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腐真菌是一类木质纤维素的自然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角色。利用真菌子实体、菌落、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形态,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TS)和26S r DNA D1/D2区域序列,对环境中采集到的木腐真菌进行鉴定,并对分离鉴定到的真菌进行木质素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分析,以及木材侵染腐朽能力研究。通过鉴定,共分离得到5种木腐真菌,分别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毛栓孔菌Trametes hirsuta,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和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酶活分析表明:5种真菌均表现出较高的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性,但纤维素酶活性则普遍较低或不存在。利用质量损失法分析5种真菌对6种不同木材样品的生物降解能力,12周腐朽实验结果表明:毛栓孔菌的木材腐朽能力较强,造成对橡木Quercus mongolica最高的69.16%的质量损失率,而尖孢镰刀菌、层生镰刀菌和裂褶菌等的木材腐朽能力较弱,造成木材质量损失率普遍低于3.00%,血红密孔菌对不同木材的腐朽能力差异较大,可造成41.37%的橡木质量损失率,而对柚木Tectona grandis仅有2.20%。通过分析酶活性和木材腐朽结果可以得出,真菌木质纤维素酶活力和其木材腐朽能力不存在相关性,即较高的酶活力并不代表其具有较强的木材腐朽能力。  相似文献   

2.
生物腐朽对湿地松木材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生物腐朽可以引起木材结构的严重破坏,采用不同菌种和不同生物腐朽时间对湿地松木材的最大工作荷载(WML)、抗弯弹性模量(MOE)和抗弯强度(MOR)等力学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腐菌、褐腐菌2个菌种和腐朽时间都对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显著(α=0.05),其中白腐菌处理对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很小,而褐腐菌处理木材对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很大。腐朽木材失重率与各项力学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木材失重率与WML、MOE和MOR之间都呈显著负相关。褐腐试验的相关性均在α=0.01水平时显著(双尾检验),皮尔森相关系数达到-0.937以上;而白腐试验的相关性均在α=0.05水平时显著(双尾检验),皮尔森相关系数达到-0.788以上。  相似文献   

3.
韩树英  池玉杰  薛煜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4953-4955,4959
[目的]获得一株可降解纤维素的褐腐真菌,并且分析其产酶特性.[方法]从腐朽木材上分离出一株褐腐真菌,分析该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并且通过液体发酵培养,测定该菌株的2种纤维素酶活力.[结果]该菌株为栗黑拟层孔菌.发酵试验表明,在初始pH 6.0、CMC-Na 0.5 g/L、KH2PO40.5 g/L、CaCl2 0.5 g/L、VB1 0.5 g/L、MgCl22 mmol/L、酵母粉5.0 g/L、酒石酸铵0.5 g/L的条件下,培养5d时纤维素酶活力最高,内切葡聚糖苷酶(CMCCase)为21.71 U/ml,β-葡聚糖苷酶为10.69 U/nml.[结论]该试验为进一步研究褐腐真菌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机制提供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热处理含铜马尾松防霉变木材,并探讨其防霉变机理,为防止热处理马尾松木材霉变及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扩展其应用领域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案,用含铜浸渍液(含铜量分别为4.38%,5.35%,6.35%,7.70%,8.70%)加压预处理马尾松木材,运用液相还原反应原理,结合常规木材热处理技术,在木材内原位生成纳米单质铜,制得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材。以蓝变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 V. Tiegh)、桔青霉菌(Penicillam citrinum Thom)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为靶标菌,测定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材的霉变防治效力,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征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材的防霉变机制。【结果】热处理含铜马尾松防霉变木材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含铜量6.35%浸渍液处理马尾松材,高温220℃热处理3 h。热处理含铜马尾松防霉变木材对蓝变菌、黑曲霉菌和桔青霉菌的霉变防治效力较强,其中对蓝变菌和黑曲霉菌的霉变防治效力高达100%,对桔青霉菌的霉变防治效力达75%,但对绿色木霉无霉变防治效力。XPS和XRD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含铜马尾松防霉变木材内生成了纳米铜。【结论】获得了霉变防治效力较强的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木材,其霉变防治机理是木材中生成了纳米铜。  相似文献   

5.
1 培养菌材时要细心检查菌枝和菌棒 杂菌喜腐生生活,应选用未腐朽、无霉菌的新鲜木材培养菌棒,并尽可能缩短培养时间。如果发现菌棒上有杂菌,轻者刮掉,晒1-2日:重者废弃。2 检查所用麻种 如发现感染霉菌,轻者刮去、日晒,或用75%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褐腐初期,腐朽菌定植对木材颜色、微观形貌以及化学成分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木材褐腐初期降解机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南方松边材进行不同时长的密黏褶菌腐朽处理,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腐朽材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探究褐腐菌进入木材内部的通道。同时,利用色差仪、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表征木材在不同腐朽阶段的质量损失...  相似文献   

7.
用菌丝长度测量法和菌丝体干质量称重法比较了彩绒革盖菌、白囊耙齿菌、桦剥管菌、木蹄层孔菌和黄伞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以及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物量变化,同时用比色法检测了5种木材腐朽菌中与木质素降解相关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活性,并利用它们对300株天然成熟白桦样木进行了腐朽木材试验,采用质量损失法测定各木腐菌对白桦木材样本的生物降解能力。结果表明:木材腐朽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与它在液体培养基中产生的生物量、木质素降解酶活性及其降解木材能力不完全相关;彩绒革盖菌和白囊耙齿菌的生长速度最快,桦剥管菌和木蹄层孔菌中等,黄伞最慢;桦剥管菌的生物量最高,彩绒革盖菌、白囊耙齿菌和木蹄层孔菌生物量中等,黄伞的生物量最低。桦剥管菌不表达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活性,其它4种真菌都表达这3种酶活性。木屑诱导下的3种酶活性普遍高于对照样,白囊耙齿菌的漆酶、木蹄层孔菌和黄伞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只在木屑诱导下表达,而且生长时间越长,酶活越高。彩绒革盖菌对白桦木材的生物降解能力最强,其次是木蹄层孔菌和桦剥管菌,白囊耙齿菌和黄伞的生物降解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5个杨树无性系木材的抗腐朽菌能力,并以腐朽后各阶段木材材色的变化为依据,定量预判木材腐朽程度,为无损检测技术在木材保护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欧美杨107杨(以下简称107)、中汉22杨(以下简称H22)、皖林1号杨(以下简称Z3)、B3和Z9 5个无性系杨树木材为研究对象,就其接种白腐菌后的质量损失率、不同时段木材基本密度及材色的变化为评判指标,比较各无性系杨树木材抗腐朽菌的能力,并通过材色变化来预判木材腐朽程度。【结果】在白腐菌侵染60d后,各无性系杨树木材的质量损失率均大于45%,腐朽等级均属于第Ⅳ级,是不耐腐树种,并且杨树木材极易受心腐。腐朽后杨树木材的基本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腐朽40d时,107杨、H22、Z3、B3和Z9分别较正常材下降4.81%,9.88%,2.24%,14.21%和1.60%。腐朽后,材色变化曲线与木材腐朽过程相对应,可以用来定性判断木材腐朽程度;杨树心材由正常到腐朽,材色变化的临界值是:明度63~66,色调5~15,色饱和度17~29;杨树边材相应的临界值是:明度62~69,色调6~14,色饱和度17~30。【结论】受白腐菌侵染120d后,5个杨树无性系的质量损失率依次为H22B3Z9107Z3,说明H22在这5个无性系中最不耐腐,Z3相对而言耐腐性较强。木材腐朽后,可以参考明度、色调和色饱和度3个材色指标预测杨树无性系的腐朽程度。  相似文献   

9.
几种植物致病镰刀菌毒素滤液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85—1986年采集了西瓜枯萎病菌(F. Oxysporum f. sp. niveum)等8种致病镰刀菌,经分离、接种、再分离、纯化,获得纯培养,经鉴别培养基鉴别后,又对几种尖孢菌进行交互接种试验,证明其为不同专化型。分别做液体振荡培养,用毒素滤液漫苗法,观察幼苗的病状表现,从而确定毒素的有无。结果证明,西瓜枯萎病菌等六种致病镰刀菌均能产生毒素。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水蒸汽为保护气体,温度170~210℃、时间2~6 h 为热处理条件下越南安息香木材的耐软腐性能、pH值变化,以及腐朽后木材细胞壁破坏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和热处理时间延长,越南安息香木材耐软腐性能提高;软腐试验后,失重率从未处理的33.52%减少至处理210℃,6 h时的1.60%。软腐菌的侵蚀导致木材的pH值增加,即酸性减弱;同时,pH值变化率随着木材受腐朽程度(失重率)增加而提高,未处理材的pH值提高了22.46%。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和热处理时间延长,木材软腐前后pH值的差异减小,pH值变化率从处理170℃,2 h时的22.43% 减少至处理210℃,6 h时的0.10%。与失重率变化趋势相似。软腐菌的侵蚀使越南安息香木材构造发生变异,受细胞腔中的软腐菌菌丝侵蚀细胞壁,在细胞壁上有很多V形穿孔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