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家禽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禽精液冷冻保存技术对提高家禽繁殖率,加速良种选育和扩繁起着重要作用,因为母禽生殖细胞保存受其先天的限制(在卵黄上),无法象哺乳动物取其卵母细胞或胚胎进行良种保存和繁殖,故家禽育种的繁殖除了扩大群体外,雄性禽类精细胞的保存和利用是最有效的方法;若能将优良种禽的精液加以冷冻保存,即可充分利用良种最佳阶段的遗传性能,大大提高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2.
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中,家禽形成了生长迅速,适应生活能力强、繁殖快、食性广、饲料利用率高等特点。在养禽业的生产实际中深入了解家禽的这些特点,并进行合理利用,将有利于提高家禽的生产水平。家禽生殖器官特殊,繁殖力强,雄性家禽的睾  相似文献   

3.
饲料营养失衡对家禽繁殖的影响孙克年家禽的繁殖性能能否正常发挥,除了受家禽的身体健康状况、肥瘦、饲养管理、外界环境等因素制约外,还与饲料日粮中的营养水平是否平衡有密切关系。如果饲料中各种营养含量不能满足家禽在生长发育、生产繁殖等各个阶段的需要,或者所供...  相似文献   

4.
家禽的繁殖性能好坏,除了受家禽的健康壮况、肥瘦、饲养管理、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外,而且还与日粮营养水平是否平衡有关。配合日粮所含各种营养若不能满足家禽生长发育、生产繁殖等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或所供日粮某种营养成分太多或缺乏,使整个配合日粮营养水平失去平衡,将会直接或间接的对家禽的繁殖性能造成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家禽的繁殖性状主要包括产蛋数、蛋重、蛋品品质。一般认为畜禽的繁殖性状是受到多基因控制的门阈性状或数量性状,因此探究与繁殖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对于提高家禽繁殖能力十分重要。目前认为,与家禽繁殖性状相关的基因主要包括脂肪调控、生殖激素受体基因等。文章旨在总结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繁殖性状的基因,对脂肪代谢调控基因和已发现的调控家禽生殖激素受体基因进行概述,探究不同基因在家禽繁殖功能的作用,对其调控机理进行解释,以期对家禽繁殖性能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胍基乙酸是脊椎动物体内肌酸合成的唯一前体物,其具有改善机体精氨酸代谢、调节机体抗氧化机制、促进机体激素分泌和参与机体神经调节等生理功能。因其具有饲用安全、使用效果显著等特性,已被作为一种新型的营养型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广泛应用。文章综述了胍基乙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从促进家禽的生长、提高肉品质、改善家禽的繁殖能力等方面进行阐述,旨为胍基乙酸在家禽生产中生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胍基乙酸|精氨酸|家禽|生产性能|肌肉品质|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7.
家禽卵泡发育质量对其繁殖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日粮能量是影响家禽卵泡发育的重要因素。日粮能量可能通过影响家禽相关生殖激素及受体基因表达、激素因子和其他相关蛋白表达等来调控家禽卵泡发育。本文简要综述了家禽卵泡发育的特点、日粮能量对家禽卵泡发育的影响及其可能调控机制,为全面认识家禽营养、家禽繁殖及深入研究营养水平对家禽繁殖性能的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声明     
影响家禽生长、发育、繁殖、生产等的一切外部条件、境遇和冈素,统称为家禽环境(Pnultry environment)。环境卫生与家禽的生长发育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合理控制、改善禽舍小气候,是提高家禽生产性能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就巢性是家禽进行繁殖必不可少的行为,对家禽的繁殖能力有很大影响。家禽就巢性作为一个低遗传力性状,其受环境、内分泌及遗传3种因素调控。其中环境因素中光照、温度、饲养管理模式等都对家禽就巢性具有显著影响。与禽类就巢性密切相关的繁殖内分泌激素主要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催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素(LH)、孕酮(P4)和雌二醇(E2)。遗传是家禽就巢性的决定因素,就巢性候选基因研究主要基于内分泌研究中的相关繁殖激素。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发展,大量就巢性相关新基因被证实,为就巢性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家禽就巢性的遗传调控机制仍不清楚,开展就巢性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将极大地提高家禽产蛋性能,促进优良地方禽类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作者对环境、内分泌和遗传控制就巢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禽类就巢行为的发生和调控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激素对家禽卵泡发育的调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家禽的生殖生理特点出发,根据近年来有关研究资料,系统地综述了促进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孕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腺激素、细胞因子、褪黑素和前列腺素对家禽卵泡发育和排卵的调节机理,对于促进家禽卵泡发育,提高家禽繁殖性能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动物保健》2009,(3):120-120
日前,世界家禽科学协会(WPSA)第9工作组(动物福利)宣布,第8次欧洲家禽福利研讨会将于2009年5月18日-22日在意大利举行。这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包括:肉类生产家禽(肉鸡,火鸡,水禽,狩猎野禽)的动物福利;青年母鸡和产蛋母鸡的动物福利;繁殖家禽(父母代鸡群,种鸡群)的动物福利;有机家禽的动物福利;动物福利与家禽营养;  相似文献   

12.
微量矿物质不仅是维持家禽正常生长、繁殖、生产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与营养物质,也是调节家禽免疫器官、组织和免疫应答反应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家禽日粮中微量矿物质的供给数量或比例不当均可引起家禽机体矿物质营养的缺陷,导致家禽免疫机能减退,从而影响家禽正常的生理与生产性能。了解矿物质与家禽营养免疫的关系对于指导家禽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因此就微量矿物质对家禽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营养因素对家禽免疫具有重要作用。脂肪是家禽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不仅是维持家禽正常生长、繁殖、生产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与营养物质,也是调节家禽免疫器官、组织和免疫应答反应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作者从脂肪的生理营养功能,就其对家禽的免疫器官发育、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合理配制家禽日粮,提高家禽抵抗疾病的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向读者介绍美国乔治亚大学家禽系家禽推广专家WA.Dozier博士2003在乔治亚洲家禽会议上所作的“肉种鸡营养”的报告有关肉种鸡营养研究的资料较少,作者将有关种鸡的营养研究结果加以归纳文中提到的母鸡早期蛋白质营养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微量元素锌对繁殖性能的作用以及主张用绝对量表示母鸡的营养需要,而不是以百分数表示等,希望对我国的肉鸡企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家禽保种群体繁殖性比例的优化方案严华祥(上海市申宝大型鸡场201101)随着世界家禽业的日趋繁荣,更加集约化,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家禽的遗传资源也趋于单一化。在追求更快、更多、更好的目标下,家禽品种的适应性、繁殖力和生活力等生物本能性状极有可能退化,...  相似文献   

16.
根据《畜牧法》第三章第二十七条“专门从事家禽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殖工作的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之规定,由河北省畜牧兽医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农业-032)组织实施的河北省家禽繁殖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于8月18-22日在唐山举行。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黄曲霉毒素在家禽饲料中的污染现状及其作用机制,以及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及家禽产品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浅谈家禽的饮水凌育(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广州市石井510430)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是家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必需营养素。随着养禽业的发展,科学养禽知识的普及,根据家禽品种、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营养需要而合理地配制全价日粮的重要性已...  相似文献   

19.
高温环境容易引起家禽热应激,造成家禽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HPG)轴各组织结构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影响家禽正常繁殖功能,给集约化饲养管理模式下家禽养殖业造成一定的损失。热休克蛋白(HSPs)是一类保护性蛋白,它能在家禽遭受高温应激时发挥分子伴侣作用,一定程度上保护机体免受高温刺激的损伤。文章对热应激条件下家禽的HPG轴各组织结构、繁殖功能的影响及HSPs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家禽生产提供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20.
家禽繁殖性状由复杂的基因网络调控,繁殖力水平的高低是多个相关基因共同表达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受多种外源因素介导分子信号所影响。文章对家禽繁殖性状相关功能基因、调控繁殖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以及外源环境影响表型性状的表观遗传机制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家禽繁殖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