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53例首次AMI并进行PCI成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在PCI术后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PCI术后立即静脉应用rhBNP,持续48~72 h。监测所有患者酶学动态变化;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均行holter检查;于AMI急性期及术后3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3个月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肌酸磷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每搏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的恶性心律失常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rhBNP对AMI PCI术后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近期效果.方法 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用rhBNP治疗,对照组加用硝酸甘油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后心率、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辅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近期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患者的施护效果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和护理资料。结果82例死亡8例,抢救成功74例,成功率为90.2%。结论在基层医院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疼痛护理、药物护理、饮食与排便护理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了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面积的关系.方法以86例AMI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梗死相关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前壁心肌梗死组57例,下壁心肌梗死组29例.结果 Aldrich公式法预测的心梗面积与治疗前BNP水平显著相关,而QRS积分法预测的心梗面积与治疗后BNP水平显著相关(r分别为0.889,0.872,P〈0.01);前壁心肌梗死组治疗前BNP水平高于下壁心肌梗死组.结论 BNP与AMI的面积有相关性,BNP越高,心肌梗死的面积越大,BNP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初期的危险分层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谷  陈晓 《湛江医学院学报》2010,28(4):413-414,474
目的观察多巴胺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88例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深陛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巴胺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治疗14d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心电图情况。结果治疗后14d后,观察组患者心泵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微量泵输入硝普钠和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护理经验。方法使用微量泵输入硝普钠和多巴酚丁胺治疗46例扩张型心肌病顽固心力衰竭,观察其治疗前后心功能状态和利用超声心动图对比治疗前后心脏大小的变化,加强护理。结果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1.3%。患者治疗后的血压、HR、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量泵输入硝普钠和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过程中,通过病情观察并准确按需调节用药,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同时积极的护理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用床旁血滤(CRRT)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并急性肾功能障碍患者利用床旁血滤用进行亚低温治疗与护理.结果1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全部转好.结论早期识别感染性休克,配合医生利用床旁血滤改善肾功能,并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低温治...  相似文献   

8.
脑钠肽(BNP)主要是由心脏分泌和存储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为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片段,具有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SNS)等功能,BNP水平的检测已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在诊断心力衰竭、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评估急性心肌梗死范围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现已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微量注射泵在高血压急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2012年6-12月收治的85例高血压急症患者应用微量注射泵治疗期间,加强微泵注射护理,观察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全部高血压急症患者能按需、准确、安全输入降压药,治疗30 min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比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1 h后患者头晕、头疼、胸闷、气促、心悸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期间出现静脉炎、药物外渗各1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高血压急症患者在应用微量注射泵注药治疗期间,加强微泵注射管理及护理,可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住院期间有2例患者发生心衰加重,明显少于于对照组的6例(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3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CRRT治疗的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IABP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WHO规定的标准基础治疗方案及PCI治疗,IABP组在PCI前使用IAB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脑利钠肽水平、肌钙蛋白I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变化、治疗后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ABP的使用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1周脑利钠肽及肌钙蛋白I水平(P〈0.01),缩小LVEDV和LVESV(P〈0.01或0.05),提高LVEF(P〈0.01),降低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P〈0.01)。结论 IABP的使用能改善梗死后心肌缺血程度、心室压力、容量负荷和心室重构,从而改善AM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PTCA术,术前做好完善的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结果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因护理配合不当影响治疗,住院8~16 d后均康复出院。结论PTCA术能有效提高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存活率,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疾病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内瘘阻塞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对40例患者在内瘘血栓处局部使用微泵静脉推注尿激酶20~50万单位,配合精心的护理,观察患者内瘘血栓再通情况。结果 40例中22例(55.0%)再通后血流量能够达到透析要求,溶栓效果良好。其中内瘘血栓形成时间〈24 h者再通率为72.0%(18/25),明显高于血栓形成时间≥24h者(26.7%,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激酶静脉注射治疗配合精心护理,对内瘘阻塞患者的溶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单用乙酰水杨酸和联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剂(希弗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乙酰水杨酸+希弗全)和对照组(乙酰水杨酸),疗程1周.结果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7%,对照组为67.44%(P<0.05);观察4周后,治疗组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对照组发生6例(9.38%)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剂配合常规治疗能有效减低心肌梗死发生率,并显著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用该方法联合治疗UA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选取76例血脂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硝酸酯类药物及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检测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批标变化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LEVF明显增加,亦高于同期的对照组,而LVESVI、LVEDVI较治疗前下降,亦低于同期的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心肌梗死后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抑制左心室重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高半胱氨酸(HCY)与B型尿钠肽(BNP)联合检测分析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室收治的188例冠心病患者及98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CRP、HCY、BNP水平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稳定型心绞痛组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②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三组HCY均明显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依次明显递增.③稳定型心绞痛组BN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BNP明显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依次递增,尤以急性心肌梗死组升高极为显著.结论 血清CRP、HCY和BNP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病情程度,可作为冠心病测定的常用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严重肺挫伤并发急性肺损伤(ALI)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将38例严重肺挫伤并发ALI患者随机分为纤支镜治疗组20例和常规治疗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纤支镜使用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纤支镜治疗组的ICU住院时间(15±4)d,机械通气时间(11±5)d比常规治疗组的(20±4)d和(16±5)d均明显缩短(P<0.01);纤支镜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支镜是治疗严重肺挫伤并发ALI的有效方法,术中的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提高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4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常规口服阿奇霉素,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服药指导、针对性的饮食指导、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同时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出现的急性加重次数为(0.5±0.3)次,住院时间为(12.4±4.2)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0±0.8)次和(16.0±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阿奇霉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自觉疼痛下降的程度、疼痛持续时间等的差别。结果实验组疼痛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疼痛持续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左心衰患者20例同时接受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分别观察应用BIPAP 2h后的血气及心率等参数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后2h呼吸频率(RR)、心率(HR)显著减慢(P〈0.05),呼吸困难缓解。血气提示PaO2和SaO2均显著提高(P〈0.05),PaCO2显著降低(P〈0.05),除1例死于原发性心室纤颤外,其余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在严格掌握应用指征的前提下,面罩式BIPAP用于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