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耀荣 《中国猪业》2008,3(11):46-49
2.3分娩哺乳阶段 2.3。1主要工作内容 待产母猪及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分娩母猪的接产与护理;哺乳仔猪及转群前仔猪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产前准备、产中接产和产后护理三方面阐述了工厂化养猪分娩舍接产技术的操作规程。其中产前准备包括母猪入舍前的产房清扫、消毒和分娩设备的检查、母猪躯体的清洁,以及入舍后的登记与记录。接产前的行为观察与用具准备等。接产包括正常分娩的接产操作(如母猪产前消毒、仔猪护理、假死仔猪救助、断脐、哺喂初乳、称重等)和难产的救助(推、拉、掏、注、剖)。产后护理包括助产后母猪的护理和胎衣的处理。文章最后对安全接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吴永和 《中国猪业》2009,4(11):32-33
母猪的分娩包括分娩前的准备、接产与助产、产后护理3个环节,母猪产仔成活数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养猪的经济效益,所以应保证母猪安全分娩。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现将母猪的安全分娩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母猪分娩时接产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哺乳阶段仔猪的成活率和抗病力。本文根据母猪生产的特点和实际生产中的经验对产前准备、接产技术和产后仔猪护理等工作的关键技术和要点略作总结。  相似文献   

5.
侯明权 《猪业科学》2012,29(8):34-36
产房是猪场的生产核心,有效的母猪围产期和分娩管理是猪场经营成功的关键。产房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母猪护理、接产,看护好仔猪,确保母猪安全生产,仔猪健康成长。在产房阶段,母猪的管理要点主要包括饲喂程序、产房进猪前的管理消毒、母猪分娩前的准备、母猪接产、母猪产后的护理等。1产房母猪的饲喂程序产房母猪即分娩前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饲料的消化能13.8MJ/kg,粗蛋白17.5%,赖氨酸0.9%,钙0.9%,磷0.7%。母猪分娩前后根据其生物特性(有其自身的特性),在饲喂程序上要做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6.
1 生理状态下的引产1 1 用于控制母猪定期分娩。在一般情况下 ,母猪的分娩时间很难准确预测 ,这样 ,就须在母猪预产期前后进行日夜观察 ,随时准备接产、护理。若进行人工引产 ,可使绝大多数母猪分娩时间相对集中 ,并多在白天分娩 ,而便于集中接产、护理与消毒 ,同时还可使仔猪在断奶时日龄接近 ,而便于饲养管理、免疫注射、去势以及后备母猪初配年龄相对接近。若用前列腺素引产 ,还可使母猪产后泌乳增加 ,有利仔猪生长发育 ,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目的。1 2 用于怀孕期延长的母猪 ,以终止其继续怀孕 ,而及早发情、配种、怀孕 ,以提高其繁…  相似文献   

7.
<正>影响仔猪的成活率的因素有很多,现就通过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做好产前准备分娩前一定要注意母猪乳房、乳头及外阴部附近的清洁和消毒,并对分娩圈舍或产床和保育箱消毒。分娩当天对母猪饲喂少量饲料或不喂料,以免母猪吃的过饱而影响仔猪的产出。2接产临产母猪快要分娩时,接产员要经常注意观察,并做好接产准备,做好消毒、记录等工作。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应立即用手指将仔猪的口腔、鼻孔的黏液掏出  相似文献   

8.
分娩是母猪产期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分娩期母猪易应激、易感染,因此想要保证仔猪成活率就必须加强对分娩期母猪的护理。加强对分娩期母猪的护理就要做好产前准备、预测分娩日、执行接产以及产后护理工作。这些工作不仅可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增强母猪的繁殖性能,还能降低某些疾病发生率,极大地影响了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母猪分娩对于生猪养殖来说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环节,这一阶段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母猪繁殖性能下降,仔猪的成活率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母猪和仔猪全窝死亡,损失惨重。因此加强母猪的分娩管理工作,对于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非常重要。母猪分娩要注意一些事项,包括预产期的计算、分娩前的准备、接产工作以及产后母猪和仔猪的护理等工作。现介绍母猪分娩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龙昌维 《中国猪业》2019,14(5):37-39
在养猪场,因生产管理者常常忽视母猪分娩时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增加了母猪死亡率和淘汰率,进而影响猪场生产效益。本文就母猪临产分娩时如何准确判定分娩时间、做好接产准备、正确助接和分娩结束后母仔护理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能指导猪场科学规范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谢坤 《猪业科学》2019,36(3):116-119
产房是猪场的生产核心,有效的分娩管理是猪场成功的关键。作者集理论与实践所得,从如何做好母猪接生、人工助产、分娩与产后护理等工作细节着手,避免接产与护理不当造成严重损失,并防控好母猪产后炎症及促进母猪产后恢复,利于母猪良好繁殖性能的延续,让猪场生产持续平稳高效,为猪场逐步达到MSY25(母猪年出栏育肥猪数25头)打下坚实基础,切实做到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2.
家畜的人工引产,通常施行于牛、马、猪,但有时也用于山羊和绵羊,在牧业生产和兽医临床上有重大意义。1 适应情况1.1 生理状态下的引产1.1.1 用于控制定期分娩。目前主要在养猪生产上应用。一般情况下,母猪的分娩时间很难准确预测,这样,就须在母猪预产期前后进行日夜观察,随时准备接产与护理。若进行人工引产,可使大多数母猪分娩时间相对集中,并多在白天分娩,而便于集中接产、护理与消毒,同时还可使仔猪在断奶时日龄接近,而便于饲养管理、免疫注射、去势,后备母猪初配年龄相对接近。用前列腺素人工引产,还可使母猪产后泌乳…  相似文献   

13.
<正>1母猪分娩时的接产接产要在产房进行。接产人员最好由饲养该母猪的饲养员来担任,这样母猪比较安心,产仔迅速。接产人员手臂应洗净,指甲应剪掉并磨平,再用2%的来苏儿液消毒。当仔猪产出后,迅速用毛巾  相似文献   

14.
<正>(一)做好仔猪的接产接产是分娩母猪管理的重要环节,一般母猪分娩多在夜间,安静的环境对临产母猪非常重要,对分娩时的母猪更为重要。因此在整个接产过程中,要求安静,禁止喧哗和大声说笑,动作迅速准确,以免刺激母猪,引起母猪不安,影响正常分娩。接产人员必须将指甲剪短、磨光、洗净双手。1.助产。胎儿娩出后,用左手握住胎儿,右手将连于胎盘的脐带在距离仔猪腹部3~4厘米处用手掐断或用剪刀剪断(一般为防止仔猪流血过多,不用剪刀),在断处涂抹碘酒消毒。断脐出血多时,可用手指掐住断头,  相似文献   

15.
母猪的分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分娩是养猪生产中最繁忙,也是最易出问题的环节。为了保证母猪安全分娩,使初生仔猪全活、健壮,要做好预产期推算、产前准备、临产诊断、安全接产、产后护理等工作。1预产期推算母猪的妊娠期为111~117d,平均为114d。根据配种时间、妊娠期推算出预产期。  相似文献   

16.
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是母猪饲养场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生产实践中,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把握好产前准产关产母猪舍在临产前几天要认真彻底清洗,之后用0.5%的过氧乙酸消毒。保证猪舍适当的温度、湿度,温度保持在27℃,相对湿度为65%~75%。母猪从临产前的第4天开始逐渐减少喂料量,每天减少0.5千克,到分娩的当天要停料。临分娩前用0.1%的KMnO4清洗母猪乳房、乳头和阴门,并消毒接产用具。2把握好接产护理关2.1看护饲养员及有关人员要日夜值班看守。2.2消毒接产人员应先消毒手臂和接产用具。待仔猪出生后,立即用手将其口、鼻的黏…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对于养殖业来说,家畜的养殖技术在不断地提高,但是,有些地方还是会发生因接产或不恰当的护理而导致仔猪死亡的事件。因此,对于仔猪的接产与保育技术还是要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践性。1仔猪接产前准备做好仔猪接产是提高猪群成活率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母猪快要分娩时,工作人员要时刻注意母猪的变化,同时工作人员要做到以下几点,我们把它称为三看一挤。一看:在母猪产前20d左右,母猪的乳房会从后面渐渐向前膨胀并且下垂,在临产前,乳房膨  相似文献   

18.
做好分娩母猪的接产和假死仔猪的抢救,是增加母猪产仔数、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养殖效益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母猪的接产和假死仔猪的抢救作如下总结,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1做好产前准备分娩前一定要做好母猪乳房及外阴部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并对分娩圈舍、产床及保育箱进行消毒,分娩当天要控制母猪的采食量,以免母猪吃得过饱而影响仔猪的产出,同时还要准备好碘酒、结扎线、剪刀、毛巾等必要的接产工具。  相似文献   

20.
<正>养猪业作为畜禽类养殖业的一个主要方面,以技术简单、投资小、见效快等优势,被广大养殖户所接受。而母猪的饲养是养猪业效益的关键环节,需要科学分阶段饲养,挑选优质种猪进行繁殖,针对母猪分娩过程过长的原因进行治疗管理,减少母猪发病率,保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造成母猪分娩过程过长的原因造成母猪分娩过程长的原因有很多,有母猪自身的体质原因,也有因饲养不当,护理接产不当导致的母猪分娩过程过长。笔者系统的总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