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甜茶的光合-光强响应曲线和光合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00%光下甜茶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30%光下的值,但2种光下甜茶的表观量子效率值均较低,且无显著差异,说明甜茶强光下的光合能力较强,但对弱光的利用效率较低.全光下甜茶的净光合速率(Pn)日进程呈双峰型曲线,中午前后Pn的下降与此时的强光、高温和低湿度有关,但非气孔限制是主要限制因素.逐步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叶温和空气湿度是直接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子.因此,甜茶适宜种植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但夏季适度遮荫利于其生长.  相似文献   

2.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了夏季太行花叶叶片光合日变化特征,并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法,探讨了太行花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其它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地区7月份中午至下午的高温与强光明显抑制了太行花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此时气孔限制增加,气孔导度下降,光能利用率较低,蒸腾作用加强,说明太行花具有阴生植物和不耐高温,性喜冷凉的特点。太行花Pn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回归方程为:Pn=-44.868+0.954X1+0.195X2+0.120X3+0.001X4(其中X1为气孔导度,X2为蒸腾速率,X3为大气CO2浓度,X4为光合有效辐射)。  相似文献   

3.
台湾青枣品种及野生种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响应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冬季田间条件下,对3个台湾青枣品种与野生种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进行观测。结果表明:4种青枣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其中‘大脆蜜’的日平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在3个经济栽培品种中表现最高;午间光合速率和气孔限制值出现降低,胞间CO2浓度略有升高,表明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是受非气孔限制因素影响。这几种青枣品种的光补偿点在21.2~51.6 (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在 800~1800 (mol·m-2·s-1之间,表观量子效率在0.032~0.057之间,说明这几个品种均属喜阳植物。‘大脆蜜'和野生种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表现出较强的喜光性,‘五千’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相对于其他两个品种和野生种都比较低,显示喜光耐荫植物特性。建议在青枣生产中,应根据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蒸腾速率等不同光合特性来选种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以"吉赛拉5号、18号、Rus-25、大青叶"为砧木的两年生"红灯"樱桃为试材,用CIRAS-1型光合仪测定不同砧穗组合的光合效率。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对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单一生态因子水平变化的响应均可以用二次方程来描述。光补偿点(LCP)在65~130μmol/(m2.s)之间,光饱和点(LSP)在770~980μmol/(m2.s)之间,红灯/G5和红灯/G18对光的利用效率最高,红灯/大青叶次之,红灯/Rus-25最低;CO2补偿点(CCP)在69~112μmol/(m2.s)之间,CO2饱和点(CSP)在1090~430μmol/(m2.s)之间,三种矮化砧砧穗组合对CO2的利用效率高于乔化砧。其中红灯/G18对低CO2浓度的利用率最高,红灯/G5次之,红灯/Rus-25最低。红灯/G18 CCP较低而CSP较高,且羧化效率和CO2饱和时的光合能力均显著较高。红灯/大青叶CO2饱和点最高,能利用较高浓度的CO2。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滇中高原地区设施葡萄的光合特性,以楚雄地区"藤稔""夏黑""巨玫瑰"3个鲜食性葡萄品种叶片为试材,对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以及不同冠层光合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3个葡萄品种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葡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在10:00—12:00呈现最高值,在16:00—18:00降到最低值;"夏黑"和"藤稔"葡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高于"巨玫瑰",三者的净光合速率在16:00下降到最低值;不同葡萄品种下层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值显著低于中上层,而中层和上层叶片差异不显著;"巨玫瑰"葡萄的初始量子效率测定值显著低于"夏黑"和"藤稔",三者通过拟合获得光饱和点值均显著低于测定值。  相似文献   

6.
盐碱胁迫对两个葡萄品种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种不同盐碱胁迫:低度、中度、重度盐碱胁迫条件下,分析了葡萄品种“克瑞森”和“青提”2 a生叶片的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叶绿素含量及长势情况.结果表明:“克瑞森”、“青提”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符合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盐碱胁迫没有降低2个葡萄品种的光合能力,而是增强其光合能力,表观量子效率AQY值的上升表明盐碱胁迫下2个葡萄品种对光的响应敏感性较强,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高.净光合速率(Pn)、暗呼吸速率(Rd)、叶绿素含量及长势情况说明“青提”较“克瑞森”具有更强的盐碱适应性能力.同时,2种葡萄在受到盐碱胁迫后其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不是由于气孔的关闭引起CO2供应不足造成的,而是受强光下光抑制的加强等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包括叶肉阻力增大、羧化酶活性和RuBP再生速率降低等.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品种丁香属植物为试材,采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不同光照对丁香光合生理的影响,并测定了6种丁香的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全光照下,布氏丁香和红丁香的净光合速率呈现双峰变化曲线,平均净光合速率比在庇荫条件下高出20倍以上。全光照下,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高峰值出现在6:00和16:00,庇荫条件下,则是10:00—14:00光能利用效率最高,10:00左右水分利用效率出现高峰值。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全光照下气孔开度显著高于遮荫条件下。光补偿点为52~90μmol·m-2·s-1;光饱和点在800~1 400μmol·m-2·s-1,也说明丁香属为阳性植物。不同丁香种类的光合能力,以什锦丁香最高,最大净光合速率达20μmol·m-2·s-1;小叶丁香最低约8μmol·m-2·s-1;朝阳丁香、北京丁香、垂丝丁香和四川丁香在13μmol·m-2·s-1左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低温胁迫下2个石榴品种光合、叶绿素荧光及生理特性的响应差异。【方法】采用盆栽方式,以1年生喀什酸石榴和突尼斯软籽石榴2个品种幼苗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中模拟低温,设置5个温度水平的处理,探究低温处理期间2个石榴品种幼苗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石榴的低温生理响应特性。【结果】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均呈现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呈上升趋势,胞间CO2浓度(Ci)呈先升后降趋势;随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石榴品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Fv...  相似文献   

9.
以"南杂二号"黄瓜为试材,利用遮光网对黄瓜幼苗连续寡照1、3、5h,均处理3、6、9、12d,研究了寡照条件下黄瓜叶片的光合特性;并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4种模型模拟光响应曲线,选择最优的模型来模拟光合参数,以期为设施黄瓜种植光照优化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最佳,其次为指数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并利用最优的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模拟值计算出光合参数;寡照下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气孔导度均降低,蒸腾速率先升高后降低,光补偿点、气孔限制值升高,水分利用率先减少后增加,连续寡照1、3、5h净光合速率较对照分别降低了23.56%、45.40%、62.60%。  相似文献   

10.
以方形椒“曼迪”为试材,研究日光温室环境中低温下增施CO2对辣椒形态、叶绿素含量、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及辣椒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农业中辣椒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单独增施CO2,辣椒长势最好,形态指标、光合参数、果实大小、辣椒单果质量及总产量均达到最大。2)单独低温处理,辣椒长势最差,形态指标、光合参数、果实大小、产量及品质显著降低。3)与单独低温处理相比,低温下增施CO2处理明显改善辣椒长势,辣椒果实大小、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提升。低温下增施CO2处理可缓解低温对辣椒的生长胁迫,有利于辣椒生长,增加辣椒产量,提高辣椒品质。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东北野生树莓种质资源蓬蘽悬钩子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蓬蘽悬钩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E)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气孔导度(Gs)呈显著正相关,与细胞间隙CO2浓度(Ci)呈极显著负相关,光量子通量密度是影响蓬蘽悬钩子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蓬蘽悬钩子叶片的光补偿点为23.30μmol·m-2·s-1,光饱和点为866.47μmol·m-2·s-1,具有喜光和耐阴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12.
以真姬菇后熟期菌包(60~120 d)为试材,设定低CO2浓度(0.05%~0.20%)、中CO2浓度(0.35%~0.50%)、高CO2浓度(0.70%~1.00%)3个不同CO2浓度处理,研究了不同CO2浓度培养下菌包上、中、下3个部分的理化性能及胞外酶活性,拟得出最适CO2的浓度范围,以期为工厂化生产真姬菇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中、低CO2浓度范围,菌包上、中、下3个部分的pH、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淀粉酶等活性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中CO2浓度培养时,120 d时上、中、下部指标一致性较好,说明菌包成熟度高;而在同等条件下用高CO2浓度培养的菌丝代谢已出现抗逆性紊乱。综上所述,CO2浓度对菌包产量有影响,中等CO2浓度的菌包出菇产量最高(520.40 g·袋-1),...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辣椒幼苗光合特性及弱光耐受性的差异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在不同弱光处理条件下, 利用L I2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研究了弱光对4个辣椒品种幼苗光响应曲线、CO2 响应曲线等光合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弱光下辣椒的光补偿点(LCP) 、光饱和点(LSP) 、光饱和光合速率、CO2 补偿点(CCP) 、CO2 饱和点(CSP) 、暗呼吸速率(Rd ) 、羧化效率(CE) 、RuBP羧化酶活性、RuBP最大再生速率均下降, 表观量子效率(AQY) 上升, 并且弱光下辣椒净光合速率( Pn)的下降是RuBP羧化限制和再生限制的共同结果。另外随光照的减弱, 辣椒叶片叶绿素(Chl. ) 含量上升,叶绿素a /b比值(Chl. a /b) 和比叶重( SLM) 下降。弱光下LCP和Rd 相对较低、AQY和CE较高的辣椒品种可能具有耐弱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高温和加富CO2温室中黄瓜Rubisco活化酶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温室嫁接黄瓜为试材,研究高温和加富CO2条件下叶片净光合速率、Rubisco活性、Rubisco活化酶活性、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旨为高温季节温室黄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研究结果表明:①高温 + CO2条件下,净光合速率、Rubisco活性和Rubisco活化酶活性存在明显的光合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存在“午休”现象,但与对照相比全天的数值明显增加,其中净光合速率在10:00、11:00、12:00、13:00、14:00和15:00时分别比对照高22%、47%、37%、27%、39%和28%;Rubisco活性在9:00、10:00、11:00、12:00、13:00、14:00和15:00时分别比对照高51%、69%、70%、42%、77%、61%和59%;RCA活性在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和16:00时比对照分别升高了40%、39%、23%、41%、43%、31%、60%、60%和54%;② Rubisco活化酶对光合速率的直接影响较小,其本质是调节Rubisco活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③高温 + CO2可以有效提高Rubisco活化酶活力以及胞间CO2浓度,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5.
二十五个切花菊品种光合日变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地区主栽的25个切花菊品种为试材,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等的光合日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主要切花菊品种的光合日变化有2种模式,11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为单峰型,14个品种为双峰型.光合“午休”的双峰型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限制造成的.“八月黄”等10个切花菊品种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存在高度的一致性,而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季度净光合速率日均值随月份变化有所不同,其大小排序为:2009/09>2010/03>2009/12>2009/11>2010/01>2009/10;“十九少男”、“八月黄”、“百凤池”、“新台红”、“红美人”、“十八小姐”6个切花菊品种具有高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甜樱桃多数品种存在净光合“午休”现象,乔化砧木对低浓度CO2及高光照度的利用能力高于矮化砧木。树体新梢中部节位5~7节叶片Pn值最高,梢部叶片Pn值最低,树冠Pn值南面>东面>西面>北面,树冠上层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均极显著高于下层。甜樱桃叶片叶绿素(Chl)含量与能量转换效率相关,较高的叶绿素a/叶绿素b(Chla/Chlb)值利于增强树体的光合能力与适应性,树体的碳素同化物主要以山梨醇的形式从叶片输出,源库调节可以更好地控制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生产和分配。此外,夏季自然光照下的甜樱桃叶片Pn呈总体下降趋势,遮阴处理能缓解降低趋势,短期的CO2浓度升高会提高树体的Lsp和Pn,缓解高温、干旱、水涝、盐度非生物胁迫对氧化应激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以薄皮甜瓜‘玉美人’为试材,采用气雾法根际CO2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了6种不同的根际CO2浓度(0.2%、0.4%、0.6%、0.8%、1.0%和1.2%,其中以0.2%的常规根际CO2浓度为对照)下薄皮甜瓜根系生长指标和根系内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以期为深入研究根际高CO2下植株生长的内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薄皮甜瓜根系生长指标和促进生长型激素(IAA、CTK和GA)的含量均表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CO2处理前6 d,根长、根系表面积、总根尖数、根系平均直径、根系活力、IAA、CTK和G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浓度越高,增加的幅度越大。处理9 d后,根系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IAA、CTK和GA含量随CO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而ABA含量逐渐增加。根际CO2浓度不同,激素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CO  相似文献   

18.
果实套袋对‘皇家嘎拉’苹果树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皇家嘎拉’ (Royal Gala) 苹果为试材, 研究了果实套袋对树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测定了套袋树外围和内膛叶片的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以及光合的日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套袋对树体外围叶片的光合性能无显著影响, 但使内膛光强变弱, 光合时间变短, 内膛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 Pn)16.5 μmol·m-2 ·s-1 , 仅为对照的68% , 其日平均光合速率仅为5.25 μmol·m-2 ·s-1 , 明显低于对照,羧化效率(CE) 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以南高丛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品种蓝美1号为试材,以奥尼尔为对照品种,采用LI-68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对其光合参数特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2个南高丛蓝莓品种净光合速率(A)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气孔限制因素是造成蓝美1号光合"午休"的主要因素,引起奥尼尔光合"午休"的主要因素是非气孔限制因素;蓝美1号叶片A日均值和蒸腾速率(E)日均值均显著高于奥尼尔,而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显著低于奥尼尔;蓝美1号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光饱和点(LSP)、Rubisco酶最大羧化速率(Vcmax)、电子传递链潜在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初始羧化效率(CE)均显著高于奥尼尔;各叶片温度(Tl)水平下,蓝美1号叶片A均显著高于奥尼尔,且蓝美1号叶片A随Tl升高下降幅度较小。综上所述,与奥尼尔相比较,蓝美1号具有较高的光合碳同化能力,对强光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我国南方炎热气候条件下也具有"午休"的适应性调节机制,兼具较强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20.
以具有不同抗性的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波尼’‘新选1号’‘坎扎’‘马汉’和‘威奇塔’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和仪器测量的方法,研究了黑斑病对5个品种染病叶片和对照健康无病症叶片的光合生理参数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薄壳山核桃黑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黑斑病胁迫严重影响薄壳山核桃的光合作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胞间CO2浓度除‘坎扎’品种外,其它品种均显著上升(P<0.05),说明非气孔因素可能是引起感病薄壳山核桃光合作用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还发现抗性强的品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比敏感品种低,说明抗病性强的品种一定程度上能抵御黑斑病对光合作用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