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森林病虫灾害的发生面积有逐渐蔓延扩大的趋势。森林病虫灾害防治是促进森林健康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举措,相关部门应该对此保持高度的重视,要建立森林病虫害的测报体系,提高相应的病虫害检疫水平,切实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生态保护圈我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经历了人工防治、单一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并用、综合治理等发展阶段,但都是针对病虫灾害而言的,常常忽略了把病虫害的监测、预防和除治工作纳入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来考虑,在病虫害治理上缺少生态控制思想和技术,病虫...  相似文献   

3.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关林业和生态环境全局。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多年来我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实施可持续控灾战略,取得了可喜成就。我市针对日本松干蚧、栗山天牛、杨扇舟蛾等主要虫种在防治方法上积极研究探索新的既环保又有效的防治措施,营林工作配合防治工作,营造混交林、选育抗病虫树种,及时监测,人为控制,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持续控制病虫灾害,就是综合运用营林、生物、基因、人工、物理和化学等防治措施,由被动变主动减灾控灾。一是要考虑治理措施的长期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4.
连云港市云台山松林病虫害防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台山松林病虫害的现状,分析了松树病虫灾害频发的原因,提出以林分改造为基础、系统防治的策略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广西速丰桉的主要病害8种,害虫11种,发生面积大,病、虫单独或混合发生。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种植人工纯林、存在明显的病虫种群优势。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6.
为传达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国务院批准的林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总结交流“八五”期间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部署今后一段时间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区林业厅于10月6日至7日在南宁召开全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会议。林业厅副厅长廖培来作了“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全面降低病虫灾害,促进我区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讲话;会上传达了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会议的精神;柳州市林业局等八个单位在大会上交流了森防工作经验;会议对在森林病虫防治、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7.
根据过去20年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以县为基本单元,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空问分析功能和专题显示功能,实现森林病虫灾害动态区划,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森林病虫害是我国森林的主要灾害之一.全国现有森林病虫种类8000多种,其中对森林造成严重危害的有200多种.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防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一些地方由于对森林病虫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率仍然很高,危害十分严重.目前,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9.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林业生态建设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 ,太原市森林病虫鼠害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均有所上升 ,它所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严重的。一方面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不完善 ,不能及时、准确地预报森林病虫灾害的发生情况 ,导致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 ;另一方面 ,近几年冬季气候偏暖 ,使越冬虫口偏高 ;再加上大面积人工纯林的生态系统脆弱、食物链单一 ,为森林病虫害的暴发提供了条件。在此 ,笔者拟就太原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发展进行探讨 ,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1 防治现状太原市在近 10年间 ,相继暴发过油松毛虫、靖远松叶…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森林火灾、病虫害、乱砍滥伐、气候灾害等主要灾害的类型、特点、成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防治措施或对策,为森林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多年育苗实践,简述了松苗猝倒病田间识别症状,发病流行规律。提出了防治松树苗木猝倒病应把握土壤处理、种子筛选与处理和苗木管理三个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樟子松种子、幼苗生物学特性的大量观测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樟子松种子处理、幼苗培育和病虫害防治的育苗技术,提出了在育林及周边地区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曲靖市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消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世昆 《林业调查规划》2010,35(6):96-98,102
介绍曲靖市1987年以来森林火灾发生情况,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季节性、日内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火源发生情况.提出了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多方筹资,增加投入;加强专业扑火队伍建设;利用"3S"技术提高森林防火水平;建设防火隔离带;开展计划烧除;完善防火设施建设;强化宣传教育;严格火源管理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chose two counties (Qis) in Inner Mongolia as the research areas to study the policies of conversion of farmland to forest and grazing prohibition and indoor raising implemented in there,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rests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among farmer households, the paper analyzed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land degrada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olicy and the needs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and finally presente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  相似文献   

15.
郑静雅 《绿色科技》2013,(11):197-198
阐述了征收排污收费制度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现状,探讨了当前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从收费标准、征收范围、队伍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洛南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近年来发展蚕桑产业成为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由于蚕桑产业的发展受天气、当地政策、茧丝绸行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洛南县蚕桑产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探讨了霜冻、高温、多雨等对蚕桑产业有影响的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冻前预防、冻后补救和科学养蚕3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树天牛灾害可持续控制策略与技术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人工营建的森林生态系统组分过于单一 ,配置不当是三北地区森林生物灾害严重的根本原因。主要控制策略包括御灾控灾阵地前移 ,控制目标从种群密度控制转为灾害控制 ,对灾害调控从“点状调控”上升为“网状调控” ,提高对“潜在”生物灾害的预警能力。提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风险分散理论和抗性相对论作为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人工林生物灾害的 3大理论基础。以多树种合理配置控制杨树天牛灾害为实例 ,从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将现有防护林划分为 3类 :即一代林网、二代林网和加强型二代林网 ,分析了树种配置结构和抗天牛灾害的功能。进一步将加强型二代林网配置树种类群划分为非寄主树种、目标树种 (或抗性树种 )和诱饵树 ,并对各自的功能进行了定位 ,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抗御天牛灾害的多树种配置模式以及简便有效的诱饵树管理技术。最后 ,以防护林 (特别是农田防护林 )的经营和管理由静态转变为动态为前提 ,探讨了诱饵树管理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室内饲养银杏大蚕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康县对银杏大蚕蛾进行了室内饲养试验,研究其生活史,结果表明:室内饲养的银杏大蚕蛾生活史和室外基本相同;室内饲养的银杏大蚕蛾五龄幼虫平均体长小于室外5mm;室内茧颜色呈浅白绿色,室外茧呈褐色至黑色;在幼虫三龄前进行化学防治是防治银杏大蚕蛾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9.
麻竹采用传统的移栽母竹法造林,费工费时且成本高、成活率低,不易大面积造林。为解决大面积造林竹苗缺乏的难题,本文从实际出发介绍了几种切实可行的麻竹无性繁殖育苗技术:竹枝扦插育苗、埋节育苗和分株育苗,用以满足不断扩大的麻竹造林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精准扶贫—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扶贫工程的需要,结合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草食畜牧业工程建设情况,发展构树产业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治理有着重要意义。文中综述了构树功能性状与环境关系以及其生态修复的机理,概述了构树资源利用价值及相关生态产业,简要分析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开发构树资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指出构建"以树养畜、以畜治石"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科研机构+构树+合作社"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构树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是实现构树技术转移和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能够促进乡土构树树种饲料化、林浆纸一体化等产业化发展,带动地方经济,进一步推动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