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物权法》第123条规定了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一般统称为渔业权。由于渔业权具有一定的物权属性,所以将其性质认定为准物权的观点得到了立法上的采纳。然而渔业权是由《渔业法》这一公法规范所创设,在本质上并不属于私法上的物权,需要从渔业权的法律创设入手,在公法的视野下重新探究它的公法权利属性及其与公法规范的关系。本文从分析现有的法律规范入手,从公法角度探究了渔业权的性质、客体及规范方式,认为其性质、客体、设立、变动,均基本不适用物权法上的私法规则,随着我国公法体系的完善,对渔业权的法律规制应当逐步由公法规范承担。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渔业法律体系的结构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我国渔业法律体系进行了简要概述,从法律的渊源、效力、形式和内容几方面论述了我国渔业法律体系的结构;并通过与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等主要渔业国家的渔业法律制度比较,总结了我国渔业法律体系的特点,剖析我国渔业法律体系的不足;从渔业权制度、立法、执法、司法方面对我国渔业法律体系的完善作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渔业法律制度,加强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管理,维护渔民权益,全国人大农委和农业部共同组织了关于完善中国渔业法律制度建设的研究课题,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2003年1月20日,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召开了渔业法制课题研究报告会,人大农委主任高德占、农业部副部长齐景发到会并做重要讲话,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法学专家及全国渔业行政系统从事渔业政策法规研究工作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法学研究所民法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孙宪忠教授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法学研究所所长胡增祥教授等做了渔业权研究课题的报告。会议期间,就渔业权的有关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所民法室主任孙宪忠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4.
2003年3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承包经营法》赋予了农民自主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农民的权利有了民事法律的切实保障。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规范渔民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使得渔民利益在受到侵害时得不到法律的有力救济。适应实践的需要,研究制定渔业权法律制度已成为目前解决渔民和渔业问题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物权特征的论述,对渔业权法律性质进行了阐释:渔业权是用益物权。从而使渔业权成为渔民的一种民事权利。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了渔业权与海域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系以及渔业权法律制度应规范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近日,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江苏省国有渔业水域养殖权流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进一步规范国有渔业水域养殖权流转行为,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国有渔业水域资源配置和合理利用。该办法对于建立该省水域滩涂流转机制、完善养殖权物权体系、规范养殖管理将起到重要作用。渔业养殖规划和养殖证制度是《渔业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自2002年以来,江苏省一直着力推进该制度的落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福建渔业现状、分析渔村渔民生产、生活情况及存在实际问题,提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依据<物权法>规定的渔业权,完善渔业法律体系,更好维护渔民的合法权益,促进渔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共创和谐新渔村.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比较的视野,从渔业权的概念,主、客体,性质等三个方面,系统考察了国内外渔业权理论研究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现状,对构建新时期我国渔业权的理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个人的相关观点.  相似文献   

8.
祖国各地     
《水产科技情报》2005,32(5):236-237
为配合国家物权立法,加强对渔业权相关问题的研究,上海水产大学于8月10日举办了“渔业权与渔业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渔业纵览     
渔业权法律制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02年3月25~26日,受农业部渔业局委托、由上海水产大学主办的“渔业权法律制度研讨会”在京召开,上海水产大学副校长黄硕琳教授、台湾海洋大学大陆渔业研究中心主任欧庆贤教授、台湾中正大学法学院黄异教授以及来自农业部渔业局和地方渔业部门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6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代表们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健全,以及新《渔业法》的颁布实施与国际海洋制度的变革,我国渔业管理的方式和内容、渔业法律规范将作大的调整。在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渔业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2007年6月20日,在上海召开的贯彻实施《物权法》暨渔业政策座谈会上,牛盾副部长作了题为“全面推进渔业权制度建设,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讲话,阐述了《物权法》规定渔业权的重大意义,并对今后如何贯彻实施《物权法》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1.
现代渔业大背景下渔业产权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渔业作为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渔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当前,我国现行的渔业管理模式与现代渔业管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影响了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究其原因,渔业产权制度的缺失是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在现代渔业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渔业管理新模式,建立排他性的、明晰的、可转让的渔业产权制度,消除自由准入状态下渔民的竞争性捕捞心理,是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关于改善我国海洋渔业统计制度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靠的渔业统计制度是渔业管理决策最重要的基础支撑,也是渔业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文章扼要地介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条约和文件对渔业统计的基本要求、有关国家和我国的渔业统计制度,指出了我国层层上报的全面渔业统计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渔业经济体制和管理需求、渔业统计指标体系不完整、难以全面反映渔业实际、统计监督和数据核实制度存在不足、渔业统计数据信息化滞后等问题。建议:(1)严格执行《渔业法》明确规定的捕捞日志制度;(2)规定渔获物只能在限定港口卸载,建立渔获物上报与统计监督制度;(3)逐步实行随船观察员制度;(4)完善立法,提供法律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阿根廷渔业生产以捕捞为主,资源量较大,捕捞品种丰富,是世界著名的水产品出口国.本文介绍了阿根廷的捕捞渔业概况、主要捕捞品种、主要出口产品,以及滑柔鱼生产情况,并对阿根廷与中国的鱿钓渔业合作的历史、现状和运作模式进行了介绍.中阿两国渔业各具特点和优势,互补性强,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开展中阿渔业合作不仅有利于我国渔业发展,更对两国间的关系产生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创新我国渔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分散经营的渔业生产组织方式已成为制约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渔村经济发展和渔民收入提高的关键性因素,要摆脱“三渔”困境,就必须对我国现行的渔业生产组织方式进行变革,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家庭分散经营的渔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群众渔业作为我国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远洋渔业开发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如何促进群众远洋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确立群众远洋渔业的重要地位、强化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科学调整群众远洋渔业发展思路、建立灵活高效的生产经营机制、加强远洋船员队伍教育和培训、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观念等六个方面,提出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限额制度实施试点评析与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议  赵丽华 《水产学报》2021,45(4):613-620
2017—2018年我国沿海5省开展了捕捞限额制度实施试点,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试点渔业的捕捞限额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比较分析。试点渔业在利用专项捕捞许可制度限制捕捞准入、加强渔捞日志管理、试行观察员制度、吸纳基层渔民组织参与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同试点之间在实施捕捞限额管理的渔业资源种类选择、渔场和渔船及作业方式的特定性、配套制度等方面具有共性;在捕捞对象种类的单一性、渔场进入的排他性、捕捞限额分配方式、渔获量监测措施方面存在差异。目前我国实施捕捞限额制度仍存在多鱼种渔业问题、捕捞生产监测制度尚未建立、针对性资源调查监测不足、捕捞限制性措施未能有效执行、管理能力和体制不适应需求、违反管理要求的法律责任缺失等问题。建议修改《渔业法》以完善捕捞限额制度体系,加强和完善渔业资源调查、监测,建立综合性渔业数据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基于捕捞许可制度的捕捞作业限制,建立多方参与和跨区域联合的监管机制,根据渔业特点分类设置捕捞限额及其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当今世界水产品产量最高的国家,渔业呈现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格局,内陆地区渔业发展水平总体上远低于沿海地区。在当前“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战略背景下,渔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对于内陆淡水渔业,碳汇渔业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该文主要根据《中国水产统计资料》和《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以贵州省为例,结合贵州地区近年来的渔业发展现状,估算了贵州省近五年(2016—2020年)的渔业碳汇强度,分析了贵州地区发展碳汇渔业的潜力。渔业碳汇强度估算结果显示,2016—2020年贵州省渔业碳移出量在1.4 t到1.7 t之间,平均碳移出量为1.5 t。贵州省渔业发展相对落后,水产品捕捞产量和养殖产量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贵州省近年来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和湖库养殖等生态渔业模式,到2020年稻田养殖和湖库养殖面积分别占全省水产养植总面积的74.2%和19.2%,二者产量达到全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稻渔综合种养和湖库养殖等生态渔业成为贵州省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养殖模式,未来这类具备碳汇功能的生态渔业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是贵州地区扭转渔业养殖模式和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机遇,对碳汇渔业的全面推广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外生计渔业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计渔业是国外渔业分类的一种基本类型,近些年我国渔业管理研究领域也在探讨生计渔业管理问题。为厘清生计渔业的概念,本文对美国等国家以及FAO等国际组织有关生计渔业的概念界定进行了辨析,得到以下基本结论:(1)生计渔业在不同国家的界定不同,但传统作业习惯是各国界定生计渔业的共同基础;(2)渔获物主要用于个人或家庭消费是将生计渔业区别于商业渔业的主要内涵依据,但如何确定个人或家庭消费的范围存在差异性,且在管理上需要复杂、缜密和庞大的监测系统;(3)有诸多内涵性指标和外部表征可以用来界定生计渔业。但考虑到管理上的适用性,没有哪一种依据可以唯一性地明确、严格地将生计渔业区别于商业渔业,要界定生计渔业需要将多种依据综合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19.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 i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fishery subsidies on fisheries production using data compiled over more than 30 years in Japan.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one fishery production indicator (production value per fishermen) show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one particular group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transfer (GFT) (that is, government general service expenditures including cost for fishery managements, scientific researches, and other administrative activities). No other tested results between GFTs and fishery indicators showed a real relationship. Although further scrutiny is awaited,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an empirical basis for an argument that, under an effective fishing management system, fisheries subsidies do not necessarily cause production increases or negative impact on fishing stocks.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reservoir fishery of China is essentially a post-1950 development. China has an estimated reservoir acreage of 2 × 106ha of which about 1.44 × 1O6ha is used for fisheries. The present reservoir fish production averages 214kg/ha/year and accounts for about 8-9% of the total inland fish production, which is around 4.0 × 1O6mt. The total reservoir fish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per unit area in China have been steadily increasing since 1980.
The Cwhinese reservoir fishery is essentially a stock and capture fishery. The reservoir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aspects of the present fishery are discussed. Those practices which are not found in the rest of Asia ar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