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基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海南西部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海南西部为例,利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儋州、白沙、昌江、东方等4市(县)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4市(县)模糊合成均值仅为0.5573分,表明琼西地区4市(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差,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其中自沙和儋州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较好,处于生态准安全区,而昌江和东方处于生态危险区。该区域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水平,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确保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1—2010年扬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的相关数据,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对分析法对研究期内扬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估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扬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呈趋好态势,其中,2001—2007年扬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持续上升,从Ⅲ级水平迅速转变为Ⅱ级水平,2008年出现波动性下降,又回到Ⅲ级,2009年后土地生态安全状况逐渐开始好转,变为Ⅱ级;运用模糊集对分析法进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客观合理,方法简单、易操作,又对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6.
7.
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针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基于PSR框架及突变理论,构建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突变级数模型,并运用突变级数法对2009—2013年乌鲁木齐市土地生态安全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9—2013年乌鲁木齐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安全等级经历了临界安全(2009年)→较安全(2010—2012年)→临界安全(2013年)的发展历程;从各准则层来看,压力系统安全水平逐年降低,安全等级经历了安全→较安全→不安全直线下降的发展历程;状态系统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安全等级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的发展过程;响应系统安全水平逐渐上升,安全等级经历了较不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很安全直线上升的发展历程;影响乌鲁木齐市土地生态安全的指标因素主要是人均水资源量、单位耕地化肥负荷率、单位耕地农药负荷率、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 相似文献
8.
9.
小城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以山东省汶南镇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镇土地生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对土地生态安全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小城镇特征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安全、城镇环境安全、辖区农村环境安全和城乡资源利用4个系统层指标和农民人均收入等23项变量指标;提出了不安全指数数学模型的评价方法;并以泰安市汶南镇为例,进行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汶南镇土地生态处于较安全状态,但也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从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受胁迫性3个方面建立了环太湖地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共选择25个参评指标,并以环太湖地区的吴中区为例,评价其1984和2002年陆地景观生态安全程度。结果表明,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数从1984年的63.29%下降到2002年60.44%,但由于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对景观安全程度贡献较大,景观生态安全水平基本处于良好状态。2002与1984年相比,景观结构稳定性安全度下降16.95%,景观受胁迫性安全程度降低19.20%,成为景观生态系统不安全隐患,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改善,以提高环太湖景观生态系统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区域发展的载体,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成为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如何科学评价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及其变化,成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关键内容.针对三峡库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的综合指标评价法,对库区2003~2006年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库区土地生态安全总体情况基本稳定,但总体上处于不安全阶段,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遥感技术以其能够实现大尺度的快速、实时监测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态环境领域,成为评价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有效手段。为探究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完善的优化设计方案,本文以弋阳县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开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并基于多期数据判断生态质量稳定性,选取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重力模型构成“点-线-面”要素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弋阳县2010、2015和2019年RSEI均值分别为0.820 3、0.846 6和0.734 9,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生态质量处于良好稳定状态。识别出17个生态源地、35条一般廊道、13条关键廊道和46个生态节点,共同构成弋阳县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后的生态安全格局新增3个生态源地,总面积为21.40 km~2;新增10条生态廊道,总长度为137.48 km;新增24个踏脚石斑块以及10处生态节点;依托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等核心要素,形成“一带两区多轴”生态安全战略布局框架。研究结果可为生态功能区的划定、完善提供科学支撑,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过程中生态源地的识别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福建森林生态系统安全和生态响应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生态安全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概念.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它维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为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及生态服务.本文介绍了森林生态安全的内涵,阐述了福建森林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意义及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分析了福建森林生态系统的不安全性,并提出了对其维护和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16.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探寻城市生态安全的演变特征,分析了2000-2008年丽水市快速发展时期生态足迹的构成及其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丽水市人均生态足迹呈现持续升高的态势,从0.884 hm2增至1.511 hm2,年均增幅为6.96%;人均生态承载力较为稳定,年变化率低于0.69%;2008年生态足迹多样性为0.974,生态经济发展能力为1.465 hm2,分别是2000年的1.50倍和2.56倍.说明城市化发展影响了丽水的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提升的居民消费水平已经成为生态压力的主体.适度控制资源开采规模,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目前该类城市缓解区域生态压力的主要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基于3S的塔里木河干流生态水平动态监测及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3S、数据仓库等技术,动态监测并分析塔里木河干流1999~2004年生态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定量估算相应生态水平下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为流域生态修复及生态用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从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获取的多维多时相遥感数据源,通过数据预处理、分类体系划分、解译、专题提取、建库及定性定量分析等步骤,得到研究区生态水平动态变化数据;应用潜水蒸发原理,计算相应生态水平下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结果】随流域治理及应急输水工程的展开,塔里木河干流天然植被分布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各优势性植被类型多度有所增加,盖度响应明显,其中以中、下游草地植被类型最明显;相应生态水平下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逐年增加,这主要由中、下游草地面积和盖度增加所致。【结论】进一步验证了流域水文过程与生态响应之间的密切耦合关系,且随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生态水平的提高,生态需水量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在目前流域竞争用水前提下,科学制定合理的生态水平目标,对于确保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用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生态公益林空间格局分布与配置对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及生态效益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以闽江流域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在对流域1986—2003年格局变化分析的基础上,以形成一个协调、稳定、效益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为目标,提出了流域生态公益林空间格局优化配置技术,模拟实现了配置结果,并利用生态学原理分析模拟结果。研究表明,经模拟配置后的闽江流域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利于流域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在3S技术的支持下,应用ArcGIS 9.3软件对延吉市1986、1996年的TM影像,2009年的ALOS影像3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结合研究区自然生态环境特征,首次分析了23年间延吉市湿地的景观动态变化。并以此为基础,根据PSR概念模型,基于景观格局指数构建了延吉市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生态安全评价,综合评价结果为5.770左右,处于预警状态,急需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肃南县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大的资源主体,占祁连山北麓总面积的75%,县域面积的58.4%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肃南县坚持以“生态立县”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抓好空间优化和资源保护,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重点公益林管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以重点生态项目实施为抓手,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全力推进,荒漠化扩展趋势得到遏制,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不断提升,绿洲生态防护效益日益增强,城乡景观绿化稳步推进,区域性生态环境和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屏障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为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新一轮“黄河战略”中,承担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的祁连山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担当,本文根据“黄河战略”对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的具体要求,结合肃南县生态环境保护实际情况,分析了全县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剖析了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