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文欣 《百姓》2001,(7):18-19
她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知识女性。她一生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中国人,并为此矢志不渝地追求着。为了这个梦想,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孩子。却用无私的母爱赢得了“中国母亲”的名分……  相似文献   

2.
<正> 某报曾报道:一位9岁的女孩放学回家后,对其母亲说:“我刚才被自行车撞了”,母亲急切地问:“伤着哪里了吗?”女孩说:“撞倒时感到很痛,现在好多了,我想躺下休息一下”。晚饭时,母亲叫女儿起来吃饭,女儿迷迷糊糊地说:“我头晕,还想睡一会儿”,母亲想:让她多睡会儿好。过了约2小时,母亲再次叫她,女儿却再也没有醒过来。抢救的医生说:“耽误的时间太久,这是由于外伤性颅内出血,大面积血肿压迫脑组织而导致的死亡。”母亲为此悲痛欲绝,不断后悔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金坪 《农村百事通》2009,(22):67-67
有一位叫师旦的母亲诉说自己10岁的女儿居然有了隐私。她偷看了女儿的日记本.发现女儿正在暗恋一位男明星。本子上写满了“我爱你”、“我想你”……之类的话。她很想和女儿挑明.又担心女儿会埋怨家长在侦查她的“隐私”。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又害怕女儿过早涉及情爱影响成长。这位母亲迷惑地说:“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正>她不是一位教师,却肩负了教师的责任,她也不是一位母亲,却付出了母亲的爱,她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袁琛祎。袁琛祎是上海市崇明县绿华镇土生土长的姑娘,2012年大学毕业,她本可以选择留在市区。她的父母也希望她留在市区发展,因为她的同龄人大多都留在了市区。可是她心里非常清楚:自己  相似文献   

5.
<正>深秋里,个子不高的母亲总是背着装满黄豆的背篓,如同一棵会行走的"黄豆秆儿"整日奔忙在家乡的山路上。她清瘦的身躯,背出了我们快乐的童年,更背出了温暖的家。母亲背黄豆的姿势,是我终生难忘的最美姿势。母亲背着沉重的背篓,下山坡时,她的右手总是握一截粗大的树枝,用来支撑自己;她的身子始终略微弯曲,头低着,小心翼翼地踩着每一步。这时,背篓总是高过她的身体,母亲的身形就显得更加得瘦小。有时踩滑了,为了防止自己像一辆刹车  相似文献   

6.
“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卖炭的,一问是农科站的……”初次见到蔡有华时,她这样幽默地介绍自己的职业。而实际上,37岁的她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全国青联委员、拥有研究生  相似文献   

7.
正己教子有方,当着一堆亲戚的面,把两个苹果喜盈盈地给了年幼的儿子。她满怀期待地等着儿子把其中一个苹果送给自己,就像自己平时教育他的那样。谁知,儿子接过苹果后,看都没看妈妈一眼,就朝更大更红的那个苹果咬了一口。年轻的母亲觉得面子挂不住了,正准备斥责儿子的时候,耳边传来奶声奶气的声音:“妈妈,你吃这个苹果,我尝过了,不酸!”妈妈的眼  相似文献   

8.
无私的母爱     
华凯 《新农村》2007,(4):29-29
上世纪60年代,我家里很穷,兄弟姐妹7人,逢年过节才能杀一只鸡吃。吃鸡时,大家都喜欢吃鸡肉,唯有母亲只吃鸡头。我们让母亲吃鸡肉,母亲说:“我喜欢吃鸡头。”她吃得津津有味。母亲这么喜欢鸡头,以后每一次杀鸡,我们就互相叮嘱:“把鸡头留给妈。”后来,母亲生了大病,医生说很难治好了。在母亲临终之前,我们让她好好吃一顿喜欢吃的鸡头。我正准备去买,母亲却拉着我说:“别浪费钱了,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吃鸡头。”我诧异地问:“那你为什么每次杀鸡都吃鸡头呢?”母亲说:“傻孩子,妈怎么能跟你们抢肉吃?”这么多年来,我们竟然一直以为母亲真的喜欢…  相似文献   

9.
《百姓》2001,(6)
谁说“笑比哭好”?我就最怕母亲笑。母亲一笑,就露出那嘴里孤零零的最后一颗牙,让我看了心酸。要知道,母亲还不到50岁呀!母亲常常说:“我爹我娘什么都好,就在牙上对我不好。”母亲把过早脱牙玩笑地归咎于外公外婆——她认为那是遗传。她开完这个玩笑后总是笑,一笑又露出那颗让我难以接受的牙。每逢此时,我心里总是  相似文献   

10.
李尕 《农家顾问》2014,(3):20-21
<正>她个子娇小,为修建村委会办公房,却和男人一样肩挑背扛;她个性要强,为村民修路,却四处求人练就了一张"厚脸皮";她敬老孝顺,为建活动中心,却让出自家利益,气病了自己的母亲;她思路创新,为村民解难,却把委屈压力留给自己,这就是四川省蒲江县大兴镇米锅村的女支书吴雪芳。  相似文献   

11.
怀念母亲     
<正>母亲已离开八年了,但我还是常常在梦中见到她,总感觉她仍然在自己的身边,醒来之后却泪如雨下,思亲之苦无法表达。母亲永远定格在56岁,没有白发苍苍和衰老的容颜,只有发福的身材和曾经秀美过的脸庞。母亲年轻时很漂亮,"佐证材料"就是在她读书的年代里所留下的照片便可以清晰地看到,还有上山下乡时人们对她的评价,善良、热情、贤惠和文气。那时,别人都以为她是教书先生,都叫她"老师"。这个称谓后来被我实现了,母亲别提有多高兴。  相似文献   

12.
谎言蕴孝心     
好久没有回老家.也没有和母亲联系。 那天,母亲从乡下过来.她兴奋地告诉我:“你哥在外面干上美差了。听说在一家大公司做什么白领呢。”母亲说,大哥前些天回了趟家,西装革履的,头发梳得像电视里的大老板,、虽然人还是那么瘦、那么黑,但看上去精神多了。  相似文献   

13.
那一年早春,天特别冷,阿婆像往常一样,在坟地里捡了一堆乱柴,捆好准备回家。猛一抬头,看见远处坟堆边有一点红,她以为自己老眼昏花,使劲擦擦眼,没错,是一点红。阿婆走近一看,竟是个用破被子裹起来的婴儿。阿婆捡了弃婴的消息一下子在村里传开了,说什么的都有。村委会主任也说:“你是五保户,拖着个小孩怎么养?还是不要管闲事的好。”阿婆却紧紧地搂着女婴:“好歹是条命,我不要五保,也要养她……”拗不过阿婆,小小的乡村就这样接纳了我,阿婆请学堂先生给我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燕子”,意为春天里飞来的小燕子。清贫的日子苦…  相似文献   

14.
李彤 《新农村》2012,(4):42
十多年前,母亲信奉佛教,渐渐地,母亲却患上了"重度宗教信仰型"精神抑郁症。那是我们家最黑暗的日子。母亲患病三年,从最初怕她自杀到后期怕她杀人,我在恐惧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父亲的  相似文献   

15.
《百姓》2003,(1)
咨助“伊妹”: 一位女学生给我来信说,她竟然喜欢上她的老师。老师虽然不是很帅,但他有男子气,很有责任心。甚至她想把自己的第一次献给她的老师。我想这个女孩是不是太……面对这个问题,我实在做不了主,请将对策告诉我好吗?拜托了! 方刚回复: 上帝呀,这事你当然“做不了主”了,只有那个女孩子自己能够做主。我们以前习惯于让文化与“道德”“做主”,结果弄得人不像人,像个符号似的。女孩子应该忠实于她自己,做她想做的。虽然她的决定可能是错误的,虽然她若干年后可能会后悔,但她没有背叛自己。这就足以让她日后感到安慰了。咨助“伊妹”: 当我亲耳听他说起自己同性恋的时候,我们的婚姻已经有十年了,我们有一个可爱的儿子,才7岁。在那一个寒冷的夜里,他向我说了他的一切。我听了没有发作,而是很安静,  相似文献   

16.
丹晨 《湖南农业》2005,(3):24-24
因为家境贫寒,1994年,年仅17岁的郭玉梅来到广州番禺一家鞋厂打工。一次,郭玉梅在广州街头看到商店里正在卖充气娃娃,突然灵机一动:如果把枕头做成人的形状,那抱在怀里的时候不就舒服多了?说干就干。她当天就买了不少布料和太空棉回去做了一个“母亲抱枕”。当晚,她在“母亲”的怀抱里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晚上收工后,同宿舍的女孩看到这个“母亲抱枕”,都纷纷要求郭玉梅再多做几个,每个付费10元。辞职拓展市场。郭玉梅的“母亲抱枕”在附近工厂的女工宿舍一亮相,就马上在厂区风靡起来。大家争着向她预订,有的为了提前拿到抱枕,还把售价提…  相似文献   

17.
<正>小时候,每次父亲发了工资,母亲都会拿出大部分存到银行,仅留少许部分作为生活开销和我们姐妹的学费。有时候不够用,母亲就采摘自家园子里的蔬菜,或自己做一些手工艺品拿到3公里以外的集市上去卖。看到母亲这样辛苦,我们心疼她,但更不理解她。当时父亲的收入在我们队上是数一数二的,人家都说我们家有钱,可母亲却总是勒紧裤腰带,一分钱都想掰成两半花,她这样吝啬何苦呢?  相似文献   

18.
爱需要表达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那时家贫,凡有什么好东西,母亲总是让给孩子.一次,亲戚送给她一条鱼,煮好后,母亲习惯地将鱼身夹给了孩子,而将鱼头放在了自己的碗里.许多年后,孩子长大了,过年时他回到家乡,母亲煮了一锅鱼.餐桌上,孩子孝顺地将鱼头分给了母亲,并说,我知道妈妈最爱吃鱼头.母亲一脸愕然,没想到孩子完全没能理解自己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19.
前几天,好友悲痛地告诉我他母亲误服农药造成的死亡悲剧。 因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好友的母亲经常吃些止咳糖浆类药物。一天,她同往常一样,伸手从桌上拿起一瓶“止咳糖浆”就喝。虽然觉得味道异常,但见瓶签上写的是止咳糖浆,想到“良药苦口利于病”,勉强地又喝了一口。喝完不久,便诉说心里难受。2小时后,  相似文献   

20.
任霞 《新农村》2007,(11):32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坐不了3分钟”。回到家里,儿子问妈妈,老师说了些什么?母亲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有了进步”。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上小学后,母亲又参加了一次家长会,老师对她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9名。我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回家的路上,她流下了眼泪。然而,当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