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抑制素的特性、免疫原性及来源途径,并论述了其对提高家畜繁殖力的作用,同时提出了抑制素基因疫苗构建的方法及基因疫苗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抑制素的特性、免疫原性及来源途径,并论述了其对提高家畜繁殖力的作用,同时提出了抑制素基因疫苗构建的方法及基因疫苗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为构建抑制素基因与羊GM-CSF基因融合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EcoRI、XhoI酶切抑制素真核表达质粒pCISI、pEGISI及羊GM-CSF表达质粒pGM-CSF/SS,然后将GM-CSF基因分别插入pCISI、pEGISI,转化DH5α,挑选阳性克隆,抽提质粒DNA,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表明,构建的抑制素融合表达质粒pCGMISI和pEGMISI正确,为研究GM-CSF基因对抑制素基因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抑制素基因疫苗的发展历程、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在提高单胎动物繁殖力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为促进抑制素基因疫苗的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串联抑制素基因免疫对绵羊孪生的影响,以猪抑制素α(1~32)基因及绵羊补体C3d基因作为选择摹因,利用RT-PCR技术构建串联抑制素重组质粒,并对60只绵羊进行免疫试验.结果表明:串联抑制素重组质粒pcDNA-DPPISS-DINH和pcDNA-DPPISS-DINH-sC3d3构建正确,并在BHK-21细胞中获得了分泌型表达.重组质粒pcDNA-DPPISS-DINH和pcDNA-DPPISS-DINH-sC3d3免疫绵羊后,双羔率分别为12.5%和25.0%,均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串联抑制素重组质粒的成功构建,为抑制素基因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构建卵泡抑制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疫苗pEGISI,将pcISI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S基因及插入S基因中的抑制素(INH)基因片段酶切回收;PCR扩增pcISI中INH基因片段,调整阅读框,一起融合到pEGFP-N1中EGFP基因的5'端,构建ISI-EGFP融合表达质粒pEGISI。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重组质粒pEGISI构建成功。将pEGISI转染293T细胞,16h后检测到绿色荧光,48h检测到强烈荧光,说明融合基因在293T细胞获得高表达;ELISA检测证实,表达产物ISI-EGFP融合蛋白具有INH的抗原抗体反应原性。质粒pEGISI的成功构建及表达为抑制素基因免疫的机理及安全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卵泡抑制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疫苗pEGISI,将pcISI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S基因及插入S基因中的抑制素(INH)基因片段酶切回收;PCR扩增pcISI中INH基因片段,调整阅读框,一起融合到pEGFP-N1中EGFP基因的5’端,构建ISI-EGFP融合表达质粒pEGISI。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重组质粒pEGISI构建成功。将pEGISI转染293T细胞,16h后检测到绿色荧光,48h检测到强烈荧光,说明融合基因在293T细胞获得高表达;ELISA检测证实,表达产物ISI—EGFP融合蛋白具有INH的抗原抗体反应原性。质粒pEGISI的成功构建及表达为抑制素基因免疫的机理及安全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抑制素是一种由性腺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对垂体促卵泡素起负反馈调节作用。抑制素DNA疫苗可以产生抑制素抗体,促进垂体促卵泡素的分泌和卵泡发育,诱发排双卵。近年来,抑制素DNA疫苗作为多胎疫苗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文章介绍了抑制素DNA疫苗的构建、免疫原理、免疫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综述了天然提纯,化学合成及重组等不同种类抑制素抗原免疫对牛、羊繁殖力的影响.近年来抑制素疫苗作为多胎疫苗的角色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其免疫原性同抗原本身一些因素如纯度、免疫原性、异原性、免疫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构建DINH和mC3d基因融合的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试验将含有INHα(1~32)基因的pMD19-INH构建含有双拷贝INHα(1~3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DPPISS-DINH,然后将鼠源C3d基因引入DINH基因3′端构建 了一种基于DINH-C3d3的抑制素基因疫苗pcDNA-DPPIS-DINH-C3d3.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pcDNA-DPPIS-DINH、pcDNA-DPPIS-DINH-sC3d3构建正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采集整理了1995—2015年间国内动物抑制素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动物抑制素研究的整体趋势、主要机构和作者及高被引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对抑制素的研究热点进行透析。结果显示,近20年来我国关于动物抑制素研究的发文量、被引频次总体呈现二项式分布的趋势;2007—2009年共发表文章45篇,其中一级刊物17篇,均达到最高水平,分别占总发文量和一级刊物发文量的24%、30%以上,但总被引频次的最高峰出现在2001—2003年;国内主要的研究机构是南京农业大学,高产机构较少;主要作者中杨利国和茆达干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都处于最高水平。国内动物抑制素主要开展了抑制素对卵泡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抑制素基因的研究和抑制素疫苗与抗体的制备方法3方面的工作,其中,以抑制素对卵泡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为主。  相似文献   

12.
卵泡抑制素主动和被动免疫及基因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抑制素是由动物卵巢颗粒细胞或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 ,对垂体FSH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用抑制素或其片断主动或被动免疫可以提高家畜的排卵率和产仔数 ;用抑制素基因免疫可望得到类似效果。本文通过分析抑制素的理化特性、生物学作用及作用机制、主动和被动免疫对家畜繁殖力的影响 ,阐述了抑制素基因免疫的原理与方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抑制素基因免疫对小鼠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用编码抑制素α(1-32)的基因与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进行重组,构建抑制素基因疫苗NH。将30只2周龄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试验Ⅰ,Ⅱ组分别经脂质体介导肌肉注射iINH15μg()0μL,25μg(100μL),对照组注射免疫空载体pcDNA3.115μg(100μL)。首次免疫后间隔3周加强免疫1次。小经pINH基因免疫后,用ELISA可从血浆中检测到抑制素抗体,表明pINH可在活体肌细胞内表达,表达产物具有制素抗原性,能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抑制素抗体。抑制素抗体P/N>2视为阳性,阳性率为30%(6/20)。抑制素抗体阳性小鼠与阴性小鼠的产仔数,初生重和窝重等没有显著差异(P>0.05)。抗体阳性组首次免疫后,雌鼠血浆FSH浓度略有升高,经过加强免疫后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以看出,抑制素基因免疫可以诱导产生抗抑制素抗体,并促进促卵泡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4.
抑制素pCIS基因免疫对黄牛卵泡发育和生殖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用O(C)、0.75(T1)、1.50(T2)、2.25(T3)和3.0(T4)nag·头'-1的抑制素pCIS基因疫苗免疫58头黄牛,以探讨抑制素pCIS基因免疫对卵泡发育和生殖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抑制素pCIS基因免疫组的大卵泡(d≥10 mm)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卵泡(7 mm≤d<10 mm)数和小卵泡(4 mm≤d<7 mm)数与对照组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T1组左右两侧成熟卵泡大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3组两侧成熟卵泡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抑制素pCIS基因免疫黄牛的促卵泡素(FSH)平均含量高于对照组,且在加强免疫阶段差异显著(P<0.05);加强免疫后雌二醇(E2)和孕酮(P4)含量均显著增加,且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这些结果表明,抑制素pCIS基因免疫可促进FSH分泌,进而影响黄牛卵泡发育和成熟.  相似文献   

15.
卵泡抑制素主动和被动免疫及其基因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抑制素是由动物卵巢颗粒细胞或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对垂体FSH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用抑制素或其片断主动或被动免疫可以提高家畜的排卵率和产仔籽;用抑制素基因免疫可望得到类似效果。本文通过分析抑制系的理化特性。生物学作用及作用机制,主动和被动免疫对家畜繁殖力的影响,阐述了抑制素基因免疫的原理与方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肌肉生长抑制素是一种分泌型的多肽。小鼠中该基因的缺失可导致骨骼肌的明显增大,而且在双肌牛中该基因的缺失产生了突变,这表明肌肉生长抑制素可能是骨骼肌生长的负调控因子。本文综述了肌肉生长抑制素的基因结构及其分子作用机制,并就它对动物体成分的影响、应用及尚存在的问题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抑制素基因免疫大鼠的免疫应答与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抑制素基因免疫对大鼠免疫应答和发情的影响及免疫后抑制素的组织分布,将60只大鼠分为5组,每只分别肌肉注射10(T1)、50(T2)、100μg pCIS(T3),50μg pcDNA3.1(V)和生理盐水(S)。ELISA检测抑制素抗体水平,阴道涂片法检测大鼠的发情状况,免疫组化分析抑制素的组织分布。结果显示,不同剂量抑制素基因2次免疫10 d后抗体P/N值均显著升高(P〈0.05),3次免疫10 d后T2和T3组抗体P/N值进一步显著升高(P〈0.05),T3组抗体水平有高于T1和T2组的趋势(P〉0.05);抑制素基因免疫对大鼠的发情无显著影响;3次免疫2周后心脏、肝脏、接种肌肉部位均未检出抑制素;卵巢、肾脏和垂体部位均检出抑制素;而脾脏部位,抑制素质粒免疫组检出抑制素,对照组则未检出抑制素。这些结果表明,免疫剂量和次数的增加没有导致大鼠产生明显的抑制素免疫耐受,抑制素基因免疫大鼠是相对安全的,抑制素的组织分布结果亦为抑制素基因免疫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抑制素(Inhibin)是一种由性腺器官分泌的糖蛋白激素,能抑制垂体促卵泡素(FSH)的分泌及卵泡发育。本文主要阐述抑制素基因免疫对动物繁殖力的影响及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水牛抑制素α亚基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方法从水牛卵巢总RNA中扩增抑制素α亚基基因,并克隆入pMD18-T载体,进行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水牛抑制素α亚基基因编码序列长为1 083 bp,编码360个氨基酸,与牛、人、猪抑制素α亚基基因CDS成熟蛋白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6%、80%、87%,表明抑制素α亚基是一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将水牛抑制素α亚基基因CDS克隆到pET-30a表达载体中,转化宿主菌BL21(DE3)进行原核表达.在1 mmol/L IPTG 中,37 ℃诱导表达4 h后抑制素α亚基基因重组蛋白可成功获得表达.将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质量约为40 ku.  相似文献   

20.
抑制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制素是一种主要由性腺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对FSH起负反馈调节物作用。由于其具免疫原性,外源抑制素通过免疫调节可降低体内抑制素的生物活性,导致FSH浓度升高,使排卵率和产仔数增加,近年来其作为多胎疫苗的角色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介绍了抑制素的生物学特性,还回顾了抑制素的几种主要测定方法,着重综述了抑制素对雌、雄动物生殖机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