分析,对车架进行自由模态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辅助某自卸车车架的设计,对此车架进行了模型的简化与建立。依靠ANSYS对装配后的车架进行了全局与局部的网格划分;在此基础上对弯曲工况、扭转工况、制动工况以及过减速带工况这四种典型工况进行了车架应力与变形分析。通过对变形位移图与应力分布图的分析得出了车架容易出现失效的区域,从而为车架强度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发动机在汽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汽车结构不发生根本改变的条件下,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缓解石油危机的压力,也可以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为此,对比了天然气与汽油、柴油的理化特性,阐述了天然气发动机的排放特性以及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采用天然气为燃料的改装设计方法,提出了提高天然气发动机功率的措施,得出天然气发动机具有压缩比高、功率损失大、点火能量高和尾气排放低的结论,同时指出提高压缩比和点火能量、加大点火提前角可提高天然气发动机的功率。  相似文献   

12.
以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流体仿真软件CONVERGE探究高负荷下喷射器布置对缸内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每种燃料(柴油和天然气)分别通过2个独立喷射器实现缸内高压直喷,设计了中心对称和左右对称两种布局方式,并基于每种布置开展喷射器距离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射器距离影响柴油火核与射流区的相对...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天然气作为清洁替代燃料得到快速发展,本文通过介绍天然气作为燃料的物理化学特点,与车用汽油的理化特性进行对比,总结天然气作为替代燃料的优点和缺点。并总结天然气使用以来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分析出现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是当今国内外为有效解决城市汽车污染、缓解能源紧缺等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环保和节能代用燃料。为此,在介绍压缩天然气CNG(Compressed Natural Gas)在汽车上应用现状和CNG汽车的优越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天然气在汽车上的应用状况;以汽油/CNG两用燃料汽车为例,说明汽车使用CNG燃气的工作原理,并着重对我国的天然气汽车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燃烧室结构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燃烧室结构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模拟了浅盆形和涡流室式燃烧室结构的天然气发动机的进气、压缩及燃烧过程。给出了2种不同结构燃烧室的燃烧持续期、燃烧过程中缸内气流运动、火焰前锋面位置等,并对2种燃烧室进行了试验对比。模拟计算及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涡流室喷孔的约束作用,可以改善已燃气体和未燃气体之间的传热传质模式,提高火焰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16.
浅析天然气汽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天然气汽车的发展背景,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天然气汽车的主要类型及优缺点,对天然气汽车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汽车尾气对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为此,从进气量、混合气的热值、点火提前角度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天然气汽车动力性能的因素,并指出天然气燃料汽车动力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发动机进气量的减少及混合气热值的偏低。分析得出:采用天然气加浓混合气对提高天然气发动机的功率是有限的,要大幅度提高天然气发动机的功率,在大负荷时减气加油是比较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利用耦合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CFD软件FLUENT对天然气HCC I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物的生成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的缸内压力和温度与实验值有较好的一致性。计算结果表明,狭缝是缸内碳氢(HC)和一氧化碳(CO)排放的主要来源。HC主要由燃料本身组成;CO和甲醛有相似的生成及分布规律。天然气HCC I稀薄燃烧可以得到极低的NOx排放。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油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使用清洁燃料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天然气掺氢是最具可行性的方式之一。为此,针对所选取的S195柴油机,选取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方式为进气管预混合方式,氢气利用氢气喷嘴按一定比例喷入进气歧管,进而设计出了天然气掺氢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气供给系统。同时,根据所选S195柴油机确定的一些基本参数,对燃气供给系统的各个零部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与选型。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已有的大功率6缸天然气发动机应用层控制策略,将应用层软件设计成符合AUTOSAR架构规范的软件组件,并提高应用层代码的可移植性和复用度,降低应用层软件开发过程与硬件资源的耦合度。探索应用层软件组件的设计方法,提出一种普适性较强的软件结构。利用MATLAB脚本函数文件完成软件组件的自动化配置,缩短开发周期。通过台架标定试验来验证软件组件的性能,结果证明:本文设计出的软件组件之间通信顺畅,发动机动态响应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