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植物脂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油脂是人们膳食的主要成份,占人体膳食总供热能的25%以上。营养科学研究表明,膳食脂肪的含量及组成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目前,人们很难采用常规的育种手段控制油脂的组成。然而,先进的基因工程技术为获得能满足食品功能和人体营养两方面需要的植物脂质提供了可能。本文介绍了挝年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植物脂质已取得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2.
3.
植物诱导抗虫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植物的诱导抗虫基因可分为3类,即防御基因、防御物质合成基因和信号途径基因,综述了这3类基因的种类及其功能。植物诱导抗虫基因除了受昆虫和损伤诱导外,还受植物激素茉莉酮酸酯、水杨酸、阿司匹林、脱落酸和乙烯,以及其它信号物质的调控,这些信号物质的调控途径组成了复杂的植物防御的信号传输网络。植物诱导抗虫基因的研究将为害虫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植物盐诱导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阐述了的几年有关植物盐诱导基因的研究进展,主要淑及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的分子克隆或基因:(1)渗透调节,包括对脯氨酸、甜菜碱、糖醇代谢的调节;(2)光合作用与代谢;(3)钙调蛋白;(4)通道蛋白;(5)胚相关蛋白等,并对本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植物的冷诱导基因(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建忠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6,4(1):8-14
本文讨论了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鉴定的抗寒锻炼相关基因(冷诱导基因)、其编码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以及表达调节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6.
7.
8.
植物病毒复制酶基因介导的抗病性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编码病毒复制酶的基因转化植物能赋予植物对病毒的高度抗病性。利用病毒的复制酶基因已经成功地获得对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等具有高度抗病性的转基因植物。复制酶基因在RNA水平或者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干扰了复制酶的正常功能,进而有效地抑制了病毒的复制,从而达到抗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许多与植物抗旱耐盐相关基因被克隆和分析,同时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这些基因转到植物中异源表达,能显著提高转基因植物的抗旱耐盐能力。这些基因主要包括渗透调节基因、蛋白类基因(如信号传导中的蛋白激酶基因)及转录因子等。在逆境条件下,渗透调节基因通过合成脯氨酸、甜菜碱、糖类和多胺类等渗透调节物质维持植物中的渗透平衡;蛋白激酶基因产物是细胞信号传导中的组分,这些基因能促进植物对干旱失水反应和逆境信号的传递,启动抗逆基因的表达;转录因子通过与相关基因的特异性结合来调控其表达,进而产生相关调控蛋白等物质增强植物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本文主要综述了这三类抗逆基因的研究现状及其生物学机理,讨论并分析这些基因在应用中尚待解决的问题,为发掘更多的抗逆性的基因资源和进一步开展分子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根据已发表的玉米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其中一对为定点突变的过度引物。从授粉后15d的玉米胚乳中提取总RNA,以反转录合成的cDNA第一链为模板,首次用定点突变、RT-PCR、融合PCR的方法克隆了GBSS 基因的全长cDNA(1818bp)片段。序列测定表明,该片段与文献报道的序列具有99.72%的同源性。并构建了以胚乳特异表达性的Gt1为启动子,以NOS-ter为终止子的植物表达载体pBI-Gt1-GBSS,其含有NPT‖选择标记基因。以期实现特定时期GBSS基因在玉米胚乳中的大量表达。 相似文献
12.
生长抑素基因疫苗质粒pcS/2SS的构建、表达及免疫*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为构建高免疫原性的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DNA疫苗,将SS基因插入到pcS/SS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S基因第112-113氨基酸残基密码子之间,构建含2拷贝SS的融合表达质粒pcS/2SS。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重组质粒pcS/2SS构建成功。脂质体包裹法将pcS/2SS转染HeLa细胞,ELISA检测表达产物的SS免疫反应原性。结果表明,融合目的基因在HeLa细胞获得表达,S/2SS融合蛋白具有比S/SS融合蛋白更强的SS抗原抗体反应性。将pcS/2SS免疫6只大鼠后,2/3的大鼠产生了抗SS抗体,结果证明,所构建的质粒pcS/2SS可以表达生长抑素,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3.
14.
花生C4H和AN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花生未成熟种子cDNA文库,结合大规模EST测序,首次从花生中克隆了原花青素代谢途径上的2个关键酶[肉桂酸-4-羟化酶(C4H)和花青素还原酶(ANR)]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序列分析表明,与其他植物的C4H相比,花生C4H整个编码区高度保守,开放阅读框长度1518bp,编码蛋白长度505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分子量为57.9kDa,等电点为9.04。花生中ANR开放阅读框长度966bp,编码蛋白长度321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分子量为35kDa,等电点为8.31。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C4H定位在线粒体中,ANR则定位在胞外。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C4H在花生根、茎、叶、花、果针、种子中均有表达,但在茎、叶中表达相对较低,而原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ANR在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果针中表达最强。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RANKL以及OPG/RANKL/RANK通路在笼养蛋鸡骨质疏松发生中的作用,进行鸡破骨细胞分化因RANKL(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的克隆、表达并鉴定其活性。以成骨细胞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和SOE-PCR技术体外扩增RANKL 基因,将PCR产物克隆至组氨酸标签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T-32a(+),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实现了chRANKL的有效表达,表达产物纯化后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作用成熟破骨细胞观察其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凝胶电泳显示PCR扩增产物的长度为1200 bp左右,插入片段与Genebank上报道的鸡RANKL序列完全一致。重组表达载体转化BL21后经IPTG诱导获得大小约为64 Kd的重组蛋白,Western印迹表明重组蛋白具有抗原活性;并且纯化后的蛋白能刺激成熟破骨细胞,使骨吸收指数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表明具有一定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和RT-PCR方法,根据人和小鼠SMAF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克隆了猪SMAF1基因的cDNA序列。所克隆片断全长256bp(GeneBank登录号 DQ191892),包括一个编码了81个氨基酸的完整编码区,该序列与人和小鼠的SMAF1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86%和78%,预测的氨基酸序列与人、小鼠、大鼠和牛的相似性分别为81%、67%、70%和84%。猪SMAF1基因在脂肪组织中高丰度表达,在4月龄瘦肉型猪(大白猪)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脂肪型猪(梅山猪)(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猪SMAF1基因可能具有和其它物种SMAF1基因相似的功能,推测其在脂肪细胞发生和/或脂肪细胞功能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小麦雌蕊化现象的分子遗传机制,本文从CSTP和HTS-1 2个小麦品系的幼穗中克隆得到了2个B类MADS-box基因WPI1和WPI2。WPI1基因c DNA序列长816 bp,ORF长627 bp,编码208个氨基酸残基;WPI2基因c DNA序列长983 bp,ORF长630 bp,编码209个氨基酸残基。WPI1和WPI2基因均含有典型的MADS-MEF2-like和K-box结构域,C端均具有PI结构基序。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WPI1和WPI2基因属于PI/GLO亚家族成员。Real-time PCR分析表明WPI1和WPI2基因在CSTP和HTS-1小穗中的表达模式明显不同。雌雄蕊原基形成期,WPI1和WPI2基因在HTS-1中的表达量较高,而在CSTP中表达量较低,接近为0;药隔期,WPI1和WPI2基因在HTS-1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STP中的表达。WPI1和WPI2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与HTS-1雌蕊化表型有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B类基因WPI1和WPI2在HTS-1雌蕊化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根据GenBank中报道的猪抑制素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克隆含有抑制素抗原决定簇基因片段α(1~32)的p1INH和p2INH,在这两个片段中都设有限制性内切酶XbaⅠ的酶切位点,通过XbaⅠ把p1INH与p2INH串联起来。串联抑制素基因片段与pcDNA3.1载体通过EcoRⅠ、HindⅢ酶切位点连接后经过转化DH5α感受态细菌构建重组载体。以重组载体作为模板,以含有EcoRⅠ、HindⅢ酶切位点的引物PCR,产物经验证为含串联的抑制素基因。串联的抑制素基因产生的融合蛋白具有抑制素的免疫原性,也不会与体内其他蛋白发生免疫交叉反应。串联后的基因片段在单位体积内的抗原位点数增多,免疫效果也会加强。可以反馈性地抑制FSH的分泌,提高母畜的排卵数,提高产仔数。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植物对低温胁迫响应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机制 ,即低温信号激活某些抗冻基因的表达 ,产生特异蛋白和渗透调节物质 ,使植物抗氧化胁迫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提高 ,保护了植物细胞。而植物抗寒性的提高决定于抗冻基因的表达 ,如何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提高植物抗冻基因表达的效应是培育植物抗寒品系的关键。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慢生型大豆根瘤菌菌株GX201的脯氨酸脱氢酶基因(putA)的分子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报道的脯氨酸脱氢酶基因(putA)序列,通过PCR方法,从慢生型大豆根瘤菌菌株GX201的总DNA中扩增到—PCR产物。序列分析表明,该PCR产物的长度为418bp,与已报道的putA基因具有93.5%的同源性。以广谱寄主范围质粒pLAFR3为载体,在大肠杆菌DH5α中构建了GX201的基因文库,并以该PCR产物为探针,从基因文库中筛选到一重组质粒pGXN30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