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十)人工育王 人工育王是通过严格选择种群,利用工蜂房内早期幼虫或卵,改造环境和营养条件,培育出优质的蜂王,以达到增殖蜂群和推广良种的目的。 1.育王条件:为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蜂王,育王时应尽量满足以下条件。(1)丰富的蜜粉源:从工蜂造王台  相似文献   

2.
在秋季的最后一个主要蜜源 :芝麻、棉花的中期 ,培育一批新王 ,用来更换老劣蜂王或留作贮备蜂王 ,对当年培育越冬适龄蜂和来年蜂群的繁殖、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培育秋王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供蜂友们参考。1 选择父母群经过 1年以上的观察 ,选择蜂产品产量高 ,抗病力和抗逆性强 ,蜂群发展快 ,分蜂性弱 ,性情温驯的蜂群作父母群。一般来说 ,用繁殖力强 ,能维持大群的蜂群作母群 ,采集力强 ,产量高的蜂群作父群 ,其后代的生命力与生产力比父母群更有优势。根据处女王交尾时“一雌多雄”的特点 ,父群要择优多保留…  相似文献   

3.
巧用老蜂王     
两年以上年龄的老蜂王,一般应该淘汰的。在换除之前,可选留部分应用于养蜂生产。 (一)老蜂王易培育雄蜂,且遗传性稳定。蜂场宜选留几群经济性状优良的老王群,为早春育王作父群用。  相似文献   

4.
刍议育王     
养蜂人都希望自己饲养的蜜蜂群势强、经济效益高。为此 ,许多蜂友不断更新养蜂技术和经营方法 ,重视引进良种 ,在人工育王和自然育王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力求培育理想的优质蜂王。人工育王就是在具备育王的气候和充足的蜜粉源条件下 ,根据蜜蜂生物学特性 ,在强大健壮蜂群的人工王台里移虫或移卵来培育蜂王的方法。能够根据人们的需要定向培育出适宜的蜂王。自然育王是在有分蜂热并有强烈分蜂情绪条件下 (急造王和自然交替王例外 ) ,由工蜂自然筑造王台 ,老王在台里产卵 ,由蜂群自己培养蜂王的方法。因自然育王筑造的王台数量极其有限 ,…  相似文献   

5.
<正>蜂王是蜂群中最重要的一员,每年都有很多蜂农为防止近亲繁殖导致蜂群生产力减退,到临近的其他蜂场引种或者购买种王。一说到培育蜂王,大家都知道选育母本种群,移虫、培育、组织交尾群、处女王交尾,蜂王就这样培育成功。其实要想培育优质蜂王,我们可以做得更细,蜂王可以培育的更优质,一方面提高蜂王质量增加产量,另一方面也减少经常引种带来的麻烦。现将我蜂场历年培育蜂王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种蜂群母本与父本的选择1.如果蜂场没有引种,可以根据自己蜂场当年生  相似文献   

6.
张东方 《蜜蜂杂志》2005,25(9):16-16
养蜂育王,虽然是一项简单的养蜂技术,但却对每个养蜂人来讲,举足轻重。王优则群强,群强则王优。一个蜂场不但要有先进的管理技术、强壮的蜂群,而且还要有优质的蜂王,才能长久不衰,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那么,怎样才能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蜂王呢?现就近几年来笔者自己的实践与观察谈点看法,妥否,仅供大家参考。1育王的时间育王,大家都知道,一年春、夏、秋三季都可以,但各个时期所培育的蜂王质量不一,各有特色。据笔者实践:春季育王,蜂群有自生、自繁、自强的“愿望”,加之外界蜜粉源丰富,物候适宜,所培育出的蜂王个体大、产卵快、有耐力,不易起王…  相似文献   

7.
人工育王     
许忠林 《蜜蜂杂志》2004,(12):26-26
1 育王前的准备工作只有在天气、蜜源、蜂群群势3个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才可培育出优质蜂王。一般在气温不低于15 ℃,蜂巢温度为32~35 ℃和相对湿度为75 %的条件下较适宜;在蜜粉充足的时期,挑选适龄蜂最多的蜂群为育王群;育王前将所选群的蜂王囚禁9天以上,做到群内无虫。2 选择优质王台2.1台基的大小先要选好优质适宜的王台基,最好用蜡制台基,台口直径以8~9 mm为宜,王台基太小影响处女王在台内的发育;太大育出的处女王个头反而小,也不健康。2.2 利用自然王台基在同一条件下,蜂群自然分蜂培育出的自然王的体质要比人工育出的好,其婚飞时间…  相似文献   

8.
段云锋 《蜜蜂杂志》2006,26(1):27-27
关于育王,《蜜蜂杂志》上介绍了不少方法,但有一个问题,我认为应引起广大蜂友的注意。我经过反复试验和对比,得出一个结论,即:蜂王的优良性在种王体内就形成了。也就是说,只注意育王群中的各个育王环节,而忽视了种王群的营养及群势,是不能培育出好的蜂王的。有人提出,用关王或限产的方法来积累种王体内的营养有一定作用。如果要根本解决问题,还要保证蜂群中蜂数密集和给蜂群提供充足的蜜粉。2005年6月,我用3脾蜂的种王群作移虫育王试验,方法如下:6月1日,控制种王产卵(未关王),补给蜂群充足的蜜粉;6月10日,第一批育王移虫,用第一育王继箱;6月…  相似文献   

9.
“养蜂没有巧 ,只要蜜源好。”这句养蜂谚语强调了自然条件的重要性 ,却排除了科学养蜂的重要性。养蜂是个系统工程 ,是有巧的 ,巧就巧在科学上。培育优质蜂王这个系统工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子系统 ,更要讲科学。一个抗虫害 ,抗病害 ,群势壮 ,采集能力强的蜂群 ,关键在于有优质蜂王。这一技术的普及又影响一个地区的养蜂事业的发展。所以 ,选育优质蜂王 ,‘必须讲究科学 ,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 .要在本地饲养一年以上的蜂群中确定父群、母群。群势一年四季都有五框以上足蜂 (中华蜜蜂 ) ,抗逆性强 ,采集能力强 ,从这样的蜂群中确定父群…  相似文献   

10.
<正>育王是养蜂生产中重要的一环,但有蜂场不讲究育王质量只要蜂王交尾成功就了事,无须经过试用,有的马上组成生产群,甚至用急造王台作交尾群,能保证育王质量吗?在育王工作中只注意选择母群,至于如何选择好父群却很少有人重视了。有人认为:场内有足够雄蜂就行了。因此育出的蜂王质量差。我认为要育出优良的蜂王,必须做到"五到位"。1选好父群根据平时观察选好1个父群。父群宜具备产卵力强、繁殖快、采集力强、不蜇人、性情温和、产量高  相似文献   

11.
张魁 《中国蜂业》2021,(2):33-33
在自然条件下,蜂群繁殖到一定群势,当气候、蜜源等外部因素适合时,蜂群产生分蜂热,工蜂会修筑王台,在群体情绪影响下,蜂王在王台内产卵,由蜂群培育出自然交替的新蜂王.人工育王就是模拟这一现象,根据需要培育处女王.人工育王的常规工具包括:台基棒、育王框、移虫针、贮王笼和镊子等,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育王工具.  相似文献   

12.
花粉及其代用品对蜂王质量的影响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花粉、花粉 20%豆粉、豆粉制作的粉脾饲喂蜂群,培育出第一代工蜂后,进行移虫育王,对育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饲喂花粉的蜂群,其所育的蜂王初生重和利用花粉 20%豆粉相比差异显著,与利用豆粉相比差异极显著,且育王成功率较高,因此,建议在育王工作中使用纯正花粉饲料饲喂蜂群,以保证蜂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人工培育蜂王是蜜蜂育种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育种技术措施,选育良种蜂王的主要技术保障,也是中蜂良种选育的关键所在,对于初学者来说,技术含量高,难度较大。人工育王是养蜂生产中每年要做的基本工作,人工育王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实施人工养王,蜂场规模大,自然王台很难实施大批量更换老弱蜂王,所以必须进行人工育王。要养好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蜂王的质量,优质蜂王具有良好的遗传性状,能维持强大的群势,不易分蜂,工蜂采集力强,蜂群  相似文献   

14.
在营造社会性生活的蜜蜂蜂群里,蜂王是蜂群的繁殖核心,其通过产卵繁衍后代并调控蜂群群势。优质的新蜂王产卵快,可以快速提高蜂群的群势。然而,蜂王产卵1~2年后,其产卵率急剧下降,致使蜂群需要更新蜂王。笔者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蜜蜂育王方法进行综合论述,以期为培育优质蜂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至2012年,河南省新乡养蜂站每年都从吉林蜜蜂研究所种蜂场引进一批良种蜂王,免费送给我省蜂业合作社。我们尉氏县蜂友养蜂专业合作社每年都能得到新乡养蜂站的关怀,得到一两只良种蜂王。蜂王寄来后,养在我的蜂场。我选出几个各方面表现好、群势壮的蜂群不间断育王,并通知蜂友们,需要换王的可打电话预约来拿成熟王台,路远的可以拿卵脾自己育王,这样远近都能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6.
《中国蜂业》2020,(1):34-35
<正>"一只好王,千斤蜜糖",说明优质蜂王的重要性,蜂王是蜂群强盛的基础。在现阶段,养蜂人可定期从种蜂场引进所需要的品种作为种王,自己培育生产用王。按照计划培育蜂王是养蜂人的必备技能。下面以南阳为例探讨如何搞好育王,供蜂友们参考。通常情况下1群蜂只允许1只蜂王存在,蜂群不轻易培育蜂王,只有在蜂王老残、丢失、分蜂热时蜂群才培育蜂王。培育蜂王蜂群必先建王台,自然王台有  相似文献   

17.
对孟凡拯先生的文章我有不同看法。 2 0世纪 90年代初 ,我地多养本地意蜂 ,王浆产量低 ,育王移虫全是复移 ,没有出现台内浆多育出的处女王小的现象。 1 995年 ,我地引进浆蜂后 ,情况有了变化 ,复移育王的蜂王个体不如以前所育的蜂王大 ,再后来王浆产量不断提高 ,育出的处女王却经常个体姣小。1 999年我向养蜂老师傅请教 ,师傅说 :“是王浆产量高的原因。要选择王浆产量低的蜂群育王。”后来情况略好。 2 0 0 0年我去沈育初师傅处引种 ,又向他请教 ,沈师傅让我选育王群应选王浆台上不做蜂蜡的群 ,把蜜蜂清理过的王台用王浆蘸一下 ,采用一次移…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我场成功培育出第一代抗油茶中毒蜂王,2014年全场饲养,通过3年多选育,2017年在常宁市油茶授粉实验基地成功培育出第二代抗油茶蜂王。蜂群在采油茶过程中不用喂解毒药物,不喂酸性饲料,子脾正常繁殖,不烂子。下面谈谈我的育王过程和体会。1970年,我业余养了6群意蜂,6个16框群全是满箱进入冬季采油茶。那年正逢冬旱,天气晴  相似文献   

19.
<正>1.移虫育王选择良好的种用蜂群移虫育王。将优质的产卵新王更换蜂群内所有老劣蜂王。一周后,新王产卵力明显上升,可培育出大量的适龄越冬蜂。2.防治蜂螨秋季繁殖之前,蜂群刚刚采完椴树蜜,群内子脾较少,应彻底对蜂群治螨。繁殖后期群内已无子脾,蜂螨完全暴露于外,采用正确的方法加以治疗,将不会因螨害而影响越冬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养蜂生产中 ,蜂王的优劣十分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 ,对提高着蜂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培育优质蜂王 ,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1 选好移虫用的母本群 ,如果没引进种王 ,可以在本场内选维持群势大的、产蜜量高的、工蜂体色基本一致的作母本群。选择父本群时一定要注意蜂群的健康 ,决不能用带病群做父母本。2 利用时间差来育杂交育王 ,比如 :吉林的喀阡黑环产生雄蜂的时间早 ,我就提早选择黄色蜂种移虫育王。喀阡黑环雄蜂出现时就开始移虫。春天还可以对雄蜂群采取奖饲、加强保温等措施 ,促使雄蜂提早产生 ,为杂交育王创造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