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育银鲫适宜投喂时间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约化养殖鱼类的投喂管理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投喂频率(feeding frequency)、投喂水平(feeding level)以及投喂时间(feeding time)。确立鱼类最佳投喂频率(optimum feeding frequency)及最适投喂水平(optimum feeding level)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在近二十年来发展迅速,鲑鳟鱼类及某些非鲑鳟鱼类的动态投喂表业已建立,然而针对适宜投喂时间(optimum feeding time)的研究却止步  相似文献   

2.
《广东饲料》2021,30(5)
在我国的各个行业中,鱼类养殖业作为其中的一个特殊行业,在鱼类的养殖过程中,其饲料的投喂技术是其中的重点,如果饲料的投喂技术不高,会影响饲料的转化率,进而影响鱼类的养殖质量,因此,本文从淡水鱼饲料配置的概述以及淡水鱼配合饲料投喂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针对淡水鱼饲料配置,对淡水鱼的投喂技术进行研究,为以后的淡水鱼投喂提供相应的安靠价值,这样可以提高投喂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没能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不讲究投喂的方法,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现将科学投喂体会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养鱼饲料的投喂方法 鱼类颗粒饲料的直径通常为2.5~8.0毫米,长5.0~10.0毫米,可直接投撒于渔池饲喂。饲料受潮不要直接投喂,要先将其晾干或晒干,然后再投喂。如饲料变质则不宜再饲喂,以防鱼类食后中毒。  相似文献   

5.
鱼用配合饲料投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水平的提高,鱼用配合饲料被普遍接受,单位养殖面积投喂饲料量逐年增加,目前许多池塘中饲料成本已占整个养殖成本的70%-80%,提高鱼用饲料的投喂技术,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浪费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投喂特点 池塘饲料投喂量3-8月份是个渐升的过程,9月上旬达最高点,然后是个下降的过程,终止于11月下旬。9月份气候适宜鱼类生长,也正是摄食旺季。饲料投饲量占全年总量的22%,份额在一年中为最高月份。10月份饲料投饲量占全年总量的18%,略低于8月份(19%)。11月份饲料投饲量占全年总量的5%,投喂终止于11月下旬。根据鱼类生长特点,通常将每月的饲料量以上、中、下旬3个时段划分。  相似文献   

7.
利用鱼类补偿生长原理,在广西大化县岩滩库区开展不同投喂模式对网箱养殖罗非鱼生长的影响研究,以期减少库区罗非鱼网箱养殖由于投喂过量造成的水质污染。投喂方式分别为T0(每天投喂)、T1(饥饿1 d+投喂3 d)、T2(饥饿1 d+投喂5 d)、T3(饥饿1 d+投喂7 d),每天投喂3次,分别在08:00、13:00和18:00,记录每天投喂量。收获时每个网箱随机选择30尾罗非鱼,测量体长、体重、内脏重,根据每个网箱的平均体重和总产量估算收获总尾数。试验结果表明,饥饿1 d+投喂5 d的投喂模式较为适宜,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饲料投喂是鱼类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没有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导致营养不良、病害多、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其实,鱼类同其他动物一样,长时间投喂不足会导致鱼体的抵抗力下降,生长缓慢乃至停滞,且会诱发各种鱼病,甚至出现死亡.只有正确把握饲养鱼类的投饲数量,才能保证养鱼增产增收增效.具体应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科学投喂鱼类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养鱼业已走向微利时期,低迷的市场价格使养鱼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许多养殖户都把目光重点放在选择饲料上,他们认为只要饲料选得好,当年的效益不会差。殊不知科学和合理地投喂配合饲料也是水产养殖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只有合理投饲,才能保证鱼类正常生长,减少饲料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如何科学、有效地投喂饲料,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动物摄食节律与投喂模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投喂模式是集约化养殖管理的核心之一,是由投饲量(或投饲率)、投饲频率、投饲方式等环节构成的有机整体,使其最优化是获取最佳生长速度、减少饲料浪费、降低养殖自污染的有效途径。动物内在摄食节律则是建立科学投喂模式的生物学基础。投饲量和投饲频率与养殖动物的生长和饲料利用密切相关。文章针对国内外关于水产养殖动物摄食节律、投饲量、投饲频率和投饲方式等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期望能对投喂模式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一)判断鱼类饥饱 一看吃食时间的长短.投喂后在3小时内吃完为正常,2小时左右吃完表明投喂量不足,还有一部分鱼没有吃饱,应在下次投喂时适当增加;如延长到4小时还未吃完,而鱼群已离开食场,表明饱食有余,下次投喂可适量减少.  相似文献   

12.
夏季高温期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是,此期间气温偏高,安全隐患多。高温对病菌及鱼类,都不利于其生长繁育的,当水温在33℃以上,许多鱼类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因而对于集约化养殖的池塘,饲料投喂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不会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只有正确把握饲养鱼类的投喂数量,科学投喂,才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保证养殖增产增收增效益。现将八点体会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谢骏 《广东饲料》1998,(2):32-33
本文介绍了水鱼饲料的投喂,搭配等技术,并简单阐述其原理。  相似文献   

15.
《饲料工业》2017,(18):14-17
选取平均体重(179.1±0.9)g的加州鲈300尾,随机分配到15个体积为500 L的循环水玻璃钢养殖桶中,试验分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 0尾鱼,以不同的投喂频率(两天1次、一天1次、一天2次,均为饱食投喂)和投喂水平(一天1次100%饱食、一天1次75%饱食、一天1次50%饱食)持续投喂60 d,另在体积为10 m~3的水泥池按足量饱食投喂进行胃排空时间测试,同时每间隔11h记录水体溶解氧的变化,探讨了不同的投喂策略对加州鲈生长、形体和肝脏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的摄食量、增重、饲料系数、形体指标以及肝脏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正常肝比例均存在影响。胃排空时间曲线和溶解氧曲线显示在该条件下加州鲈完全消化饲料所需要的时间为20 h左右。综合认为:在水温17~20℃条件下,179~260 g加州鲈适宜的投喂频率为一天1次,适宜投喂水平为饱食投喂,胃排空时间和水体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可作为制定适宜投喂策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叶永青 《广东饲料》2003,12(3):41-42
在广东高要不少地区,罗氏沼虾的养殖面临不少十分棘手的问题,比如虾软壳、生长缓慢、白浊等。如果处理措施不当,极易引起虾的持续分批死亡。经调查发现,引发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与养殖户认识上的误区有关,如果能走出这些误区,养虾面临的棘手问题可望有所解决。1投喂次数少,而每次投喂严重过量当地许多农户一天只投两次料,上、下午各一次。但检查发现,晴天上午9:00投料之后,下午1:00饲料台还有大量剩余饲料,这说明上午这一餐投喂严重过量。正常情况应在2个小时后基本吃完。投喂过量的后果是:①饲料严重浪费并污染水质;②饲料在水中浸泡时间太…  相似文献   

17.
养好家兔,饲料的种类和喂法都有讲究。养兔户若做到投喂饲料的“六要”,将获得更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动物的繁殖、营养、疾病控制和饲养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生产实践中何时投喂食物,动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率最高的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对此,本文试图在综述动物消化器官机能节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如何确定饲料最佳投喂时间提出个人的粗浅看法,以供同行共同商榷。   科学发现,随着地球自转和地球与太阳、月亮之间相对位置的周期性改变,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产生相应的周期变化,即呈现昼夜节律、月节律、季节律、年节律、或超年节律。这种节律是地球生物体为了适应环境的时间节律性变化在千…  相似文献   

19.
从营养价值、新鲜度、安全性及养殖效果4个方面阐述了淡水鱼配合饲料配制的考虑因素,并总结了饲料的配制方法及科学投喂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一)饵料投喂饵料投喂应坚持"精粗结合,晕素搭配",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原则。投喂的动物性饵料有:小杂鱼虾、螺蚬蚌肉、动物内脏、蚕蛹、鱼块等,动物性饵料投喂量占总投饵量的70%。投喂的植物性饵料有:豆饼、小麦、玉米、兰瓜等,植物性饵料投喂量占总投饵量的30%。各种动植物饵料都应投放在有水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