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骨髓细胞免疫表型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法对58例A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在AML中髓系抗原CD117、CD33的阳性率分别为97.8%和93.3%,B-ALL主要表达CD19(100%)、HLA-DR(85.7%)、CD10(71.4%),CD20(42.9%),T-ALL主要表达CD7(100%)、CD3(80%)、CD5(60%)、CD2(60%),在伴髓系相关抗原的ALL (My+ALL)中CD33的阳性率为16.7%,CD41的阳性率为8.3%,CD117不表达.结论 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法对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白血病中miR-34b的表达。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儿童初诊急性白血病(AL)患儿35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2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0例]和非恶性血液病患儿20例(对照组)的骨髓标本中miR-34b的表达水平。结果 AL组、ALL组和AML组中的miR-34b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34b可能作为新的抑癌基因参与儿童初诊AL、ALL和AML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异常高表达CD7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流式散点图及形态学特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确诊的AML患者白血病细胞进行免疫学表型分析,观察其骨髓流式散点图和形态学特征。结果 9例CD7+AML患者中5例M2a,1例M3,2例M5b,1例M6。其抗原表达由高到低为CD33(100%)、CD13(100%)、CD117(100%)、CD38(88.9%)、MPO(88.9%)、CD64(77.8%)、CD34(77.8%)、HLA-DR(66.7%)、CD71(33.3%)、CD11b(22.2%)、CD15(22.2%)、CD25(22.2%),CD7+AML与CD7-AML在形态学上也有显著不同。结论在AML中不同FAB分型均可有CD7异常高表达,CD7+AML在流式细胞术、骨髓形态学等方面具有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K细胞CD158受体表位封闭对自身白血病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NK细胞,以自身白血病细胞及K562细胞为靶细胞,用CCK-8试剂盒检测CD158a、CD158b单克隆抗体封闭前后NK细胞在1:1、5:1、10:1效靶比下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患者与正常人NK细胞对K562细胞均有高度杀伤活性,且随效靶比增大而增高(P<0.01).效靶比为1:1、5:1、10:1时,患者NK胞在封闭前对白血病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1.5±0.3)%、(5.6±0.8)%、(11.8±0.6)%,封闭后分别为(21.8±0.7)%、(38.6±0.9)%、(53.9±1.4)%,各效靶比组封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K细胞CD158受体表位封闭可提高NK细胞对自身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5.
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原发性mdr1基因产物P-170与CD34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常规分离3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然后分别进行细胞免疫化学检查,观察了细胞膜分化抗原变化和mdr1基因产物P-170反应。结论:P-170和CD34表达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对化疗抵抗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咽炎和鼻咽癌细胞中CD147、Fascin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和30例鼻咽癌细胞中CD147和Fasci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鼻咽黏膜慢性炎和鼻咽癌细胞中,CD14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0%(6/25)和76.7%(23/30),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asc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0%(4/25)和93.3%(28/30),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0例鼻咽癌中CD147与Fasc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鼻咽癌细胞中均有CD147和Fascin蛋白过表达,可能协同参与鼻咽癌的侵袭、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狂犬病病毒HEP-Flury M基因重排对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揭示病毒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A)细胞中的表型变化与M基因重排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以及病毒在NA细胞中的生长和扩散试验,对亲本毒株rHEP-Flury和M基因重排毒株M2、M4在NA细胞中的基因转录、表达、生长和扩散进行比较。【结果】狂犬病病毒结构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主要受病毒基因组RNA合成的影响,但是在一个完整转录过程中单个结构基因的转录比例与其所在位置相关,M基因重排病毒的Leader RNA (LeRNA)和L mRNA的转录比例显著高于亲本毒株rHEP-Flury。M基因重排病毒在NA细胞中的生长和扩散都劣于亲本毒株rHEPFlury。【结论】狂犬病病毒亲本毒株rHEP-Flury具有狂犬病病毒原始的基因组顺序,在NA细胞中的生长和扩散都明显优于M基因重排病毒。结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主要决定其在一次转录过程中的转录比例,进而影响病毒在NA细胞中的生长和扩散。  相似文献   

8.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常规分离3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体外培养7d,然后通过瑞氏染色,非特异性酯酶及氯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及NBT还原试验分别观察了细胞形态学,细胞内酶化学和细胞功能变化,同时采用细胞免疫方染观察细胞膜分化抗原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Zeylenone体外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效应及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比较Zeylenone对肿瘤细胞、正常细胞增殖的影响;AO/EB染色观察其对ALL细胞(Reh、RS4;11)凋亡形态学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Zeylenone对多种细胞呈现增殖抑制作用,且对ALL细胞株呈现更高的敏感性,而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抑制作用较小,抑制Reh、RS4;11细胞增殖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Zeylenone能够诱导ALL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结论 Zeylenone体外具有抗ALL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感染是急性白血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提高本病的缓解率并延长其生存期,现将我院1986~1996年共收治的59例急性白血病并发感染的治疗体会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9例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淋(ALL)32例,急非林(ANLL)27例。59例中男38例,女21例,年龄17~61岁,平均34岁。初治患者36例、复泊23例。全部病例在入院时或治疗中均发生l~6次感染,感染总例次为144次,多部位感染问个以_L)13例,其中Ic例并发败血症。感染部位见附表。】.2感染诊断卜’()发热>39C;()感染灶明确;(3)辅助检查支持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牛白血病病毒(BLV)来源的miRNAs跨界调控人源基因的风险。对BLV-miRNA可能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何种影响进行前瞻性研究,为未来实际生产中地方流行性白血病防控措施执行的必要性研究奠定基础,对BLV与人类疾病间关联性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首先使用mirbase网站对BLV miRNA的成熟序列进行查询,通过miRanda软件对BLV编码的10种miRNA(BLV-miR-B1-3P,5P、BLV-miR-B2-3P,5P、BLV-miR-B3-3P,5P、BLV-miR-B4-3P,5P、BLV-miR-B5-3P,5P)进行靶基因预测,并选取每个BLV-miRNA评分前10的候选靶基因(去除重复基因后共88个)进行功能分析,对受到多个BLV miRNA共同调控的候选靶基因使用RNAhybrid软件进行二次预测验证,并对其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BLV编码的10种miRNA经预测后分别获得1 630—16 383个靶基因不等。对评分前十的共计88个候选靶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后发现,其中18个基因无相关功能报道;36个候选靶基因与肿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2个候选靶基因可以对细胞周期起调控作用;16个候选靶基因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的调控;14个候选靶基因在细胞结构/骨架蛋白的形成中发挥作用;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功能表现成拮抗关系,往往促进增殖的基因同时也可以抑制细胞凋亡,共有13个基因对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起调节作用,有趣的是,这13的候选靶基因对细胞增殖凋亡功能的调节是双向性的,但不能明确BLV miRNA对细胞的调节到底是更趋向于增殖还是凋亡,因此仍需要后续研究深入探讨;2个候选靶基因对细胞分化起调节作用;16个候选靶基因对细胞的迁移/侵袭功能起调节作用,再次提示BLV miRNA与肿瘤性疾病可能存在更重要的关联性。7个候选靶基因可能在乳腺细胞的分化、迁移、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示BLV与人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中,可以从BLV miRNA的角度深入探讨;BLV-B4-3P的2个候选靶基因Ⅰ型胶原α1链基因(COL1A1)、断裂点簇集区(BCR)对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具有调节作用。此外,可以被多个BLV miRNA共同靶向的候选靶基因均属于黏蛋白家族(MUC5B、MUC12和 MUC16),且均可以在结肠中表达,对结肠黏膜的形成产生影响。【结论】外源性BLV miRNA可能跨界调控细胞周期、信号转导、结构/骨架、增殖、凋亡、分化、迁移/侵袭相关等细胞功能相关基因,破坏细胞结构;BLV miRNA与人乳腺癌的相关性可能表现在人乳腺癌细胞的分化、迁移、和侵袭过程中;而BLV-miR-B4-3p本身与白血病相关miR 29a共享同一种子区域,可能对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造成影响;外源性BLV miRNA具有靶向抑制黏蛋白基因(MUC5B、MUC12、MUC16)表达,通过破坏肠黏膜形成这一途径,跨界调控人源基因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bcl-2是滤泡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的缩写,人bcl-2基因是从与滤泡性淋巴瘤相关的t(14:18)染色体易位的断裂点克隆到的.在此易位中,bcl-2从其正常位点(18q21)易位到与位于14q32的免疫球蛋白重链(1gH)座位并列的位置,这导致在淋巴瘤细胞中该基因的转录启动以及26kb bcl-2蛋白的过度表达.1984年Tsujimoto将18q21序列命名为bcl-2癌基因,它是研究最早的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小鼠脾Th17细胞分化模型中IL-17F、RORα、Stat3表达。方法提取C57/BL6J小鼠脾淋巴细胞,采用免疫磁珠纯化CD4-+CD62L-+T细胞,分为对照组及Th17分化组。对照组用RPMI1640培养;Th17分化组加抗小鼠CD3ε、CD28、IFN-γ、IL-4单抗及IL-6、TGF-β1、IL-23孵育。培养48 h后,采用Real-time PCR检测两组细胞IL-17F、RORα、Stat3 mRNA表达。结果 Th17分化组IL-17F、RORα、Stat3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鼠脾Th17细胞分化过程中伴有RORα、Stat3 mRNA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分离和培养的方法,建立了稳定的MSCs体外培养扩增体系,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观察了细胞的形态,研究了其增殖及生长特征,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细胞周期及CD29,CD44,CD45和HLA-DR的表达。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鼠MSCs贴壁生长,为成纤维细胞样;CD45和HLA-DR的表达呈阴性,CD29和CD44的表达呈阳性;细胞周期的G0/G1期约占95%,具有原始细胞的特征。说明建立的体外培养扩增体系可获得形态单一、生长稳定、增殖性较强、较均一的大鼠MSCs。  相似文献   

15.
<正>细胞过氧化物酶(POX)染色是一种鉴别急性淋巴细胞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类型的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部分单核细胞及粒系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分解过氧化氢所释放的氧,将试剂中的联苯胺氧化为联苯胺蓝,后者是一种不稳定的中间产物,无需酶的作用进而变成棕色化合物。50年代至今有人主张POX<3%或<5%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随着免疫技术的发展,检测手段增多,提示我们POX  相似文献   

16.
采用CCK8法测定小槐花提取物在MDCK细胞上的最大安全浓度(Maximum no-cytotoxic concentration, MNTC);建立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 PR8)感染MDCK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其对病毒感染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利用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小槐花提取物对流感病毒基因、蛋白,以及宿主炎症相关转录因子和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小槐花提取物对MDCK细胞的MNTC为100 mg/L;qRT-PCR结果显示,小槐花提取物能显著抑制PR8流感病毒M与NP基因的mRNA表达(P<0.01),也可显著下调病毒感染细胞的转录因子NF-κB p65、STAT3及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且其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正相关;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100 mg/L的小槐花提取物极显著抑制了流感病毒M1蛋白的表达(P<0.01)。小槐花提取物具有较显著的体外抗流感病毒效果,此研究结果为从小槐花中鉴定具有抗流感病毒的确切药效成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M蛋白基因shRNA抑制PRRSV在Marc145细胞中复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靶向PRRSV基因组中的M基因的siRNA来抑制PRRSV在Marc145细胞中的复制。【方法】构建4个能转录小发夹RNA(shRNA)的质粒,将其与靶蛋白表达质粒共转染HEK293A细胞,观察荧光或进行半定量PCR;或将其转染Marc145细胞,感染PRRSV后进行IFA、TCID50和实时PCR检测。【结果】shRNA表达质粒对M融合蛋白表达的抑制率约为50%,使M真核质粒表达蛋白的mRNA水平降低54%~64%,表达的shRNA在PRRSV感染后48 h使病毒的TCID50和mRNA水平均降低到1/10~1/100倍,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shRNA表达质粒转染孔的荧光细胞数显著减少。【结论】shRNA表达质粒特异性的抑制了靶蛋白M和PRRSV的复制,靶向PRRSV基因组M基因不同区域的siRNA可以作为控制该病毒传播的候选策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pSilencer 2.1质粒介导的RNAi技术沉默急性早幼粒白血病耐药HT9细胞的耐药基因mdr1表达,可提高耐药细胞对姜黄素的敏感性。通过设计合成靶向mdr1基因的shRNA干扰片段,定向克隆到pSilencer 2.1-U6neo质粒中,成功构建沉默mdr1基因特异表达的shRNA表达载体,电转染HT9细胞后筛选阳性克隆扩大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mdr1基因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P-糖蛋白外排泵功能,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对药物敏感性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显示,构建的shRNA表达载体pU6/shRNA/mdr1转染HT9细胞后,HT9/pU6/shRNA细胞mdr1 mRNA表达降低了78.84%(P0.01),P-糖蛋白的表达量降低了48.27%(P0.05),细胞内Rho123相对荧光强度由10.8%±0.58%升高至73.56%±1.37%;转染细胞对姜黄素敏感性明显增强,IC50由(24.10±0.83)μmol/L降至(5.10±0.14)μmol/L;耐药相对逆转率为84.74%±1.86%,与HT9细胞相比,经姜黄素处理的稳定转染细胞HT9/pU6/shRNA细胞周期阻滞在S、G2/M期。说明质粒介导的shRNA表达载体pU6/shRNA/mdr1能够稳定、持久地抑制mdr1基因表达,能有效增强HT9细胞对姜黄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流式细胞仪(FCM)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骨髓细胞DNA含量,对骨髓细胞DNA含量变化的分析,在研究小儿急性白血病发生及其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应用FCM检测54例常见血液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的DNA含量,以分析其倍体水平及细胞增殖周期,进一步探讨DNA含量变化对小儿急性白血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预后判断等方面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急性白血病组(AL),初诊为急性白血病患儿42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2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T淋巴细胞膜表面标志的表达及其细胞因子的分泌,了解人鼻息肉T淋巴细胞的活化状态及Th1/Th2反应的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外周血中T细胞膜表面标志CD3、CD69的表达和Th1代表性细胞因子IFN-γ、Th2代表性细胞因子IL-4的分泌水平,并与正常人下鼻甲黏膜及外周血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患者鼻息肉组织及外周血T细胞均表达CD69分子,在鼻息肉组织局部CD69分子的表达更高(P〈0.01)。而在正常人下鼻甲黏膜中几乎未见CD3^+CD69^+细胞。(2)鼻息肉组织及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均检测到IL-4、IFN-γ的表达,而在正常人下鼻甲黏膜中几乎未见CD3^+IL-4^+和CD3^+IFN-γ^+细胞。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外周血中IL-4、IFN-γ的含量均升高(P〈0.01);与同一患者外周血相比,鼻息肉组织中IL-4的含量增高(P〈0.01)而IFN-γ的含量降低(P〈0.01)。结论鼻息肉组织中的T细胞高度表达CD69分子,处于免疫活化状态,产生Th1/Th2混合模式的细胞因子,与外周血相比Th细胞因子分泌优势发生改变,可能与鼻息肉"微环境"形成及黏膜免疫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