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肉羊品种与湖羊杂交F1代羔羊育肥效果,本试验选择国外优良的肉羊品种杜泊羊、无角陶赛特羊和萨福克羊作父本,国内优良地方品种湖羊作母本开展杂交试验研究,所获得的杂交F1代羔羊在全舍饲条件下进行育肥。测定杂交F1代羔羊初生重、不同月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等生长性能。结果表明:试验A组(杜泊公羊与湖羊母羊杂交F1羔羊)、试验B组(无角陶赛特公羊与湖羊母羊杂交F1羔羊)、试验C组(萨福克公羊与湖羊母羊杂交F1羔羊)6月龄平均重分别为44.76±3.62 g、 43.65±4.18 g、43.28±3.34 g,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D 6月龄平均重36.32±3.86 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A组、B组、C组与对照组D相比较,试验A组、B组、C组每只羊的利润较对照组分别多收入80.02元、69.74、42.74元,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试验A组的生长性能和利润均优于试验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澳洲白绵羊和黑杜泊羊与湖羊开展杂交试验,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进行观测,筛选适合临夏地区肉羊最佳杂交组合,促进临夏肉羊生产提质增效,加快推进肉羊产业高产、优质、高效健康发展。实验结果表明:产羔率湖羊>黑杜湖F1>澳湖F1,繁殖成活率澳湖F1>黑杜湖F1>湖羊;羔羊初生重三个组合之间差异均不显著(t<0.05),三月龄六月龄重澳湖F1与湖羊、黑杜湖F1与湖羊差异极显著(t>0.01);杂交羔羊出生时体高、体长均不显著(t<0.05),黑杜湖F1与澳湖F1两个杂交组合的胸围与湖羊之间差异极显著(t>0.01);三月龄两个杂交组合管围与湖羊之间差异极显著(t>0.01);六月龄体高黑杜湖F1与湖羊差异不显著(t<0.05),澳湖F1与湖羊差异显著(t>0.05),体长三个组合之间差异均不显著(t>0.05),胸围和管围澳湖F1与黑杜湖F1两个杂交组合与湖羊之间差异均为显著(t>0.05)。 相似文献
3.
4.
无角陶赛特和萨福克羊在新疆的杂交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新疆从澳大利亚引进无角陶赛特和萨福克肉羊,在全区8个地州与当地棉羊进行了杂交试验。杂种后代具有明显的父本特征和杂交优势,285只羔羊屠宰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或萨福克公羊与哈萨克羊、阿勒泰羊、蒙古羊、卡拉库尔羊、当地粗毛羊或低代细毛杂种羊的杂交后代,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4-6月龄屠宰前活重比对照组高3-8公手,胴体重高1-5公斤,净肉重高1-5公斤,尾脂重减少1-2公斤。一般4-6月龄 相似文献
5.
以绵羊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杜泊羊和湖羊杂交F2(DHF2)以及陶赛特羊和湖羊杂交F2(THF2)共计448只初生羔羊BMPR-I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羔羊初生重的关系.结果表明:DHF2以及THF2羔羊中均存在BB、B+和++三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两种杂交羔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DHF2三种基因型羔羊间平均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THF2羔羊++基因型平均初生重显著高于B+基因型(P<0.05).以上结果表明,BMPR-IB基因影响陶赛特羊与湖羊杂交F2羔羊的初生重. 相似文献
6.
以绵羊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杜泊羊和湖羊杂交F2(DHF2)以及陶赛特羊和湖羊杂交F2(THF2)共计448只初生羔羊BMPR-I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羔羊初生重的关系。结果表明:DHF2以及THF2羔羊中均存在BB、B+和++三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两种杂交羔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DHF2三种基因型羔羊间平均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THF2羔羊++基因型平均初生重显著高于B+基因型(P<0.05)。以上结果表明,BMPR-IB基因影响陶赛特羊与湖羊杂交F2羔羊的初生重。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本试验测定了舍饲条件下的215只湖羊和60只湖杜湖[湖羊♂×(杜泊羊♂×湖羊♀)♀]杂交羔羊0~12月龄的体重,采用Gompertz模型和Logistic模型拟合了湖羊和湖杜湖杂交羔羊0~12月龄生长过程,并分析比较了生长参数及模型估计值,进而评价湖杜湖的杂交优势。结果表明,2种模型的拟合度(R2)均在0.96以上,拟合效果好,其中Gompertz模型拟合两个种群效果好于Logistic模型;湖羊公、母羔拐点月龄分别为2.55和1.73个月,拐点体重分别为17.00和13.14 kg;湖杜湖公、母羔拐点月龄均早于湖羊,公、母羔拐点体重分别相差0.74和2.66 kg,公、母羔累积生长均极显著高于湖羊(P<0.01)。结果说明湖杜湖早期生长强于湖羊,湖杜湖杂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夏洛莱羊、白萨福克羊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杂交一代母羊生产性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与提高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的肉用性能,采用夏洛莱公羊、白萨福克公羊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母羊进行杂交试验,并对其F1的初生重、3月龄重、6月龄重、剪毛后体重、剪毛量、羊毛细度等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白萨福克公羊×中国美利奴母羊(新疆型)F(1白中F1)、夏洛莱公羊×中国美利奴母羊(新疆型)F(1夏中F1)2组之间的初生重、3月龄重和剪毛后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夏中F16月龄重,则比白中F1高4.5%(P<0.01);2组之间毛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毛长和剪毛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夏中F1的剪毛量比白中F1高9.8%。说明在新疆伊犁地区,夏中组合较白中组合更适合用作肥羔生产,而且从毛用性能方面看,夏中组合也较白中组合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引进杜泊羊、萨福克与张掖市甘州区、山丹县和民乐县饲养的蒙古羊进行杂交改良,对杂交后代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舍饲条件下,杜×蒙F1,萨×蒙F1和蒙古羊纯繁羔羊产活率差异不显著;杜×蒙F1,萨×蒙F1羔羊初生重、1月龄、3月龄、6月龄体重、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蒙古羊;杜×蒙F1,萨×蒙F1羔羊6月龄体高、体长、胸围和产肉性能均极显著高于蒙古羊;三个县区试验场测定数据相互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杜泊羊、萨福克杂交改良蒙古羊产生的杂交后代表现出适应性强,耐粗饲,生长发育快、肉用特征明显等杂种优势,适合在张掖市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检测,探讨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对肌肉风味的影响,为选育优质肉羊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氨基酸总量来看,杜寒F1较小尾寒羊和杜泊羊分别提高30.06%和0.57%,杜寒F2较小尾寒羊和杜泊羊分别提高29:49%和0.13%;从主要脂肪酸含量来看,杜寒F1较小尾寒羊和杜泊羊分别降低0.29%和10.05%,杜寒F2较小尾寒羊和杜泊羊分别降低13.54%和22.01%;从挥发性脂肪酸来看,杜寒F1较小尾寒羊和杜泊羊分别降低2.93%和6.44%,杜寒F2较小尾寒羊和杜泊羊分别降低21.24%和24.09%。杂交后代杜寒F1和杜寒F2氨基酸含量有所提高,同时能够降低羊肉膻味。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讨杜泊羊×湖羊(杜湖)杂交F1代母羔羊在4~6月龄生长阶段的蛋白质代谢规律的同时确定其净蛋白质需要量。选取4月龄左右湖羊杂交F1代母羔[(35.68±1.68)kg]42只,结合比较屠宰试验(30只)和消化代谢试验(12只),利用析因法探讨预测维持和生长净蛋白质需要量的方法。比较屠宰试验:正试期第1天随机挑选6只母羔进行屠宰(A屠宰批次,n=6),其余24只羊随机分为自由采食(AL)组(n=12)、低限饲(LR)组(n=6)和高限饲(HR)组(n=6)3组,当AL组羊均重达42 kg时,选取6只进行屠宰(B屠宰批次,n=6),待其余自由采食组羊均重达50 kg时,将AL组、LR组和HR组羊屠宰,分别作为C、D和E屠宰批次(n=6)。消化代谢试验:将12只羊按照比较屠宰试验的设计,分3组(n=4)进行饲喂。预试期7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4~6月龄杜湖杂交F1代母羔的内源性氮损失量为261 mg/kg SBW0.75(SBW为宰前活重),换算为维持净蛋白质需要量为1.63 g/kg SBW0.75。该品种肉羊在35~50 kg体重阶段,平均日增重为100~300 g/d的生长净蛋白质需要量为9.83~25.08 g/d。本试验建立了利用氮沉积量与氮摄入量估测4~6月龄杜湖杂交F1代母羔维持净蛋白质需要量的模型以及体蛋白质含量与排空体重估测生长蛋白质需要量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17.
18.
植物挥发油及活性成分与富马酸钠共同添加对湖羊血液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装有瘤胃瘘管的4头湖羊探讨植物挥发油及其活性成分和富马酸钠添加对湖羊血液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采用4×4拉丁方设计,设4个处理,处理1饲喂基础日粮,处理2添加1g混合挥发油(牛至油、肉桂油、丁香油和柠檬油按等比例组成)与25g富马酸一钠,处理3添加0.5g混合挥发油活性成分(香芹酚、肉桂醛、丁香酚和柠檬醛等比例混合)与25g富马酸一钠,处理4添加1g混合挥发油活性成分与25g富马酸一钠。每期包括10d预试和8d正试验。结果发现,添加混合挥发油组和高量活性成分(1g/d)组显著提高了血清白蛋白含量,降低了白球蛋白比(P〈0.05),但对其他指标影响不显著;而低量活性成分(0.5g/d)组则显著降低了球蛋白、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和胆固醇的含量(P〈0.05)。高量和低量活性成分组相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了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但低量活性成分组降低了丙二醛含量,而混合挥发油组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添加1g/d挥发油或活性成分降低了白球蛋白比,而有提高球蛋白含量的趋势,1g/d活性成分还有提高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的趋势,可能对湖羊肝脏有一定的影响;而0.5g/d活性成分降低了球蛋白、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可能有利于肝脏功能;添加挥发油不影响肾脏功能、机体脂肪和蛋白代谢,即添加挥发油对湖羊抗氧化能力影响有限,0.5g/d挥发油活性成分添加并未影响湖羊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