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农业》2008,(5):30-31
<正>1一种耐高温棉花杂交种的选育方法申请(专利)号:200710086690.7摘要一种耐高温棉花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属农作物抗逆育种领域。该选育方法如下:①选择亲本,进行杂交,获得棉花杂交种F1;②按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种植棉花杂交种F1,在田间调查单株结铃数和成铃率;③室内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 :棉花杂交种F2 仍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杂交种F2 在棉花衣分、铃重和纤维品质上与杂交种F1 相比 ,差异不明显 ;单株结铃性上有一定的差异 ,但较对照常规种相比 ,仍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增产幅度为 10 %~ 15 %。好的杂交种F2 在生产上仍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农科院利用核不育杂交技术与棉花抗病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出优质抗病核不育两用系,并以丰产抗病品系为父本,采用一系两用法成功培育出双抗病、优质、高产的棉花杂交种川杂棉26号。该品种F1杂交种优势强,但F2及以后世代将分离出不育株,在各类试验中均表现出抗黄萎病及枯萎病、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农科院利用核不育杂交技术与棉花抗病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出优质抗病核不育两用系,并以丰产抗病品系为父本,采用一系两用法成功培育出双抗病、优质、高产的棉花杂交种川杂棉26号。该品种F1杂交种优势强,但F2及以后世代将分离出不育株。在各类试验中均表现出抗黄萎病及枯萎病、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技术可控性强等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棉花育种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九五”以来,河北省育成棉花品种29个,在产量潜力、纤维品质、抗病虫性、早熟性上都有较大提高,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在棉花育种的应用成功,使抗棉铃虫育种有很大突破,率先育成了国内第1个通过审定的抗虫棉杂交种杂66F_1。随着国外优质原棉和高技术品种的竞争加剧以及河北省主产棉区病害日趋严重和水资源日益紧张,今后棉花育种目标应加强棉纤维品质育种,选育耐旱节水、兼抗多种病虫害、产量潜力大的品种和杂交种。提出了育种目标和棉花遗传改良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课题组主要从事棉花遗传育种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运用现代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手段相结合选育适合长江流域棉区的高产、广适棉花新品种。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863"、科技部、农业部及省重点项目10余项;获国家、省、市科研成果奖8项,其中:《棉花杂交种先育的理论、技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06,(12):37-37
中抗47F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共同选育成的杂交种.为国家“863”重大科研成果:国审号2004001。近两年该杂交种在长江流域的安徽、江苏、湖北和黄河流域的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多点试种中,表现十分突出.显示出良好的丰产性、适应性和抗虫性。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棉花育种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50年来河北省先后开展抗枯萎病、抗黄萎病、优质中长绒棉、低酚、杂交种、适合短季栽培和转基因抗棉铃虫等类型的棉花新品种选育,育成了冀棉1号、冀棉7号、冀棉8号、冀棉10号、冀棉11号、冀棉18号、冀棉19号、冀棉22号、冀棉25号、石远321、冀668和SGK321等有影响的棉花品种,在远缘杂交育种、种质资源创新、杂种优势利用及转基因后代选育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先后进行了7次大规模品种更新,为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今后应在保持适纺中支纱棉花新品种选育优势的同时,加强适纺高支纱和中低支纱棉花新品种选育,育成品种必须抗(耐)枯、黄萎病,抗棉铃虫,霜前花率高,增强稳产性和适应性,并重视转基因育种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豫杂056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棉花多抗育种研究室以95-5作母本,Y68作父本选育而成的棉花杂交种。2002~2003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表现出很好的高产稳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2005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  相似文献   

10.
棉花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但由于棉花雄性不育系在利用上存在一定困难,限制了棉花杂交种的推广。对棉花雄性不育的类型以及棉花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棉花利用不育系选育杂交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系统育种 系统育种是选育棉花新品种的主要方法之一。据统计,1950~1986年我国棉花生产上推广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178个品种中,用系统育种法育成的有81个,占45.5%,杂交育成的有75个,占42.1%。说明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是我国棉花育种的主要方法。 随着育种技术的进步,应用系统育种法育成的棉花品种数量虽有所减少,但这一方法仍不应偏废。因为各种育种方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系统育种与其它育种方法的结合,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棉花品种群体中存在的剩余变异也不容忽视,只要认真加以选择,可望育成新品种。江苏省大仓棉花原种场刘正銮从种在病地上的泗棉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适应棉田耕作改制发展的需要,70年代以来,我所先后选育出适宜麦棉间作套种的豫棉一号,适宜夏播的豫棉五号、豫棉七号等短季棉新品种,对促进棉田耕作改制,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粮棉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多年棉花新品种选育的实践,使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紧密结合生产发展需要调整育种目标。品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在制  相似文献   

13.
利用 18份稳定的番茄高代自交系和L4 0 2等 4份F1一代杂交种对粉果番茄三交种育种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试验结果表明 :若亲本选择选配恰当 ,三交种在前期产量、总产量、单果重等方面可超过单交种 ;三交种的整齐度不明显低于单交种 ;并初步选育出一个前期产量、总产量、单果重均高于L4 0 2的抗叶霉病、耐低温弱光保护地番茄三交种组合 (P7×P6 )×P1。  相似文献   

14.
<正> 棉花枯萎病,是我国棉花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我国自五十年代开始选育出许多抗病品种,在生产上收到明显效果。但长期以来,尽管抗病品种在重病地保产效果良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从湖北省潜江市召开的"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棉新品种铜杂411F1现场观摩会"上获悉,湖北省今年选育成功的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棉花新品种铜杂411F1继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  相似文献   

16.
棉花去雄授粉简易器械研制和杂交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去雄钳、授粉指套、集粉袋的研制,为棉花杂交种籽商品花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与常规手工去雄杂交制经较,去雄速度提高2倍,成铃数提高117.8%,铃重提高12-20%,每铃种籽粒数增加5.1粒,用红叶指示性状鉴定异交率为97.1%-97.5%,采用该方法配套技术,大田示范杂交制种效果表明,制种田不减产,每人每天杂交成铃700-900个,生产F0代杂交种籽1.87kg,每亩母本产杂交种籽34kg.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棉花核雄性不育杂交种在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对棉花核雄性不育系的类型、培育与利用、杂交种生产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介绍17种棉花核雄性不育系的基因类型及其不育性遗传,通过采用自然突变体的选择、人工诱变、人工转育和改良、生物技术创造等方法培育核雄性不育系,应用于棉花育种研究,中国选育出利用ms14和ms5ms6的核雄性不育杂交种28个,杂交制种技术方法和标记不育系的研究进展为高效简化的杂交制种技术提供支撑。分析指出棉花核雄性不育系的应用前景较好,提出核雄性不育杂交种扩大应用的技术关键是要在标记不育系的研究和创造方面取得突破,在当前核不育杂交种制种中采取不拔除可育株、标记后人工辅助去雄可节约制种用工而不降低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提高棉花品种选育效果,迅速而有效的选获抗病、丰产、优质新类型,开展了棉花抗病丰产品种改良方法的研究。一、材料和方法本项研究是在运城市本所病圃和无病试验田中进行的。以抗病品种72—100和感病品种74—305为试材,从1979年开始,将两类品种同时在上述两种生态条件下进行了连续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经五轮选择后,于1984年将每种生态条件下经连续人工选择获得的抗病株系和感病株系,及经连续自然选择获得的抗病自然选择群体和感病自然群体  相似文献   

19.
三系棉遗传基础研究及育种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研究背景棉花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优良的杂种F1能比常规品种增产15%以上,同时可以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因而发展抗虫杂交棉对于实现棉花高产、稳产、高效,使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棉花杂交制种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种:人工去雄授  相似文献   

20.
棉花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前景 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前景(下)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张宝红七、扩大种质保存范围在棉花的发展过程中其种子的可用性不可能永远得到保证,如棉花单体、杂交种不能通过自交产生的种子来保存,由国外引进的某些种质资源在当地不能开花结实;在没有恢复系的情况下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