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因此,农民这个主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没有高素质的新农民,就不可能建设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国上下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将直接影响着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而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农民权益是新农村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政治性的历史任务,是其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只有掌握现状,尊重农民、培养农民、依靠农民、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搞好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广大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更是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明确农民的主体作用,清楚地意识到新农村建设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同时要让广大农民明白,自已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农民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关键是农民教育,农民教育决定中国未来。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的艰巨任务,有赖于农民教育程度的点滴进步、农民素质的切实提高。目前农民教育普及不到位,农业人才输送不足。而农民教育的突破,关键环节是教育内容的构建和教育体系的建设。重视农民教育,加大农民教育投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教育结构体系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型农民,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本文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的关系,阐释了新型农民的需求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加快新型农民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6.
论农民素质偏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建设新农村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农民。但是,从农民素质现状来看,当代中国农民综合素质明显偏低。农民素质偏低既影响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也制约着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因而,建设新农村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7.
建设新农村要把农民作为主体,这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建设新农村中去,最基本的内涵就是要以农民为主体,即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依靠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农民为主体,这也是由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法律素质、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经营能力,培养知识化的新型农民,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0.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完成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使命。这是因为农民成为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路,也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同时农民成为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就必须做到:第一、在政治上尊重和维护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民的自我管理;第二、在经济上必须保障和增进农民的合法权益;第三、鼓励和激发农民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引导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主体;第四、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社会主义的“新农民”。  相似文献   

11.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而我国目前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因此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建设新农村与培育新农民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过程。新农村建设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为了农村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就是新型农民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何展 《甘肃农业》2006,(9):16-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农村、农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的问题,人的问题。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农民素质,只有农民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关键;建设新农村,农民是关键。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就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1培训新型农民的必要性1.1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不断深化对广大农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认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对搞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门头沟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农民群众发展的自主性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陈文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21-16322,16325
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内涵、农民和政府的双重主体特征,指出社会主体应该是持有公共权力的国家,自然主体或实践主体则是在农村生产生活即支撑农村社会存在的农民。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双主体地位,其中政府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权力领域行使公权的主体,农民是新农村非公共权利领域行使私权的主体。概括和梳理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和政府双重主体的作用,剖析了政府和农民双重主体作用的关系:政府主导农村发展,在农村公共权力领域、社会大环境建设中,政府起主导和主体作用,农民是主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村非公共权力领域的建设中,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政府起引导和服务作用,政府和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协调一致,共同发挥作用,是建设好新农村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针对政府在履行新农村建设职责过程中存在着行政观念落后和农民在执行和推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和发挥组织优势三大对策。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层面的系统性工程。培育新型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而且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必要途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农民的教育问题,解决当前农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在建设新农村的各个关键环节中,人是最为根本的,农民是最为根本的。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我们必须要紧紧抓住这一点,引导好、培育好农民,全面提升农民自身素质,使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依靠力量。  相似文献   

19.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两项重大任务,两者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通过促进农民增收,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资金来源和牢固的经济基础;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又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的,通过新农村建设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良好的物质与社会条件.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农民是新时代建设农村的主力军,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农民的培养又属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培养新型农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我国农民目前存在文化素养偏低、新农村建设阻碍因素较多等问题,需要从创新新型农民培养模式出发,从引入包括自学技能考试、技能培训和知识教育的多样化培养方式,以及优化提升新型农民培养方式等方面入手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