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海南岛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占中国热带面积的65%,为一独立的海岛型热带地理单元。计有高等植物4200多种,其中海南岛特有的高等植物630多种,国家保护植物50种,已知陆生脊椎动物561种,其中兽类80多种,鸟类344种,两栖类4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134种;还有一大批人工驯化的珍稀动植物种类;植被和动物区系类型丰富而复杂、其中森林植被义是生物多样性的主体和依托。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应从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建立示范区、天然林优化封育、珍稀植物及动物迁地保护、法制与环境教育、扶持贫困等方面展开,建立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
皇冠山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划分核心、缓冲、试验三大功能区,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多功能管理。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271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6种,Ⅱ级保护动物29种。野生真菌182种,昆虫1492种.有种子植物1419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9种,植被类型复杂,有3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10个植被亚型,28个群系(其中竹林6287公顷)。独特的区位优势,是秦岭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向东延伸的纽带。  相似文献   

3.
麻栗坡珍稀树种资源调查及其保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栗坡是云南一个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边境小县,由于地形复杂,水系众多,形成了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等4种气候类型,孕育了丰富的植被类型。全县共有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等10种以上植被类型,多样的植被类型使得麻栗坡分布有众多的珍稀树种,经初步调查,全县共有珍稀植物种类55种,在分析麻栗坡县珍稀树种特点的基础上,并对如何有效保护这些珍稀树种资源提出了建议,为云南珍稀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4.
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复杂,海拔相对高差达6 469 m,巨大的垂直高差造成了完整和复杂多样的植被垂直带谱,7个典型植被带蕴藏了大量的生物资源。在海螺沟及其周边林区大约有2 000种维管植物可作材用、药用、油料、观赏等。沟内已经确认的珍稀植物39种,其中有17种国家明令保护的珍稀野生濒危植物和2种栽培的保护植物。包括周边林区共有野生脊椎动物350多种,其中资源动物200种,包括兽类69种、鸟类110种、爬行类6种、两栖类6种、鱼类9种,同时,昆虫资源也相当丰富。本区珍稀濒危动物种类丰富,计有38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28种。本文最后提出了生物资源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阿龙山林业局植被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阿龙山林业局植被调查,初步查清阿龙山林业局常见野生植物有97科284属540种,植被类型39个,国家及自治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4种。同时对植被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6.
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及珍稀濒危动、植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类型的保护区。介绍了保护区植物区系及特点、植被分布规律、7个植被类型及珍稀濒危植物。  相似文献   

7.
通过保护区的实地调查,对保护区内的植被类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濒危物种多样,分布有172科659属1366种维管束植物,科、属、种的数量分别占全省维管束植物的69.4%、41.1%和29.0%;植被类型以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有6大类34个群系53群丛。可见保护区植被类型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性和特异性,具有较高的生态地位和保护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2018年8~9月,通过野外调查获取新生桥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植被、兽类、鸟类、两栖爬行动物资源信息。从植物和动物物种组成、珍稀濒危物种、特有物种,以及植被类型等方面,对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评价其生物多样性特点,并提出加强保护宣传、加强科学研究和加大执法力度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现场调查,了解人祖山保护区自然地理和环境要素概况以及生态系统胁迫因素,摸清人祖山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群落组成、群落结构等,进而确定了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状况,以掌握珍稀保护级别的植物种的地理分布和环境,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植被与群种。  相似文献   

10.
许平 《山西林业科技》2011,40(1):21-22,25
简要介绍了恒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对区内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特点进行了调研。发现在恒山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植物84科,563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珍稀植物10种以上,还有多种省级野生保护植物;根据建群植物的生活型和群落外貌特征,将保护区内植被类型分为针叶林群落、阔叶林群落、针阔混交林群落、灌丛、灌草丛、草丛、草甸7种。  相似文献   

11.
菌子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子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曲靖市师宗县境内,珠江上游南盘江两岸。气候属北亚热带气候类型,热量充足、温差大、降水充沛、霜日少。森林植被茂密,种类丰富,共分布维管束植物991种,分属于184科637属。保护区物种丰富,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起源古老、孑遗、珍稀种类兼备,岩溶植被发育完整,具有植物生活型多样,植被类型多样等特征。由于近几十年森林植被的不合理利用,植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重庆市的植物区系性质和植被及其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其区系特征如下:(1)植物种类种类丰富,全市有野生维管束植物植物224科1848属5311种,其中蕨类植物47科120属606种,种子植物177科1113属4705种;(2)特有种及少种科属多,重庆市分布有各类地方特有植物226种;(3)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多,这些科、属植物都是组成重庆植被的重要成分;(4)裸子植物种类多,重庆市共分布有裸子植物9科34属79种,其中野生植物裸子植物7科23属39种;(5)珍稀濒危及野生保护植物种类丰富,重庆市分有各类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达244种,其中重庆市国家一、二级野生重点保护植物60种。重庆市主要植被型有6种,即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暧性针叶林;竹林和灌丛。主要群系组有25种,主要群系有53种,根据植被的组成成分将重庆市分为六个植被小区,大巴山植被小区、七曜山北部植被小区、七曜山南部植被小区即武陵山地区、大娄山北缘植被小区、中部平行低山植被小区、西部方山丘陵植被小区  相似文献   

13.
高行宜 《森林与人类》2014,(10):119-119
<正>西北各地区的植被类型及动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主要有5个类型:1.南部秦巴山地与陇南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这里是我国亚热带的最北隅,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富,植物和动物物种组成丰富,以东洋界动物成分为主,秦岭是许多东洋界动物物种分布的北界,这里分布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朱鹮等多种珍稀濒危动物。2.东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植物区系成分丰富多  相似文献   

14.
调查表明,浦城福罗山野生维管束植物有200科710属1 435种;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4个,热带成分(330个属,占56.99%)多于温带成分(249个属,占43.01%)各级珍稀保护植物共计15科48种植被类型多样,天然植被有11个植被型,以森林为主。基于植物多样性现状评价,体现该区地理和生态的重要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典型性、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稀有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绩溪县东南部的清凉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海拔1747.4米,逍遥乡四个行政村纵横百里都在保护区之内。保护区内天然物种有种子植物120科,1000多种,木本植物433种,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植物有30余种,还有黄山杜鹃、云锦杜鹃、都支杜鹃、山梅花、锦带花、小叶黄杨、深山含笑等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珍稀植物。动物资源有陆栖脊椎动物135种,其中黑麂、梅花鹿、苏门羚、白颈长尾雉等13种国家级保护动物。这里还是名贵的中草药库,初步探明药用植物400余种。这些无价之宝,毫无疑问,理应珍惜保护。不久前…  相似文献   

16.
2007—2008年通过分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前后8次对湖南蓝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该处植物资源具有以下特点:种子植物种类丰富,珍稀濒危植物富集;植物区系地理的复杂性与过渡性;植被类型的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具有南岭山脉植物的代表性。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多样,特色群落众多;较单纯稳定性植被类型,甜槠林常绿阔叶林面积为湖南之冠。提出了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监测与保护,建立特色植物园,保护森林植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广州南沙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湿地类型、湿地植被与植物、湿地动物、珍稀动植物等方面概述了南沙地区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继而分析了南沙湿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不合理的围垦、水污染严重和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等。最后,就南沙地区未来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长白山脉龙岗支脉向西南的延伸部分。经调查和考证认为,区系是长白植物区系内部,并具向华北植物区系过渡性。保护区内物种丰富,包括地衣植物13科84处,苔藓植物50科204种,维管束植物120科1156种,真菌50科344种。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依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并按植物生态环境和植物群落演替的动态因素划分10个植被类型,植被分布因生态条件及海拔,坡向华北植物区系过渡性群落本  相似文献   

19.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辽宁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植被和植物区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物物种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20科1141种;区系成分复杂,包含有东亚一北美成分、北温带成分、温带亚洲成分、旧大陆温带成分等多个分布区类型;植被类型多样,有5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24个群系,其中包括在该区典型的跳石塘植被。  相似文献   

20.
中国珍稀濒危荒漠植物保护等级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本文以中国西北荒漠地区50种荒漠植物作为定理研究的对象,根据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理论,选取珍稀濒危荒漠植物的分布区、分类学地位、生物学指标及利用价值4个指标,将生物学指标量化为乔木、灌木、多年生草本和1年生草本4个指标变量,将利用价值量化为科研、药用、饲(食)用、薪炭用和其它价值5个指标变量,分别构建判断矩阵,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定量研究各指标在珍稀濒危等级综合评价中的以重及重要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对50种珍稀濒危荒漠植物的保护等级进行排序,结论基本符合《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中国植物红皮书》的分级结果。盐桦(Betula holophila)、矮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贺兰山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var.alashanica)、沙生柽柳(Tamarix taklamakanensis)、四合木(Tetraena mogolica)、新疆丽豆(Colophaca soongoria)、喀什女蒿(Hippolytia kaschgarica)7种荒漠植物被列为1级保护,占总数的14%,裸果木等22种荒漠植物被列为2级保护,贴总数的44%,梭梭等19种荒漠植物被列为3级保护,占总数的38%,星毛短舌菊、盐豆木2种荒漠植物被列为等外,占总数的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