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葡萄同源四倍体玫瑰香和其二倍体玫瑰香母株的嫩枝插条为试材, 研究了扦插生根过程中(0~18 d) 生根部位皮层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玫瑰香葡萄同源加倍以后, 不仅改变了不同时期插条生根部位皮层的内源激素水平, 也改变了该部位对外施NAA的反应。在不定根诱导期( 0~3 d) ,促进生根的生长素水平下降, 抑制生根的脱落酸和赤霉素含量上升, 生长素与脱落酸和赤霉素的比值下降;应用NAA处理以后, 在根原基诱导期(0~3 d) , 赤霉素、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含量不降反升, 改变了内源激素的整体变化态势。分析认为, 同源加倍后嫩枝插条生根部位内源激素的代谢变化是造成其生根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以两类不同株型梨品种(系)为试材,研究了紧凑型与普通型梨一年生嫁接苗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特点、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15 a生树新梢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与普通型相比,紧凑型嫩梢中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含量显著较少,细胞分裂素(ZR及Z+ZR)含量显著较多,生长素(IAA)含量稍高于普通型但差异不显著。紧凑型新梢顶端木薄壁细胞显著增加,导管、木质纤维和可溶性糖显著减少。首次提出确定梨紧凑型基本指标为新梢顶端木质部中木质纤维密度低于1 300个.mm-2,木薄壁细胞密度高于1 700个.mm-2,导管密度低于270个.mm-2;紧凑型梨树节间变短可能是赤霉素(GA3)含量减少引起的,顶端的膨大生长等现象则可能是细胞分裂素积累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大葱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苏华  徐坤  刘伟 《园艺学报》2007,34(3):671-676
为探讨激素与大葱花芽分化的关系, 研究了不同大葱品种花芽分化过程中植株根、假茎及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 大葱植株根、假茎及叶片ABA、GA3、ZR的含量均在花芽分化基本完成时达到高峰, 而IAA则至低谷, 且内源激素出现高峰或低谷的时间, 与不同品种花芽分化完成时间一致, 表明测试激素均与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但不同器官内源激素含量高低及变化幅度显著不同, 其中叶片ABA、GA3及根系ZR含量较高, 且变化显著, 而IAA在根系及叶片中的含量及变化幅度差异较小, 但显著高于假茎。大葱叶片ABA / IAA、ABA /GA3均随花芽分化率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花芽分化完成时达峰值, 之后迅速降低, 说明叶片内源激素间的平衡关系, 在大葱的花芽分化过程中亦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苹果花芽孕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曹尚银  张俊昌 《果树科学》2000,17(4):244-248
在过去研究苹果花芽形态分化开始时期的基础上,对首红苹果花苹果花芽孕育过程中花芽、叶芽生长点的甲醇提取物进行了IAA(吲哚乙酸)、GAs(赤霉素)、ABA(脱落酸)和AR(玉米素核苷)的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发现,在苹果花芽孕育临界时期内,随时间推移,IAA、GAs含量下降,ABA上升,ZR保持高水平。因此认为,在苹果花芽生理分化过程中,IAA和GAs的低含量与ABA、ZR的较高含量即ABA/IAA  相似文献   

5.
苹果花期前后子房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苹果花期前后子房内源激素的变化牛自勉1王贤萍1李全1陆军2许月明2(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太谷030800;2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杭州310023)关键词苹果;子房;内源激素ChangesofEndogenousHormoneonAppl...  相似文献   

6.
银杏雌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银杏雌花芽形态分化前的5月初,ZT,ABA处于高峰,iPAs的高峰晚20d出现;6月份,随着形态分化开始,ZT,iPAS和ABA的含量下降并维持低水平;11月开始落叶时ABA含量迅速上升。IAA在5月中旬出现峰值,进入6月形态分化开始后则在略低水平上波动,9月底开始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7.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0和D-21及非单性结实品系03-2为试材,研究在自然低温条件下自然授粉、人工授粉和去柱头后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_4)、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及与单性结实果实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授粉方式下单性结实品系果实都可以正常膨大,而非单性结实品系果实只在人工授粉的情况下正常发育。单性结实品系果实发育前期的IAA、ABA含量和ABA/(IAA+GA_4+ZR)均高于非单性结实品系03-2;茄子3个品系子房(果实)发育前期的IAA、ZR含量明显高于果实发育后期的IAA、ZR含量。不同品系不同授粉方式下果实发育过程中GA_4含量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性。人工授粉提高了03-2果实发育初期的IAA、GA_4和ABA含量,对ZR含量和ABA/(IAA+GA_4+ZR)无明显影响,但促进了其果实的发育。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下03-2果实发育过程中ABA含量和ABA/(IAA+GA_4+ZR)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果实发育初期较高的IAA和ABA水平有利于茄子果实发育和单性结实。  相似文献   

8.
苹果花芽孕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过去研究苹果花芽形态分化开始时期的基础上,对首红苹果花芽孕育过程中花芽、叶 芽生长点的甲醇提取物进行了IAA(吲哚乙酸)、GAs(赤霉素)、ABA(脱落酸)和ZR(玉米素核苷)的 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发现,在苹果花芽孕育临界时期内,随时间推移,IAA、GAs含量下降,ABA 上升,ZR保持高水平。因此认为,在苹果花芽生理分化过程中,IAA和GAs的低含量与ABA、ZR的 较高含量即ABA/IAA=0.25~0.66,ABA/GAs=0.37~1.47.ZR/GAs=2.67~4.25,ZR/IAA=1.7~ 1.83时对成花有促进作用,反之,则抑制成花。花芽形态分化开始后,IAA、GAs保持稳定的低水 平,ABA保持稳定的高水平,ZR又出现高峰,维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多分枝西瓜品种陇抗9 号与不分枝西瓜品种无杈早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研究分 析不同分枝西瓜品种生长过程中引哚甲酸(ICA)、引哚乙酸(IAA)、玉米素(Z)、二氢玉米素(DHZ)、脱落酸(ABA) 等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伸蔓期与果实膨大初期,不分枝西瓜品种叶片中ICA、IAA+ICA 含量显著高于多分 枝西瓜品种;在整个生长期,不分枝西瓜品种叶片中Z、DHZ+Z 含量低于多分枝品种;且不分枝西瓜品种的(ICA+IAA)/ (Z+DHZ)、(ICA+IAA)/ABA、(ICA+IAA)/(GA1+GA3+GA4+GA7)在伸蔓期与果实膨大初期显著高于多分枝品种。由此 可见,较高含量的ICA 对西瓜侧枝的分生有抑制作用,较高含量的Z 与DHZ 对西瓜侧枝的形成有促进作用;(ICA+IAA)/ (Z+DHZ)、(ICA+IAA)/ABA、(ICA+IAA)/(GA1+GA3+GA4+GA7)的较高比值不利于西瓜侧枝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以焦核龙眼品种白核、闽焦64—1、闽焦64—2和大核品种九月鸟为试材,研究了龙眼种子早期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种子发育前期大量的GA,被合成与积累,GA3含量随着种子发育逐渐下降。九月乌的IAA含量在花后40d达到最高,且高于3个焦核龙眼品种。九月乌(IAA+GA3)/ABA比值在花后30—40d基本不变,而3个焦核品种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花后40—60d九月乌的(IAA4-GA3)/ABA比值先降低后上升,而3个焦核品种均在上升。由此可推测焦核龙眼落果主要受到IAA和ABA的影响,焦核龙眼早期果实发育IAA含量升高将减少焦核果的落果,有利于焦核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以自交亲和系WS-199和自交不亲和系WS-85为亲本杂交获得的F_2分离群体为供试材料,采用BSA法结合SNP芯片技术,筛选出与自交不亲和性相关的SNP标记,并将SNP差异位点序列信息与白菜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进一步开发SSR标记,共获得了与自交不亲和性相关的SSR分子标记BrA1-2、BrA1-3和BrA1-14,为分子标记辅助自交不亲和性杂交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紫心大白菜花青素积累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岩娇  张鲁刚  何琼  张明科  石姜超 《园艺学报》2012,39(11):2159-2167
 利用徒手切片法、pH差计法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观察和测定紫心大白菜与同源非紫心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Lour)Olsson]花青素在叶片中的分布和总含量变化,比较叶片中花青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及其转录调控因子的表达特点。结果表明,紫心大白菜花青素不均匀分布于叶片中,尤以叶表皮细胞及临近表皮的叶肉细胞内最为丰富,并且内层球叶含量高于外层球叶。紫心大白菜心叶中花青素含量最高为0.79 mg · g-1 FW,对照09S17混合样的叶片中花青素总含量为0.01 mg · g-1 FW。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上游关键酶基因CHS、CHI、F3H、F3′H及下游修饰基因UFGT、转运酶基因GST与转录因子MYB0在紫色大白菜心叶中上调表达,下游关键酶基因DFR、ANS、LDOX与转录因子MYB2、MYB4、MYB12和MYB111的表达在整个紫心大白菜中大幅上调,推测这可能是紫心大白菜花青素积累的重要原因,其中MYB2和MYB4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白菜紫心性状遗传规律分析及其基因初步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白菜[Brassica rapa(Lour.)ssp.pekinensis]紫心纯系‘14S839’和橙色纯系‘14S162’为亲本,构建F_2群体,对大白菜紫色基因(BrPur)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性状分离调查结果显示,在F_2群体中紫心与非紫心单株符合3︰1分离比例,说明大白菜紫心性状的有、无符合单基因显性遗传模式,紫心性状是一种显性性状。采用改良的BSA方法对紫色基因BrPur进行定位,经过对白菜全基因组297个SSR标记的筛选,得到了BrPur的两个侧翼标记A710和A714,同时结合白菜基因组信息,将BrPur定位于大白菜A07连锁群上。结合前人关于花青素代谢相关基因的研究报道,通过分析Br4CL3和Bra004214的序列、开发新的标记,得到了两个特异共显性标记CL-12和B214-87。利用F_2群体扩增验证筛选到的所有标记,结果表明,经Join Map 4.0作图得到的遗传连锁图与非紫色交换单株"基因型矩阵"显示的结果完全一致,标记CL-12和B214-87位于BrPur两侧,遗传距离分别是3.1 cM和3.5 cM。  相似文献   

14.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苏州青""抗热605""紫罗兰""黑心乌""高梗白""南通马耳朵""紫菜薹"为试材,采用温室盆栽种植,利用LemnaTec Scanalyzer 3D仪器获取植株不同时间和不同角度图片,通过图片分析获取植株的投影面积、开展度、紧密度、株高、株幅、叶片、荚果相应表型指标,比较不结球白菜生长发育过程中表型指标变化,以期为不结球白菜的栽培、生产与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顶部投影面积和开展度"紫菜薹"先增大后减小,其它品种均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大达到最大值后降低。株高和株幅从定植后均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减小;顶部紧密度均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降低。叶长、宽、周长和面积从定植后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缓慢减小。荚果分为短窄、长窄、长宽、中长窄、中长宽5种。综上所述,不结球白菜在定植60 d出现明显品种差异,株高、株幅、紧密度、叶片的变化趋势一致,顶部投影面积和开展度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各指标最大值均出现在生殖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利用真空渗入法获得的转bar基因及pinⅡ基因菜薹,进行了外源基因的遗传及表达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外源基因能够稳定遗传。bar基因在 代的分离大部分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但也有不符合的群体;pin II基因在 代中稳定表达,但各个株系之间的表达水平差异较大,因而各个株系的抗虫效果也具有显著差异,即使具有相同外源基因拷贝数的各个株系,其PIN I/蛋白表达量和抗虫效果也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探明pol CMS育性恢复基因作用的分子机理,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选用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的F2代分离群体,对大白菜polCMS育性恢复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进行了分析,并选取部分基因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共有2 826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441个上调表达,2 385个下调表达。GO功能注释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的细胞位置为细胞质、细胞器及大分子复合物等位置,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及质体等,分子功能主要为核酸外切酶的活性,参与的生物过程是花粉壁的形成和组装。与pol CMS显著相关的通路主要是核糖体、糖和氨基酸代谢、核苷酸切除和修复、RNA降解等通路。表达谱和RT-PCR结果表明恢复基因主要通过下调表达调控育性恢复,有4个差异表达基因与育性恢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大白菜花茎蜡粉分子调控机制,针对大白菜一对花茎蜡粉差异的近等基因系进行了转录组比较分析.在有蜡粉材料RHL0651和无蜡粉材料RHL0652之间总共鉴定到7237个基因存在显著差异表达,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生物过程、原生质膜的组成成分和四吡咯结合分子功能.结合基因功能注释,筛选到17个蜡粉相关基因,包括蜡粉合成基...  相似文献   

18.
以橘红心大白菜自交系(LH)、普通心大白菜自交系(91-12)为亲本,研究了橘红心大白菜子叶颜色的遗传特征及其在环境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橘红心大白菜和普通心大白菜正反交后代(F1和F1′)子叶颜色均为黄色,F2和BC1F1群体子叶颜色分离比分别为3∶1和1∶1(黄色子叶∶橘红子叶),这说明橘红心大白菜子叶颜色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橘红色对黄色表现为隐性|子叶颜色、花色和球心色三者的遗传表现为一因多效,即橘红子叶植株的球心色和花色也为橘红色。在遮光或者弱光处理结束后,光照2 h橘红心大白菜的子叶颜色可以稳定表现,在低温遮光条件下表现最为显著,催芽时间不同(24 h或48 h)不影响橘红心大白菜子叶颜色的表现。因此,子叶颜色可以作为橘红心大白菜选育中的一个理想的形态标记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9.
枣花分化发育过程及其内源激素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枣花形成及调控机制,以鲜食枣品种‘七月鲜’为试材,观察花芽分化发育过程,并对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枣花形成包括花芽分化和花发育两个阶段,单花分化需11 d,分6个时期(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花发育历经7个阶段(花蕾期、蕾裂期、萼片平展期、花瓣平展期、雄蕊平展期、花丝萎蔫期和子房膨大期)。枣吊发育过程中IAA含量显著降低,枣花中IAA则表现为蕾裂期极显著上升,子房膨大期又极显著下降;ABA含量在枣吊长5 cm时极显著升高后缓慢下降,在枣花中的变化与IAA相似,在雄蕊平展期极显著降低;GA3含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枣吊长5 cm时显著增加,而后缓慢降低,在枣花中则是蕾裂期极显著降低后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以上结果显示,在枣花形成过程中,花芽孕育期需要较低水平的IAA和较高水平的ABA和GA3,需要较低的IAA/GA3及较高的ABA/GA3和ABA/IAA;开花期则需要高水平的IAA、ABA、ABA/GA3和IAA/GA3,对GA3和ABA/IAA的需求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0.
在获得耐抽薹大白菜-结球甘蓝4号染色体单体异附加系AC4的基础上,以其为母本分别与不同基因型的2个耐抽薹大白菜自交系和2个易抽薹自交系杂交,利用根尖染色体计数法结合结球甘蓝4号染色体相对于大白菜的特异分子标记鉴定,对杂交后代进行筛选,在每个杂交组合后代中分别获得了2个2n = 21和2个2n = 20植株。抽薹现蕾时间鉴定结果表明每个杂交组合后代中2n = 21的植株均较2n = 20的植株抽薹现蕾时间推迟。对杂交后代及其父本植株中BrFLCs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rFLCs基因表达量不是影响大白菜抽薹现蕾的唯一主要因素,基因组背景对抽薹现蕾时间效应大于BrFLCs基因,同时外源结球甘蓝4号染色体的添加对BrFLCs基因表达的效应受大白菜基因组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