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2002年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示范推广粳稻新品种滇系4号7593.73hm2,平均单产11026.5kg/hm2,比对照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479kg/hm2,增产幅度达15.49%;2a累计总产8373.23万kg,新增总产1123.11万kg,新增总产值2475.06万元;推广滇系4号平均每公顷获得新增纯收益3405.73元。  相似文献   

2.
陇谷六号是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用中间材料74H33-9-1作母本,农家品种等身齐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春谷良种,自199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定名,累计推广面积达22万hm2,2000年陇谷六号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3.
铁春1号是铁岭市农科院于20世纪70年代末育成的春小麦品种。它具有丰产性突出、增产潜力大,熟期早、适合下茬复种,矮秆、高抗倒伏、喜肥水、耐密植、适宜机械化收割,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在北方春麦区13个省区累计推广铁春1号是铁岭市农科院于20世纪70年代末育成的春小麦品种。它具有丰产性突出、增产潜力大,熟期早、适合下茬复种,矮秆、高抗倒伏、喜肥水、耐密植、适宜机械化收割,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在北方春麦区13个省区累计推广300万hm2以上,累计增产小麦30亿kg以上,累计增加效益3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1988年依靠瓜菜种子起家,2003年开始涉足玉米种子产业,2006年又与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联手搞粳稻种子开发,大民种业的研发领域不断拓展;良种推广到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目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0.47亿hm^2;短短的十几年产值由最初的3.5万元,增长到现在的1.2亿元。一个个数据令记者为之惊奇、为之欣喜、为之骄傲,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为什么能迅速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其中有什么法宝呢?4月下旬,在春暖花开、播撒希望的时节,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了大民种业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其在兴安盟的育种基地,想就大民种业的发展轨迹探寻个究竟。  相似文献   

5.
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重要商品菜产地之一,2008年全市蔬菜面积1.33万hm2,总产量70万t,总产值7亿元.通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总结出"菜-瓜(椒)-瓜"高效栽培模式,既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利用了温、热、光等条件,又合理安排茬口和劳动力,调整了上市时间,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出率和经济效率,是长江中游地区大面积推广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开放以来,山东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成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及农产品出口创汇的优势产业。2000年种植面积突破200万hm2,2003年达到最大种植面积235.9万hm2,2012年瓜菜产值1 426.8亿元,为全省种植业之首。全省每年约需各种蔬菜种子11亿kg(含马铃薯、大蒜等),货值超过70亿元,是国内外种业竞争的焦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7.
黔西县2003~2008年对黔油18号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累计推广面积约5 026 hm2,平均单产158.78 kg/667 m2,新增总产1 238.59 t,新增总产值369.64万元,并总结制定出该品种在黔西气候条件下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种子》2021,(2)
为了深入研究与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潜力,对高油大豆种质合丰50特点与育种利用效果进行了研究。该种质具有含油量高(22.57%)、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及优良性状遗传力高等突出特点,集优良性状与基因于一体。作为品种生产直接利用,年最大推广面积64.9 hm~2,累计推广面积445.9万hm~2,增产大豆17.5亿kg,创社会效益66.3亿元。作为种质资源利用,先后育成了高油大豆新品种17个,油分含量≥21.24%,平均值为22.42%,最高值为24.13%,其中大豆新品种合农75油分含量为23.40%,2019年推广面积达50.7万hm~2,2015—2019年累计推广面积157.7万hm~2,增产大豆5.4亿kg,创经济效益20.3亿元。该种质既是优良品种又是优异种质资源,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的主产区,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已累计选育推广合丰、合农号大豆品种63个,合字号大豆品种占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的30%~50%,占适宜种植区域种植面积的80%以上,累计推广应用面积3000万hm2,创纯社会经济效益120亿元。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大豆生产水平,并推动了大豆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0.
<正>经过专家评审,海南省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植保植检站日前向全省农民推荐了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等28个农药品种用于海南瓜菜病虫害防治。据了解,为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013年底海南省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植保植检站启动瓜菜主要病虫害药剂筛选试验工作,向社会公布海南瓜菜关键病虫害(防治靶标)名单,由企业  相似文献   

11.
<正>山东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培育的紧凑型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8",在创造了亩产402kg的世界夏玉米高产记录后,204年又创造了十亩单产335.8kg、百亩单产5.kg的新纪录。除玉米育种外,小麦新品种济麦22在山东省年推广面积超过2 700万亩,在全国累计推广近2亿亩,连续六年成为全国第一大品种,并且创造了亩产802kg的高产记录。而在棉花种植领域,山东省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青瓜又称刺瓜,原产于西印度热带森林地带,现为世界性的热带作物。青瓜在海南一年四季均可种植,而且面积较大,青瓜产量高,一般产量5.25万~7.50万kg/hm^2,是外调出口创汇的主要瓜菜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种子产业发展迅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制种业已成为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产业目前,甘肃省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瓜菜、花卉对外制种基地,属于全国的种子生产大省,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战略性意义。 2005年玉米杂交制种面积达到123万亩(其中河西走廊达到114万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马铃薯品种演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芳  王舰 《作物杂志》2003,19(3):49-50
马铃薯是青海省的重要粮食作物,也是我省贫困山区群众的主要口粮之一,常年种植面积4万hm~2,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马铃薯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0年为3.085万hm~2,总产量为7.445亿kg,2001年达到5.918万hm~2,总产约13.3亿kg。马铃薯生育期短,适应性广,适宜在冷凉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是一种粮菜兼用,高产、稳产的抗灾作物。  相似文献   

15.
白千成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1979年从日本引进的大豆品种。1987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87~1990年在川、黔、甘三省累计推广20万亩。1985~1986年省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产131.5kg,比石柱猪腰子增产17.0%;1986年省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亩产137.4kg,比石柱猪腰子  相似文献   

16.
“六五”期间全国杂交稻推广累计面积3844万亩,增产58亿斤,增值6.38亿元,1986年杂交稻新组合可推广3590万亩。 一、在“五五”期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出威优64推广累计面积1400万亩,成优35推广累计面积410万亩;广西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汕优桂8推广累计面积20万亩,这些早熟组合成功地解决了“早而不优和优而不早”难题,使长江流域的杂交晚稻  相似文献   

17.
“十五”以来,甘肃省把种子产业作为全省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来培育,不断强化政策引导,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加大扶持力度,使种子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已建成大型种子加工中心40多个、成套种子加工线40多条、种子烘干线30多条,年加工能力6亿kg以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瓜菜、花卉制种基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南方大部稻区早稻处于齐穗至灌浆乳熟期,中稻处于分蘖期。江南稻区出现"两迁"害虫同期突增峰。截至目前,全国水稻病虫害累计发生2.6亿亩次,近两周新增8751万亩,增幅为50%。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瘟病、纹枯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累计发生面积分别为7008万亩次、4863万亩次、7480万亩次、824万亩次、5978万亩次和17.3万亩次。自6月下旬以来,湖南怀化市、邵阳市、娄底市、湘潭市等  相似文献   

19.
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平舆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现状 1.1蔬菜的产业化经营 目前全县瓜菜生产面积近30万667m^2,2003年获得河南省无公害生产基地的认证,注册了“清河源”商标。平舆县蔬菜的产业化经营在县蔬菜开发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培植了嘉元油脂有限公司、春鹤脱水菜厂、庙湾镇黄花菜综合服务公司、东皇庙瓜菜批发市场等龙头企业,全县的黄花菜、早春茄子、早春西葫芦、早春小拱棚西瓜等品种,基本上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0.
优质丰产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L6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油菜年种植面积近20万hm2,总产达2.8万t左右,为甘肃省第一大油料作物.近年来,春油菜因其种植投资小、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得以迅速发展.目前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早熟、优质、丰产新品种,仍以青油菜14号、陇油5号等品种为主,由于生育期极晚,很难适应本省生态多样性,再加之品种单一、不育株率高,导致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了甘肃省油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早中熟、优质油菜的选育研究,培育优质、高产、多抗油菜新品种,已成为甘肃省油菜生产的迫切需要和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