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白黄笋顶孢霉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株从马铃薯干腐病罹病薯块上分离得到的砖红色轮枝菌状真菌进行了形态观察、分子鉴定、生物学特征分析及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为白黄笋顶孢霉(Acrostalagmus luteo-albus),最适生长温度20~25℃,最适pH值为6.该菌对马铃薯块没有致病性,对硫色镰刀菌、草莓鲜壳孢、西瓜壳二孢、立枯丝核菌、茄链格孢、嗜果刀孢及芸薹生链格孢有明显的抑菌或溶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桃色顶孢霉粗蛋白对大豆镰刀菌菌体电导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桃色顶孢霉粗蛋白对大豆茄病镰刀菌的抑菌机理,测定了该粗蛋白对大豆镰刀菌菌体抗氧化酶活性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经粗蛋白处理过的菌体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CAT)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0~24 h内均为上升状态,在24 h时达到最高,分别是对照的1.95倍、2.16倍、1.67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三种酶活性均下降,在96 h时降至最低;电导率则呈现先上升后保持平稳的趋势,当处理时间为24 h时,电导率变化率达到最高,为对照组的2.1倍。上述结果表明被粗蛋白处理过的菌体膜系统遭到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变大,导致电解质大量外渗,并破坏菌体细胞内原有的抗氧化酶动态平衡状态,对镰刀菌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3.
4.
从土壤中分离得菌株,利用形态学及18S r DNA测序确定所得菌株为桃色顶孢霉(Acremonium persicinum)。测定该菌株发酵液不同浓度、不同酸碱度、高温处理和较长保存时间条件下,对马铃薯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scabies)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对疮痂病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浓度为75%时抑菌圈半径最大,为17.1 mm;发酵液经121℃20 min处理后,抑菌作用与不处理的相近;室温保存9个月的发酵液仍有抑菌效果,但抑菌活性比保存1个月下降了26.43%;发酵液pH调整为3~8时,抑菌效果良好,且中性、偏碱性比酸性发酵液抑菌效果好。该菌株发酵液有较好抑菌效果且稳定性良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明确了该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态及着生方式,得出了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范围为6-7,最适萌发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在90%以上才可萌发。分生孢子在适合条件下,经2h即可萌发,4h即可达到最高萌发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30-32℃,最适pH范围为5-6,最适碳源为6碳糖,氮源以NH^+4形态为好。碳氮源逍度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7.
8.
9.
荸荠贮藏期腐烂病主要病原棘孢木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荸荠贮藏期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病原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的生长及危害特点,为贮藏期荸荠腐烂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棘孢木霉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生长发育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5~30℃,病原菌菌丝在pH3~8时生长量最大;病菌能有效地利用各种碳、氮源,碳源以糊精、甘露醇、D-山梨醇最好,氮源以甘氨酸最适;分生孢子需在水中才能萌发,40%的荸荠水溶液可促进孢子萌发,其萌发最适温度为25~28℃,最适pH值为3~7。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新疆红枣中链格孢毒素的产生规律,对从南疆不同枣园黑斑病‘骏枣’中分离纯化的10株链格孢属真菌(5株链格孢菌和5株细极链格孢菌)的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菌苔致病力、毒素产生种类及含量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菌株在红枣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产孢量等都优于PDA培养基,但是产毒种类及含量却普遍低于PDA培养基;(2)在红枣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上,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均比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的生长速率更快、产毒种类及含量更多;(3)综合考虑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致病力,JZAa05为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11.
将食用菌长根菇 (O .radiacate)、黄背木耳 (A .fuscosucciuea)、平菇 (P .ostreatus)、黑木耳 (A .auricular)、香菇(L .edodes)、姬松茸 (A .blazei)、草菇 (V .volvacea)、蘑菇 (A .bisporus)、茯苓 (P .cocos)和赤芝 (G .lucidum )与植物病原菌玉米小斑病菌 (B .maydis)、稻瘟病菌 (P .grisea)、核盘菌 (S .sclerotiorum)、禾谷镰刀菌 (F .graminearum)、串珠镰刀菌 (F .moniliforme)和立枯丝核菌 (R .solani)之间进行拮抗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长根菇、黄背木耳、平菇和黑木耳对稻瘟病菌有很强的拮抗作用 ;长根菇和黄背木耳对玉米小斑病菌也有很强的拮抗作用。在此基础上 ,通过菌丝间的相互作用、对扣试验发现对植物病原菌没有抑制作用 ;而长根菇的PDB发酵液对玉米小斑病菌菌丝生长有极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1株油茶病害拮抗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拮抗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油茶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从油茶根部土壤分离获得1株能拮抗油茶主要病害的真菌F217-3。依据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并结合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r DNA-ITS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草酸青霉(Penicilium oxalicum)。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查氏培养基上生长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以蔗糖和尿素最适宜,生长适温为28℃,致死温度为65℃,在p H值为3~10条件下均生长良好,其中最适p H值是4~7,通气与否对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光照24 h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差。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F217-3对油茶炭疽病菌(C.nicotianae)、油茶软腐病菌(A.camellia)、黑斑病菌(A.alternate)和溃疡病菌(B.dothidea)的抑菌率均达到90%以上,可抑制油茶胶孢炭疽病菌、黑斑病菌分生孢子产生,抑制或致畸油茶炭疽病菌、溃疡病菌和叶斑病菌菌丝,是一株具有广谱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3.
丁酸梭菌对动物致病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丁酸梭茵(Clostridium butyricum)B1株对5种常见动物致病菌的体外拮抗作用.将丁酸梭菌分别与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K88、K99、O139株和猪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O4Hi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混合接种于GAM培养基进行厌氧培养,并与致病菌单独培养相比较.结果发现,培养48 h后,致病菌菌数显著低于对照,说明丁酸梭菌B1株对猪大肠杆菌K88、K99、O139株和猪肠炎沙门氏茵O4Hi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顶孢霉菌(Acremonium hansfordii)液体培养最适条件及杀蚜毒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自然感病的桃蚜幼虫上获得的顶孢霉菌株(Acremonium hansfordii)的最适培养条件及对甘蓝蚜的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顶孢霉菌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为木糖,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分别为1.806 mg/mL和7.061×106个孢子/mL;最佳氮源为尿素,其菌丝体含量和产孢量分别为0.242 mg/mL和54.07×106个孢子/mL;最适于顶孢霉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C/N为10∶1.液体培养至6-7 d时,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均达到高峰,因此液体发酵终止时间应选择在接种后6-7 d.在接种后的第6 d,顶孢霉菌对甘蓝蚜的LC50为1.650×106个孢子/mL. 相似文献
15.
几种菌种保藏方法对地生枝顶孢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种不同的保藏方法对地生枝顶孢菌种进行保藏处理,结果表明,灭菌蒸馏水室温保藏在长达30个月后完全保存了活力;冷冻干燥的菌种在25℃破坏性条件下12个月后仍然存活;黄豆粉培养基上4℃冰箱保藏存活6个月;SDAY培养基4℃冰箱保藏效果最差,只有1个月。 相似文献
16.
以对柑橘绿霉菌(Penicilliumdigitatum)的抑制率为依据,从发酵周期、热稳定性、酸碱敏感性及放置稳定性等方面对绿色粘帚霉(Gliocladiumvirens)突变型菌株UV-44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8d后,该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达到最强,8d为其发酵周期。发酵液的热稳定性好,在80℃内随处理温度升高抑菌活性略有下降,121℃处理后抑制率仅下降16.70%。对酸碱较敏感,处理后发酵液抑菌活性差别显著,pH5的发酵液抑菌活性最强。长时间放置后发酵液不稳定,随着放置时间增加,抑菌活性显著下降,60d后其对柑橘绿霉菌的抑制率下降63.40%。 相似文献
17.
华南地区17个农作物病原真菌菌株间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DA平板对峙试验研究了华南地区17种农作物病原真菌菌株之间的共生关系和拮抗关系,结果表明菌丝对峙生长可分为5种类型。稻小黑菌核病菌株与大部分供试菌株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稻黑粒病新月弯孢霉菌株与大部分供试菌株不能共生,花生冠腐病菌株的菌丝能覆盖大部分供试菌株的菌落,茶云纹叶枯病菌株、桑炭疽病菌株和柚子炭疽病菌株的菌落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顶孢霉Ahy1菌株加工工艺的初步研究,筛选出了一级固体培养最适培养基为麦麸培养基,最佳培养时间为6 d;二级液体振荡培养的最适接种液为马铃薯-糖培养液,以120 r/min振荡培养(25±1)℃,3 d;通过13种培养介质培养顶孢霉菌的含孢量和活孢率检测,筛选出了三级产孢培养介质为低值陈米,初步获得孢子粉,孢子含量为5.8×1010孢子/g,含水量6%,活孢率93.5%.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记录了近几年调研的新疆观赏植物真菌病害,大部分标本鉴定到“种”,对每一种病害的症状、病原、分布及危害程度均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20.
采用常规分离方法从火棘的茎、叶、果实中分离得到15株内生真菌,以小麦根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等9种病原真菌作靶标菌,筛选出了一株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菌株-J4,采用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J4进行鉴定。结果表明,J4菌株为子囊菌亚门间座壳属(Diaporthe)真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