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加速蚁狮发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蚁蛉属脉翅目 Neuroptera,蚁蛉科 Myrmeleonidae。其幼虫通称虫狮,多潜藏于细土或细沙内,做成一个倒圆锥形陷井,以捕捉过往而落进陷井的蚂蚁或其他节肢动物为食。在我国早已有蚁狮作药用的记载,可用以治疗小儿惊厥、癫癎、中风、疟疾、便  相似文献   

2.
钩臀蚁蛉头部附器感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钩臀蚁蛉Myrmeleon bore(Tjeder)雌、雄成虫头部附器感器类型、形态、数量与分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钩臀蚁蛉成虫触角为棒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约由38个亚节组成。成虫触角和口器上共有7类14种感器,分别是B#x00F6;hm氏鬃毛、毛形感器(5种)、锥形感器(4种)、腔乳头形感器、腔形感器、刺形感器及钟形感器。不同感器在触角和口器下颚须、下唇须上的分布与数量各不相同,雌、雄成虫之间无差异。结合感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感器功能的相关研究等,对钩臀蚁蛉的触角各类型感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与推测。  相似文献   

3.
黄猄蚁又名黄柑蚁(Decophyllasmaragdina Fabr.)是社会性昆虫,具有相互合作、品级分化和个体利它等特点。一群黄猄蚁可有数巢,约数万头;分有翅蚁和工蚁两大类。有翅蚁义分雌雄;雌蚁肥大,  相似文献   

4.
认识红火蚁,警惕入侵红火蚁传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善义 《广西植保》2005,18(2):20-21
红火蚁是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火蚁属(Solenopsis)的昆虫,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据胡经甫教授1941年所著的《中国昆虫名录》记载,我国共有火蚁5种3亚种(其中1个亚种已被确认为同物异名),从南到北都有分布,其中以热带火蚁Solenopsis geminata最为常见,广西也有这种火蚁分布。因为这些土著种或早期入侵的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没有被列为重点防控对象。  相似文献   

5.
2000年8月23日、2001年9月18日笔者在本所连栋温室内秋播番茄、辣椒萎缩枯死的植株根部发现蚁粉蚧害虫群集为害。用放大观察,雌成虫体色和形态特征以及寄生种类等方面与已报道的蚁粉蚧类害虫有较大差异,并经中科院蚕研所吴福安副研究员、扬州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陆自强教授、杜予州理科博士、教授鉴定,确定它是一个新种。故暂取名为茄科蚁粉蚧,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整理如下。1茄科蔬菜蚁粉蚧犤Formicococcussp.新种(同翅目,粉蚧科)犦形态特征雌成虫卵圆形,虫体背面呈龟背形,胸部稍平,虫体红褐色,体壁柔韧,活虫镜检…  相似文献   

6.
大草蛉人工饲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又名七点草蛉,在我国分布很广,是一种能捕食多种农林害虫的天敌昆虫。大草蛉的食性与中华草蛉不同,其成虫和幼虫均捕食蚜虫及其它昆虫的卵或低龄幼虫,中华草蛉仅幼虫是肉食性的,其成虫则取食植物的花粉、花蜜和蜜腺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目前能满足中华草蛉正常生长发育的人工饲料,饲养大草蛉均出现生长发育延迟,幼虫死亡率高,成虫产卵量下降,甚至不能传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邱式邦院士在草蛉类天敌昆虫利用领域的重要工作,包括明确草蛉生物学及越冬规律,优化人工饲料配方,完善大规模扩繁的工艺条件,探索长时间贮存技术等,开启了草蛉类天敌昆虫扩繁和利用的研究先河,对指导草蛉类捕食性天敌昆虫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结合邱式邦院士在草蛉类天敌领域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当前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加强我国天敌昆虫和生物防治工作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1 背景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Red Imported Fire Ant(RIFA)]是近期传入我国具有破坏力的入侵物种.已被列入我国重点检疫对象。红火蚁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蚁科家蚁亚科火蚁属,是高度分化的社会性昆虫。由  相似文献   

9.
莫仁浩  梁帆  王建国 《植物检疫》2006,20(2):99-101
2005年以来我国多次从进境物中截获火蚁类害虫。本文提出废纸、木质包装、原木、苗木和水果类是截获蚁类昆虫较多的检废物,不能忽视来自非疫区的检疫物,应关注除红火蚁外的危险性蚁类,应重视产地检疫,并指出有关火蚁类昆虫检疫鉴定问题。  相似文献   

10.
白蚁的化学防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华  李栎 《昆虫天敌》1994,16(1):43-50
白蚁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性昆虫,在不同阶层具有劳动分化是白蚁群体的一个标志特征,其防卫功能由兵蚁行使。兵蚁不仅具有机械防卫,而且具有化学防卫。这些基本上为盲眼的软体昆虫主要依赖于化学分泌物来进行分工阶层的确认、痕迹跟踪、寻找食物、警告和防卫等。防卫化学物主要由白蚁兵蚁前腺分泌产生,并且种与种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体观了白蚁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草蛉是多种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滞育是昆虫应对不利环境条件时,生长发育停滞的一种生理状态,许多草蛉种类存在滞育现象。深入开展草蛉滞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明确其滞育特征和内在调控机制,也有助于提高草蛉的生物防治效果,促进草蛉的商业化生产和应用。本文归纳总结了1910年以来国内外草蛉科种类的滞育研究文献,介绍了目前已开展滞育研究的草蛉种类及其滞育特征,分析了影响草蛉滞育调控的环境因子,论述了草蛉滞育期间的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分子机制及其滞育后发育生物学,并就滞育在草蛉规模化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草蛉滞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深入草蛉滞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促进草蛉的规模化生产应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八斑绢草蛉Ancylopteryx octopunctata(Fabricius)是广东省果园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近年来,在多种树上调查,每年八斑绢草蛉在各树的捕获量,均以黄皮树最多,占49.2%其次为白玉兰、橙、龙眼,各占28.2、10.8、9.5%,其它树仅占2%左右。可见八斑绢草蛉是黄皮树上较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在我国分布很广,是一种有利用前途的天敌昆虫。但其发生期和数量常受到各种因子的影响。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大草蛉的食性与中华草蛉等不同,目前能使中华草蛉等成虫产卵的一些代饲料却不能使大草蛉产卵。为了探索饲养大草蛉的代饲料问题,我们于1979~1980年试用蜜蜂雄蜂幼虫(蛹)等饲养大草蛉成虫和幼虫,获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足丝蚁(纺足目)是一种形似白蚁的昆虫,它的特征是前足跗节长,该跗节有丝腺能吐丝结网。足丝蚁通常取食死机物,仅是偶尔造成危害(Ross,1970年a)。纺足目昆虫起源于热带地区,常见种是蓝足丝蚁(Q.ligotoma saundesii West Wood)和黑足丝蚁(Q.nigra Hagcn)等尾丝蚁科。原产于印度  相似文献   

15.
褐蛉作为脉翅目第三大类群,成、幼虫均为捕食性天敌,能捕食蚜虫、螨类、介壳虫、粉虱以及其他小型软体昆虫等害虫、害螨,并且褐蛉寿命长、繁殖能力强、捕食量大,在生物防治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和潜力。国外最早在19世纪上半叶就有对褐蛉生物学的报道,到20世纪20—40年代便将褐蛉作为重要的天敌昆虫。目前多种褐蛉被广泛应用于对柑橘粉蚧(Pseudoccus citri Risso)、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甘蔗粉角蚜(Ceratovacuna lanigera Zehntner)等的生物防治,并被认为是可靠的防治方法。而国内对于褐蛉生物学的研究仅处于实验室阶段,尚未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和大规模的田间应用,主要面临着自身天敌的影响、对其他经济昆虫的潜在威胁以及规模化饲养技术欠缺等困难。建议加强褐蛉规模化养殖和田间释放应用技术的研究,使褐蛉在环境污染控制、害虫综合治理、有机农业发展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孟裕 《植物保护》1992,18(5):18-18
大家白蚁Coptotermes curvignathus Holmgren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是一种为害活树能力最强最危险的白蚁,可蛀死幼树,蛀断大树,受害林木有柚木、南洋杉、南亚松、橄榄、黄檀、木蝴蝶、野桐、椰子、油棕、柑桔、芒果、桉树等。宁波口岸1991年4次截获该虫,曾发现大家白蚁副巢及活的有翅蚁、兵蚁和工蚁(标本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韩美贞老师鉴定)。 目前我们将有蚁害和蚁患的原木挑出,集中堆放帐幕内,用溴甲烷35-40克/米~3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草蛉科天敌昆虫及其生防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艳  刘星月 《植物保护学报》2020,47(6):1169-1187
草蛉是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在蚜虫、介壳虫、粉虱、蓟马和螨类等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虽然利用草蛉进行生物防治在我国已有近50年的历史,但针对不同农业生态系统及不同害虫物种,有关草蛉优势天敌物种的精准开发利用仍受到分类鉴定、生物学习性和捕食潜能等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不足的制约。本文总结了草蛉科的基础生物学习性、地区优势物种与栖境选择、捕食潜能、草蛉与猎物及植物的互作关系和田间应用现状,提出了改善草蛉生防应用成效中的关键问题,对我国具有生防应用前景的草蛉种质资源发掘进行了评述,以期为推动我国草蛉天敌物种的发掘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雷仲仁 《植物保护》2006,32(5):12-12
《昆虫分类学》(第二版)由著名昆虫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袁锋教授主编。此书已于2006年4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书第二版是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植物保护专业用教材《昆虫分类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的基础上,经修改与编著而成。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紫花苜蓿病虫种类及害虫天敌的调查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严林  梅洁人 《植物保护》1996,22(5):24-25
1989~1993年在青海省西宁、格尔木、海晏、共和、德令哈、循化、化隆等地紫花苜蓿种植区,对紫花苜蓿上的病害和昆虫种类及病虫优势种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上述地区的紫花苜蓿有病害6种,主要为褐斑病、霜霉病和根腐病;害虫16种,主要为豌豆潜叶蝇、苜蓿叶螨和绿芫菁等,天敌昆虫13种,主要有瓢虫、狼蛛、食蚜蝇、草蛉等和传粉昆虫13种,主要有切叶蜂、蜜蜂、隧蜂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太白山锐齿栎景观林带树干基部筑巢的两种蚂蚁的筑巢生态学及其巢内真菌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亮腹黑褐蚁Formica gagatoides Ruzsky是锐齿栎林中的优势蚁种,可在地表及树干上活动,主要取食栎树枝条上蚜虫所分泌的蜜露及其他昆虫和植物材料;盘腹蚁Aphaenogaster sp.仅在蚁巢周围活动,捕食其他小型昆虫;亮腹黑褐蚁F.gagatoides蚁巢材料含水量非常高,而盘腹蚁Aphaenogaster sp.的蚁巢较为干燥。锐齿栎林中树干的平均蚁栖率为20.3%,但蚁栖率随海拔差异而不同(海拔1800m的锐齿栎林带蚁栖率仅为6%,海拔1600m的锐齿栎林带蚁栖率高达38.5%)。两种蚂蚁的长期营巢活动造成树干基部腐朽、孔洞不断扩大,严重影响锐齿栎树干的水分、营养传输及生长,且极易倒伏和风折。两种蚂蚁巢内及其体表真菌的种类组成明显不同,从亮腹黑褐蚁F.gagatoides蚁巢材料中可分离出7种真菌,而从盘腹蚁Aphaenogaster sp.巢中仅分离出2种;从亮腹黑褐蚁F.gagatoides体表可分离出4种真菌,而从盘腹蚁Aphaenogaster sp.体表分离到3种真菌;其中T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