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薹肥施用期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薹期施肥试验结果表明 ,在油菜薹高 6cm(抽薹初期 )施用薹肥效果最好 ,显著优于抽薹前或抽薹盛期。施用薹肥增产的原因是增加了单株角果数 ,并有提高每角粒数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薹肥是油菜群体质量栽培中的关键性肥料.为探索油菜薹肥的适宜施用时期,我们于2000年度进行了薹肥不同施用期试验.  相似文献   

3.
油菜抽薹至开花是其一生中的吸肥高峰期.此期虽然只有40多天,但吸收氮、磷、钾肥的数量在总吸肥量中分别占50%、41%和40%。因此,开春以后(2月上、中旬),油菜薹高10~17厘米时.合理施1次薹肥,能促进壮薹、稳长。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免耕板田施用薹肥量与薹前基肥量的多少对油菜生长有明显影响,薹前施肥过多和薹肥过量易导致倒伏减产。薹前施肥量过少和薹肥偏少则会造成油菜早衰而减产。为此油菜施肥应注意稳施基肥和适施薹肥。油菜薹期增施磷钾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油菜抽薹至开花是其一生中的吸肥高峰期,此期虽然只有40多天,但吸收氮、磷、钾肥量分别占总吸肥量的50%、41%和40%。因此, 开春以后(2月上中旬),合理施1次薹肥,能促进壮薹、稳长。油菜薹肥的合理施用除应根据土壤肥力、前期施肥水平而定外, 更重要的是要因油菜薹期的长势、长相而异。对于叶片宽厚、叶色浓绿、薹顶低于叶尖、封行早、生长旺盛的特类苗,不施薹肥;对于长势  相似文献   

6.
机直播油菜薹肥不同施用时间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机直播油菜薹肥施用技术,在油菜抽薹阶段进行了不同时间施用薹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当地机直播油菜薹肥,适期早施优于迟施,且以见薹至薹高5cm时施用为宜,尤以见薹时施用薹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8.
施用氮、硫肥对油菜和水稻产量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育于凝灰岩和冲积物的水稻土施用氮,硫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油菜施硫在高氮下使籽粒产量增加了12.7%,水稻施硫在低氮下使稻谷产量增加6.9%,(2)在高氮条件下施用不同硫源对水稻无明显增产作用,对油菜的增产作用硫磺和S95大于石膏;(3)施用硫肥增加了油菜和水稻的N和S吸收量,并提高了它们的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烯效唑与多效唑在油菜薹期喷施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11.
低芥酸油菜氮素化肥施用方法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低芥酸油菜是世界各国油菜育种工作者推崇的油菜品种新类型,因其加工成的食用油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油质好,易为人体吸收,营养价值高。新疆目前已培育出低芥酸油菜新品种。为了迅速推广这种油菜,我们于1988年在本站进行了本试验。 供试的低芥酸油菜品种为新油5号。试验所用氮肥为新疆石油化工总厂生产的尿素,含氮46.8%。试验地土壤为壤土,前茬冬小麦收割后,于7月10日复播绿豆绿肥,10月10日耕翻入土,11月15日灌水一次,翌  相似文献   

12.
硫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为了探讨硫肥在油菜上的应用价值,作者于1991年和1992年进行了本试验。 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在句容县农技推广中心试验田内土壤类型为小粉土,土壤肥力中等,含有机质1.42%,速效磷35.7ppm,速效钾65ppm,pH6.3。供试油菜品种为汇优50,10月30日移栽,每亩6000株,5月30日成熟收割。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我市地处苏北黄海之滨,常年油菜种植面积100多万亩.90年代初期,由于薹肥施用面积少且施用技术不当,我市油菜生产水平较低,亩产量一直徘徊在120 kg左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94年以来,我们对薹肥的施用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1999年薹肥使用面积达95万亩,占油菜种植面积的90%,亩产亦达到170 kg,跨入了全省油菜高产市行列.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施用硫肥对氮肥肥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油菜的阶段营养特性和N,P,K复肥配比的效应。结果表明,油菜在P素营养的基础上,生长前期以K素营养占主导,其次为N素,而后期(开花后)则以N素占优势,K素次之。高N配量,前期N素释放较多,有利于植株营养体生长,但后期供N不足。增大P,K配量,可调节复肥养分的释放和稳定N,P,K的供应量比,有利于平衡作物前后期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在灰棕紫泥上,油菜以N:P:K=2:1:1的配比最佳,分别比3:1:1和1:1:1增产13.07%和6.80%,提高粗脂肪含量9.94%和6.10%。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