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产业是静宁县技术先进的富民支柱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图1),2018年苹果收入36亿元,苹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的繁荣、农业增收和农民致富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转型的推进、苹果种植周期的延伸、种植规模的扩大,苹果生产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往日辉煌不再,经营效益下降、种植成本增加、生产利润变薄、产业增效乏力,苹果产业的出路何在?  相似文献   

2.
<正>苹果产业作为静宁的特色优势产业,经过30多年的不懈发展,在行政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双重作用下,生产规模稳步扩大,建成了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种植面积居全国县区前列。苹果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全县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全国苹果产业"西移北扩"的发展趋势,静宁苹果产业发展改革迫在眉睫,只有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科技含量,促使苹果产业由过去的"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才能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为了全面掌握静宁县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现状,本次研究对全县  相似文献   

3.
以早酥梨为主的梨产业是甘肃省静宁县农业中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产业。目前,静宁县梨种植面积已突破6666.67hm^2,年产量12万t以上。2007年11月,静宁县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静宁早酥梨被确定为绿色食品。随着绿色标准化生产措施的落实,静宁早酥梨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苹果大发展以来,无论种植面积、果品产量、还是生产效益,都有了长足进步,已成为我国北方农村重要支柱产业,对农村经济繁荣、农民脱贫致富均发挥积极作用。甘肃省静宁县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将苹果确定为农村支柱产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种植面积突破6.7万hm^2,2018年全县苹果结果面积5.2万hm^2,总产量68万t,收入36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5000元。苹果改变了静宁人的命运,成为当地人致富的金蛋蛋。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我国苹果的种植模式也发生深刻的变化,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目前静宁县域内既有大面积推广普及的乔砧大冠种植模式,也有少量矮砧密植试验示范种植模式,还有立足于静宁生产实际、群众性创造的“乔砧+短枝型品种”宽行窄株密植种植模式。这几种种植模式,也可以说是全国苹果种植模式的浓缩版。通过对静宁苹果种植模式的了解,全国的种植模式也会了然于胸。 与世间万物一样,任何事物都有优缺点,苹果种植模式也不例外。种植模式不同直接影响种植效益,因而熟悉各模式的优缺点,在生产中扬长避短,是提高苹果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现根据静宁生产实践,就苹果不同种植模式的优缺点谈点个人看法,供交流。  相似文献   

5.
正苹果产业是甘肃静宁县的富民支柱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2018年苹果收入达到36亿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转型的推进,种植规模的扩大,该县苹果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1面临的问题1.1劳动力出现断层现象据调查,目前在农村从事苹果生产的劳动力中,年龄在51~60岁的占62%,41~50岁的占26%,31~40岁的占9%,30岁以下的占3%。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到城镇从事轻松体面的工商业或报酬较高的建筑  相似文献   

6.
2012年陕西省千阳县通过招商引智、鼓励种植大户建园等方式,规模化发展矮砧苹果产业。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千阳县便建成了全国矮砧苹果生产示范县。成为我国苹果产业耀眼的新星。甘肃省静宁县果业技术人员赴当地考察后认为.千阳县相关经验值得借鉴,矮化密植栽培是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苹果为静宁农村第一大支柱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进行规模化种植以来,经过近四十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大关,甘肃静宁成为全国苹果种植面积最大、品质最优、种植效益最好的县,成为我国苹果种植的领头羊,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由于种植方式、栽培品种、所用砧木的改变及外来特种生物的侵入,导致危害苹果生产的优势病虫害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生产中只有顺应这种变化,做好相应防治,才能保持苹果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2010年,甘肃省静宁县果业成就辉煌,全县以苹果为主的果树种植面积达5.07万hm2,苹果总产量达36万t,苹果收入10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2350元,占到了农民人均收入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9.
陈鹏 《北方果树》2015,(5):47-49
静宁县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优势产区之一,也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苹果之乡”,以苹果为主导的果品产业,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发展,已初具规模效益.截至目前,全县水果栽培总面积已达6.75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8%.其中苹果6.58万hm2,占93.5%;梨3500hm2,占5.7%,桃、杏、李等其他水果533.3 hm2,占0.8%.形成了以晚熟‘红富士’为主导的特色优势苹果集中产区,成为全国苹果栽培规模“第一县”.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静宁县是甘肃省苹果产业第一大县,截至2010年底,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种植面积达5.07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1.6%.户均种植面积1.6hm^2,人均种植面积0.11hm^2,果品总产量36万t。产值10亿元,人均果品收入2350元;建成了7个果园化乡(镇),60个果品专业村,  相似文献   

11.
静宁县位于全国苹果最佳适宜区黄土高原的核心产区,是我国苹果产地收购价格最高的县区,也是甘肃省苹果栽培面积最大、产量和产值最高的第一大县,建有我国著名的优质‘富士’苹果出口基地,苹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出口创汇的高效农业和支柱产业.为了全面掌握静宁县苹果园挂果情况,准确、真实地反映全县苹果生产现状,笔者于2014年6月3-12日对全县苹果挂果园、丰产园、低产园进行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静宁县苹果园规模化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80年代、90年代后期及本世纪初期进行了3次集中栽植,目前静宁县苹果种植面积达101.2万亩。建于20世纪80、90年代的果园品种老化,树体老化衰弱,果园郁闭现象突出,已严重地影响苹果产量、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成为静宁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迫切需要改造升级。  相似文献   

13.
静宁县是甘肃苹果产业第一大县,全国苹果质量强县,甘肃苹果重要出口创汇基地之一。"静宁苹果"是被国内外市场认知、认可的驰名中外的著名苹果品牌,是静宁县的一张经济"名片"。保护"静宁苹果"品牌,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已成为静宁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文章认为,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努力保持、提升静宁苹果固有品质,是保护静宁苹果品牌的基础;健全机构,强化监管,是保护静宁苹果品牌的关键;广泛宣传,提高全民保护静宁苹果品牌的意识,是保护静宁苹果品牌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为调整静宁县苹果品种结构,探索免套袋栽培技术,从2018年开始,在静宁县中部苹果产区引进12个苹果品种进行矮砧密植免套袋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美国8号、华硕、太平洋嘎拉3个早熟品种,蜜脆、无锈金矮生2个中熟或中晚熟品种,瑞阳、烟富6号、瑞雪3个晚熟品种表现适应性强、着色好、丰产,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优质的免套袋苹果品种在静宁县及甘肃陇东苹果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静宁县秦冠苹果生产走精品化道路,在全国秦冠售价最高,2010年平均售价5.60元/kg,最高6.40元/kg,是其他产区的1倍以上。现将静宁县精品秦冠苹果高效生产技术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静宁县苹果产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静宁县的支柱产业。文章从苹果栽培技术的角度出发,对静宁苹果产业化出现的原因及目前产业化发展中面临的困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静宁县是农业部划定的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之一。2010年全县果园种植面积达5.1万hm2,占耕地面积的51.6%,总产量36万t,产值达14.7亿元,果品纯收入10.3亿元,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23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4%。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静宁县是“平凉金果”核心产区,是甘肃省苹果产业第一大县。在做大做强做优苹果产业的同时。静宁县积极参与“平凉金果”品牌创建活动,依托大品牌聚焦市场注意力,通过强化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创新营销机制、准确定位市场等措施,着力提高品牌内涵,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品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使静宁苹果多年来一直保持畅销俏销势头。  相似文献   

19.
正苹果产业是静宁县举全县之力培育的富民产业,目前种植面积突破百万亩,由于在苹果产业发展中对品种高度重视,务作精细,环境适宜,静宁所产苹果在国内售价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8年产地收购最高价达14.40元/千克,创历史新高(图1),2018年全县苹果总产量78万吨,产值36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5 50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种植苹果很好地促进了农业种植效益的提升,农村经济繁荣,农民致富。但近年来,随着全国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步伐的加  相似文献   

20.
王田利 《果农之友》2013,(4):29-30,41
苹果简化省工栽培是世界苹果产业发展的潮流之一,在欧美,凭借成熟的省工管理模式,一个果农可经营成千上万亩的果园,在我国随着苹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张,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苹果简化省工栽培成为生产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