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字宁兴城油松种子园14^#无性系的针叶精油做了GC-MS定性、GLC定量分析和统计检验。最主要成分为a-蒎烯、β-蒎烯和β-石竹烯。F检验的结果表明,叶龄对萜烯各成分相对含量的影响大于树冠朝向。一年生针叶中单萜和倍半萜的相对含量随季节波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秦岭华山松单萜类挥发物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华山松健康木和不同阶段被害华山松挥发物的动态变化,应用动态顶空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健康华山松和不同阶段被害华山松针叶和树干韧皮部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6种单萜成分:α-蒎烯、莰烯、β-蒎烯、β-香叶烯、D-柠檬烯以及β-水芹烯。试验表明:(1)健康华山松和不同阶段被害华山松单萜组分相同,无论是针叶还是树干韧皮部。(2)健康华山松和不同阶段被害华山松针叶单萜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健康木和新侵木相比,莰烯、β-香叶烯以及D-柠檬烯变化显著;枯萎木与新侵木和健康木相比,6种单萜均有显著差异。(3)健康华山松和不同阶段被害华山松树干韧皮部单萜相对含量有差异:健康木与新侵木相比,仅D-柠檬烯差异显著;新侵木与枯萎木相比,均差异显著;枯萎木与枯立木相比,β-蒎烯、D-柠檬烯以及β-水芹烯变化显著。(4)α-蒎烯、β-蒎烯和β-水芹烯相对含量变化在健康木和不同阶段受害木中呈现一定规律,认为这与华山松大小蠹导致健康华山松树势衰弱和被害华山松的健康程度有关,这也可能是反应华山松被害和健康华山松树势衰弱的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3.
油松针叶精油中的单萜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萜是广泛存在于针叶树内的一类化合物,本文用气相色谱/付氏红光外谱(GC/ZX)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相结合对我国特有树种油松中针叶的单萜成分进行分析测试,共鉴定出单萜成分11个,其主要成分为:a-蒎烯、柠檬烯。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剂提取结合水蒸气蒸馏法分离不同季节抗虫马尾松针叶化学成分,测定其化学成分相对含量并鉴定结构,分析抗虫马尾松不同季节针叶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抗虫马尾松针叶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4种,鉴定出45种,主要是单萜烯,倍半萜烯和醇类等物质;不同季节间针叶化学成分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化学成分随季节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不同的单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变化显著正相关,单萜烯总含量变化与倍半萜烯总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单萜是广泛存在于针叶树内的一个类化合物,本文用气相色谱/付氏红光外谱(GC/ZK)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相结合对我国特有树种油松针叶的单萜成分进行分析测试,共鉴定出单萜成分11个,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柠檬烯。  相似文献   

6.
从24个油松种源单株采集2年生枝条上的针叶,进行单萜烯组分分析,研究种源综合萜烯组分变异性与地理空间变异的关系。结果表明:茨烯相对质量分数在种源间的变异幅度较大,其相对质量分数的差异在油松全分布区范围内存在着显著的地理变异趋势。油松种源差异显著,可分为北部类群、中部类群、西南类群和山东类群等4个类群,类群间单萜烯组分分化显著。观察到α-蒎烯、茨烯和β-蒎烯等成分的质量分数与其种源产地经纬度有机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东北剌人参脂溶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和鉴定,首次从其根及根茎中分离鉴定出已知化合物β-谷甾醇和芝麻素。还应用GC-Ms联用仪对东北剌人参挥发油进行了分析,从中分离鉴定出106种化合物,其中45种是单萜和倍半萜类,全根中以β-金合欢烯含量最高,根皮和茎中则以β-甜没药烯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巴山松、马尾松和油松的木材和针叶的挥发性萜类进行了分析比较,共鉴定出60多种单萜、倍半萜、非萜烃类和一些酯类化合物。计算了各种样品间的相关系数和距离,结果表明巴山松在分类上与油松关系较接近。巴山松不论是木材精油还是针叶精油其中都以单萜成分占优势;木材精油中主要成分是α—蒎烯(最高含量达92%),并特含有脂肪酮;针叶精油主要成分可以是α—蒎烯(最高含量35%),也可以是石竹烯(最高含量30%)。马尾松木材精油中高含量的是长叶烯(20.51%);油松特含有广藿香烯。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球果挥发性物质的收集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用抽气叶附法收集落叶松球果挥发性气味物质,通过GC-MS测定其主要气味的化学民分与含量。结果表明:α-蒎烯、β-蒎烯、  相似文献   

10.
华山松大小蠹的入侵对华山松挥发物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气质联动技术对秦岭林区华山松健康木、枯萎木针叶、树脂和韧皮部组织内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含量和生物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松针叶、树脂和韧皮部组织内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单萜、倍半萜和二萜组成,其中以α-蒎烯、β-蒎烯、乙酸-龙脑酯、β-石竹烯、α-石竹烯、α-杜松醇、异杜松醇、萜烯醇、杜松二烯为主;华山松针叶、树脂、韧皮部组织内挥发性物质在组成和含量上均有差异,其中以针叶中挥发性物质成分最丰富,其次是韧皮部组织,而树脂的成分则更纯;同时华山松健康木与枯萎木间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也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松针提取物对黄羽肉鸡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体况相近、健康的40周龄黄羽肉鸡1800只为试验动物,进行为期7周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为1周。试验鸡群随机分为3组,每组两个重复。对照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B组和试验C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松针提取物300和500 mg·kg-1,连续饲喂6周。结果表明,在试验结束后,试验B组和试验C组的蛋黄比率、哈氏单位、蛋比重显著高于对照A组(P0.05),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形指数、血肉斑率、蛋黄颜色,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饲粮中添加松针提取物能够提高黄羽肉鸡的蛋品质。  相似文献   

12.
几种松树挥发物对松材线虫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生测的方法,研究了几种主要的松树挥发物对松材线虫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α-异松油烯、β-水芹烯、β-蒎烯抑制松材线虫繁殖,其中α-异松油烯、β-水芹烯抑制力较强,β-蒎烯抑制力较弱,而β-月桂烯、反式-石竹烯、莰烯、异长叶烯和α-蒎烯对线虫繁殖没有影响.β-水芹烯和莰烯具有杀松材线虫活性,β-蒎烯和β-月桂烯增强松材线虫活力,而异长叶烯、α-蒎烯、反式-石竹烯对线虫存活没有影响.β-蒎烯、反式-石竹烯、异长叶烯、莰烯对松材线虫具引诱作用,其中β-蒎烯引诱力最强,反式-石竹烯次之,异长叶烯、莰烯引诱力最弱,而α-蒎烯、β-水芹烯、α-异松油烯和β-月桂烯对线虫无引诱作用.并对几种挥发物在松树抗松材线虫病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思茅松针叶气味对松实小卷蛾产卵行为的影响。[方法]室内验证松实小卷蛾产卵是否受到寄主松树气味的影响,进行室内行为测试和触角电位实验。[结果]结果表明,保留触角的松实小卷蛾雌蛾在新鲜针叶上的产卵量大于在枯萎针叶上的量,而切除了触角的雌蛾则对新鲜和枯萎针叶没有选择性。松实小卷蛾雌蛾对思茅松针叶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柠檬烯、β-水芹烯都表现出一定的触角电位反应,以β-水芹烯引起的松实小卷蛾触角电位反应最大,其次是柠檬烯。[结论]β-水芹烯、柠檬烯在新鲜针叶挥发物中的含量远大于在枯萎针叶挥发物中的含量,β-水芹烯、柠檬烯可能是刺激松实小卷蛾雌蛾产卵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 mali对寄主野苹果Malus sieversii 挥发物行为反应。  方法  采用动态顶空套袋吸附法收集不同受害状态下野苹果枝条与枝干挥发物,测定苹果小吉丁虫对寄主挥发物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结果  共获得9类46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醇类、脂类、醛类、烷烃类、烯烃类、酮类、萜类、醚类及其他类。与健康枝条释放的挥发物相比,受苹果小吉丁虫危害枝条中二十烷、十五烷相对含量增加,丁烯醇、2-甲基丙烯醛、十七烷、二十一烷、环庚三烯、环己酮、α-蒎烯、甘菊蓝等8种挥发物相对含量有所降低,增加的有化合物种类为顺-3-己烯醇、己醛、癸醛、壬醛、(+)-柠檬烯等14种;受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危害的枝条,十五烷、十七烷、3,7-二甲基癸烷,二十烷、α-蒎烯相对含量增加,二十一烷、环己酮、环庚三烯、甘菊蓝相对含量减少,增加的化合物种类为顺-3-己烯醇、丁酸丁酯、己醛、(+)-α-蒎烯、(+)-柠檬烯等12种。与健康枝干释放挥发物相比,受苹果小吉丁虫危害枝干,顺-3-己烯醇、α-蒎烯、(?)-α-蒎烯、莰烯相对含量增加,己醛、环庚三烯、β-蒎烯、甘菊蓝相对含量有所降低,增加的化合物种类分别为3-辛烯-2-醇、丁酸丁酯、癸醛、十五烷、(+)-香橙烯等17种;受苹果腐烂病菌危害枝干中,己醛相对含量增加,顺-3-己烯醇、丙烯醛、环己酮、α-蒎烯、(?)-α-蒎烯、β-蒎烯、甘菊蓝相对含量降低,增加的化合物种类分别为苯甲醛、十五烷、双戊烯等11种化合物。能引起苹果小吉丁虫雌雄成虫触角产生较强触角电位反应物质包括(?)-α-蒎烯、壬醛、(+)-α-蒎烯、苯甲醛、癸醛、丙烯酸丁酯,行为测定中具有趋向反应的物质有(?)-α-蒎烯、α-蒎烯、(+)-β-蒎烯、β-蒎烯、癸醛、壬醛。  结论  综合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测定结果表明:(?)-α-蒎烯、壬醛、癸醛对苹果小吉丁虫成虫具有较好的引诱作用。图1表3参27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侧柏树皮挥发油对双条杉天牛的引诱作用。利用冷阱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硅胶往层析分离提取物得到的活性组分进行了室内室外引诱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侧柏挥发油对双条杉天牛雌雄成虫有强烈的引诱作用。其活性成分含有α—蒎烯、β—菠烯、α—侧柏烯、α—葑烯、冬青油烯、α—月桂烯、Δ~3-蒈烯、α-松油烯、对伞花烃、柠檬烯、γ一松油烯、萜品油烯和斧柏烯。其中α—蒎烯、β—蒎烯以及两者的1:1混合物对双条杉天牛无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松针落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发现松针黄酮对各种自由基均有较强清除作用,总体抗氧化活性很强,对金属离子有很好的螯合作用,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蛋白质的羰基化氧化。但在不同的浓度、温度、pH值等条件下,其表现出的抗氧化活性却差异很大。试验结果表明,松针黄酮的抗氧化性能总体强于Vc,同时又验证了其与Vc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植物源蜕皮激素——β-蜕皮甾酮(β-EC)是一种细胞生长调节激素,在医疗和生物农药等方面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利用匍枝筋骨草细胞中含有较高β-EC这一特性,为从改善细胞悬浮培养、监测及加入添加物等途径找出一个可以高效、快速生产β-EC的生物学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等研究方法在前期已建立的匍枝筋骨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细胞培养过程中的营养消耗、次生代谢产物生成的动力学曲线;并探索了向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添加L-苯丙氨酸(L-PAL)、甲羟戊酸(MVA)、α-蒎烯、松油醇、NO(硝普钠SNP)等来提高匍枝筋骨草细胞中β-EC含量。结果表明:匍枝筋骨草细胞生长符合逻辑斯蒂方程曲线“S”型,生长周期共19 d并在第11天进入细胞生长稳定期;电导率与细胞干质量、蜕皮甾酮的积累呈负相关,因而,可利用电导率的变化确定最佳细胞收获时间;多次继代会弱化细胞生产蜕皮甾酮的能力;通过将α-蒎烯、MVA、SNP联合添加于弱化的细胞中,可以显著提高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β-EC的含量,联合添加的适宜组合和最优浓度为:α-蒎烯50 μL/L、MVA 10 mg/L、SNP 80 μmol/L。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来自云南4个华山松疱锈病典型发病区的122份华山松针叶样本的解剖结构研究,发现华山松的感病组与健康组之间在针叶表皮结构上有显著差异,其中主要差异为表皮细胞厚度和角质膜厚度,有抗病特性的植株具有显著加厚的针叶表皮结构,抗病的健康组比感病组的角质膜和表皮分别增厚达30.5%和8.0%.而气孔数量和内皮层厚度上差异不明显.结果支持疱锈菌感染华山松是通过主动侵入机制从表皮进人针叶,角质膜厚度和表皮厚度对华山松抵抗疱锈菌感染有重要作用.这一结果为弄清疱锈菌侵人华山松的途径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覃文慧  冯旭  李耀华  牛晋英  郭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03-12004,12084
[目的]研究广西山胶木鲜、干品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再用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鲜叶挥发油中鉴定出3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1.01%,主要成分是β-石竹烯(22.83%)、β-罗勒烯(7.19%)、植醇(6.90%)、β-蒎烯(6.79%)、α-蒎烯(5.97%)和石竹烯氧化物(5.95%)等;从干叶挥发油中鉴定出42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3.89%,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23.22%)、β-罗勒烯(7.78%)、二环大根香叶烯(7.24%)、α-石竹烯(5.89%)和α蒎烯(5.42%)等;两者共有成分有30种。[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山胶木的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松梢象对红松萜烯类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松梢象对寄主红松挥发物组分S型α一蒎烯、R型α一蒎烯、卢一蒎烯、β一月桂烯、罗勒烯、莰烯、3一蒈烯及反一柠檬烯8种挥发物,在0.0004、0.004、0.04、0.4及0.8mol/L浓度下的触角电位反应及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这8种挥发物单体在各浓度下均能引起松梢象的触角电位(EAG)反应,且相同挥发物E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