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究鸡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重组蛋白对肉鸡肝脏和胸肌脂肪代谢的影响。分体内动物试验和体外细胞试验2部分进行。体内动物试验选用35日龄健康禁食状态下爱拔益加肉公鸡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对照组翅静脉注射灭菌的生理盐水,试验组分别翅静脉注射20、100、500、2 500、12 500 ng/kg BW鸡ANGPTL4重组蛋白,注射剂量均为550μL,试验期30 min。体外细胞试验设3个组,分别是生理盐水组、组氨酸-小分子泛素样修饰蛋白(His-SUMO)标签组和鸡ANGPTL4重组蛋白组,分别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灭菌的生理盐水、His-SUMO标签蛋白(其含量与鸡ANGPTL4重组蛋白组中标签蛋白含量一致)和鸡ANGPTL4重组蛋白(250 pg/mL),添加剂量均为5μL,5%CO2、37℃孵育24 h。结果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20、100、500、2 500 ng/kg BW鸡ANGPTL4重组蛋白组的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相对表达量和500 ng/kg BW鸡ANGPTL4重组蛋白组的肝脏FAS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随着鸡ANGPTL4重组蛋白注射剂量增加,肝脏FAS mRNA相对表达量和活性均呈现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增加的效应(P<0.05)。2)与对照组相比,100、500、2 500 ng/kg BW鸡ANGPTL4重组蛋白组的肝脏苹果酸酶(ME) mRNA相对表达量和12 500 ng/kg BW鸡ANGPTL4重组蛋白组的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鸡ANGPTL4重组蛋白注射剂量增加,肝脏ACC mRNA相对表达量呈现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的效应(P<0.05)。不同注射剂量的鸡ANGPTL4重组蛋白对肉鸡肝脏ME和ACC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500 ng/kg BW鸡ANGPTL4重组蛋白组的胸肌脂蛋白脂酶(LPL)活性显著增加(P<0.05)。4)鸡ANGPTL4重组蛋白组的成肌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和His-SUMO标签组(P<0.05)。综上所述,鸡ANGPTL4重组蛋白具有调控肉鸡肝脏脂肪合成相关基因mRNA表达和酶活性以及促进肉鸡胸肌脂肪沉积的作用,以500 ng/kg BW注射剂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类血管生长因子4(ANGPTL4)是最新发现的与血管生成、脂类代谢、葡萄糖代谢、肿瘤及代谢性疾病相关的分泌性蛋白质因子.本文从ANGPTL4基因的基本结构、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功能及其与肿瘤及代谢性疾病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ANGPTL4蛋白应用于治疗肥胖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各种血管病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脂滴是脂肪细胞的主要成分,它占据了脂肪细胞的大部分空间,是中性脂质的主要贮存场所.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作为一种重要的脂肪代谢相关蛋白包被于脂滴的表面,perilipin在脂肪代谢调控中起到"分子开关"的作用,对脂滴的代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perilipin的表达和活性又受到很多因素的调控,如肿瘤坏死...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实现鸡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并探讨其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和激素水平的影响。将带有His-SUMO标签的鸡ANGPTL4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pET21a(+)的NdeⅠ和XhoⅠ双酶切位点上,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1a-His-SUMO-ANGPTL4,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对其菌液进行诱导表达,经包涵体复性和复性蛋白的Ni柱纯化,得到预期大小的融合蛋白His-SUMO-ANGPTL4。将得到的鸡ANGPTL4重组蛋白按照0(对照)、20、100、500、2500和12500 ng/kg BW的剂量静脉注射给35日龄的健康爱拔益加肉公鸡,每个剂量注射6只,并于注射后30 min采集肉鸡的空腹血液。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2500和12500 ng/kg BW鸡ANGPTL4重组蛋白组其血清葡萄糖(GLU)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同时,随着鸡ANGPTL4重组蛋白注射剂量从0增加到12500 ng/kg BW,血清GLU和VLDL含量均呈现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增加的效应(P<0.05)。2)与对照组相比,20、2500和12500 ng/kg BW鸡ANGPTL4重组蛋白组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同时,随着鸡ANGPTL4重组蛋白注射剂量从0增加到12500 ng/kg BW,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呈现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的效应(P<0.05)。3)与对照组相比,20、100、500、2500和12500 ng/kg BW鸡ANGPTL4重组蛋白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实现了鸡ANGPTL4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静脉注射2500和12500 ng/kg BW该重组蛋白均可显著提高肉鸡血清中GLU和VLDL含量,显著降低肉鸡血清中生长激素和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8,ANGPTL8)是最新发现的ANGPTLs家族成员,是一种与脂类代谢相关的分泌性蛋白因子。作者综述了ANGPTL8基因的结构、定位、表达调控、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该基因作为治疗脂类相关疾病的靶基因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在机体脂肪和能量代谢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并参与介导肠道微生物区系对脂肪沉积的调节。本实验以金华猪为研究对象,分析ANGPTL4在猪肠道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发育性变化。分别选取45、90、150日龄和27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金华猪各4头,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等组织,通过RT-PCR测定ANGPTL4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同时取270日龄金华猪肠道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观察ANGPTL4在肠道中的染色情况。结果表明:免疫组化显示在金华猪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盲肠等组织中均有ANGPTL4阳性细胞分布;金华猪空肠ANGPTL4表达量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结肠;在90日龄阶段金华猪空肠、回肠和结肠的ANGPTL4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270日龄,且十二指肠和盲肠ANGPTL4相对表达量在90日龄达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综上,ANGPTL4在金华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盲肠等组织中均有分布,在空肠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同时在90日龄后,随日龄增加,金华猪各肠道ANGPTL4表达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菊粉可改变菌群丰度,增大肠上皮通透性,加快营养物质吸收,并促使菌群分泌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脂多糖等)以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激酶和法尼脂X受体等调控脂肪代谢。因此,本文对菊粉通过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调控脂肪代谢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以及菊粉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菊粉对脂肪代谢的调控作用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调节脂肪代谢。本研究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绵羊ANGPTL4基因5(非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以揭示品种间的遗传差异。研究SNP基因型与性状间的关联以估计该基因的遗传变异对绵羊尾型和屠宰性状的效应。结果表明:供试个体为2个不同脂尾型绵羊品种,即广灵大尾羊和小尾寒羊6个年龄段共96个个体(每品种公、母各半)。设计10对引物,对长度为2436 bp的非编码序列进行扩增。在该序列上检测到8个SNPs,其中,-1691 CG和-577 TG 2个颠换的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1691 CG和-1625 GA均以正向超显性遗传方式影响2个品种的尾长、宰前体重和胴体重,以负向超显性效应方式影响广灵大尾羊的屠宰率。有关结果为这两个突变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诱导基因(INSIG)有2种亚型,即INSIG-1和INSIG-2,其主要功能是调控脂肪代谢,在细胞内固醇的参与下,影响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活化,对脂肪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介绍了INSIG基因的定位与结构、功能、表达调控及其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体况评分(BCS)是一种评估奶牛体脂储备、推测牛群生产力的关键指标。产前BCS以及BCS变化量(△BCS)对奶牛产后的脂肪动员、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均有重要影响。本文总结了围产期奶牛脂肪代谢的特点,结合脂肪动员相关产物、脂肪酶和脂肪因子的调控作用,阐述了产前BCS对围产期奶牛脂肪代谢的调控作用及调控机制,为开展围产期奶牛脂肪代谢调控研究和生产上预防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共轭亚油酸降低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LA)因在降低体脂沉积中的生物学功能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显示,CLA对机体脂肪代谢的调控机制具有复杂性,胞内钙离子、G蛋白偶联受体和炎症反应等通路均可介导CLA对脂肪细胞分化、凋亡、脂质合成的调控作用。本文将综述介导CLA调控脂肪代谢的通路及其相关机制,旨在为进一步的CLA介导的抗肥胖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动物脂肪代谢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最重要的是基因调控.肥胖基因是近年来克隆的新基因,该基因表达产物瘦蛋白是反映体内脂肪含量和调节的重要信号因子,具有调节摄食行为,增加能量消耗和降低动物采食量的作用.文章就肥胖基因对动物脂肪代谢调节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动物脂肪代谢受多种因素影响,其调控机制较为复杂.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是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它能与基因的启动子/增强子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激活靶基因转录,介导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反馈调节,在脂肪酸合成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对SREBP1基因以及其调控基因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认识脂肪代谢机理,为猪肉质品质的改良提供完善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以提高对人类脂质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肥胖等的认识以及指导临床治疗.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转录因子SREBP1基因及其调节的几个靶基因的研究进展,以便于对SREBP1基因以及其靶基因在脂肪代谢中的作用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微小RNA(miRNA)是动物机体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长度大小约为18~25个核苷酸(nt),在生物体内产生过程很复杂,并且参与很多生命活动的调控。急性冷应激下,动物机体内会迅速动员各种代谢活动,其中脂肪代谢尤为重要,而miRNA在脂肪代谢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miRNA主要通过调控相对应靶基因来调节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相关信号通路来帮助机体抵御外界的寒冷刺激。文章综述了miRNA的检测方法以及调节机制,总结其在急性冷刺激下对脂肪代谢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饲料工业》2017,(24):29-32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肌内脂肪(IMF)是影响猪肉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IMF与猪肉的嫩度、系水力和剪切力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作为环境因子可以调控机体脂肪代谢。本文拟简述肠道微生物对机体脂肪代谢的调控及其对IMF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E作为动物机体的必需微量营养素,除了在繁殖、抗氧化、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外,在调控动物脂肪代谢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维生素E对动物脂肪代谢的调控作用,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其对动物脂肪代谢的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几十年,由于动物育种学家、营养学家和畜禽生产者片面地追求动物的生长速度,而造成了动物脂肪的过渡沉积。脂肪的过度沉积不仅影响动物产品的品质,而且降低了饲料利用率,消费者摄入过量的脂肪还会引起各种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等。因此,通过对动物脂肪代谢的调控来降低机体脂肪的沉积即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已有表明,动物脂肪代谢受多种因素影响,其调控机制较为复杂,本文就激素、营养素、载脂蛋白及某些组织特异性蛋白等为何调控脂肪代谢的研究进展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18.
不同动物的脂肪合成具有不同的方式,但是动物脂肪的合成和分解代谢主要是由肝脏或脂肪组织来完成的。畜禽脂肪代谢是由复杂的系统来调控的,遗传、营养、激素和免疫等因素对脂肪代谢产生影响。掌握脂肪代谢的调控因素对于脂肪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乳脂是影响乳品口感和营养价值的关键因素。乳腺组织脂肪代谢受到众多激素和信号分子的调控,其中microRNA(miRNA)作为乳脂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受到持续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miRNA生物合成过程,总结了主要参与机体脂质代谢调控的miRNA,综述了近年来miRNA调节乳脂合成、转运、氧化及分泌等过程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其靶基因和功能进行了梳理,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乳腺组织脂肪代谢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PR结构域家族的第16个成员PRDM16是近年来发现的调控肌肉脂肪代谢的蛋白.在人类和小鼠器官组织中均能够检测到PRDM16的基因mRNA的表达,在棕色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棕色脂肪组织-骨骼肌肌肉组织转化过程中特异基因表达起着"开关"作用.PRDM16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促进重要的活性蛋白(如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等)的基因表达;抑制肌分化因子(MyoD)、肌形成蛋白(MyoG)及相关蛋白的基因表达;通过转录复合物(PRDM16/CtBP和PRDM16-C/EBP-β)调控BAT-WAT和WAT-SMT选择性基因表达程序;调控脂肪和骨骼肌的形成,诱导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和解偶联呼吸作用.PRDM16对脂肪和肌肉细胞的分化和发育的调控,为深入探讨肌肉、脂肪形成机理及能量代谢调控途径提供理论基础,为在畜牧学上改善肌肉品质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PRDM16基因的表达模式、PRDM16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作用以及在畜禽肉质调控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