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种子市场营销十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深入贯彻和我国加入 WTO,种子产业已被推入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种子企业要提高竞争力 ,就必须实施全新的种子营销策略 ,这是今后种子企业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出路所在。1 品牌策略一个种子企业 ,有了好的品种 ,还必须配以好的商标 ,才能稳定用户记忆 ,从而实现重复购买。品牌经营的含义之一就是要确立经营特色 ,把企业现有的资源全部加以利用 ,在某一领域形成优势 ,实现规模经营 ,以鲜明的经营特色 ,在品种、价格、包装等方面超出竞争对手 ,在某一地区或某一作物上独具特色 ,独占鳌头。品牌经营的…  相似文献   

2.
种子市场营销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生才 《种子科技》2003,21(4):193-195
一个种子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组建一支优秀的营销队伍,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文章概述了种子市场营销中的直销、代销、代理三种模式,简要介绍了这三种经营方式及招收代理商的具体操作办法,分析了不同营销方式的优缺点,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代理商的作用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李惠学  杨永华 《种子科技》2000,18(3):130-130
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科学灵活地运用市场营销策略,是种子企业谋生存、求发展的根本保障。营销活动的核心是顾客,制订营销策略的目的是吸引顾客,抓住顾客。营销活动的开展需要协调统一,全方位推销是现代种子营销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对种子营销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营销策略是否对路,它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存发展,不能等闲视之。笔者认为,种子公司在制订营销策略时必须考虑下列因素。1 搞好市物调查和预测是基础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是提高公司效益和促进公司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正确对待,常抓不懈。a)通过与广大农民、基层农技人员交心、座谈、填表等形式,了解他们的种植意向和对品种的要求。b)加强与科研育种单位和农技推广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新品种的推广动向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c)做好与兄弟种子公司的信息交流和业务交往,了…  相似文献   

5.
种子市场营销环境可分为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两大类.本文对微观环境因素的主要方面企业、供应者、营销中介、农户、竞争者和公众,宏观环境因素主要内容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政法环境和文化环境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服务营销是种子市场营销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市场营销不仅要为消费者提供适销对路的品种,更要重视为用户提供栽培、植保等配套技术服务,切实为种子用户提供增产、增效的价值空间.种子企业应树立种子市场服务营销观念,制定市场定位策略,构建种子市场服务利润链,增强企业服务竞争力,构建种子市场服务营销体系,促进种子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2007年河北省棉花种子市场现状,并从种子企业的职责、代理商的选择和经销商的选择三个方面阐述了棉种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范传栋  房业英 《种子》2000,(5):75-75
在所有种子营销组合中 ,价格可以说是唯一产生销售收入的因素。随着《种子法》的颁布和实施 ,种子市场的竞争必将日趋激烈 ,种子定价所涉及的运作过程也变得相当复杂 ,如何在用户可接受的价格带里 ,订出对本单位最有利且最能吻合自身发展目标的价格 ,不仅是门艺术 ,更是一大挑战。实施定价策略时 ,应遵循下列六个步骤 :1 选择定价目标一般地讲 ,种子企业的定价目标有下列三种 :一是追求利润。此定价目标是追求本期利润最大 ,以满足自身各项业绩考核 ,重视的是本经营周期的财务成果 ,而非长期利益 ,此种定价目标多为人员多 ,费用高 ,且本地…  相似文献   

9.
种子市场营销不仅要为消费者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更要重视为用户提供栽培、植保等配套技术服务,切实为种子用户提供增产、增效的价值空间.种子企业应树立种子市场服务营销观念,制定市场定位策略,构建种子市场服务利润链,增强企业服务竞争力,构建种子市场服务营销体系,促进种子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梅  刘春明 《种子科技》2002,20(1):2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于2 0 0 0年 12月 1日施行后 ,种子市场进一步放开。目前 ,我国蔬菜种子的科研、生产、推广、经营直至最终消费都基本上实现了市场化 ,蔬菜种子的销售呈现出新的特点 ,对销售蔬菜种子的单位和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把种子销售出去 ,而且还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并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笔者拟就种子市场放开后蔬菜种子销售策略作粗浅探讨。1 蔬菜种子销售的特点1.1 品种要多 ,规格要全。大宗农作物生产 (如棉花、水稻 )要求品种布局区域化 ,最好是一县一种 ,而蔬菜生产则要求品种多样…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种子市场的日趋活跃,服务作为一种竞争手段在种子营销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解和掌握农民的购种心理预期,有针对性地做好种子经营门市的服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浅谈种子企业的营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黎青 《种子科技》2003,21(5):259-260
种子企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实施营销创新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关键。在营销创新上,应重点实施三方面创新:一是种子经营观念的创新,二是种子营销战略与策略的创新,三是种子品牌决策与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于宝泉  高林 《种子世界》2012,(11):51-52
1包装及包装策略的含义种子市场的开放,使我国种子永远离别了短缺经济,种子市场已进入了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营销领域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种子企业营销策略中包装策略将越来越受到重视,种子包装成为包装策略中重要的环节。包装策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已由商品的附属地位逐步演变成为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种子经营、销售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国有种子经营部门及其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增强竞争意识,转变经营方式和经营策略,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种子市场。根据经济学、营销及管理学的理论,结合自己长期从事种子经营管理工作的实践,提出如下几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打破了过去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种子公司在种子经营渠道和经营区域中的长期垄断地位,实行了以注册资金、配套技术及设备条件定经营范围的新规定。注册资金在3000万元人民币及其以上的,可以开展全国及国际范围的种子经营活动,种子经营竞争在全国范围内激烈展开。  相似文献   

16.
何丽萍 《种子》2001,(4):64-66
种子是农业生产发展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国外种子的生产销售是由具有专门资格的种子公司进行的。综观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 ,以及种子公司的运作策略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 :国外种子产业化、公司化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程度 ,由种子公司的产销策略而体现出的公司管理水平亦达到很高程度。充分了解国外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种子公司的运作方式及其种子产销策略 ,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以及提高种子公司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无疑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种子经营的基本理念 :经营品种种子是市场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7.
种子营销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定育 《种子科技》2004,22(1):14-15
1搞好调查,掌握情况,确保种子市场稳定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种子由指令性、计划性生产经营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生产经营.在这种形势下,种子经营者有必要对种子市场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委托代销种子市场的现状与运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委托代销种子市场的现状,论述了种子企业委托代销种子的运行策略,同时提出了科研育种单位应对新的种子销售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容量的急剧增长.经营实体数量的增加.我国种业现在正处于垄断竞争的中、后期.出现了企业的消亡和兼并重组现象.2003年农业部评定的中国种业50强企业,到2006年有近27家被淘汰出局.仍然保持在50强名单里面的企业其排序位置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种业将迎来一个重新洗牌的阶段,各家种子企业如何应对残酷的市场竞争.除了从战略上积极备战外.还要在定位市场的基础上做好营销,不仅营销产品还要营销企业.树立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和声誉.  相似文献   

20.
李建岚 《分子植物育种》2024,(10):3438-3445
本研究探讨了创新策略在种子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及其与消费者行为的关联。通过分析全球和国内种子市场的现状、关键参与者及竞争格局,揭示了该市场面临的法规与伦理问题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创新策略的层面,本研究深入研究了技术、营销和合作创新的具体应用,特别关注基因编辑技术、数字营销以及企业间战略合作。消费者行为分析包括了对创新种子的认知、购买决策因素以及消费者反馈和满意度的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创新策略在种子市场中的成功案例,为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经验。创新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对市场的影响深远,不仅推动了市场发展,也影响了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态度。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包括深入研究法规与伦理问题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消费者需求和购买动机,以及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