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阐述草地资源概况的基础上,剖析了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充分认识高原草地的重要生态地位;建立适应草地保护和恢复发展的经营体制;以草定畜,严格控制载畜量,发展季节畜牧业;建立人工和半人工草地;提高牧民文化素质及技术水平;加强草地鼠虫害防治及草地保护的发展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水城县草地资源发展现状,指出水城县草地资源作为重要的牧区经济资源和生态资源,必须积极重视草地资源恢复战略,建设高标准的人工草地,合理配置和利用草地资源,提高草地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加强牧区地区草地草坡的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3.
人工草地是现代化畜牧业生产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发展人工草地既保障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又改善生态环境,还增加农牧民收入。该文对开展人工草地建设的牧草品种选择、地面处理、施(追)肥、播种、除杂、病虫害防治、利用等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喀斯特高寒山区农牧民群众建植和利用人工草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云南气候温和,降水充分,动植物资源丰富,发展草地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在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大好形势下,云南草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从发展潜力、现有基础及发展思路等方面,探讨了云南发展高原特色草地农业的优势及潜力,分析了云南草地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草地农业的思路和建议.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是云南发展草食家畜的重要饲草料来源,而在低产的坡耕地、冬闲田和轮歇地上建立优质人工草地是发展现代草地农业的重要途径.改良退化草地,生产优质草产品,达到牲畜健康,食品生态,环境优良,进而打造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草地农业产品品牌.  相似文献   

5.
作为草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工草地碳储量的研究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减排增汇措施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我国人工草地在生物量碳储量、土壤碳储量(包括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呼吸等,为揭示人工草地固碳机制及准确评估人工草地碳源/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人工草地的生态经济效益及国内不同区域主要人工草地牧草类型,并结合最新科研实验成果,初步拟定了人工草地高效益建植管理模式,论述了模式各阶段生态和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工草地以优质和稳定著称,由于长期受"重粮轻草"思想的影响,我国人工草地的建设一直备受阻碍,这也是影响草畜产业化进程的一大因素,人工草地建设亟需提上日程.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切入,就如何强化人工草地建设这一课题展开探讨,以期助推草畜产业化发展,让草畜业逐渐成为现代化前沿产业.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高海拔岩溶山区天然草地、农田和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体积质量、孔隙度、毛管持水力等性状以人工草地表现最好,天然草地次之,农田最差.研究区土壤呈强酸性,pH值在3.49~4.44之间,农田和人工草地土壤pH值明显高于天然草地,高幅达0.58~0.95.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以人工草地表现较好,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天然草地表现较差.0~50 cm土层土壤中微量元素密度:有效铁、有效锌和有效硼表现为天然草地>农田>人工草地,有效铜和有效钼表现为农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有效锰表现为农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老龄杂草对人工草地群落的不良影响,在人工草地开展化学除草和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化学除草和施肥措施对人工草地群落中杂草的防治有一定效果,其中施用苯磺隆6倍、尿素65kg/hm2、氯化钾65kg/hm2对杂草的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10.
栽培牧草昆虫名录(Ⅰ.害虫部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种植牧草、建立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对于草地、牧草科学研究及草原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关于栽培牧草害虫方面系统资料极为缺少。为了防治栽培牧草害虫,我们于1981—1983年,在甘肃河西地区,对大面积栽培苜蓿田和引种试验田(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共计26种)的害虫种类及其为害程度进行了调查研究。经初步鉴定,重要的害虫种类有91种,隶属于9目35科。兹列举名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控制黑麦草人工草地种植和维护过程中的害虫种群,采用网捕、陷阱法和目测法对黑麦草人工草地的昆虫种类组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初步鉴定害虫种类7目38科69种,优势种有半翅目的棉奥小叶蝉(Austroasca vittata)、烟草嘎叶蝉(Alobaldia tobae)、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和小长蝽(Nysius cfericae),鞘翅目的古铜凹胫跳甲(Chaetocnema concinnicollis),鳞翅目的粘虫(Mythimna separata)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相似文献   

12.
为人工混播草地害虫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网捕和陷阱法研究贵州独山县豆禾混播草地昆虫群落的结构组成及其季节性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害虫类亚群落占混播草地昆虫群落的主导地位,4月各类昆虫发生量均较小,7月和8月为害虫和天敌发生高峰期,10月和11月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亚群落个体数量趋于0,而害虫类亚群落仍保持较高的个体数量。因此,7月和8月为混播草地害虫防治的重点时期,10月和11月仍需关注害虫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3.
提出甘肃省草地资源退化状况,分析得出人为破坏、草地超负荷利用、草地鼠虫害频繁发生、草地群落物种数减少、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不合理的开矿、草地保护、管理意识不强等因素导致了甘肃省草地资源的日益退化。最后指出要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必须从以下七个途径入手,既①强化宣传教育,依法管护草地资源;②科学规划,分类指导;③规模种植,加快人工草地建设;④加强围栏封育;⑤大力实施草地改良;⑥依靠科技进步,保护和建设草地资源;⑦从空中要水。这将对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绿僵菌治蝗是一项低耗、无公害、可持续的生物治理蝗害措施,对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蝗虫不同防治区昆虫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多样性调查与研究,揭示了化学农药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评价了绿僵菌制剂在保护和调节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明确了目前的主要优势种害虫和可能上升为主要害虫的次要害虫,对建立草原蝗虫的综合治理和其他害虫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苜蓿是我国西北重要的牧草,明确苜蓿多年种植情况下害虫-天敌生态演变规律,对宁夏南部山区畜牧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发展牧草种植和提高防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在研究区域,针对不同种植年限的苜蓿草地昆虫种群数量进行调查,通过对其发生规律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种植5年以内的苜蓿草地中,昆虫总个体数以及害虫的危害较轻,昆虫总个体数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变化,但种植年限5年以上的苜蓿草地中害虫逐步开始发生严重,尤其是地下害虫。因此苜蓿草业发展应当注意合理安排种植规模和时间,充分利用害虫-天敌发展的生态规律进行控害增产,进入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16.
甘肃草地蜘蛛区系名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蜘蛛是草地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本文记叙甘肃天然草原和人工载培草地的蜘蛛20科63属120种,供蜘蛛研究、草地天敌的保护利用和害虫的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人工混播草地害虫综合治理水平,采用网捕法和陷阱法对贵州独山县豆禾混播草地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播草地昆虫群落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其多样性在4—10月均能保持较高水平,11月多样性水平显著降低,需加强对优势害虫种群的防控工作。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优势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昆虫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紧密,受降水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人工杨树林存在食物链不完整的特点,出现病虫害的几率相对较高,且病虫害一旦出 现,严重性也会相对较高。本文主要围绕人工杨树林病虫害防治展开探讨,其中,针对现如今人 工杨树林中出现较为频繁的病虫害特点等与相关的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促进我国 人工杨树林整体种植水平的提升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19.
汪辉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410-14411
根据皖南茶区茶树病虫害的生物学特点,依据人工智能化的相关知识,开展茶树病虫害智能化防治专家系统的研究,力求为我国茶园病虫害智能化防治探索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张仁 《北京农业》2012,(12):83-84
福建省建阳市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采取推广防虫网育秧,使用生物农药、稻鸭共育治虫治草技术,保护利用天敌,释放赤眼蜂,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等绿色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为害,提高产量和品质。示范区比农户自防区农药投入、人工投入减少9.60、60.00元/667m2,防治次数比非示范减少2次,新增产量达58.00kg/667m2,平均增效益达162.40元/667m2,天敌增加40.1%,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