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2000—2019年祁连山国家公园境内的卫星遥感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综合运用DPSIR、TOPSIS和障碍度模型,构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生态承载力年际变化特征,量化生态承载力状况,揭示影响生态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生态承载力状况较差,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2000—2014年生态承载力降低,2014—2019年生态承载力增加。驱动力和压力子系统变化是导致2014年之前生态承载力降低的主要因素,2014年以后生态承载力增加是驱动力、压力和响应子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响应子系统是影响现阶段生态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素,其次是驱动力和压力子系统。随时间推移,响应子系统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减弱,驱动力子系统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增强。未来应将国家公园纳入区域发展,耦合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而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对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开展动态评价,对我国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集成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质量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我国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特征,构建了包含16个指标(14个一般性指标和2个限制性指标)的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指数)分为7个等级,以期为科学客观地评价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案例研究看出,2010-2015年间,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指数为-0.7,评价等级为"显著变差".  相似文献   

3.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而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对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开展动态评价,对我国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集成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质量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我国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特征,构建了包含16个指标(14个一般性指标和2个限制性指标)的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指数)分为7个等级,以期为科学客观地评价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案例研究看出,2010-2015年间,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指数为-0.7,评价等级为"显著变差"。  相似文献   

4.
门源县丰富的草地资源促进了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草原围栏作为最主要的草原保护措施,为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治理作出了巨大贡献。经过4个时期的草原围栏建设,门源县域内超过一半面积的可利用草原已覆盖围栏。未来,应加强夏秋草场和农业乡镇及祁连山国家公园内部分沙化、退化严重地区的草原围栏建设。  相似文献   

5.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国家早在1988年就批准设立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期以来,祁连山局部生态破坏问题十分突出。2017年7月,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彰显中央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我们的一线草原工作者也从专业出发,提出了祁连山草原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具体建议,为草原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祁连山这座"母亲山"的主要守护者,全县75%的辖区面积处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河西五市乃至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生命线"和"绿色水库"。一、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肃南段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鉴于祁连山草原生态环境特殊的战略地位,多年来,肃南县始终坚持把守护祁连山草原生态安全屏障作为立县之本,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有效落实保护治理措  相似文献   

7.
正祁连山是我国著名高大山系之一,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储水输水中心,维系着西北地区生态系统稳定。祁连山脉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长达650千米,肃南县肩负着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的使命。但近年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雪线上升高,水土流失,森林面积减少,草地严重退化,肃南县境内的祁连山脉生态环境不断恶化,2017年1月祁连山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先后被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报道过,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与治理是当前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对藏北典型区域那曲县进行了生态文明统计测度与评价,并对未来8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进行预测,为藏北牧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对策与思路。采用生态模型评价的方法,在分析生态文明内涵、发展、描述、评估和评价的基础上,寻求了一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并能反映藏北牧区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要求的特征指标;以那曲县为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系统评价模型对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目标进行了定量判断。引用协调发展程度计算模型,采用灰色系统方法(GM(1,1)模型)对那曲地区过去及未来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计算并预测。结果表明:那曲县生态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低,2001~2013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在初级协调发展类和勉强协调发展类之间,未来8年协调发展程度呈下滑态势。  相似文献   

9.
孙伟  王德平  戎郁萍 《草地学报》2020,28(2):291-297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出发,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国家公园已从顶层设计迈向实践。我国7大地理分区均涉及到国家公园,其中北京长城将建立国家文化公园,多数国家公园位于一个省或市,但大熊猫、东北虎豹和祁连山国家公园涉及到2个及以上省。国家公园体制的成立,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更好地扩展到人与自然的道德伦理,对公民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具有引导作用。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相传”的目标,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使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我国国家公园从提出到建立试点为基础,进一步结合科学发展观和环境伦理学等哲学观点,为理解国家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水资源是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控制因素,是进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条件.利用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方面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价,找到水资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平衡点,达到生态和经济平衡,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