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湖是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城区面积迅速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水资源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主城区形成城市漏斗。青城公园属于主城区公园,近几年,湖水渗漏严重,2C08年4月园内人工湖相继干涸,公园景观质量下降,裸露的湖底尘土飞扬,给市民及游客休闲娱乐造成很大影响。青城公园在上级部门的关注下,决定对人工湖做防渗处理。通过论证、比较、筛选, 相似文献
2.
3.
天鹅为大型游禽 ,体长1200~1500毫米 ,全身羽毛洁白 ,雌雄相同 ,头颈长 ,在水面上经常伸直。嘴黑色 ,基部有明显的黄斑 ,前伸至鼻孔之下 ,跗跖、蹼、爪均为黑色。现介绍青城公园繁殖天鹅情况。一、饲养管理亲鸟为青城公园饲养多年的天鹅 ,1995年首次繁殖成功。青城公园地处北方 ,冬季特别寒冷 ,夏季酷热 ,为此建造的笼舍内舍面积为63平方米 ,水域面积为1950平方米 ,内舍前面有95平方米的水池和运动场 ,水域中间有12平方米的岛 ,四周种植树木 ,用以遮荫 ,给天鹅孵化创造环境。水域及鸟舍外围全部用栏杆加钢板网围住 ,… 相似文献
4.
<正>青城公园作为呼和浩特市的城市中心公园,其水体质量直接影响公园水体景观和周边生态环境,水体生态治理成为了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市区内严格限制采用地下水,公园水体缺乏足够的水源补充,一度出现水质变差、水位下降、水体生态恶化等问题。通过梳理、分析相关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并取得了不错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青城公园始建于1931年 ,因以卧龙岗和老龙潭为主要景点而建 ,故称为龙泉公园。1950年原龙泉公园被命名为人民公园 ,并开始扩建、种植树木。1957年初具规模 ,1997年7月 ,适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 ,根据呼市市民的要求 ,为突出体现自治区首府公园的特点 ,更名为青城公园。青城公园位于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 ,地处市中心 ,是全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总面积46.5公顷 ,其中水面10.4公顷 ,陆地36.1公顷。经过多年的建设 ,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 ,公园划分为六个区域 :水上活动区、儿童游乐区、文化教育区、… 相似文献
6.
7.
呼和浩特青城公园植物种类及群落景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7,(3):30-34
文章对呼和浩特青城公园绿地中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从乔、灌、草比例、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自然度、群落层片等指标对青城公园的草坪、植物种类及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城公园内树木种类共计43种,其中乔木29种,灌木13种,藤本1种;乔、灌、草比例为1∶1.1∶30.8,草坪质量等级为良;公园内本土植物占全部植物种类的68%,青城公园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非常注重本土植物的开发,而草坪是引进类,草坪草种本土化还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研究任务,有待于开发。 相似文献
8.
9.
10.
通过对相差20年建设的平湖市当湖公园和围棋公园的对比分析,从功能划分与组合、空间序列与景深、可能的观赏点与线、造景与组景、文脉与史源挖掘、植物与景观建筑等方面,总结了两个公园的规划建设属性,两个公园虽建设时代不同、功能风格差异,但园林的本质、生态的群落、人文的内涵、意境营造手法等异曲同工,传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1.
正为保护古都风貌,作为北京市重点工程,丰台区政府于1998年开始对荒芜多年的莲花池进行复建,规划占地面积44.6万平方米,湖面面积1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4.5万平方米。分为金都胜境、桃源泉涌、荷灯广场、和平广场、儿童乐园、荷花荡、老年活动区、商业服务区、风荷亭等景区。历经两年设计、施工大部分建设已经完工,开始接待游人。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城市绿化、观光旅游、公共休憩、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 相似文献
12.
介绍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及规划的目的和目标,并研究探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有关方法和一般技术问题,以提高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与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太原市学府公园是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城市公园,有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80余种,植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介绍了该公园植物主要种类及常用养护技术,提出了不同月份的植物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17.
18.
本文通过运用相关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与方法,对生态承载力、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社会承载力及管理承载力5个子系统进行分析,并得出石门公园环境承载力综合值为1526人次/d。其中空间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是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最后根据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概述了珠江公园不同环境中植物造景的主要特征,分析了该公园植物构成的点、线、面空间形态在景观塑造中的作用,指出公园植物造景应从空间塑造和游人感受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形式美的法则,使塑造的植物景观符合环境的空间特性并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