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
5.
6.
7.
对渭北山旱地地膜高粱的示范表明,地膜高粱国同类地块的地膜玉米增产50%以上。其栽培技术要点为:播种密度9.0万 ̄12.0万株/hm^2,播种行距18 ̄25cm,每穴点种3 ̄4粒、保苗1 ̄2株,施农家肥5.25万kg/hm^2、尿素375 ̄525kg/hm^2(硝酸铵525 ̄675kg/hm^2)、普通过磷酸钙600 ̄750kg/hm^2。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旱地有机胡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农林科技》2015,(1)
介绍了旱地有机胡麻栽培技术,包括旱地有机胡麻栽培的立地条件、整地、施肥、选用良种、播种、中耕锄草、病虫害防治及收获。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阳曲县地处干旱土石山区,文章针对阳曲县的地理气候特点,提出了提高干旱土石山区造林成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经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在冀东稻区总结出一整套冀东稻区无盐碱或轻度盐碱地水稻旱种水管技术。该技术体系包括选用早熟耐旱水稻品种、稻田免耕少耕、直播旱种、高效用水、依靠雨水、科学施肥及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在榆中北部高海拔半干旱山区进行的不同玉米品种与覆膜形式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中早熟玉米品种酒单4号、沈单16,采用平播全地面覆膜或双垄面沟播全地面覆膜栽培时,较半膜覆盖栽培可提早成熟9~17d,土壤含水量较露地提高7.1~11.3g/kg,较半膜覆盖栽培提高5.0~9.2g/kg;平播全地面覆膜栽培的酒单4号、沈单16折合产量分别为5792.0kg/hm2、6080.0kg/hm2,分别较半膜覆盖栽培增产67.6%和90.0%,采用双垄面沟播全地面覆膜栽培时,酒单4号、沈单16的折合产量分别为7136.0kg/hm2、6304.0kg/hm2,分别较半膜覆盖栽培增产106.5%和97.0%,因此在高海拔半干旱山区选用中早熟玉米品种,采用平播全地面覆膜或双垄面沟播全地面覆膜栽培时玉米均能够正常成熟,并具有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增产作用,有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可在同类旱作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宁夏旱砂地枣瓜间作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枣瓜间作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调查枣树根系、土壤水分、西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西瓜根系的垂直分布研究了压沙地枣瓜间作的栽培行间距。[结果]枣树与西瓜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40mm的土层中。在试验枣园,8月16日之前土壤含水量在8%~10%波动;8月16日之后大幅度上升。在整个调查期,20cm深处的土壤含水量最高。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趋势为:20cm〉40cm〉60cm。土壤含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为:行间400cm〉行间150cm〉行间50cm。2009年,在补水180m3/hm2条件下,西瓜平均产量为10792.5kg/hm2。西瓜中瓤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2.05%,边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9.9%,西瓜平均产值为6412.5元/hm2。[结论]建议压砂地枣树定植株行距3.0m×8.0m,套种西瓜的株行距为1.6m×2.0m,枣树定植1~2年后套种3行西瓜;定植3~4年后套种2行西瓜,定植5年后不套种作物。 相似文献
17.
<正>襄垣县地处丘陵地带,土壤肥沃,年降雨量550 mm左右,60%~70%的降雨量集中在6~9月份,光照充足,雨热同步,适宜种植旱地番茄。目前全县333 hm2旱地番茄,平均产量在67 500 kg/hm2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其栽培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8.
喀斯特山区县域耕地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土壤pH、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缓效钾、速效钾等7个养分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其隶属度函数并进行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对贵州喀斯特山区典型县黔西县6000个耕地养分进行综合评价,运用聚类分析对土壤肥力等级水平划分为高、较高、中等和低4类,各类土样所占比例依次为28.18%、39.60%、24.23%和7.98%.结果表明:黔西县耕地中性土壤占有较大比例(占总土样数的39.77%),全县耕地总体肥力水平较高,中上肥力水平土壤比例为92.02%,但在不同等级间土壤肥力存在着明显的变异,高含量有机质、氮素的土壤不多,有效磷总体水平低且分布极不平衡.根据养分评价结果,提出低肥力土壤加大有机肥的投入,作物生长期间注意补充磷肥,针对性施用钾肥等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晋西北干旱区玉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五寨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管涔山北麓,东接神池县,西连岢岚县,南隔芦芽山与宁武县相邻,西北与偏关、河曲县接壤。五寨县是一个贫水县,境内水资源紧缺,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矛盾十分突出,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该县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全县种植业以旱作农业为主,其中55%以上种植玉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